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鹰级重巡洋舰前传——大巡洋舰狂想曲

中国历史41秒前10

参考资料

平賀譲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砲塔砲架重量表 大正九年七月(ID:20930401)

〔各種砲塔図〕(ID: 20930101)

〔Light Cruiser 案〕(ID: 21710501)

XLIGHT CRUISER(ID: 21710201)

〔講演用メモ:軍艦寸法他〕(ID: 60391401)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川内、神通、阿武隈、那珂製造一件(2)」Ref.C08051365000

出版物

牧野茂・福井静夫編-海軍造船技術概要(今日の話題社1987年)

阿部安雄・戸高一成編-福井静夫著作集——軍艦七十五年回想記 第四巻 日本巡洋物語(光人社1992年)

防衛庁防衛研修所戦史室-戦史叢書第031巻 海軍軍戦備<1>昭和十六年十一月まで(朝雲新聞社1969年)

日本船舶海洋工学会-船の科学1972年10月号

日本船舶海洋工学会-船の科学1972年12月号

前言

在开始这篇设计史之前,需要说明一些问题。

1)重巡的诞生

在20世纪初的无畏舰大变革中,装甲巡洋舰逐渐演化成为战列巡洋舰,而防护巡洋舰则演化成为轻巡洋舰。如果用一等和二等来说,那么装甲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就是一等巡洋舰,防护巡洋舰/轻巡洋舰就是二等巡洋舰,轻巡洋舰的“轻”就是相对一等而言的。

是的,你没看错,战列巡洋舰是一等巡洋舰,属于巡洋舰范畴。有人可能会说,战列巡洋舰的甲弹性能比一般巡洋舰强多了,应该归属主力舰,而不是巡洋舰。但我们再想一下,没有人质疑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是巡洋舰,但阿拉斯加级却能暴打身为战列舰的和沙恩霍斯特级(这里不作过多讨论,实际上各国对舰种的理解各有不同,德国把沙恩霍斯特级叫战列舰是没有问题的,美国的识别手册同样将其称为战列舰)。很显然,作为巡洋舰与性能强并不冲突,所以认为战列巡洋舰是巡洋舰的一种也不存在问题。实际上,日本海军的战巡就用山来命名,而用山命名是大巡洋舰的规则。而到了条约时代,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才一起被划入主力舰范畴。

话又说回来,前面已经提到轻巡的轻是相对战巡而言,所以英国的勇敢级被称为“大型轻巡洋舰”,是一种比较大的轻巡洋舰,但比战巡要小。无独有偶,日本的古鹰级、妙高级在文件中也被称为“七千百长吨轻巡洋舰”、“一万长吨轻巡洋舰”,情况和勇敢级一样,被当成较大的轻巡洋舰。

直到条约时代,规定主炮口径超过155mm但不超过203mm的巡洋舰是“重巡洋舰”,口径小于155mm的是“轻巡洋舰”,超过203mm的则是主力舰。这样下来,就将原本的“轻巡洋舰”拆分为三部分,球磨级是轻巡洋舰,古鹰级是重巡洋舰,而勇敢级则成了主力舰。

总结一下,装甲巡洋舰发展得到战列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到条约时代和战列舰并列主力舰;防护巡洋舰发展得到轻巡洋舰,小于战列巡洋舰的统称为轻巡洋舰,轻巡洋舰到条约时代分化为三部分,口径小于155mm的依然叫轻巡洋舰,155mm~203mm的成为了重巡洋舰这一新舰种,超过203mm的则划入了主力舰。

2)重巡的必然性

前面已经提到重巡这一舰种是条约定义的新舰种,但这里我们要说重巡的必然性,两者其实并不冲突。

随着轻巡洋舰大型化,主炮口径也会逐渐增大。尤其是装备191mm炮的霍金斯号的诞生,标志着轻巡洋舰口径竞争进入新阶段,日本也开始提出可能装备170mm/190mm炮的8000T大巡和装备200mm炮的C41/42(至于为什么断定这两个方案提出时间较早,留待后续解释)。之后条约规定,口径介于155mm和203mm的巡洋舰是重巡洋舰。

那么事实就很明显了,条约只是定义重巡洋舰这一舰种,但被称为重巡洋舰的这类船是在条约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只是当时不叫重巡,被称为轻巡而已。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重巡的历史必然性。

有人提出,改造的老式战巡可以抵过多艘重巡,所以重巡的性价比不高。但实际上,老战巡的改造耗资不低,如果要完美实现追击巡洋舰的任务,那航速肯定要在33节左右,加上老战巡的炮塔机构、防护等方面的问题,费用直线上升。一般来说,条约时代才适合在老舰上投入大量资金,无条约时代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不如多在新造舰船上投入。退一步讲,就算完成了耗资巨大的改造,但改造完的战巡数量有限,一艘船显然无法分身同时完成所有任务。所以,可以改造几艘老战巡作为“超甲巡”使用,担任旗舰与火力支援等任务,但舰队中坚力量还得由重巡洋舰担任。

综上,被称为重巡的船的出现是历史必然趋势,而重巡的名称是条约赋予的。

一、背景与预算

大巡的预算计划在此前已有叙述。最初在1917年度的八四舰队完成案中,通过了4艘7200T轻巡洋舰(大巡)。不过因为主力舰建造费的增加,这4艘7200T大巡的建造一再推迟。

于是在1920年度的八八舰队完成案中,再次通过了4艘8000T大型巡洋舰。目前推测8000T大巡与7200T大巡有继承关系。

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条约前的两次计划来讲,从后续的古鹰级设计史正文开始,再讲述条约时代下的重巡设计。

二、从八四舰队到八八舰队

在大巡之一部分中,我们将介绍被列入八四舰队完成案和八八舰队完成案的两款大巡。

1)7000/7200T大巡

(1)设计

在八四舰队完成案前后,舰政本部分别提出了C31、C32、C33,分别代表大巡、小巡、中巡。其中,后两者我们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福井静夫『日本巡洋艦物語』p.49推测7200T轻巡可能是3~4座双联装140mm炮,侧舷还有若干单装炮,装备有610mm鱼雷发射器,航速36节,侧舷装甲75mm左右。对于该推测,双联装主炮、610mm鱼雷发射器显然太超前了。

但是目前,在平贺让纪念站文件「Proposed Second Class Destroyers 1916.11.15/他7件」(ID: 22181101)中出现了7000T的C31A,提出时间为1916年10月3日,显然比福井静夫的推测数据更接近7200T大巡。其要目为:

C31A(7000T×35节)

基本参数

垂线间长:161.54m

宽度:15.85m

型深:9.07m

吃水:5.11m

常备排水量:7000长吨

出力:106000马力

航速:35节

煤炭搭载量:300长吨

重油搭载量:1150长吨

14节续航距离:5000海里

complement:450

锅炉数:10座专烧、4座混烧

武备

9门单装140mm炮(每门150发备弹)

2挺6.5mm机枪(每挺备弹15000发)

1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器(上甲板,每座备雷6枚

2台90cm探照灯

64枚甲型水雷、48枚乙型水雷(不计入常备重量)

防御

动力舱侧舷:25mmHT 50mmHT

弹药库侧舷:19mmHT 25mmHT

动力舱前后隔壁:37mm&25mmHT

动力舱顶部装甲:25mmHT

弹药库顶部、侧壁装甲:19mmHT

舵机室顶部装甲:19mmHT

司令塔:100mmVC

重量分配

船体 舾装(47.5%):3325长吨

防御:465长吨

设备:360长吨

武备:350长吨

动力:2000长吨(功重比53)

燃料:500长吨

合计:7000长吨

既然有C31A,那就必然有C31。考虑到八四舰队完成案中有7200T大巡,我们或许可以推测,C31就是该大巡。不管怎么说,7000T的C31A必然是和同时期的7200T大巡相近的,或许可以当成7200T大巡来分析。

接下来分析一下C31A。其实这个方案并没有多少特色,就相当于简单放大的5500T中巡(虽然5500T的C33要晚一些)。在船体重量上,达到了47.5%,占比相当高,是早期巡洋舰的标准水平。

主炮为9门140mm炮,比C33多2门,具体配置不明,推测单舷火力在7~8门。其他武器配置差不多,但鱼雷发射器减少为1座三联装,应该和天龙级一样由滑轨左右移动,后面如果真正要建造,那么必然会改成两舷各1座双联装鱼雷发射器。

在防御上,有一些进步。动力舱侧舷从25mm 37mmHT增加到25mm 50mmHT,厚度赶上了英美巡洋舰;弹药库增加19mmHT,达到19mm 25mmHT。水平防护没啥进步,依然是弹药库19mmHT动力舱25mmHT。司令塔和C32一样,采用了100mmVC。

总的来说,C31A可以对标英国的E级轻巡洋舰和美国的奥马哈级轻巡洋舰。

E级常备排水量7550长吨,有7门152mm主炮(单舷火力6门),4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单舷6具),主装为75mmHT,主水平为25mmHT,航速33节。C31A的单舷炮数应该更多,而雷击能力要显著更弱,防护差不多。

绿宝石号轻巡洋舰(E级首舰)

奥马哈级设计排水量7100短吨,有12门152mm主炮(单舷火力为8门),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器(单舷3具),主装为25mmSTS 50mmSTS,主水平为22mmSTS 16mmNS,航速35节。C31A的单舷炮数和雷击能力都和奥马哈级不相上下,而防护上考虑材质问题(STS是当时更优秀的均质钢,比作为结构钢的HT强很多),前者要弱很多。

1923年完工时的奥马哈号轻巡洋舰

(2)建造

在此前的中巡设计史中,我们已经简要叙述过7200T级的情况了,这里再详细叙述一下。

根据远藤昭发表在『船の科学』1972年10月号的文章的描述,1艘7200T大巡预定在1917年度开工,建造费962万日元。但在实际建造中,1917年度的1艘7200T大巡和1艘小巡(3500T?)的建造费被重新分配,在1918年建造了2艘球磨级;1921年度的1艘7200T大巡和1艘4100T小巡也被用来建造2艘长良级。由此可见,当时5500T级中巡的优先级是更高的,大巡和小巡的计划都被迫推迟。

随着计划的不断推迟,从1918年度开始,后续2艘的建造费增加32万日元,达到了994万日元,这与后来的8000T级一致。这似乎意味着将7200T级升级为8000T级了。

恰好,在jacar文件「川内、神通、阿武隈、那珂製造一件(2)」(Ref.C08051365000)中,有关于7200T大巡建造的计划,原定1921年度开工1艘7200T大巡和1艘4100T小巡,但在1920年8月14日的决裁(官房机密1091号)中,改为1920~1921年每年度建造1艘5500T中巡和1艘8000T大巡。

2)8000T大巡

(1)设计

在1920年度召开的第43届帝国议会中,通过了八八舰队完成案,这其中包括4艘8000T大巡。

这个8000T大巡就真的没有相关资料了,只能参考福井静夫的推测。福井静夫推测其中线配置5~6座双联装50/55倍140mm炮(或双联装/三联装50/55倍180/190mm炮),4座双联装610mm鱼雷发射器,航速约35.5节,防御适当。

这倒是提供了一些灵感。如果是140mm炮的话,那大概率是50倍的,因为目前已知55倍之一次出现是1922年的文件。当然后面这个针对霍金斯级的火力强化推测就很有意思了,因为平贺让文件中真的出现了单装50倍170mm炮和单装/双联装50倍190mm炮,说不定会运用到8000T大巡上。

从这张表可以得知,170mm炮炮弹重67.75kg,一枚的发射药重18.67kg,火药罐重17.75kg(需要注意原表数据为长吨,这里先换算成公吨);190mm炮炮弹重93.33kg,发射药重23.67kg,火药罐重20kg。

表中的170mm/190mm炮都缺失了炮塔部分的数据,说明与当时的140mm炮一样是甲板炮。170mm炮只有单装炮架,重27长吨。190mm炮有单装和双联装两种炮架,单装重33长吨,双联装重58长吨。从外观上来讲,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半封闭炮盾的单装200mm炮:

可以认为,开发这两种炮就是为了对抗英国装备191mm炮的霍金斯级巡洋舰。而日本将装备140mm炮的7200T大巡扩大到8000T,也有可能是为了装备口径更大的170mm/190mm炮。总的来说,可以推测8000T级和霍金斯级是对标关系。

罗利号巡洋舰,隶属于霍金斯级巡洋舰

(2)建造

在1920年度通过的八八舰队完成案中,包括4艘41000T的加贺改型战列舰和4艘41000T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巡洋舰则是4艘8000T级和8艘5500T级。

至于8000T大巡的建造计划,远藤昭『船の科学』1972年12月号的文章记录为1920~1923年每年度1艘,建造时间约为2年。参考上述文件「川内、神通、阿武隈、那珂製造一件(2)」(Ref.C08051365000),在八八舰队完成案刚通过时,确实准备在1920~1921年度每年建造1艘8000T大巡和1艘5500T中巡。

看过八八舰队计划系列设计史的读者都知道,最终开工的是2艘42600T的纪伊级、6艘约47500T的第11号级战列舰或第8号机战列巡洋舰,这些主力舰的吨位都远超八八舰队完成案中的41000T。

吨位增加意味着建造费的增加,但议会批准的又只有这些,必然需要找补。根据「川内、神通、阿武隈、那珂製造一件(2)」(Ref.C08051365000)记录,1920年9月4日决裁的官房机密第1177号「大正十年度建造ニ着手豫定ノ戦艦‌々型ノ件」:

赤城级战列巡洋舰增加甲板防御的结果是排水量增大,预定1920~1921年度着手的2艘大型巡洋舰变更为中型巡洋舰,以弥补舰型的增大。

对此,我们可以做一些理解。首先是文件时间1920年9月4日,这一天刚好是纪伊级决定的时间,所以这里增加甲板防御的“赤城级战列巡洋舰”指的是2艘纪伊级战列舰。纪伊级相比天城级增加了约1600长吨的排水量,为了弥补这部分增加的建造费,便将1920~1921年度计划建造的2艘8000T大巡削减为5500T中巡。

无独有偶,平贺让「七千百噸軽巡洋艦設計案」(ID: 21711201)中叙述道:

侦察巡洋舰最近从建造计划表中消失,至少目前可以满足于5600长吨级。

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时计划开工的8000T大巡(大巡也被称为侦察巡洋舰)的建造被取消了。

到后来签订条约时,由于没有限制巡洋舰的总吨位,所以日本海军立即修改建造计划,开始投身于激烈的巡洋舰竞争中。具体而言,就是将未开工的5艘5500T中巡升级为4艘7100T大巡(古鹰级),将4艘8000T大巡升级为4艘10000长吨大巡(妙高级)。于是,8000T大巡的计划自然就终结了。

三、日版勇敢级——万吨大巡的摸索

大概与前面的计划同期,日本海军也在计划排水量更大、主炮更强的万吨大巡。不过,这些大巡并未列入建造计划。在这部分,将对其进行介绍。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平贺让纪念站这张「XLIGHT CRUISER」(ID: 21710201)图纸,大多数人也认为这是古鹰级早期设计。

但实际上,根据文件〔講演用メモ:軍艦寸法他〕(ID: 60391401),平贺让准备在演讲中介绍一个名为维克斯“X”案的设计。再观察上图中的舰艏、半平衡舵、倾斜烟囱、舰桥等设计,确实是英国式风格。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这张图纸是维克斯X案,而非古鹰级早期设计。

维克斯X案

基本参数

水线长:201.17m

宽度:18.90m

吃水:6.10m

常备排水量:11000长吨

出力:135000马力

航速:36节

武备

3座单装305mm炮

8门单装170mm炮

2门单装76mm高炮(一、三号炮塔顶部)

4具固定式550mm鱼雷发射器(中甲板)

防御

主装:75mm

中甲板水平装甲:19mm~25mm

炮座装甲:75mm

炮塔装甲:顶部75mm~100mm

司令塔装甲:侧面75mm,顶部31mm?,底部25mm

通信管装甲:25mm

重量分配

船体 舾装:5480长吨

防御:850长吨

设备:500→500长吨

武备:1170长吨

动力:2500长吨(功重比54)

燃料:500长吨

合计:11000长吨

正如上文所述,这个设计有着浓厚的英式设计,这里不再赘述。3座单装305mm炮的射程为25000m,其中一、三号炮塔顶部设置单装76mm高炮。由于炮塔机构变大,所以必须设置覆盖主炮弹药库的主装来进行保护。副炮是140mm炮,其中2门作为甲板炮设置在上甲板中线位置,其余6门作为炮廓设置在中甲板侧舷。鱼雷发射器口径为550mm,作为固定式设置在中甲板,类似于八八舰队主力舰,不知道这有没有影响后来的古鹰级。如果从口径来分析的话,550mm是否与法国海军有关?如果有关的话,那这个方案就应该是维克斯公司提供给法国的外贸设计。

X案动力系统由12座大型专烧锅炉和3座小型混烧锅炉、4座蒸汽轮机组成,出力135000马力,4轴推动,航速36节。

另外在平贺让纪念站文件〔Light Cruiser 案〕(ID: 21710501)中,出现了装备4门305mm炮的11000长吨大巡的设计,被牧野茂记录为古鹰考案的前身。文件里面有些是维克斯X案的数据,但另一些对不上,可能是平贺让自己设想的方案。

11000T大巡改案

基本参数

水线长:199.64m

宽度:17.98m

吃水:6.02m

常备排水量:约10265长吨(10000~11000长吨)

出力:127500/135000马力

常备状态航速:36.5节

武备

2座单装45倍305mm炮

7门单装140mm炮

4门单装76mm高炮

6具533mm鱼雷发射器

重量分配

船体 舾装:5000长吨

防御:815长吨

设备:500长吨

武备:1170长吨(火炮215.5长吨、水雷类89长吨、电气68.5长吨)

动力:2220长吨(127500马力,功重比57.45)

燃料:560长吨

合计:10265长吨

单装45倍305mm炮塔的数据由武藤交给平贺。该炮塔的辊轮盘直径为7.62m,炮塔旋转部重约230长吨,每门弹药约60长吨,水压系统重100长吨。平贺让计算,3座单装炮塔 弹药重870长吨,共用水压系统100长吨,合计970长吨。

在下一页计算中,平贺让列出了7门140mm炮、4门76mm高炮、6具533mm鱼雷发射器这些副武器。计算武备重量时,写的是“370 400(1-305mm) 400(1-305mm)=1170”,其中370长吨应该是副武器,而一座单装305mm炮塔400长吨,可能算入了固定部。所以结果是,平贺让弄出来的11000T大巡只有2门305mm炮。

在计算动力时,前面的几页草稿是以135000马力-37节为标准推进的,但后面重量分配草稿中只有127500马力。考虑到该重量分配草稿只有10265长吨的排水量,所以这里的动力和上面的主炮或许还有再强化的余地。

能看出来,平贺让可能只是对维克斯X案稍微有点兴趣,在之一次见到该方案后简单模仿计算了一下,但并没有认真投入。毕竟,这种“玻璃大炮”且主炮数量少、对炮术有很大影响的设计一看就不现实,不如继续研究口径小但更加有可行性的中口径火炮巡洋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2/612844.html

“古鹰级重巡洋舰前传——大巡洋舰狂想曲” 的相关文章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刘惔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惔(生卒年不详),一作刘恢,字真长,沛国相县人,东晋大臣、清谈家,晋陵太守刘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世族家庭,清明远达,风度才气。得到丞相王导所识,时人比为荀粲。迎娶庐陵公主司马南弟,成为永和名士的风流之宗,当时清谈的主力干将。历任司徒左长史、侍中、丹阳尹等,...

谢裒:东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裒:东晋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谢裒(282年~347年),本名谢魮,字幼儒,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散骑常侍谢衡的儿子,太保谢安的父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陈郡谢氏,才兼文武。永嘉年间,起家琅琊王(司马睿)掾、丞相参军。晋元帝即位,授丹阳郡尉。永昌元年(322年),授太常卿。永和三年(347...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赵云投靠刘备之后并没有大作为,是因为什么?

赵云投靠刘备之后并没有大作为,是因为什么?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众所周知,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他们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在这几人当中,最为特殊的当属赵云,因为他是大众眼里的“杂号”将军。提起赵云,对于他“七进七出”救阿斗的故事我们如数家珍。在小说《三国演...

毛玠当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为何差一点将人杀了

毛玠当初深得曹操的器重 曹操为何差一点将人杀了

还不知道: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劝其迎接汉献帝,后来为何差点被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十八年(216年)五月,曹操进封魏王,但是曹魏集团内部却并不平静,发生了一件大事,追随曹操二十多年的重臣毛玠被逮捕下狱!毛玠虽然在《三国演义》的没什么特殊的事迹,不过在历史上还...

苏武牧羊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 苏武为什么不吃羊

苏武牧羊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 苏武为什么不吃羊

对苏武在匈奴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他牧羊过那么苦,为什么不吃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武在匈奴呆了十九年,如果靠吃羊肉活着,他早就死了,不是被匈奴单于弄死,就是饿死。苏武在匈奴这十九年是怎么度过的呢?苏武是个官二代,他爹苏建,是汉武帝早期有名的武将,多次跟着卫青打过...

历史上狄仁杰为何能成功?他的成功归功于外圆内方

历史上狄仁杰为何能成功?他的成功归功于外圆内方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唐朝时期名臣、政治家、武周时期的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狄仁杰,很多人可能会浮现出影视剧中那个神探狄仁杰。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狄仁杰并非以断案闻名,而是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犯颜直谏,为世人所称道。他一生最大的功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