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科技赋能文物保护 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以建设河北承德世界遗产城市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为抓手,不断提升文物保护、文物安全管理、学史研史、服务经济能力水平,以科技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承德作为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市发现并登记各个时期文化遗存4253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2023年12月15日,承德正式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录,2024年10月12日,《河北承德世界遗产城市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由国家文物局批复通过,创建时间为2025年至2027年,是河北省唯一入选城市。
为筑牢文物安全屏障,自2024年6月份起,承德市高水准、高质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对全市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做好新发现文物的调查、认定、登记,全面排查梳理文物状况和底数。截至12月6日,全市共完成复查不可移动文物3776处,复查率达88.78%,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处。
同时,承德市积极配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行“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国家级考古项目,开展平泉市东山头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和滦河流域考古调查工作,对于填补承德市红山文化考古空白,把握承德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增强文化自信,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做出承德贡献。
据了解,承德市文物局以科技手段赋能文物保护,创新性编制了《古建筑预防性保护规程》《古建筑病害调查手册》,建立了“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古建筑预防性保护 *** 管理平台”,定期对古建筑进行“体检”监测,组织专业人员对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古建筑进行勘察评估,提出保护建议,开展预防性保护工作。已完成普乐寺、安远庙、普陀宗乘之庙国家之一批古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实现文物保护从“被动修缮”向“主动预防性修缮”转变。
承德市文物局还通过强化科技支撑,与中国文化遗产院合作建立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实验室,并与国内多家行业领军机构联合开展石质文物、唐卡、佛雕画像、古建彩绘等10余项科技保护项目,研究恢复古建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材料、技艺,破解古建筑保护难题,探索出一条适合承德文物科技保护的新道路;与中央美院共同组建了避暑山庄数字化复原研究课题组,已完成避暑山庄17处园中园遗址的数字化复原研究,举办了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让已毁的古建筑上线“复活”,“再现”避暑山庄的盛世辉煌。(关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