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东汉才女班昭,晚年写了一篇文章,为何毒害中国古代女性两千年?

历史文化11个月前 (01-05)690

公元112年,就在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在位时期,东汉京城,忽然开始开始流传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女诫》,讲的是女子应该遵从的几项基本道德。写这篇文章的人,

名叫班昭。她不但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才女’,而且还是当朝太后邓绥的老师。

除此之外,班昭还两个哥哥。一个叫班固,写了《汉书》;另一个叫班超,再通西域。

反正不管是哪个身份,都让班昭不同于其他女子。尤其是在这篇文章流传开之前,班昭更是以太后老师的身份,直接参与国家朝政的决策。当时的班昭,已经几乎成了一位‘女子宰相’,影响力极大!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随着这篇《女诫》的流传,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尤其是文章本身,更是让当时整个东汉文化界,都开始激烈讨论了起来。

这篇《女诫》的核心内容,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四个字,那就是后世臭名昭著的‘三从四德’。

支持这篇文章的人认为,这是一篇千古奇闻,堪称女性读物的‘四书五经’。写这篇文章的班昭,以后就应该被尊为女圣人!以后所有女子,都应该按照这篇文章的要求来做事!

而反对这篇文章的人则认为,这就是一篇垃圾,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而且,里面提到的各种道德观念,也完全站不住脚。如果让这篇文章彻底流传开来,很容易会荼毒天下女性,贻害无穷。

因为这两种观点过于对立,而且双方都坚持己见,谁也不肯妥协。所以很快,一场围绕着这篇文章的‘大讨论’,就开始迅速席卷整个东汉文化界。而作为这篇文章的作者,班昭更是成了争论的焦点。

而最终,在这篇文章成文不到一年之后,当朝太后邓绥直接下令,让班昭的儿子前往河南长垣地区任职。同时,邓绥还下令,让班昭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前往长垣生活。就这样,随着太后的一纸令下,班昭直接被赶出了京城,彻底离开了权力中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既算是一种贬黜,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至少,离开京城之后,班昭摆脱了舆论漩涡的中心,此后又活了七八年,最后高龄善终了。

然而邓绥没想到的是,这篇文章所引发的风波,并没有随着班昭的离开而结束。此后,大家的争论虽然暂时搁置,但双方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依然没有妥协。而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支持这篇文章的很多人,逐渐把这篇《女诫》捧上了天!

再之后,这篇文章,就真的成了无数女子的道德规范。而里面主张的‘三从四德’,也就此成了荼毒后世女性的元凶!此后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到清朝灭亡,这种三从四德的思想,都严重禁锢了古代女性。

直到近代,大家才终于打破了三从四德的束缚,彻底从封建束缚当中将女性解放出来。

那么,历史上的班昭,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到底是出于怎样的目的,才写了《女诫》这样一篇文章?而一篇东汉的文章,到底是如何影响后世近两千年?从而束缚了古代的女性呢?

在解释《女诫》这篇文章的内容之前,我们得先说一下,班昭这位才女的无奈人生。要不然我们很难理解,班昭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才写出了这样的东西。

这个故事,其实是开始于一个小女孩的不幸婚姻。

后世提到班昭,往往大多会同时联想到她的两个哥哥,班固和班超。因为她的这两个哥哥,确实是太有名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班家三兄妹内部,三人彼此之间的年龄差距,其实很大!作为大哥的班固,和老二班超,只相差一岁。但是班固比班昭,却大了17岁!

在古代的时候,这几乎就是一代人的差距了。所以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班固这个大哥,对于班昭来说,其实是亦兄亦父的关系。

这段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决定了后来班昭一生的命运。

简单来说,班昭早年的经历,大致是这样的:班家三兄妹的父亲,名叫班彪。班家从祖上开始,就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家族。赶上班彪这一代,正好碰上了两汉之交的这段历史。

在那个很混乱的时代,这位班家老爹,也曾经出去转过一圈,想要找机会建功立业。但结果,出去转了一圈之后才发现,乱世真的不太好混。于是等到东汉统一天下之后,他就没在仕途上继续努力,转而回家去研究历史了。

大概也就是在班家老爹回家之后不久,生下了班固和班超。又过了十七年之后,班家老爹老来得女,生下了班昭。

再之后,在班昭6岁那年,班家老爹去世了。

所以,对于班昭来说,父亲到底是什么样子,可能已经记不太清了。因为从她很小的时候开始,她爹就去世了。然后,她开始由她哥班固抚养长大。

此后的几年里,因为班彪去世,而班彪生前也没留下什么家产。所以接下来,班家三兄妹不得不离开京城,返回老家生活。

回到老家之后,班固开始子承父业,继续写历史。而班昭则是开始逐渐长大,在此期间,班昭深受自己大哥的影响,对于历史也开始逐渐精通。

这就为后来班昭成为一代‘女夫子’,奠定了基础。

就这样,班家兄妹大概在老家生活了近八年的时间。这期间班昭在哥哥的照顾下,一直活的很好。直到八年之后,一个突发事件,彻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公元62年,远在京城洛阳那边,有一个叫窦融的人去世了。

这事其实原本和班昭,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班昭从生下来开始,就没见过这个窦融。但讽刺的是,这个窦融的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偏偏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

简单来说,事情是这样的:当年班家老爹外出混世界的那几年,曾经在这个窦融手底下做过官。当时这个窦融,正在割据河西五郡,自立一方。后来,刘秀打过来之后,班家老爹就劝窦融,直接投降了汉朝。

这事在东汉历史上,属于主线剧情。

不过,等到东汉开国之后,班家老爹就直接辞职回家了,窦融则是成了朝堂上的顶级大佬。此后的很多年,两人也没多少来往。可是偏偏在外人看来,班家是妥妥的窦融党羽,算是窦家的下属家族!

在社会关系当中,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你自己怎么看自己,而是别人怎么看你。

所以接下来,等到窦融去世,窦家犯了事被赶回原籍。其他和窦融不对付的政敌,开始疯狂打压窦家。而窦家的那些亲朋故旧,也同时遭到了波及。就在这个时候,班家三兄妹,也被打上了窦家党羽的标签,然后开始被人针对。

就在这一年,有人举报班固,说班固私修国史!

写历史这件事,虽然历朝历代都不禁止,但私修国史却不一样。这个罪名可大可小,关键在于你怎么写历史。如果是胡写乱写,歪曲历史,在古代绝对是死罪!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班固被抓了起来。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年幼的班昭被卷进去,几乎就在这一年,或者也有可能是班固提前有预料,提前做了准备。总之,在班昭14岁这一年,班昭在哥哥的主持下,嫁给了自己同郡老乡曹世叔。

所以说,人生真的是命运无常。你永远不知道,哪块云彩下雨,会把你给浇透了。一个远在天边,从来没见过的人去世了,竟然会间接决定班昭一生的婚姻。这种事情,真的是谁都无法提前预判。

不过好在,幸运的是,这个曹世叔他家人不错。所以班昭嫁过去之后,也没吃什么苦。更幸运的是,接下来,班昭的二哥班超,为了救大哥班固,直接去闯了一趟京城,最后见到了当时在位的汉明帝。

最后,在班超的鸣冤下,汉明帝亲自看过了班固的手稿,肯定了班固的工作。接下来,汉明帝直接下令,从监狱里赦免了班固,而且还给班家两兄弟授予了官职,让他们直接进了体制内继续写书!

所以接下来,班家三兄妹就暂时分开了。班固和班超,直接去了京城。而班昭这边,则是留在了老家,留在自己丈夫曹世叔的家里。

这事其实原本也没什么不对的。但关键就在于,这个曹世叔有点短命。就在两人成婚之后不久,没过几年,曹世叔就去世了。而曹世叔去世之后,当时仅仅只有二十岁左右的班昭,就开始孀居在家。一边照顾公婆,一边抚养独子曹成。

此后近20年的时间里,班昭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基本上都放在了曹家。在这二十多年里,班固基本写完了《汉书》,并且跟着窦宪勒石燕然。班超则是再通西域,成了西域那边的直接控制人。

当然,对于班昭来说,这二十年其实也不算是浪费。至少,在这二十年里,班昭将自己的儿子抚养长大。对于一个母亲来说,这其实是丝毫不逊色于她两个哥哥的成就。

但是班昭怎么都没想到的是,在她44岁那一年,京城那边又发生了一件事,再次改变了她的人生。

这一次,依然还是因为窦家。

简单来说,之前的几年里,窦家的一个女子成了太后,开始把持朝政。而当时在位的小皇帝汉和帝,对此非常不满。所以,汉和帝长大之后,直接通过政变,干翻了整个窦家。

这事对于班昭来说,其实依然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问题在于,当时她大哥班固,正在朝中任职。而且,因为之前父辈的关系,导致班固天生就是窦家的人。之前的几年里,班固一直算是窦家的党羽,要不然他也不可能跟着窦宪,一起去北方勒石燕然。

而如今,窦家倒台了,窦宪也被勒令自杀了。这件事,自然也波及到了班固。班固虽然不是窦宪的铁杆支持者,但毕竟之前跟过窦宪。所以在窦宪被逼死的同时,班固也被关进了大牢,而后不明不白的死在了监狱里。

在班固去世之后,虽然汉和帝很快就还给了他清白,并且下令,处理了逼死班固的监狱看守。但即便这样,依然换不回班固的性命。所以就这样,班昭就此失去了自己‘亦兄亦父’的大哥。

班昭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到底是什么反应,史书上没记载。但很快,这件事就波及到了班昭。

这倒不是说,当时汉和帝想要继续追究,因此牵连到了班昭。而是因为班固去世之前,他写的《汉书》,还差一点内容没写完!《汉书》里有关‘表’的部分,基本上都没写。

所以接下来,汉和帝就必须得找一个人,来替班固继续写书。更好的人选,其实就是班家的二哥班超。但问题是,此时班超正在经略西域,西域那边也离不开他,所以他不可能回来。至于说其他史官,因为不懂班固的风格,写出来的东西差异会很大,汉和帝也信不着他们。

于是最后,汉和帝就想到了班昭。

除此之外,当时其实还有一个隐藏背景。那就是汉和帝掌权之后,深感后宫嫔妃文化水平不够,担心以后重蹈‘窦家覆辙’。于是在这个时候,汉和帝特别想请一位有文化懂历史的女子,来给他的后宫嫔妃当老师!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后,班超当仁不让,成了更佳的入宫人选。

公元93年,在班固去世不到一年之后,班昭入京,开始一边续写汉书,一边给汉和帝的后宫嫔妃上课。就这样,此时已经45岁的班昭,阴差阳错之下,反倒是开始走上了仕途。

接下来的两年里,班昭开始成了宫里了一位女夫子,经常入宫授课。在此期间,班昭用自己的学识,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后来大家以班昭的夫家的姓氏称呼,尊称其为‘曹大家’。而在古汉语当中,曹大家也读作‘曹大姑’。

反正后世史书上的班昭、曹大家、曹大姑,这仨名字值得其实是一个人,都是班昭。

客观来说,做女夫子的日子,班昭很擅长,但是却并不开心。因为在后宫当中,虽然这些妃子,都很尊重她。但这些妃子,却不是她的好学生。因为这些妃子,基本上当时都是二十岁左右,没人会对四书五经,或者对历史感兴趣。大家更感兴趣的,其实是如何争宠,如何生下皇子,争取更高的位置。

直到两年之后,一个新人的到来,终于让邓绥的生活,出现了一抹光彩。

公元95年,汉和帝再次选妃,选了很多世家大族的女孩入宫。在这其中,有一个叫邓绥的女孩,这就是后来的邓太后。

和其他女孩不同,邓绥天生就喜欢历史,喜欢四书五经。入宫之后,其他女子都不太喜欢上课,就算上课,也是例行公事。唯有邓绥,每次上课的时候,都特别专注,而且经常和班昭交流。

这让班昭有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从年龄上来说,邓绥大概比班昭小一代人。所以在班昭眼里,既是将邓绥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又把她当成了闺蜜,两人很快就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于是,此后的几年里,班昭每次有机会,就开始在汉和帝身边,说邓绥的好话。再加上邓绥本人也比较爱学习,对于朝政方面,往往都有合适的见解。这就让汉和帝越来越喜欢邓绥,邓绥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反观当时的皇后阴氏,因为不太喜欢读书,所以从始至终,她都没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宠。后来,为了再次得宠,阴氏还在私底下布置巫蛊之术。结果不出意外,阴皇后玩巫蛊这事被揭发之后,直接被废了。反倒是邓绥,之后不久,就被立为了皇后。

在这其中,班昭做了多少事情,史书上没有什么记载。但显然,当时在邓绥身后,班昭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谋士,负责替邓绥出谋划策。

除了辅助邓绥之外,班昭自己,在工作上也非常努力,这也让汉和帝越来越倚重她这位‘曹大姑’。后来,汉和帝每次收到外国的朝贡,都让班昭这位才女,作赋纪念。这个工作,之前原本是班固的工作,如今反倒是被班昭继承了。

而在得到了汉和帝的信任之后,班昭一方面继续帮邓绥说好话,辅助邓绥。另一方面,班昭后来又主动上书,请求把她二哥班超,从西域调回来。正是因为班昭的上书,汉和帝深受感动,这才让班超晚年回到了中原,落叶归根。

如此,等到邓绥被立为皇后之后,班昭的地位就变得更高了。虽然没有实际官职,但却可以通过给邓绥出主意,间接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

然后,又过了三年,在班昭58岁这一年,汉和帝驾崩了。汉和帝驾崩之后,邓绥直接以太后的身份,开始主持国家政务,并且自称是女君。此后的十六年里,东汉就进入了‘女君邓绥’的时代。

而随着邓绥掌权,作为老师兼闺蜜的班昭,也被直接允许‘参与政事’。此后的十多年里,班昭一直待在汉朝的更高决策圈内。邓绥时代很多国家政令,背后其实都是班昭参与制定的。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称呼班昭一声‘女宰相’,其实也不为过。

而在接下来的十多年里,班昭其实主要做了两件事。之一件事,就是辅佐邓绥,治理国家。接下来的十多年,恰好是东汉历史上天灾最多的十多年,基本上每年都会地震。正是在邓绥的努力下,东汉才能撑过这十多年的天灾。

在这个过程当中,班昭始终作为邓绥的影子,在幕后操盘,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于第二件事,则是相对隐晦,那就是治学。

在这十多年里,班昭因为需要长时间在宫里行走,要给邓绥出主意。所以,邓绥就把皇家图书馆,交给了班昭管理。而在管理图书馆期间,很多在图书馆读书的学生,都曾经在班昭的座下听课。

和当年不一样,之前班昭教的,主要是后宫的嫔妃和宫女。可是到了这个时候,班昭教的,却是那些真正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很多后来都成了有名的大儒。他们的思想,直接主导了东汉中期的文脉走向。而在这些大儒当中,有一个学者最特殊,名叫马融。

马融后来同样是桃李满天下,这其中有两个学生影响更大,一个叫卢植,另一个叫郑玄。卢植后来有个学生叫刘备,郑玄有个学生叫崔琰,崔琰有个女婿叫曹植。

所以,由班昭开启的这条文脉,后来对东汉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实在是不用多说。

也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元110年,此时班昭,已经年过六十。当时她不但成了东汉的影子宰相,同时还成了最有名的女学者。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她的影响力,都是相当恐怖的。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班昭某天忽然觉得,想要写篇文章,规劝一下女子,作为女子的道德标准。然后,班昭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最终写出了这篇《女诫》。

以上这些,就是班昭的大致人生经历,以及女诫这篇文章出现的大致历史背景。看懂了这些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简单来理解一下女诫的内容了。

整个文章,通篇的内容核心,就是所谓的‘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指的是‘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三从指的是‘女子未嫁从父,已嫁从夫,夫死从子’。反正就是在不同的阶段,女子必须跟从家里管事的男人,不能自己独自说了算。

四德则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反正整体就是说,女子不能太过张扬,必须要以男子为基础,好好照顾家庭,友善家人,辅佐丈夫一起把家庭经营的更好!

《女诫》全文虽然只有两千多字,但是里面包含的内容却很多,而且后世很多大儒,都以这篇文章为核心,不断增加内容,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道德体系。所以要是详细解释的话,估计得写很厚的一本书。

而在当时,当这篇文章正式流传开之后,瞬间就引起了轩然 *** 。

对于这篇文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态度,其实都有自己的道理。而且接下来,大家围绕着这个话题,还会吵上两千多年,所以这个问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但是有一点,我们能说明白。

那就是当时的班昭,为何要忽然写这么一篇文章。

作为一个顶尖女学者,班昭在传统国学以及历史研究方面,都有着最顶尖的造诣。所以,她看待很多问题的视角,已经超过了单纯的利益尺度,而是直接触碰到了社会问题的本质。

在班昭看来,当时东汉天灾不断,国家越来越困难。班昭倒是不信那些神鬼志怪类的内容,她不相信是因为邓绥掌权,所以天灾才会忽然变多。但班昭同时也认为,邓绥过长时间掌权,对国家确实没好处!

这涉及到一个古代社会分工的问题。

因为在古代的生产力条件下,男性和女性的生产力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很多重体力工作,比如种地或者养殖、打猎,女性是有明显弱势的。这些工作,基本上只能由男性来完成。然后女性和男性组成家庭,以家庭的方式生活。然后男性从事重体力工作,女性负责从事家庭劳动。

这个社会分工,到了现代,或许被很多人指责,是被压迫女性。但是在古代,其实真的是最合适的分工方式。如果在东汉那会儿,有人高举女权大旗,主张男女平等劳动。那接下来,估计首先骂这个人的,就是我们的女性祖先。

因为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男女双方的生产力不一致。如果真让女性去从事重体力工作,要求一切平等,那结果只会让社会崩溃。

长久以来,这个观点,在中国古代其实都是一个潜规则,大家一直都觉得很正常,然后默认就是正确的。但是到了东汉时期,这个潜规则,逐渐开始被打破了。

因为到了东汉时期,多次出现外戚干政现象。甚至在班昭这个时代,还出现了邓绥以‘女君’的身份,全面控制国家的情况。

这种外戚干政的现象,直接导致了一个关键问题出现。那就是女性,能不能全面独立,和男子享受完全平等的政治地位?

如果是到了近代,这个答案毋庸置疑,一定是肯定的。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因为男女双方生产力不同,如果强行要求男女平等,社会就会混乱,然后国家就会崩溃。

至于国家崩溃之后的情况,在班昭这个时代,大家基本上会果断参考王莽篡汉。因为王莽篡汉之后的改革,就是国家崩溃的真实情况。

而这个结果,无疑是所有人都不能接受的。

简单来说,如果外戚继续干政,女性长时间把持更高权力,会导致社会中下层普遍开始学习。而当社会中下层的女性,开始学习邓绥,想要掌握家庭的更高控制权。而争夺社会主导权,这几乎是人类的本能!

那么接下来,社会上一定会出现大规模的‘男女对立’情况。再之后,家庭这种组织模式,会被大家质疑。

而在古代的时候,家庭,偏偏就是组成国家的最基础单元。一旦大部分中下层的社会家庭,都出问题,那么国家就会出大问题,继而逐渐崩溃。

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班昭才会开始写《女诫》这篇文章。

不过,这里多说一句:班昭写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是要规劝天下女性,而是只规劝曹家的后辈女性。当然,班昭的本意,也是想借此规劝其他女子,尤其是邓绥,注意社会分工,尊重社会传统,尽量保持‘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

因为只有这个基本模式存在,国家接下来才能长期稳定,然后更好的团结一致,大家一起应对天灾。

从主观上来说,班昭其实也是好意。而且她写这篇文章,从来就没想过要束缚后世的女性。相反,历史上真实的班昭,其实是一个积极解放女性的学者。正是在她的提议下,东汉的贵族女子,开始摆脱传统的旧有礼教,可以和男子一起上课,一起学四书五经。

但问题是,当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由不得班昭了。

随着这篇文章逐渐流传,相关争论越来越大,事情很快就脱离了班昭的控制,也脱离了邓绥的控制。

讽刺的是,之一个站出来,主动反驳班昭的,不是别人,就是班昭的小姑子,曹丰生。这个曹家小姑子也是一位才女,她坚持认为,班昭这篇文章,就是在束缚女性。所以接下来,她开始迅速写文章,反驳班昭的观点。

而再之后,作为当朝太后的邓绥,也开始坐不住了。

从主观上来说,邓绥和班昭亦师亦友,两人的关系没得说。但从文章本身来看,如果邓绥认可班昭这篇文章,那就意味着,她现在掌权是不合法的!她必须得马上放弃权力,退回后宫,把一切都交给小皇帝来打理。

这个结果,邓绥显然无法接受。除了对权力的执着之外,更重要的是,邓绥很清楚,一旦现在自己放弃权力,由小皇帝接班,接下来国家一定会出大问题。因为当时在位的汉安帝,年龄太小,根本就无法应对天灾频发的状况。

所以最后,在班昭写完《女诫》不到一年之后,邓绥下令,将班昭的儿子调到河南长垣工作。同时,按照班昭自己的理论,夫死从子,班昭就必须得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上任。

就这样,班昭离开了京城,彻底脱离了政治漩涡的中心。

晚年的班昭,在长垣地区生活了七八年。最后活到七十多岁,年逾古稀而逝。在得知班昭去世之后,邓绥更是亲自身穿素服,为其哀悼,还专门派人代表自己,去给班昭办丧事。

显然,在邓绥眼里,早已将班昭当成了自己至亲的长辈。

但同时,立场不同,又注定邓绥无法接受班昭的建议,不能接受班昭写出来的这些道理。

这就是班昭的故事。

至于说后世大家拿着三从四德,去严格束缚女性,这其实真的是班昭始料未及的。而且如果我们仔细读过班昭这篇文章,我们就会发现:从始至终,班昭都没有任何歧视女性的意思。她只是更倾向于男女合作的社会分工,让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而到了后世,历朝历代为了强化统治,借助班昭的这篇文章,来严格束缚女性,这其实也不能怪到班昭的头上。如果真要怪的话,这也只能怪后来的统治阶层。

就像当年孔子说的很多道理一样。孔子最初说这些道理的时候,也是希望大家过得越来越好。但是到了后来的统治阶层手里,就成了统治者荼毒百姓的工具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1/567394.html

“东汉才女班昭,晚年写了一篇文章,为何毒害中国古代女性两千年?” 的相关文章

古代武将画像都是大肚子的 这样的武将能够上阵杀敌吗

古代武将画像都是大肚子的 这样的武将能够上阵杀敌吗

还不知道:看古代武将画像,名声越大肚腩也越大,这样真的能驰骋沙场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在衣食无忧之后也开始追求更多的东西,比如身体的健康和身材的整体塑造,许多男性朋友都认为体态均匀,最好能有八块腹肌才算是成功的标准,而在现实生活...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对古代太监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监能够娶妻生子吗?与之相关的“对食”又是怎么一回事?太监一词,并不是中国所专有,在国外,也曾出现过类似太监的角色。据史料记载,太监最早的历史记录源于公元前21年,那时,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出现过有关太监的相关信息记录。太监大多都是...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历史上真实的独孤信时什么样的?他的一生如何?

独孤信(字期弥头,鲜卑族,西魏、北周将领,八柱国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自古乱世出枭雄,从政权更迭的过程中,更能充分体现出优胜劣汰的独特“魅力”,而这种“魅力”同样也会演绎出一段段的传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最传奇的国丈,他本人是超级帅哥,而他的三个女儿则分别是三个朝代的皇后...

赵云成名之时的真实年龄是几岁?

赵云成名之时的真实年龄是几岁?

在三国这段历史里,赵云应该是人气最高的人物,因此在很多流传的故事和评书评话中,赵云上升为老四,刘关张呼赵云为“四弟”,那么赵云成名之时的真实年龄是几岁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这一称呼确实一点也不过分,用刘备的话就是:子龙从我于患难,岂是富贵所能动摇?赵云不仅是在刘备患难时追随的,更是...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想知道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吗?据说已经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唐朝的陆贽,他一生清贫,是百姓所爱戴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皇帝重用陆贽出生在没落的江南望族里,吴郡陆氏一直是江南四大姓氏之一,只可惜在陆贽出生以前,这个庞大的名门望族已经人走鸟散,几近衰败。但...

在古代开国皇帝当中 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在古代开国皇帝当中 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

还不了解:太祖和高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祖和高祖有何差别?为何朱元璋叫明太祖,而李渊只配叫唐高祖。我国最早的皇帝起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三皇是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和舜,但他们都不是真正的皇帝,只存在于传说当中。从夏朝开始,...

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古代读书人如果想要做官的话 古人需要经过多少考验

还不了解:古代读书当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读书人想要当官,需要经过哪几道关?要了解一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家或军事家,要正确评价其仕途,就必须对科举制度有一定的认识。通过科举考试是跻身中国官僚阶层的第一步。这个制度能很好地说明我们的老祖宗在政治方面的天才之处。古人...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真实战斗力如何?他是什么身份?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真实战斗力如何?他是什么身份?

程咬金,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隋唐演义》中,作为瓦岗寨寨主的程咬金一直被描绘成一个只会三板斧,也就是“掏耳朵、劈脑袋、剔牙齿”的人,只要这三招拿不下敌人的话,程咬金对敌人就无可奈何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里面包含了两点错误,其一,程咬金并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