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史书中的“京观”揭秘:并非京城的道观

中国历史1周前 (11-18)80

在古代史书中,“京观”一词频繁出现,但很多人对其含义并不了解,甚至有人误以为它是京城的道观。实际上,京观与道观毫无关系,它是一种与古代战争紧密相关的特殊建筑。

一、京观的定义与起源

京观,又称“京丘”或“武军”,是古代战争胜利后,战胜方为了炫耀武功、震慑敌人而建造的一种特殊建筑。具体而言,京观是将战败一方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高高的土堆,再用土夯实,形成金字塔状的建筑物。这种建筑不仅是对战死者的处理方式,更是一种彰显军威、宣示胜利的手段。

京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些早期战争。据《左传》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筑京观的做法。例如,公元前597年,晋国与楚国交战,晋国大败。战后,楚国的将领潘党曾建议楚庄王筑京观以炫耀武功,但遭到了楚庄王的拒绝。尽管如此,筑京观的做法在当时已经颇为普遍。

二、京观的历史记载与实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筑京观的记载屡见不鲜。从《史记》中的长平之战、项羽坑杀秦军战俘,到《汉书》中王莽坑杀反抗者,再到《三国志》、《晋书》、《宋史》、《明史》等史书,都有关于筑京观的记载。

例如,在《资治通鉴》中,就记载了司马懿讨伐辽东公孙渊时,战后筑京观的情况。此外,在唐朝、宋朝、元朝、明朝等历史时期,也都有筑京观的实例。这些京观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往往伴随着残酷的战争和大量的死亡。

三、京观的文化与象征意义

京观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在古代中国,京观被视为一种与祭祀有关的带有恐吓意味的武力符号。它的实质是张扬权力,向所在地区的人民展示宏大恐怖的景象。既是向该地区人民炫耀武力的告示,也是威慑和惩戒的符咒,还是警示人民时刻勿忘服从的信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筑京观的做法逐渐被视为残忍和不人道的行为。在清朝时期,这种做法被彻底禁止。清兵入关后,不再有这样的举动,战争结束后就地掩埋尸体,不再堆起来吓唬人。从此,“京观”才彻底从中国史书中消失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1/611314.html

“古代史书中的“京观”揭秘:并非京城的道观”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基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基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基(190年-261年),字伯舆,东莱郡曲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将领,追封北海太守王豹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基文武兼备,才德过人。东汉末年,起家东莱郡吏。魏文帝时,举孝廉出身,授郎中、青州(王凌)别驾,迁秘书郎。得到尚书仆射司马懿推荐,迁中书侍郎。...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戚夫人受到刘邦宠爱,吕后为何敢对她下手?

戚夫人受到刘邦宠爱,吕后为何敢对她下手?

戚夫人是汉高祖刘邦生前最宠爱的妃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汉太祖刘邦去世,其妻吕雉成为皇太后,控制了汉朝大权。吕后掌权后,十分怨恨戚夫人,因此先派人将其囚禁,还把她儿子刘如意召入京城软禁。汉惠帝元年(前194年),吕后先是毒杀刘如意,而后把戚夫人砍掉双手双...

李信在历史上有什么能力,能让秦王如此重用他?

李信在历史上有什么能力,能让秦王如此重用他?

李信,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国在当时有个《军功奖励制度》,这个《军功奖励制度》对打仗胜负的奖惩,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打了胜仗,肯定会升级升职。如果打了败仗,一定会降级降职,乃至受到惩罚。可是,秦国将军李信带着2...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宋庠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开封府雍丘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指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任大理评事、同判襄州。后因刘...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谁更胜一筹?

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千古一帝,谁更胜一筹?

秦始皇一统六国,汉武帝打的匈奴闻风丧胆,这两位都是千古一帝,那么到底谁更胜一筹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大家并不陌生,他统一六国,奠定中华基本版图。其自觉功过三皇、德盖五帝,故始创皇帝尊号,其施行车同轨、书同文,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格局。秦始皇...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童贯战西夏,平定方腊起义 最后为什么会成为奸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北宋被封王的太监,平方腊、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何还被称作奸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权倾朝野的太监可不少,比如东汉灵帝时期的张让、明朝武宗时期的“立皇帝”刘瑾,靠才华吃饭的太监也不是没有,比如蔡伦发明了“蔡侯纸”、郑和七下西洋。以上这些人可谓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