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19)200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太原起兵,八月大军抵达黄河岸边,十月围困长安,十一月攻克长安并拥立隋炀帝的孙子代王杨侑为帝。

第二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遇害,六月李渊取代杨侑称帝建国。从起兵到建立大唐帝国,李渊只用了一年时间,堪称光速。

此后,李渊又用了四年时间,才基本上统一的全国。

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朱元璋受汤和邀请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第二年朱元璋出走,在定远独立成军。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建立应天府,并接受朱升“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消灭陈友谅,至正二十六年,又消灭张士诚,并自称吴王。吴元年(1367年),汤和南征消灭方国珍等南方割据势力,同年徐达、常遇春北伐。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建立大明帝国。从参加义军到建立大明,朱元璋用了整整16年。但此时,全国已经基本上统一了。

从二人的创业经历可以看出,他们明显走了不一样的路,李渊是“先称帝,后统一”,而朱元璋则是“先打江山,后穿龙袍”。

同样是举兵推翻前朝,李渊为何胆子这么大,敢在群狼环伺的情况下登基称帝,全然不顾“树大招风”的忌讳呢?

朱元璋又为何那么小心翼翼,直到大都被攻占,元顺帝逃亡漠北才坐上龙椅呢?

二人打出的旗号不一样

李渊举兵时打出的旗号并非“反隋”,而是“尊隋”。

这是什么奇葩操作呢?说起来好搞笑,李渊在檄文中宣布:杨广夺嫡得位不正,搞得天下民怨沸腾,我老李是为了大隋基业而起兵推翻杨广。

这种操作既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又很容易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给了不满隋炀帝的派系势力一个名正言顺的投靠机会。

最难受的是隋廷,杨侑被顶到前面跟爷爷杨广对垒,李渊却躲在身后操纵傀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李渊又在不断掏空隋朝存在的政治基础,为禅代做好充足的准备。

这种政治游戏在历史上几乎是一个常规操作,屡试不爽。

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是黑脸的“反派”,直接跟正统的大元面对面厮杀。从政治立场来说,他就是造反,没有回旋余地。

也就是说,因为旗号不同,李渊手上握了两张牌,一张叫军事,一张叫政治;而朱元璋只有一张牌,即军事。

事实上,朱元璋也试图抓住政治牌,他曾经联系过元廷,希望能被收编。只是后来眼看元廷这张牌作用实在不大,所以很快就放弃了。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因为“尊隋”,所以杨广死后,李渊具备接受禅代,继承隋帝国的先天优势。而朱元璋只能凭借拳头,一点一点地打。

二人面临的威胁不一样

从起义军的规模来看,其实李渊面临的竞争对手要远大于朱元璋,但具体到他们二人的地理环境来说,李渊却占尽了便宜。

隋朝从大业七年就开始出现农民起义,到李渊起兵时,天下有数百支义军,有实力跟李渊抗衡的至少有十几家。朱元璋所在的时期,义军的数量和质量,其实远不及隋末。

但具体到现实条件,李渊却占尽了便宜。

隋末的义军,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淮河流域地区,河东和关中地区相对薄弱,而这两个地方恰恰是李渊的大本营。

也就是说,李渊具备关起门来独立发展的条件。

朱元璋就惨了,他所在的应天府,北面是元朝,东面是陈友谅,西边是张士诚,南边是方国珍,地理位置狭小,且四面为敌。

这种状况下,称帝的效果截然不同。

李渊称帝可以树立正朔的形象,能迅速将周边的小股势力吸引过来。而朱元璋如果称帝,就成了众人的靶子。

所以,李渊不能低调,高调才能抓住战略机遇。朱元璋则必须低调,高调就是众矢之的。

二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

李渊的身份是关陇门阀集团成员,朱元璋则是穷得裤子都穿不上的农民,身份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拥有的政治资源天差地别。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改朝换代说到底是政治革命,军事是表,政治才是根。

李渊为何不到半年就能攻克长安?原因很简单,有拥趸。

李渊封唐国公,其封地就在太原,本人在河东、太原发迹。陇西李氏的根又在关中,家族子弟在那里盘根错节,与当地的豪姓大族利益绑定非常深。

唐军到了河东后,几乎兵不血刃,各派势力纷纷来投。连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都能打着李家的旗号,组织了一支十几万人的队伍,将长安西边扫荡了一个遍。

有关陇门阀做后盾,有关中和河东这两块大粮仓做根据地,李渊还需要再小心翼翼地“广积粮缓称王”吗?他背后的门阀家族推也要把他推上皇位。

朱元璋则因为身份问题,必须要走一段弯路。

他从一名大头兵开始,走到普通的将领,再独立领军称为割据势力,在江湖上挂个号。这个过程花了四年时间,速度已经够快的了。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好在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身份也没比朱元璋强多少,他们的政治资源也不强,否则朱元璋不可能有机会改朝换代。

事实上,这要归功于元朝。由于元朝在政治上对 *** 的歧视政治,导致没有 *** 士族阶级冒头,这才给了朱元璋崛起的机会。

从这一点上来讲,朱元璋又是何其的幸运!

改朝换代的历史看起来只是简单的重演,但仔细揣摩,其实他们都有各自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精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330.html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让大家最惋惜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火烧上方谷降雨,一件事是诸葛亮祈禳延命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前一件事让司马懿逃脱了性命,后一件事...

和珅作为臣子为何那么有钱 和珅的钱都是怎么弄来的

和珅作为臣子为何那么有钱 和珅的钱都是怎么弄来的

还不知道:和珅为何那么有钱?来看看他的这些收入都是从哪些方面弄来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大家去到北京,肯定都会去逛逛和珅的老家——恭王府,这座既有戏楼又有汉白玉整雕门,巨资打造的和珅后花园,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人们——和珅曾经是鼎鼎有名的大贪官,他家中搜出的巨额财富是...

诸葛亮对子午谷奇谋否决 这个计谋真的不行吗

诸葛亮对子午谷奇谋否决 这个计谋真的不行吗

对诸葛亮否决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曾多次否决的子午谷奇谋到底行不行,1400年后,闯王高迎祥用五万条人命给出了答案。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剩下的一段时光里,都在力主北伐。他一共北伐五次,但最终带着遗憾病逝五丈原。未能收复中原,也...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

刘敏(生卒年不详),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官至左护军、扬威将军。曾协助王平守卫汉中抵御了魏国十万大军的进攻,后以功封为云亭侯。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年少知名刘敏是荆州零陵郡泉陵县人,弱冠时便与表兄蒋琬因才学而知名当时。...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北伐的时候 司马懿为何没有主动出战

还不知道:三国时期,为何司马懿面对北伐的诸葛亮却始终不主动出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乱纷飞的年代之中,能否保住性命,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尤其是在三国那个年代,群雄逐鹿,裂土分封的事情常见。但是在这个时代当中,能力出众者,几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曹...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历朝历代宫廷斗争都非常激烈,九子夺嫡则是清朝皇位争夺的代表作。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毙鹰事件”是康熙彻底厌恶并放弃八阿哥胤禩的一次标志性事件。在这次事件中,康熙对胤禩极尽辱骂,用了非常多恶劣的词语,说他“心高阴险”“密行险奸”“行止卑污”。说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不但骂胤禩,还把胤...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乾隆皇帝继位后,赦免了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是为何?

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操作,将雍...

三英战吕布时刘备要是不出手 关羽和张飞能打赢吕布吗

三英战吕布时刘备要是不出手 关羽和张飞能打赢吕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关张大战吕布的时候,刘备如果不出手,他们两个人能打败吕布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吕布的精彩画面,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相当刺激的桥段。刘关张虽然最后获得了胜利,但是在小编看来,也是胜之不武的。吕布一个人打...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