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3)2120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儿子除了某一位是以皇太子身份等着继承皇位外,其余的儿子都应该是王爵,或亲王,或郡王(部分少数民族政权或称呼不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除秦朝外),无论王朝如何更迭,都基本上是如此,区别只是,各个朝代对待宗室王爷们的规矩不同,这些王爷们有权或没权。

这是一个王朝的惯例,是皇帝的儿子天然具有的身份,是典型的子以父贵。

有没有特殊情况?比如,皇帝的儿子不是依靠皇帝血脉,也需要靠真本事打拼,才能成为王?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最典型的是清朝初期,清朝前二代皇帝的儿子,都需要用战场上突出的表现,才能给自己挣回王爵。

这前二代主要是指清朝创业期间的二位皇帝,即清太祖(清朝建立后追赠)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朝开国皇帝)。

在清朝建立初期(包括后金时期),在宗室爵位的赐予上,是绝对的以武功为尊,没有战功,别说王爷了,就是想混个贝勒、贝子什么的,都是难于登天。

清朝以王爵为宗室更高爵位始于皇太极正式改后金为清朝时,当时,以皇帝之子论,够资格封王的有不少。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至皇太极称帝时,有十二个兄弟(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已死掉三个)和三个儿子(还有八个儿子是称帝后陆续出生)都应该在封王之列。

但他一共只在努尔哈赤和自己的儿子中封了四个亲王,一个郡王,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

另外有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一脉的代表济尔哈朗为郑亲王,以及代善长子岳托(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军功显著)为成亲王。

宗室之外,还有蒙古诸部的王爷及三个汉姓的异姓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些非宗室王爵,是拉拢性质的,就不阐述了。

至于皇太极其余的兄弟和儿子们,只有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混到个贝勒的头衔,还有个侄子杜度(褚英之子)是贝勒。

这么多都资格封王的宗室,却只出了几个王爵,这不是皇太极吝啬,而是清朝是以武立国,血脉论在当时行不通。

这也是清朝建国初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宗室也需要用战功换取爵位,其余的八旗子弟哪能不奋勇向前?

如努尔哈赤第四子汤古代,死的时候,爵位不过是个三等镇国将军,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死时才是个三等辅国将军,死后的追赠不过是个辅国公。

他们的爵位如此低的原因,自然是战功不够,哪怕是太祖之子,也只能低爵伺候。

反观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兄弟三人,皇太极即使忌惮他们,也能混到王爵,因为他们在战场上能打,能立军功,能凭借军功保住某一旗的旗主之位。

至少在清初,清朝基本是坚持以军功换爵位的形式,这是八旗子弟的精神和奋斗基础,以此保证了八旗的战斗力。

皇太极死后,他剩余的八个儿子(共十一个儿子,夭折三个)里面。除第九子福临当了皇帝,长子豪格很早封王外,也只有第五子硕塞和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被封了亲王爵。

硕塞是凭借的战功封王,博穆博果尔却是凭借母亲的身份封王,是唯一的例外。

博穆博果尔的生母娜木钟曾是蒙古最后的大汗林丹汗的正妃,还给林丹汗生下一个遗腹子阿布奈(康熙年间因叛乱被杀)。

阿布奈是林丹汗的后裔,黄金家族的直系血脉,在当时是清朝拉拢蒙古诸部的重要政治工具,顺治时期成为察哈尔亲王。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有曾是蒙古大汗正妃的生母,有蒙古黄金家族直系后裔的同母兄长,博穆博果尔因此得到了一个亲王爵。

而皇太极的其余四个儿子,贵为清朝开国皇帝之子,因为没有战功,也只能获得辅国公、镇国公这样的底等爵位。

清朝初期,皇子以军功换爵的基本规则,到顺治时期,就逐渐被打破了,这或许是因为清朝慢慢坐稳了江山,在规则上向中原王朝靠拢。

从顺治的儿子开始,大部分皇子已经可以坐等封王爵了,不再需要军功,顺治长大成人的儿子,除康熙继承皇位外,其余的,全部都受封了亲王爵。

此后的清朝皇帝之子,也大多如此,出生后保底或许就是个贝子,然后慢慢等着升上去,无非是参与了国政的升得快,没参与或少参与的升得慢。

清朝八旗的战斗力,从顺治朝后期开始,已经慢慢衰落。

康熙平三藩之时,起到主要作用的,基本上就已经是汉军绿营了,不知道,八旗战斗力的衰落是否跟改变了皇子获取爵位的方式有关?

皇子不怎么像创业时期的前辈,如代善、皇太极、阿敏、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那样上战场了,开始享受胜利果实,八旗子弟们,也同样如此。

没有皇子以身作则,八旗子弟的战斗力,肉眼可见地下降,到清末时,他们就拿不起刀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867.html

“清朝初期时期为何很少有人封爵?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从取缔门阀到大力推广科举 武则天为什么会这么做

从取缔门阀到大力推广科举 武则天为什么会这么做

武则天为何取缔门阀?为何又大力推广科举制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武则天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是皇帝轮流做,士族永不倒。不管王朝如何变化,这士族家族总是能够拥有绝对的资源。他们虽然不一定会走上政治巅峰,却始终处于不败之地。武则天消灭门阀家族,是功...

三十年不上朝对朝廷没有任何影响,万历帝做出了哪些改变?

三十年不上朝对朝廷没有任何影响,万历帝做出了哪些改变?

朱翊钧,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号万历,在位四十八年,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万历皇帝因为宠爱郑贵妃,想立他和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但是这件事遭到了维护“嫡长子制”的大臣们与太后的坚决反对。万历皇帝非常生气,一怒之下,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而且“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以至于...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冯太后为何会进入北魏的后宫?都发生了什么?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的皇后,是北魏实际执政时间较长、治理功绩非常突出的一位贤后。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冯太后是十六国中的北燕皇室的后人。北魏在统一战争中,灭掉了北燕,冯氏便作为俘虏,被掳进北魏的后宫之中,成了一个婢女。不仅如此,由于担心北燕后人造反,北魏皇帝太武帝还杀掉了冯氏的...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是谁?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竟然是那位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虽然在我们的印象里,他是懦弱无能的象征,但是,其实这位皇帝治理下的蜀国却是非常的安定,哪怕是在诸葛亮死后,他也仍然统治了蜀国...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刘宗敏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朝因对割据四川的张献忠劝降未遂,派出肃亲王豪格统领满汉大军前往征讨。当年五月,豪格率部夺取汉中,有了对张献忠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此时的张献忠不仅面临着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