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状元后大清就亡了,状元刘春霖在民国,过得怎么样?
1904年7月4日清晨,紫禁城保和殿,二百多名神情严肃的男子正在等待。这天是举行殿试的日子,这些人从乡试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来到了科举的最后一关,等待最后的考察。这将是决定一生命运的考试。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这将会是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就在一年后,清 *** 下诏废除了科举制度,这届科举考生是历史上最后一批。
两天后,殿试顺利结束,而状元人选也出炉,他的名字叫做刘春霖,来自河北,祖上世代务农,直到父亲在保定府衙谋了一份差事,母亲去知府家里做下人,日子才逐渐好转,刘春霖也得以上学读书。
13岁时,刘春霖就考中的贡生,28岁就中举人。1904年,慈禧太后70岁寿辰开恩科,刘春霖得以参加殿试,最后一举夺魁。
据传言,刘春霖本不是状元。本来考官们选定的状元叫做朱汝珍,但慈禧在查看名单时,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明朝的皇帝都姓朱,而“珍”字让慈禧想起了当年与自己作对的珍妃,于是大手一挥,朱汝珍就成了第二名。
而刘春霖的名字则让慈禧大喜过望,春霖,大旱降甘霖啊,就这样刘春霖成了状元。不过刘春霖能进入殿试,也是有真才实学的。据说朱汝珍此人,才高八斗,还写得一手好字,文采飞扬,考官们都很喜欢他,一致决定将他选为状元,没料想慈禧横叉一手。
作为末代状元,刘春霖身上也有不少传说,比如他的婚事。相传,有个年轻人拿着刘春霖的拜帖,上门拜访工部员外郎。员外郎虽然不认识新科状元,但面对他的拜访还是好酒好菜的招待。
酒过三巡,员外郎想请状元题字,不料这人听后连连推辞,眼见无法推辞了才勉强写了几个字,然后就借口有事情先走了。
但在场的其他人一看这题字就不对劲,不仅没有什么书法造诣,而且写得简直就是不堪入目。员外郎不满道:“我女儿喜欢书法,经常临摹刘春霖的字,这绝对不是他写的。”
几天后,员外郎和朋友提起此事,满肚子怨气。他的朋友恰巧和刘春霖熟识,便说道:“我和刘春霖认识多年了,要不我帮你们搭个线?”之后,刘春霖和员外郎的女儿就这么认识了,二人情投意合,不多久这门亲事就成了。假状元的冒名顶替,让刘春霖这个真状元娶到了员外郎之女。
刘春林考中状元时,虽然离清帝退位还有段时间,但清 *** 为了维持统治,打出了“君主立宪”的牌子,并选了一些留学生出国考察。刘春霖作为新科状元也被选为留学生,他被派往日本留学。
日本政法大学的教师得知他是中国的状元,对他都十分尊敬客气,还时常跟他讨论中国古典文学。在日本,刘春霖了解到了“共和”和“君主立宪”两派的观点,最后决定支持君主立宪。毕竟他的状元身份是皇帝钦点的,是天子门生。
回国后,刘春霖在咨政院担任议员,这虽然是个打着“立宪”的旗号设立的部门,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实权。没几年,辛亥革命爆发,宣统皇帝颁发了退位诏书,这年刘春霖39岁,正值壮年。
想要大展宏图的刘春霖,一下子没了皇帝,也没了工作。他陷入了迷茫之中,难道余生只能读书下棋闲散度日了吗?
1914年,袁世凯成立大总统府,邀请刘春霖出任内史。这也只是个闲职,后来刘春霖兼任农事试验场场长,主管农业生产。
刘春霖家中祖辈都是农民,他小时候也帮家里人种地,很了解农业现状。在他担任农事场主一职后,积极改革农业,培养技术人才,召开了“农业科学院”,累计培养出了一百多位农业人才,但是由于时局所限,他们都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民国初年世道风云变幻,刘春霖身为影响力很高的末代状元,难免会被卷入事件中心。袁世凯复辟时,他参与了“劝进”,张勋复辟时,他还穿着前清朝服去太和殿叩头。
到了北洋军阀时期,刘春霖受邀担任教育厅长,但实在接受不了北洋军阀的习性,没多久刘春霖就辞职回家,兴办学堂,隐居不再出仕。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刘春霖已经63岁了。日本人扶植溥仪当了“伪满”皇帝,专程请特使找到刘春霖,想请他出任伪满教育部长,溥仪为此还像模像样地写了诏书。但刘春霖得知特使来意后,他委婉地拒绝了:“我年纪大了,难以担此重任,请你们另请高明吧!”
伪满 *** 总理郑孝胥得知刘春霖拒接诏书,十分不满,但又想拉拢他,于是亲自从长春赶往北京,想把刘春霖拉拢过来。他得知刘春霖喜欢喝茶,于是重金买来几斤好茶叶,亲自登门拜访。
一开始,郑孝胥只是大聊书法,对请刘春霖来伪满的事则是只字不提。刘春霖当然知道对方打的是什么算盘,只是不点破。聊得口干舌燥后,郑孝胥话锋一转,劝道:“老弟,当年慈禧太后钦点你为状元,如今皇帝特派我请您来满洲国任要职,你可不能对不住陛下的厚望啊!”
刘春霖眼见他露出马脚,又见他提起日本人时满脸谄媚,不由得勃然大怒。他愤怒地对郑孝胥说:“君非昔日之君,臣亦非昔日之臣,岂能随汝而毁我之誉!”说罢,拿起郑孝胥送来的礼物,招呼下人把他赶出了房门。
七七事变后,北京被日军占领,不少日本人作威作福,在北京开店铺,侵略中国的经济。这些日本人喜欢附庸风雅,到处找人给自己家的牌匾题字。而刘春霖的书法水平十分有名,不少日本人也想得到他的墨宝。
但刘春霖都一一拒绝了,有个叫加藤的日本人不信邪,带着一堆金条找到刘春霖,还对他说道:“只要你愿意给我题字,我以每个字一个金条的价格支付酬劳,你意下如何啊?”刘春霖冷笑道:“一个字换个金山,我也不会写!你还是请便吧!”加藤无奈,灰溜溜地带着金条离开了。
刘春霖的同学王揖唐却没有这么好的气节,而是当了汉奸,还替日本军成立了“华北政务委员会”。为了撑场面,王揖唐拿着一堆礼品,乘坐日本军车来到了刘春霖的家中。
看着王揖唐一身日军打扮,还带着一顶日军小帽,刘春霖已经心生不满。他早听说王揖唐在替日本人做事,因此一开始就没给他好脸色。王揖唐脸皮却厚,上来就开门见山:“仁兄如此有才华,若能为弟维持政务,真乃三生有幸!”
刘春霖没料到王揖唐居然真来劝他做汉奸,他愤怒地端起茶杯,把滚烫的茶水泼了王揖唐一头,怒道:“我绝不会给日本人当走狗,滚出去!”
王揖唐吓得连滚带爬离开了刘家,他立马去找日本人,添油加醋地说刘春霖不肯出山,还骂日本天皇。日本人听后恼羞成怒,竟带领一众日军来到刘春霖府上,把他这些年来积攒的字画古玩全都扫荡一空。
虽然如此,刘春霖的意志却始终没有动摇。因为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又有名气,不少人都上门求取墨宝,刘春霖靠卖字为生,一家人过得也算舒坦。1942年,刘春霖在家轰然长逝,年72岁。
真正有骨气的文人,在风云变幻的大变革时代,能够恪守初心,不忘本,难能可贵,无论在任何处境,接受的什么教育,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都是值得纪念,值得称颂的。不在朝堂也微言大义,无愧于状元名文人心。
同样是清末状元,张謇的名望比他要高得多,謇翁走实业救国路线,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能守住自己的民族气节就是伟大的,很多文人或者名人,在国家昌盛上大谈特谈忠君爱国,但真到了紧要关头都经不住考验,人有弱点有瑕疵不要紧,要紧的是无论多大风雨都坚守底线,如此,就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