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古国“浮”岀麦田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李宇航 文/图
“倘若我们回到5300年前的‘河洛古国’,穿过三重环壕,首先会来到一片广场,广场向前是祭坛,人们正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再往前就是威严的宫殿,从一门三道而入,你将看到一座精致装修的主殿,两侧是东西厢房。穿过宫殿,一道瓮城结构的围墙挡在前面,通过瓮城,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屋舍出现在眼前,屋间道路不时有人往来,屋内陈设彰显上古时代的奢华,甚至还有一座水池供人游乐……”闭上眼,跟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双槐树遗址现场负责人张吉钦的描述,记者努力想象5300年前黄河岸边“河洛古国”的繁华——在双槐树遗址已有11年,张吉钦对这里的一点一滴了如指掌,哪里是一门三道、牙雕蚕在哪里出土、哪里有版筑遗址,每次有客探访,张吉钦总是欣然讲解,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不禁联想到最近热映的电影《解密》,数学天才容金珍作为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穷尽一生都在破译和解密,为了国家和人民负重前行。其实张吉钦也是如此,他用考古手铲破译历史留下的谜题,为当下的人们打开跨越数千年的时空隧道。十几年来,他小心翼翼守护着这片被考古学家称为“中华文明胚胎”的神圣之地。
拓荒:麦田寻古国
“我打麦田走过,寻找传说里的文明,手铲下勾勒出5000多年前黄河之滨人们的生活。”从2013年到2024年,从46岁到57岁,11年里,张吉钦看着“河洛古国”渐渐露出真容。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