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粟裕亲自致电许世友:母亲在南京生活不便,麻烦关照一下
各位看官,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内容,方便您以后的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1969年,开国之一大将粟裕亲自给曾经华东第三野战军的部下,时任南京大军区司令员的开国上将许世友打了一通 *** :我的老母亲现在南京生活,年事已高,多有不便,麻烦许司令尽量关照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本期内容鉴哥就为大家圈个有用的历史,解密粟裕,他与许世友私交并不算亲密,为何会委托许世友照顾自己的老母亲呢?这其中到底有何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粟裕为何给许世友打 *** ,委托他照顾老母亲?
粟裕虽然是百战百胜的 *** “战神”,但生性宽和似海,谦恭礼让,轻易不发脾气,是我军中难得的帅才,就连毛主席都对他不吝溢美之词:壮哉粟裕,难得粟裕。但许世友却性烈如火,是个暴脾气,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是我军赫赫有名的少林上将,曾凭借一己之力搅动山东风云,与日军决战清河两岸,毛主席也曾夸赞他:许和尚一人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啊。
你们在地图上卡一卡,战士们就得跑断腿
1947年初,粟裕领导的华中军区、野战军和陈毅老总领导的山东军区、野战军合并,成立华东军区、野战军,陈毅出任华东军区和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许世友当时担任华野第9纵队司令员,与粟裕将帅相宜,在山东打了很多大胜仗。
但一开始,许世友却对粟裕非常不服气,1947年3月起,蒋介石突然缩短战线,开始集中兵力重点打击我党政治文化中心延安,以及军事重镇山东解放区,企图通过武力压制的方式动摇我军军心,进而迅速达成掐灭革命火焰,全歼 *** 的阴谋。
5月份,敌占区司令长官、国军总参谋长顾祝同接受蒋介石的命令:集结20个整编师、3个兵团合共60万大军,密 *** 围进攻我山东根据地,采取密集靠拢,稳步推进,稳扎稳打的方式,实时捕捉战机与我军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而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陈毅和粟裕紧急开会商议,制定策略:华野应暂时避敌锋芒,示敌以弱,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向东突围转移,达到牵制敌军的效果,然后分割包围,集中包围全歼敌军。如果敌军停滞不前,那么华野就猛攻山东潍县,迫使敌军回援,也能达到分散敌军兵力的效果。
而粟裕频繁地调动兵力,让国军高层根本摸不准我军的套路,甚至自大认为:共军已经人困马乏,被吓破了胆子,现在处于绝对的被动,现在只是想通过分兵袭扰来掩护主力大军撤退,所以就直接下达了全进追击的战令。
国军中将师长张灵甫贪功冒进,率领王牌整编第74师甩开大部队孤军深入,正在向许世友部开进,导致两侧担任掩护任务的兵团和整编师立即陷入被动局面,粟裕接到前线战报后双眼放光,这是送上门来的大鱼啊,决不能放掉,于是马上连夜修改作战方案,制定了“黑虎掏心”的战术。
并向率部东进的许世友第9纵队发电报,命令:即刻向西迂回,全歼张灵甫大军,许世友原本陈兵山东坦埠,接到野司命令后,即刻向东向开进,已经急行军几十里,人困马乏,但没想到现在野司又朝令夕改,下达向西迂回的作战命令,这不是瞎搞吗?
所以许世友就怒气冲冲地给粟裕打 *** ,你们在地图上卡一卡,全军战士们就得跑断腿啊。许世友的嗓门很大,响彻作战室,让接 *** 的粟裕非常尴尬,陈毅老总闻言顿时火冒三丈。
立即抢过 *** 就严厉批评道:粟裕副司令员制定计划,让你们向西迂回的作战命令是我下的,你吼什么?他张灵甫不是号称天下之一王牌整编师吗?我告诉你,他敢冒头,我们就必须打掉他这个王牌。
许世友这才明白了野司的作战计划,当即下令全军返回,待叶飞和王建安率领的两支纵队,精准穿插至张灵甫两侧,完成阻敌打援任务,王必成率领一支偏师直插张灵甫背后的垛庄,断其后路,张灵甫彻底成为一支孤军,只能被迫退守孟良崮山区。
许世友亲自率部正面硬刚整编74师,生死危急关头,许世友亲自持枪上阵,第9纵队在孟良崮山区血战3天3夜,终于打出了一场名动天下的大捷,将张灵甫和号称天下之一王牌整编74师,永远留在了山东境内。
粟裕负责统筹指挥,你只负责攻城作战
1948年7月中旬,华东野战军长期分兵作战解放河南豫东和山东兖州后,重新在鲁西南地区汇合休整,毛主席适时下达了解放济南的命令,如克济南,则华东稳若泰山。1个月后,粟裕和陈毅老总在曲阜,召开干部扩大会议,确定了“攻济打援”方针,攻城取地和消灭援军同时进行。
粟裕专门制定出了密切协同作战方案,他单独率领18万大军执行打援任务,而许世友则率领14万大军,兵分东西两路,攻打山东济南。
但许世友听后,意见非常大,他认为山东战区司令王耀武是蒋介石黄埔嫡系的名将,手握11万大军,能攻善守,但他却只带领14万人攻城,兵力不占优势,这样的部署不符合我军一贯集中优势打击敌人的战略,所以就建议粟裕:希望可以从打援部队中抽调一个纵队配合攻城,但却遭到了粟裕的拒绝。
最后,许世友气不过,就越级给毛主席发电报,将前线情况如实上报,但济南战役是党政军高层首长共同商议的结果,既然交给了粟裕执行,那就表示总部会对他十二万分支持,而且大战在即,许世友这种做法很危险,极易造成作战思想的严重分歧,带来严重的后果。
所以毛主席就在给许世友的回电中,再一次强调了“攻济打援”的方针战略,并直言不讳道:粟裕是副司令员,负责指挥统筹作战,你只负责打仗攻城。才压下了许世友锱铢必较的想法,确保了济南战役的顺利进行
元帅战功,大将军衔
后来到了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全军大授衔仪式上,许世友在得知自己仅被授予开国第六上将时,与自己期望的大将军衔相差甚远。他不敢找毛主席抱怨,就找到脾气温和的周总理诉苦:总理您可是我的老领导,您知道的,我立功无数,是有资格被授予大将军衔的。
周总理耐心听完,只说了一个人的名字:原华东野战军区代司令员,你的老首长粟裕也是大将军衔啊。总理的意思很明确,许世友打红胶东半边天,是我军中难得一见的猛将,但粟裕在中原、华东两地纵横阖闾,多点开花,屡战屡胜,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战神。
陈毅老总曾高度评价:粟裕是我军中最会打仗的“五虎将”之一。就连毛主席也多次在全军中为粟裕通令嘉奖,将他当成全军学习的榜样,并盛赞道:淮海战役,粟裕之一功。彻底打开了我百万解放雄师渡江南下,与蒋介石反动国军决战的胜利通道。这是开国元帅的战功,但最后他却仅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许世友这才知难而退,解放战争之初,许世友被分配到粟裕麾下任职时,曾心高气傲地认为粟裕打仗畏畏缩缩,还不如自己亲自上,所以平日里对粟裕也是阴奉阳违,但粟裕却从不与他计较,直到后来,粟裕斗胆直陈毛主席:暂不渡江,留在江北中原地区打歼灭战大量歼敌,并制定出淮海战役的作战方案。
前后66天时间全歼敌军55万余,并活捉敌战区中将司令长官杜聿明,将战斗升华到艺术的高度,都让许世友彻底心服口服。粟裕的超凡脱俗的军事指挥才华,以及高瞻远瞩的战略大局观,让性烈如火的许世友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许世友认为:粟裕的战功卓著,自己比不上,因此他的军衔也必须得在自己之上。
老母亲在南京生活不便,麻烦许司令多加关照
不过,粟裕虽然一生征战,立下功劳无数,但却一直都有一个遗憾,从18岁参军离家,到77岁因病离世,期间再也没能回家一次,这是为什么呢?粟裕祖籍湖南怀化,祖上是一名封建大地主,但粟裕从小性格叛逆,在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后,更是对革命生出无限向往,就在18岁时,突然离家出走,南下广州到叶挺独立团中当了一名警卫班长,从此杳无音信。
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二次合作,统一战线抗日,粟裕的家属才终于突破千难万险飞抵湖南老家,让中年丧夫的老夫人感怀欣慰,喜极而泣,重新燃起了对生命的希望。但好景不长,蒋介石在1941年发起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急转直下,粟裕再次与母亲失去了联系。
直到1949年渡江战役后,粟裕解放上海后,侄子才突然跑来报平安,告知奶奶还健在,只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非常想念您。粟裕顿时百感交集,戎马倥偬几十年,他无愧国家民族,对得起全国百姓,但却唯独辜负了生他养他的老母亲。
所以在1951年,粟裕担任 *** 副总参谋长后,就突然提出想要回老家看看,把母亲接到北京生活,但粟裕回家必须路过湘西雪峰山,高山密林,土匪盘踞,所以必须得派出一个加强连贴身护卫,粟裕为人素来谦虚谨慎,也理解国家的难处,和自己的重要性,但他不想给国家添麻烦,最后只能作罢。
后来1954年,粟裕担任 *** 总参谋长,军务更加繁重,连北京的家都很少回,更不必说湖南老家了。1959年粟裕因职务调动关系,退居二线工作,到上海养病时,路过湖南,秘书建议让他回家看看,但粟裕心情不佳,只是淡淡说了一句:现在回去还干什么呢?
不过,粟裕最后却派人将母亲接到了南京居住,一来老人家故土难离,南京是南方大城市,医疗条件相当完善,距离湖南并不远,回去也方便。二来南京气候条件不错适合养老,北京气候干燥,唯恐母亲不适应。
后来,粟裕工作繁忙,分身乏术,又担心母亲,就想到了曾经的老部下许世友,所以在1969年时,就亲自给许世友打了一通 *** ,殷切嘱咐道:我的老母亲在南京居住,生活多有不便,麻烦许司令能多加关照一下,许世友与粟裕在军中的关系虽然并不亲密,但他却非常敬佩粟裕,价值也是个性情直爽的孝顺之人,就非常果断地答应下来。
挂掉 *** 后,马上就给办公室主任李文卿通知打 *** ,安排军区管理局,负责粟裕大将母亲的日常生活起居,并时不时地经常上门探望,解决老人家生活上的困难,期间,也经常带着老人到医院做检查,照顾得十分周到。
而这就是老革命家的生死情谊,虽然粟裕和许世友曾在军事上有过一些分歧,但出发点却是一致的,都是在为国家和民族谋福。粟裕将军军务繁忙,委托许世友照顾高龄的老母亲,许世友就替粟裕尽孝道,视若亲母,这就是战友的袍泽之情谊,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驰神往,无比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