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他为何不直接造反自保?

中国历史9小时前21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人物的命运往往与时代的洪流紧密相连,战国时期,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一统六国,而在这段历史中,

白起无疑是一位耀眼的军事天才。

可即便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在长平之战结束后,却落得个

被秦昭襄王赐死的悲惨结局,

白起手握重兵,本身的战斗能力和指挥能力就很强,这样的结果让人唏嘘。

白起为什么会甘愿赴死的原因?

秦国军事制度

白起并非出身显赫,他原是一个普通的农民,生活在战国时期的秦国,但他是楚国白公胜的后裔,

他与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关系很好,

这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加上白起从小就自学兵法,深谙战争之道,拥有很高的军事天赋,只是缺乏一个自己发挥的平台,

前293年白起以左庶长身份统率秦军,在伊阙之战中大败韩魏联军,

斩首二十四万,一战成名,此战后他因功升任国尉。

之后的关键战役,比如伐楚之战、华阳之战等战斗都是白起率军作战,而且都取得了傲人的战果,为秦统一诸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白起也因为战功显赫受封武安君。

但谁也没有想到军事能力如此强大的白起,竟然会在长平之战后被赐死,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卒四十万,

此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更大、战况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也是白起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

长平之战后白起因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绩,成为了秦国乃至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然而,这也引起了秦国朝堂上的猜忌和不安,尤其是

秦昭襄王对白起功高震主的担忧。

同时,秦国朝堂上的政治斗争也日趋激烈,

范雎等人与白起存在政见不合,

这为白起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秦昭襄王决定再次发兵攻打邯郸,但白起认为时机不成熟,多次拒绝领兵出征。

白起认为赵国虽然一蹶不振,但并未完全衰落,且

五国可能趁秦赵交战之际发动攻击,

使秦军腹背受敌,秦王并未听取白起的建议,执意发兵,君臣之间的矛盾因此升级,白起也因此被秦王猜忌和疏远。

秦军攻打邯郸久攻不克,且损失惨重,

秦王因此更加愤怒,认为白起抗旨不遵是对王权的严重挑战,于是秦王将白起贬为士兵,并迁往阴密,然而白起并未因此屈服,而是继续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拒绝。

他称病不起,拒绝前往贬所,秦王见状,更加愤怒,认为白起有意抗命,在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传来的情况下,秦王再次强令白起出发前往贬所,但

白起仍然拒绝,并以重病为由推脱。

秦王认为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

与范雎商议之后决定赐剑令其自刎,

白起无奈,在走出咸阳后,于杜邮自裁而死,一代传奇名将,就此陨落,也让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白起不反抗。

秦国之所以能够最终统一六国,强大的军事制度无疑是关键因素之一,与后世王朝不同,秦国的军事制度具有鲜明的特色,对白起等将领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国实行的是

耕战一体的军事制度,

这种制度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常设军队,在和平时期,士兵们解甲归田成为普通的农民,只有在战时全国的男人才会被征召入伍,组成庞大的军队。

这种制度既保证了农业生产,又能在战时迅速动员起强大的军事力量,然而,这种制度也带来了一个显著的问题,

将领们无法长期掌握军队,更无法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

在秦国的军事体系中

将领们只有军事指挥权,

而没有财权和人事任免权,这意味着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权力来笼络士兵,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战争结束后,士兵们会回到各自的村庄,将领们则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

这种制度设计,从源头上杜绝了将领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的可能性,要知道秦国开国初期,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国力相对较弱,经常受到周边国家的侵扰。

为了保卫家园秦国实行了

全民皆兵

的政策,只要是男子都得参战,这种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但也使得秦国的军队缺乏专业的训练和指挥。

到了秦穆公时期,孟西白三大家族在秦国崛起,他们在政治、军事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三大家族通过掌握军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对秦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商鞅变法无疑是秦国军事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商鞅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打破了贵族对军队的垄断,

使得平民也有机会参军报国,同时,商鞅还推行了严格的

军功爵制,

根据士兵在战场上的表现来授予爵位和土地,这极大地激发了士兵们的战斗热情。

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秦国的军队战斗力飙升,成为了战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然而,商鞅变法虽然

增强了秦国的军事实力,

但也进一步巩固了君主的权力。

在商鞅变法后,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得在君主的统一指挥下上战场,将领们更是成为了君主手中的棋子,这种制度设计使得

将领们即使拥有再高的军事才能,

也无法摆脱君主的束缚。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的杰出将领,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都是无可挑剔,可在秦国军事制度的框架下,他注定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

秦国军事制度使得将领们无法培养自己的嫡系军队。

白起虽然手握重兵,但这些

士兵都是秦国的子民,

他们效忠的是秦国和秦国的君主,因此,当秦昭襄王决定赐死白起时,他无法依靠自己的军队来反抗。

白起麾下的将领多为嬴氏后裔,他们是秦国的贵族和宗室成员,在秦国的政治格局中,宗室成员往往拥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当秦昭襄王决定对付白起时,这些将领们自然会站在君主的一边,而不会帮助白起造嬴家的反。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被秦昭襄王防备得十分严密,

他被贬为普通士卒,并被强行押解出咸阳,在这种情况下,白起不仅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还失去了身边的支持者,他孤身一人,面对的是整个秦国的力量,造反无疑是以卵击石。

结语

白起之死是秦国军事制度下一个典型的悲剧案例,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将领,本应在战场上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秦国的统一事业做出贡献,然而,在秦国军事制度的框架下,

他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

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12/612783.html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他为何不直接造反自保?” 的相关文章

既然预言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什么吕雉不杀她?

既然预言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什么吕雉不杀她?

众所周知吕雉极其看重权利,她虐杀戚姬,既有感情因素,也有政治原因,是为了保护儿子、巩固帝位。那么既然预言说薄姬是“天子之母”,为什么吕雉不杀她?薄姬是刘邦偶然宠幸、继而抛之脑后的“路柳墙花”,吕后对她并没有什么嫉恨,所以当权后没有报复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刘邦为什么会宠幸这样一个对自己并没有吸引...

清朝时期几品官才是大官 三品官员是大官吗

清朝时期几品官才是大官 三品官员是大官吗

还不知道:在清朝,官员当到几品的才称得上是大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那时我国的封建官僚品秩体系已经非常的成熟。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清朝实行的依然是九品十八级,也就是说清朝的官从一品到九品,每个品又分为正职和副职官员,也就是当时所称呼...

光绪皇帝一直想夺取慈禧的权力 光绪皇帝为何没有能成功

光绪皇帝一直想夺取慈禧的权力 光绪皇帝为何没有能成功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一直试图把权力从慈禧手中夺过来,为什么却始终没成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出现女性统治国家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在中国近代,通过层层上位,最终站在权力顶峰的慈禧,也一直是人们饱受诟病的人,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慈禧也用实际行动和胆识...

项羽死后项伯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

项羽死后项伯是什么下场?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

项伯是楚霸王项羽的亲叔父,也是楚国大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曾经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当时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乘机刺死刘邦,项伯看出范增的意图,也起身舞剑来庇护刘邦,最终刘邦顺利从鸿门宴上逃走。项羽想杀刘邦的父亲,项伯劝阻了他,后来项羽兵败自...

武则天嫁给李治后权势越来越大 李治为何没有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武则天嫁给李治后权势越来越大 李治为何没有废掉武则天皇后之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后来权势很大,李治为何不废掉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提到唐朝,人们除了提到盛世之外,还会提到美人,因为不论是杨贵妃还是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会提及名字的女性,这两个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武则天,甚至还成为了当时...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劳苦...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樊哙,为吕后妹夫,西汉开国元勋。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吕媭(xū),跟刘邦算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信任。鸿门宴中,樊哙曾出面力救刘邦...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创东发学派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评论列表

小白
小白
4小时前

白起作为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将领,其悲惨命运令人扼腕叹息,他的死亡揭示了秦国军制下将帅的无奈与困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才华如白的名将亦需面对政治斗争的残酷现实和君主的猜忌疑虑之苦果难以承受之重背后是制度的不完善和人性的复杂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训尊重法治精神倡导理性治理避免个人悲剧的重演同时铭记历史中的英雄人物为他们的贡献致敬向未来努力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体系让人才得以充分发挥其价值而不再受困于此类枷锁之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