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71年谢老病逝,妻子王定国找到中央: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中国历史1周前 (10-21)70

【声明:本内容是根据真实事件进行改编的,请理性观看,切勿对号入座】

引语

1971年,身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病逝,党内外皆悲痛。妻子王定国做了一件让人始料未及的事情。她找到了中央,要求住符合自己身份的房子,原因是她始终坚持一条原则:“我是什么级别的人,就住什么房子。”

她并没有因为丈夫的地位和荣誉享受特殊待遇,也没有因为自己的革命功绩“恃宠而骄”,而是主动提出要住小房子。这份出人意料的要求并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话语,而是她一生坚守的革命信念的延续,也是她在那个充满 *** 与艰难的岁月中走出的坚实步伐。

加入地下党,初遇丈夫

提到王定国,大家或许不是很熟悉,但是这位老人确确实实是一位伟大的 *** 革命战士。陪着 *** 一路走来,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定国,原名王乙香,1913年出生在四川营山县的一个穷苦农家。那个年代,农家孩子的命运几乎是被注定的:早早开始干农活,过着贫苦的生活。她的童年没有太多的欢乐和自由,只有劳作和无尽的辛苦。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社会,女孩的命运尤其悲惨。14岁时,思想封建的父母将她卖作了童养媳。这在那个封建社会并不罕见,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子,都难逃这种命运。然而,王定国并没有屈服于这种生活。就在她以为自己这辈子将会被困在家庭琐事中时,一个意外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一生。

她开始接触到地下党员的宣传,那些关于自由、解放和革命的思想,像一道光照进了她的世界。她剪掉了辫子,解开裹脚布,决定抛弃旧的自己,重生为新的王定国。

她选择了“定国”这个名字,象征着她要为国家的命运奋斗。这个名字不仅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决裂,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王定国很快加入了地下党,成为了一名革命者,肩负起了宣传革命思想的重任。她的决心和勇气感染了无数人,成为那个时代许多女性心中的榜样。

1933年,年仅20岁的王定国,带领着上百名妇女毅然加入了红军。想象一下,一个年轻的姑娘,能够用她的信念和口才,鼓动百余人跟随她走上战场,这不仅需要极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更需要无比坚定的信仰和勇气。在那个充满危险的革命岁月里,王定国的故事无疑是传奇的。

1935年,她跟随部队踏上了长征的漫漫征途,在这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上,她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她还在休息时缝补衣物。

长征途中,王定国以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撑过了身体极度消瘦、体重跌至50余斤的困苦日子。作为剧团成员,她不仅要保障自己的安全,还要通过演出为前线的红军战士们鼓舞士气。她走过的路程,远比一般的红军战士还要多。这段经历成为了她革命生涯中无法磨灭的烙印。

在长征中,王定国与谢觉哉的相识堪称命运的安排。1935年6月,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那时,王定国与剧团成员驻扎在雪山脚下的藏寨中。一位大胡子的同志走近她,提出帮忙缝制衣物的请求。这个看似平常的要求,却成了他们日后缘分的开端。这位同志正是谢觉哉,党的元老之一。

他们初次相遇时,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命运并没有就此展开他们的爱情故事。直到1936年,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王定国随四方面军开始了西征,与谢觉哉的感情才渐渐发芽。在艰苦的战斗环境下,王定国承担着管理演出物资和照顾年轻战士的责任,而谢觉哉则负责寻找失散的红军战士。二人的工作都极其繁重,然而他们对革命的坚定信仰和对彼此的欣赏让他们的感情逐渐升温。

夫妻携手共度革命岁月

西征的日子充满了危险和艰难。马家军的阻击让红军处境更加险恶。剧团的成员为了给部队争取转移时间,奋力与敌人周旋。在一次惨烈的战斗中,剧团被敌人误认为主力部队,遭到了猛烈攻击。王定国带领女战士们,用砖石瓦片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还是落入了马家军的包围中。

她们被敌人俘虏,面临着严酷的折磨。在冰冷的西北大地上,她们几乎要 *** 着度过寒夜。为了保护战士们的生命,王定国大胆地撕下剧团的幕布,为大家取暖。这一举动,不仅挽救了战士们的生命,也展现了她的勇敢和智慧。

最终,谢觉哉在兰州办事处的努力下,成功将剧团成员救出。王定国在兰州与谢觉哉再次相遇,二人之间的情感愈发深厚。1937年9月,他们在兰州简朴地结为夫妻。从此,他们不仅是革命战友,还是风雨同舟的伴侣。

婚后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安逸,革命事业依然占据着谢觉哉的大部分时间。王定国并没有怨言,她理解丈夫的责任,也深知革命事业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帮助丈夫完成工作,她不断学习文化知识。尽管她起初不识字,但谢觉哉每天抽时间教她识字和记账,甚至让外交官伍修权教她俄语,以提升她的工作能力。在丈夫的培养下,王定国逐渐成长为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女性。

她不仅在革命工作中表现出色,还成为了丈夫出版书籍的得力助手。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定国不再是那个初入革命的无知少女,而是能够参与书籍编写、修订错误的革命才女。

谢觉哉晚年因病倒下时,王定国依然日夜照顾着他,承担起繁重的家庭责任。在谢觉哉最需要她的时候,她从未缺席,默默地在他身边守护。尽管生活艰辛,王定国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用坚强的信念支撑着这个革命家庭。

即使在谢觉哉患病后,她依然全力支持他,直到他在1971年去世。那一刻,王定国的世界仿佛坍塌,但她并没有被悲伤击倒,反而展现了出人意料的坚定。

丈夫去世后,许多人以为她会按照惯例,享受谢觉哉作为党内元老的遗属待遇,居住在宽敞的房子里,过着相对优渥的生活。然而,王定国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主动找到中央,要求按自己的级别重新分配住房。这一举动,让很多人感到不解。

她的理由简单而有力:“我不是什么遗属,我是党的干部,应该住符合我身份的房子。”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很多人为之动容。

王定国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她一生的革命历程充满了艰苦奋斗,她深知革命的真谛并不在于追求个人享受,而是在于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奋斗到底。她从没有把自己放在特殊的位置上,她始终认为自己只是千千万万革命者中的普通一员。

家庭教育同样严格

事实上,王定国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子女的教育也有着极高的标准。她主张“放任管理”,不搞特殊化。她不让孩子们依赖家庭的特殊身份,而是鼓励他们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力量去闯荡人生。这种教育理念,在当时很多革命家庭中并不多见。王定国坚信,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真正体会到革命的意义,才能把党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她这样的教育方式太过苛刻,尤其是在那个人人都追求物质享受的年代。但王定国有着她自己的坚持,她通过自己的言行,向子女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那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体现。

在王定国的心中,革命的成功并不是靠一时的热情,而是靠一生的坚持。她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战斗,从14岁被卖作童养媳,到20岁带领妇女加入红军,从长征途中为战士缝补衣物,到和谢觉哉结为夫妻,再到谢觉哉去世后坚持自我,她的一生无不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

王定国的故事,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她的生活轨迹虽然充满波折,但她始终没有迷失方向。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王定国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革命并不只是轰轰烈烈的战斗,也不只是象征性的口号,而是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即便在和平年代,我们依然可以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结语

革命不止于战场上的硝烟,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里。王定国的故事,不仅是那个时代的传奇,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的历史。通过她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个女性在革命浪潮中坚守信仰、追求理想的伟大力量,也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这份精神,不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过时,它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参考资料:

《107岁女红军王定国逝世,这是一位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女英雄》-澎湃新闻

《不忘初心‖红色故事—— 女红军王定国的故事》-搜狐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0/609661.html

“1971年谢老病逝,妻子王定国找到中央:我什么级别,住什么房子!” 的相关文章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学者。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拜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杜琼追赠丞...

刘盈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盈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着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高祖刘邦对他们既蔑视又尊重。在废立太子事件中,刘邦本打算废长立幼,但由于商山四皓的出山规劝,才打消了念头。不禁要问,刘邦难道忌惮这四位隐者吗,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解读。一、“商山四皓”何许人物商山四...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雍正在位时期做的那么好 雍正名声为何那么差

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何名声差?强迫读书人互相指责,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怎么好,这大概和他残酷对待兄弟手足和逼压官员士绅纳税有关。不过雍正也是个很有趣的皇帝,在对待某些敌视他的官员士绅方面,雍正不像他的父亲...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要杀曹爽三族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战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要杀曹爽三族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为何一定要将曹爽诛灭三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249年,曹爽被司马懿灭三族,曹爽大骂道:“司马懿,你这个大骗子,骗我交出兵权却要灭我三族。都怪我太过天真,悔不听桓范之言落到如此下场!”话音一落,刽子手手起刀落,曹爽瞬间身首分离...

关羽当初低层社会卖枣的 关羽的傲气是怎么来的

关羽当初低层社会卖枣的 关羽的傲气是怎么来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曾以贩枣为生,身为社会底层人的他傲气从何而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从古至今,大家对于义薄云天的关羽都十分推崇,称他为武圣,为他建庙宇。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华夏民族对于‘忠’和‘义’的无限向往,大家将美好的人格放大想象,加诸在关羽身上,甚至神话起...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杨国忠是唐朝时期的宰相,杨贵妃族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756年7月15日),唐朝宰相杨国忠带着家人慌慌张张地来到马嵬坡,进入一家客栈休息。没多久客栈外面就响起一阵喊杀声,许多人高喊着:“杀死奸臣杨国忠,杀死奸臣杨国忠!”杨国忠听到...

刘备打仗都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刘备打仗都没有出现粮食问题 诸葛亮北伐时为何总出现粮食不够

刘备打仗多年很少缺粮,为何诸葛亮后来北伐,粮食总是不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北伐先后进行了五次,但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蜀汉地区缺粮,刘备征战之时却似乎从来没有遇到过缺粮的情况,同样都是蜀汉,这截然不同的状况...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