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林儿:宋徽宗的九世孙,朱元璋跪了他12年,最后却将他沉入江底
1360年,在胡大海的推荐下,刘伯温投效到朱元璋帐下,朱元璋因此得到一个大才,为他日后开创明朝奠定了基础。
当时,朱元璋占领应天,拥兵十余万,实力强劲,却归属小明王韩林儿统属。
1361年正月初一,朱元璋在中书省设座,率领百官向韩林儿行贺礼,所有人都齐整整跪地,只有刘伯温还站着,显得十分突兀。
朱元璋十分不解,便问刘伯温为何不下跪,刘伯温回答说,韩林儿不过一个竖子,还奉他为君主干什么!
贺礼结束后,朱元璋单独召见了刘伯温,问他个中缘由,他便向朱元璋陈述了一通所谓的“天命”观点,建议朱元璋不要再受韩林儿管辖,但名义上可以用“大明”作为国号来招揽民心,朱元璋觉得很有道理,便与他商定了日后的战略方针。
二十一年春正月朔,中书省设御座,奉小明王行庆贺礼。刘基怒曰:“彼牧竖耳,奉之何为!”不拜。太祖召基入,问之。基遂陈天命有在。太祖大感悟,乃定征伐之计。
韩林儿,元朝末年红巾军的首领,作为“宋”政权的领袖,是朱元璋的顶头上司。韩林儿推行“反元复宋”,在全国深得民心,他搅动风云十几年,巅峰时期拥兵百万,被元朝视为心腹大患。
然而,到了后期,韩林儿在与元朝的战争中,因为损失惨重而只得接受朱元璋的保护,朱元璋在榨干了他的价值之后,他由此成为累赘。
最终,朱元璋派人将韩林儿沉入江底,从而为自己称帝扫清了障碍。
不得不说,如果没有韩林儿,朱元璋或许无法做大做强,自然就无法建立明朝,因此韩林儿是朱元璋的“大恩人”,但朱元璋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最终还是将其杀死。
那么,韩林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被杀的呢?
一、红巾军的崛起
要说小明王韩林儿,就不得不说说他的父亲韩山童了,因为他的江山基业,正是建立在韩山童的努力之上的。
韩山童是河北栾城人,其祖父是白莲教的教主,它本人也十分热衷于传播白莲教,是白莲教的一个重要人物。
白莲教,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但开始兴盛是在南宋,到了元朝,白莲教达到了巅峰,在大江南北的香火都很旺,信徒分布也非常广泛。
在白莲教发展的过程中,与弥勒教、明教等教派进行了融合,甚至与道教进行了相互渗透,这使得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从1280年开始,白莲教针对元朝异族的统治,连续发起了数次起义,遭到了元廷的镇压,元廷开始极力打压白莲教,致使白莲教逐渐没落,开始转入地下,但其信徒数量依然庞大。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开始激化,但元廷毫无作为,还对百姓进行横征暴敛,实施残暴统治,致使民怨沸腾。
1351年,元顺利派遣大臣贾鲁征调十万民夫对黄河河道进行清理,当时韩山童也在征调之列,他对元廷的统治十分不满,于是借此机会煽动民众造反。
五月,韩山童与其信徒刘福通、杜遵道等人聚集三千余人于颍川,他自称为宋徽宗八世孙,向民众揭露社会的贫富不均,以“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为口号,号召民众加入起义军。
由于人民早就对元朝不满,反而对宋朝十分怀念,所以打着“反元复宋”旗号的韩山童,得到了许多百姓的响应。
但是,韩山童十分倒霉,还没等他正式发动起义,元朝的军队就打来了,结果起义军战败,韩山童当场被杀死,不过他的妻子杨氏和儿子韩林儿侥幸逃走,逃到武安山躲藏起来。
韩山童虽然死了,但他为后继之人立下了一座丰碑,他的部下刘福通、杜遵道等人继承了他的衣钵,重新聚集起义军,很快就占领了颍川城,这预示着元末农民起义的大爆发。
在刘福通的带领下,起义军攻城掠地,占领了安徽、河南的许多城镇,军队人数也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起义军也如雨后春笋般爆发,比如徐寿辉、郭子兴等等,他们都响应刘福通起义,由于他们都以红巾包头和红旗为号,所以被称之为红巾军。
红巾军,说到底,其实是白莲教教徒作为主体的起义军,因此“教主”的作用就十分重要了。
当时,刘福通与杜遵道因为权力争斗而闹矛盾,谁都想当红巾军首领,最终双方各退一步,决定迎接白莲教教主的后裔、起义军领袖刘福通之子韩林儿来当首领。
1355年2月,刘福通在安徽砀山找到了韩林儿,他将韩林儿迎接到亳州,在众人的推举下,韩林儿登基称帝,自称小明王,建国号为宋,年号龙凤。
韩林儿自称为宋徽宗九世孙,以宋为国号,是为了迎合 *** 的民族感情;自称小明王,是为迎合“明王出世”的预言,以示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即将来到。
韩林儿称帝之后,虽然没有实权,但展示出了强大的号召力,许多穷苦百姓和白莲教徒纷纷加入起义军,起义军得到了快速发展。
红巾军的实权,是掌握军权的刘福通,刘福通在称帝之后,设计将杜遵道杀害,然后自称丞相,由此掌握了大权。
不管怎么说,韩林儿从一个亡命徒,一夜之间成为了宋政权的皇帝,这样的身份转变,在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他也由此开启了自己帝王生涯。
二、韩林儿的尴尬处境
韩林儿称帝的时候,全国起义军已呈现群雄逐鹿之势,势力比较大的是韩林儿和徐寿辉。
由于韩林儿这一支活动在黄河流域,因此被称为北方红巾军;徐寿辉活动在南方,则被称为南方红巾军。
当然了,还有许多其他的起义军也被称为红巾军,与南、北红巾军一样,虽然都叫红巾军,但互不统属,比如郭子兴。
包括后来从徐寿辉麾下脱离出来的陈友谅、明玉珍等人,严格来讲其实也是红巾军,他们各自都建立了政权。
在众多起义军当中,韩林儿的实力虽然比较强大,但因为与元廷的距离最短,所以是元廷更先打击的对象。
起初,在韩林儿的号召下,北方红巾军不断扩大,由于元军已经很久没打仗了,习惯了安逸,加之朝廷腐败、军备松弛,所以红巾军所到之处,州郡的守官们总是弃城而逃,红巾军趁机占领了大片土地,军队人数也翻了好几倍。
后来,元顺帝感受到红巾军的威胁,于是任命孛罗帖木儿和擦汗帖木儿为大将,让他们率领百万大军围剿北方红巾军,从而保护大都的安全。
在元朝正规军的围堵之下,红巾军打了几次大败仗,但因为“复宋”大义深得民心,因此元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元廷无法快速将其消灭。
随着红巾军的发展,其内部问题却逐渐凸显出来,韩林儿虽然是君主,但胸无大志,没有谋略,加之实权掌握在刘福通手中,因此多数时候只是个摆设。
而作为实际话事人的刘福通,却没有能力无法约束部下,原因是诸将大多与他是平辈,虽然名义上归他统领,但各有山头,而这些人又毫无纪律性可言,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甚至烹食老弱。
这就导致一个结果,韩林儿无法发号施令,而刘福通的号令虽然发下来去了,但得不到有效执行,以至于夺取的城池无法久守,又被元军收复。
并且,由于诸将不守法度,不团结民众,导致红巾军的民心逐渐丧失,这也意味着红巾军赖以生存的根基在逐渐瓦解。
唯一一个称得上名将的是毛贵,他占据山东之后严明军纪,积极布置防守,选用贤能之人,最后硬是抵挡了元军三年之久。
1359年,元军开始大规模清剿红巾军,由于红巾军内部矛盾重重,所以屡战屡败,最危急的时候,亳州被元军攻克,刘福通只得带着韩林儿率百骑逃走,而皇宫的后妃、符玺印章、珍宝财物等都被察罕帖木儿所获。
之后,北方红巾军开始走向衰弱,瓦解成为几股零星势力,继续牵扯元军的主力。
当然了,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韩林儿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他的作用是很大的,因为他率领北方红巾军与元军交战,充当了“挡箭牌”的角色,这就为南方红巾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若干年后,朱元璋取代郭子兴父子成为元帅,他先是消灭南方群雄,继而北伐灭元,最后建立大明王朝,而他之所以能势如破竹,很大一个原因是韩林儿率领的北方红巾军,消耗了大量的元军精锐部队。
比如,徐达、常遇春北伐的时候,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甚至有大批元军投降明朝。
当然了,元廷的内部斗争,造成军队的分裂和对抗,也是朱元璋取得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这些问题,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北方红巾军造成的外部压力引起的。
三、朱元璋的崛起
1352年,也就是刘福通起义的第二年,郭子兴在定远响应刘福通起义,之后占据濠州,以元帅自称,成为南方红巾军的一支,但其实力并不是很强。
也正是在这一年,朱元璋投奔了郭子兴,成为了郭子兴的亲兵,由于他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的时候能身先士卒,因此受到郭子兴赏识,逐渐成长为小头领,还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
在郭子兴麾下,朱元璋展示出了极强的军事才华,他帮助郭子兴攻城掠地,使得郭子兴的实力得到极大加强。
1355年,也就是韩林儿称帝这一年,朱元璋攻克和县并驻扎在此,由此迎来了单独发展的机会。
这一年,郭子兴去世,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
表面上看,郭天叙和张天佑的地位都比住朱元璋高,但朱元璋掌握着和县和滁州的兵力,军事实力最强,因此他才是真正的主帅。
那时候,朱元璋作为韩林儿的部下,只能听命于韩林儿,但实际上他内部不甘心受制于韩林儿。
然而,朱元璋考虑到韩林儿实力强劲,又深得百姓拥护,因此表面上拥护韩林儿,以龙凤纪年号令全军,并借助韩林儿的威望发展自身。
正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朱元璋奉韩林儿为正朔,确实得了不少好处,他借着韩林儿在北方牵制元军的机会,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秘密发展自身实力。
后来,朱元璋足够强大了,便铲除郭天叙和张天佑,成为了这一支红巾军的元帅,并借着韩林儿在北方与元军主力激战之际,出兵攻占了集庆,也就是南京,当时被朱元璋改为应天府。
占据应天,对朱元璋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之后他的实力得到急剧扩张,引起了韩林儿的极大关注。
为了拉拢朱元璋,韩林儿册封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主持江南的军政事务,朱元璋借着这个身份发号施令,夺取了常州、江阴、宁国、徽州、池州等大片领土,从而占据了江左、浙右。
1359年,韩林儿领导的北方红巾军,在与元军的作战中屡屡失利,由于朱元璋实力强大,又是南方为数不多继续奉他为君主的人,让他看到了朱元璋的巨大利用价值,于是顺势册封朱元璋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
此时,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又有十几万精锐将士,虽然他占据的地盘不是很多,但由于韩林儿在北方牵制了元军主力,加之张士诚、徐寿辉的力量还不足以兼并他,他因此获得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1360年,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身边,在他的建议下,朱元璋决定采取各个击破、避免两线作战的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从1360年到1363年,正是元朝对北方红巾军围剿最激烈的三年,元朝将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王保保、李思齐等名将细数放在北方战场,对韩林儿造成了极大压力。
然而,北方红巾军真的是“抗揍”,尽管一败再败,但始终没被元军消灭,而且牢牢将元军主力牵制在北方,无暇顾及南方。
正是因为这一缘故,朱元璋才有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自身,并将陈友谅消灭,如果没有韩林儿,他恐怕要遭受元军和陈友谅等人的多面进攻,或许早就灭亡了,后人可能会在史书中将他记载为红巾军分支的头领,而不是明朝开国皇帝。
由此可见,韩林儿对于朱元璋是何等重要,间接助攻了朱元璋的发展壮大,是朱元璋的大贵人。
四、韩林儿的悲惨结局
1363年,北方红巾军在遭受元军的打击之后,势力大损,韩林儿与刘福通等人只得龟缩在安丰城中,其他地盘则都以丢失。
而就在北方红巾军举步维艰的时候,张士诚为了夺取地盘,开始打起了韩林儿的主意,他派遣手下大将吕珍进攻安丰,将安丰团团围困起来。
后来,安丰城中粮食消耗殆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韩林儿感到十分害怕,躲在城中哭泣,让刘福通赶紧想办法。
刘福通环顾四周,认为其他人都不可信,只有名义上归属韩林儿统治的朱元璋,似乎还有可能出兵救援安丰,于是派人去给朱元璋传信。
朱元璋得信之后,召集文臣武将商议对策,刘伯温认为不应该救援,理由是一旦救出韩林儿,留下来是制约,杀了又招致恶名,不好处理,还不如让韩林儿死在张士诚手中。
朱元璋却认为,尽管韩林儿不好处理,但如果让张士诚得到安丰,其势力将会更加壮大,日后恐难以消灭。
于是,朱元璋亲自带兵奔赴安丰,将韩林儿给救了出来。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朱元璋没有将韩林儿接到应天,而是将其安置在滁州,并修建宫殿供其居住。
当然了,为了控制韩林儿,朱元璋将韩林儿身边的侍卫全部换成自己人,韩林儿由此成为他手中的一枚棋子。
其实,朱元璋也知道,韩林儿就是个烫手的山芋,所以他没有着急想办法,而是打算继续利用韩林儿,将韩林儿的价值全部榨干。
1364年,朱元璋彻底消灭陈友谅残余势力,地盘和兵力都得到极大扩充,在百官的推举下,他自称为吴王。
此时,宋政权名存实亡,但聪明的朱元璋却仍然奉韩林儿为主,他下令继续用龙凤纪年,并宣布使用“皇帝圣旨,吴王令旨”。
朱元璋之所以要这么做,笔者认为原因有三:
之一,可以继续利用韩林儿的影响力来发展自己,即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尽管听韩林儿号令的人越来越少,但有一个算一个,总比没有好;
第二,维护自己的名声,从而争取民心。当时,许多红巾军头领都不听韩林儿的话,甚至要置韩林儿于死地,朱元璋却自始至终效忠韩林儿,这样的忠义之人,难道不值得投效吗?
第三,朱元璋打着韩林儿旗号四处征战,有利于转移元廷的注意力,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但是,随着局势的发展,韩林儿不但对朱元璋没用了,反而成为了累赘,这是怎么回事呢?
朱元璋消灭陈友谅之后,开始着手对付南方其他割据势力,至1366年,朱元璋基本上肃清了南方割据势力,他的敌人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元朝了。
此时,元朝也早已将朱元璋视为头号敌人,但朱元璋实力强劲,根本就打不过,只能被动防御。
到这个时候,朱元璋就有建国的想法了,但他头上还有个天子韩林儿,他就无法称帝了,总不能自己建国,让韩林儿继续当皇帝吧?
因此,韩林儿的结局,从朱元璋想要称帝那一刻就注定了,那就是必须得死,只不过在死法上有所区别,更好是死于意外,跟朱元璋美没什么关系。
1366年12月,朱元璋突然下令将韩林儿迎回应天,他让大将廖永忠负责这件事。
廖永忠自然领会了朱元璋的意图,于是在乘船返回应天路过瓜洲渡的时候,命人将船砸沉,韩林儿因此沉江溺亡。
为了将戏做真,朱元璋还煞有介事地表示要归罪于廖永忠,便在大封功臣的时候,说廖永忠私自窥探他的意图(指的是将韩林儿沉入江底一事),所以只封侯而不封公。
后来,廖永忠为了掩饰韩林儿死亡的真相,从而不让朱元璋起疑心,干脆装疯卖傻,隐居到乡里,但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找借口杀掉,从而让他永远闭嘴。
韩林儿死后,朱元璋称帝就没了障碍,他将第二年定为吴元年,1368年北伐开始后,他就登基称帝建立了明朝。
韩林儿从1355年称帝到1366年去世,称帝共十二年,回顾他的一生,可以说完全给别人做了嫁衣,尤其是朱元璋,从他身上得到最多的好处,最后却把他给杀掉了。
当然了,韩林儿无才无德,如果朱元璋让他当皇帝,是对天下人的不负责,对朱元璋自己也是不公平的。
所以,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角度考虑,朱元璋都应该自己当皇帝,只不过在处理韩林儿这件事上,显得不那么有人情味,但自古以成败论英雄,韩林儿之死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朱元璋的文治武功足以将其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