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2-27)671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与学说,法家以商鞅等人为代表,为当时的社会注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严苛的法令配合严格的制度,让秦国迅速崛起。当然秦国的崛起是多方面的,但与法家治国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后秦亡于二世,但秦国所确定的制度与法令则大多数却得以传承下去,历经数个朝代,一直发展到现在。但凡是有法律,便会出现违反法令的人,哪怕是法令再严苛,但总有人选择以身试法。人往往在一时冲动之时,或者是出于其他的一些考虑,便做出了违反法令之事。

当年的曹操,为了天下大义,手持一把七星刀前去行刺董卓,失败之后,骑一匹快马出逃。董卓下了两道命令,来捉拿曹操。

董卓之一时间下令关闭城门,派一队人在城中仔细搜索,古代城坚墙厚,一旦被关在里面,配合城内的百姓,分分钟便可以将刺客抓到。第二道命令便是发“通缉令”,令画师画曹操的画像,然后派人分发到境内的各个城池,协助捉拿曹操。

很快,曹操便逃到了中牟县,被当地的百姓抓住,送到了陈宫处。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陈宫并没有杀他,而是与他一起出逃。这只能说曹操运气好,碰到了陈宫,假如陈宫将曹操送到董卓处,三国演义或许成了另一番景象。

通缉令真的有作用吗,上面的13个字到底是写的什么?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实话说,我对于古代这种 *** 一直存在疑问。一来,画师的功力有限,画的图像都比较抽象;二来,那时候的百姓真的会配合官府抓人吗?我对此打上了一个大的问号。当时的百姓只求温饱,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他们身上是不存在。

有心之人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出逃的人在人群中看“通缉告示”,过不了多久他们便会被认出来。我在想,真的有这么神吗?画师寥寥数笔的草图,真的能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对此我是不信的。

我查阅古籍,来验证我的想法,最后我在“通缉令”中发现了13个字,然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影视剧中的情节是真的,那张看似“草根”的通缉令真的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堪称百试百灵。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为何古代的“通缉令”如此好使,依在下之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古代特殊的“连坐”制度;在古代,包庇罪犯是要承担“连坐”制度的,因此哪怕是亲朋好友,都不敢收留那些犯了案的人,一旦被发现,将会和犯罪者承担共同的罪名,这是一般老百姓所不能承受的。为了避免麻烦,犯罪之人的亲朋好友大都不会窝藏他们,这也为之后官府的顺利抓捕,奠定了基础。

生产生活物资的把控;古代社会是一个农耕为主的社会,当时战乱不断,因此国家内部的资源大都集中在城池之内。虽说出了城便是广袤无垠的田地,可毕竟,城池的外面没有任何生活设施,单独一人对抗自然的难度相当之大。即便是去山头当土匪,他们也不定时的抢劫过往客商才能维持生计。因此逃跑在外的人,迫于生活的压力,最终还会出现在别的城池内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那张看似比较简陋的“通缉令”上面,除了嫌疑人的画像之外,还有嫌疑人的其他相关信息,例如籍贯,犯了什么案子。最重要的还有一句“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一群安稳种地的百姓,一辈子也赚不了这么多钱,因此一旦他们发现线索,将积极配合官府抓捕,毕竟这笔巨款,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古代百姓生活的圈子小,使得嫌疑人无所遁形;一切的一切,立足于将嫌疑人抓到为目的。试想一下,嫌疑人哪怕进入到一个陌生的城池里面,他们又如何能通过通缉令上的图像找到嫌疑人呢?这件事对于古人来说很简单,“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都出不了一趟远门”,城池本身就不大,百姓们彼此非常熟悉,当一个陌生人来到城池内,他便成为了重点观察目标。只要是“通缉令”上提供的线索稍稍吻合,那嫌疑人将无处遁形。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由此可见,古代“通缉令”能够百试百灵,也借助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这种做法一直被诸多封建朝代使用,一直沿用至今,依旧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后记

“通缉令”的根本还是在于充分借助于百姓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宁与稳定。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天网等的完善,“通缉令”将不再承担主要的角色,但依旧具有一定的作用。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家还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让“通缉令”彻底消失,美好的生活靠我们一起来守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2/238775.html

“ 古代的通缉令画像一点都不像,能抓到人吗?” 的相关文章

古代太医能够在后宫中进出 皇帝为何也不担心出事

古代太医能够在后宫中进出 皇帝为何也不担心出事

对古代帝皇的后宫,太医可以随意进出,皇上不担心“出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的后宫可以说是皇上的后花园了,只属于皇上一个人,除了妃子,剩下的都是服侍嫔妃的宫女以及太监。但是人都是会生病的,生病就需要召唤太医前来看病,这样皇上就不担心“出事”吗?其实不会的...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大臣有本事对朝廷不是更好吗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要杀掉有功之臣

古代帝王为什么总是会杀掉有功之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君主集权统治下,整个国家就是皇帝和家族的私有财产,既然是自己的私有财产,皇帝肯定是往往会表露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就源于朝堂上手握大权的臣子。在皇帝内心里边,解决的方法肯定是有...

古代妃子已经有宫女伺候了 妃子为什么还要太监在身边

古代妃子已经有宫女伺候了 妃子为什么还要太监在身边

对古代嫔妃有宫女伺候,为何还要太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在封建王朝中,一般皇宫里有两种人是没有身份地位的,一种是太监,另外一种是宫女,他们是封建王朝中的牺牲品,是为皇室服务的人。与现在的服务行业不同,宫女和太监们是没有人权的,他们是被严重剥削的对象,有时候甚至有...

曹植:曹魏宗室文学家,在世子之争中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与喜爱

曹植:曹魏宗室文学家,在世子之争中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与喜爱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你知道是多少吗?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你知道是多少吗?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你知道是多少吗?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玉环,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从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史料记载,她体型肥胖,正巧她处于以胖为美的时期,这也决定了她能脱颖而出。杨玉环...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清朝大内侍卫负责保卫皇宫 他们的武功到底有多高

对清代大内侍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清的大内侍卫功夫到底有多厉害?只要是古装的电视剧尤其是清代相关的,我们必定能看见大内侍卫频繁出厂。其实这些人就是武官的一种,虽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护卫,但是大部分的时候只是在皇上或者其他宫中贵人身边伺候的人。在明代时期我们熟悉...

历史上真实的孟静娴是什么人?一生有何经历

历史上真实的孟静娴是什么人?一生有何经历

据记载,果亲王允礼一共有两位福晋,没有侍妾,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们从《甄嬛传》中看到的孟静娴,她算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女性人物了。虽然孟静娴表面上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但是她在多方面都是在隐隐和浣碧争斗,后来还为果郡王生下了一个孩子。这样的结果可是让浣碧嫉妒不已,她几乎眼...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妃子为什么都要光身子被抬进去

古代妃子在侍寝皇帝之前 妃子为什么都要光身子被抬进去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妃子侍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古代妃子给皇帝侍寝时,为什么要求脱光再裹进被子抬进去?看过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古代妃子去皇上那里侍寝的时候,一定要脱光洗干净之后裹进被子里抬进去,比如说甄嬛传里就有一个名场面,在安陵容第一次侍寝的时候,就记录了...

评论列表

玫瑰
玫瑰
1个月前 (10-16)

古代通缉令制度巧妙结合社会环境与百姓力量,实现有效抓捕罪犯,在今天看来虽已不再是主要手段但仍有其作用,天网恢恢复疏而不漏,我们每个人都应遵守法律成为守法公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