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18)1990

对清朝的大臣上朝时究竟有多辛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前言:在封建社会中,作为身处仕途的大臣们,是多数人羡慕的对象,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在外人看起来是前程似锦,风光无限。但其实作为一个大臣也并不容易,在皇帝身边“伴君如伴虎”暂且不说,就是日常最普通的上朝都需要极大的精力与体力,尤其是在清朝时期的大臣上朝更为辛苦,那清朝的大臣上朝时究竟有多苦?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影视剧中清朝大臣

清朝大臣,披星戴月赶早朝,路途漫漫好无聊

首先说这些清朝大臣的上朝时间,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与历朝历代的皇帝相比,清朝的皇帝算是属于比较勤政的,而且这个勤政还有点“勤”的过分,这也是由于清朝时期皇权过于集中造成的,皇帝不勤政,朝政自然处理不完。

通常时间在每天的凌晨三点,皇帝就要起床开始办公。先召见的之一批大臣通常是那些军机大臣,关于这还有个专门的俗称,名为“叫起儿”,之后皇帝再召见其他大臣。一般早上的五六点钟,天刚蒙蒙亮或是还没亮,其他在京的官员就要上朝了,由于清朝时期内城只允许满清之人居住,所以几乎所有的中原大臣都住在宣武门外,他们离着皇宫远,为了赶时间不迟到,所以通常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准备出发。

在大臣们家到前往皇宫上朝的路上,就是这段路程,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个磨炼。据晚清詹事府官员恽毓鼎回忆,他上朝途中就要花费两三个小时,当然这是正常的情况下。在碰到雨雪天气的情况下,这段路程的时间要更长,而且在冬天时马车中是没有可以取暖的东西的,路途又远又颠簸,稍不注意就会感染风寒。

如果皇帝是去颐和园上朝时,那大臣们要走的路程则更远,只能提前更早点起来。恽毓鼎有次赶往颐和园给慈禧祝寿,为了不迟到,凌晨一点就已经起床赶路了。为了打发这漫长的路途时间,很多官员都会在车里看书,甚至有的两三天就能读完一本,由此可见上朝之旅途漫长了。

下马碑下需步行,摸黑进宫不点灯,跌倒摔跤时常有,滑入御河终此生

披星戴月出发的大臣们好不容易到了紫禁城外,是不是觉得痛苦的路程就结束了。其实没有,进都进不去,还得先在东华门候着,等到了“下马碑”时,不论是多大的官,也不管是有多深厚的背景,都要顾名思义的下马步行,这就是规矩。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东华门

当然凡事也都会有例外,也有大臣不需要下马步行。之一种是被皇帝赐予了“紫禁城骑马”特权的,另一种是皇帝特赐“肩舆”的,就是两人抬着一把椅子,官员坐在椅子上进入。清朝时期能够获得这两种特殊待遇的大臣可谓少之又少,除非是立过那种不世功勋,或是那种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已经年迈不堪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曾经被道光皇帝特赐了“紫禁城骑马”的特权,还在当时引起了许多满清权贵的不满,由此可见这个特殊待遇的稀少。

时间一到大门开启,等候多时的官员开始依次进入。是不是觉得进入了大门就好多了,其实不是,这时候的时间也就凌晨五点左右,天还属于黑着的一种状态,按照清朝的规矩,除了那种需要当天提前送达的公文和提前去报告的官员之外,其他的大臣从东华门到隆宗门的这段路程是严禁点灯行走的。

没办法,朝廷不许,大臣们只能瞪大眼睛摸着黑进宫,如果碰到特许点灯的官员恰巧入宫,官员则能趁机借个“光”,共同入宫。黑灯瞎火的走路不小心跌倒都是算轻的,甚至有的官员曾经摸黑在雨天赶路,因路面湿滑,不慎跌入御河之中导致被淹死了。清朝皇帝有时候还会在西苑三海,这种情况时大臣们就需要从西华门到勤政殿去上朝,这一段路途能有个两里多地,如果正好是碰到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官员来说,跌倒摔跤是常有之事。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勤政殿图

朝会之时规矩多,避免意外不吃喝,白花大肉不放盐,肥腻滋味难下咽

经历过这一路辛苦的大臣们终于到了太和殿,心想好不容易能松口气了吧,不好意思,还是不行。这时候会来一个太监用力“打鞭”三下,这就是提醒大臣们,皇帝马上到,各位请保持肃静。

皇帝到来后,朝会开始,这里说一个误区,皇帝在大殿上朝时,除了地位极高的亲王或是重臣在大殿内,其他大臣都是在大殿之外候着的,并不是像我们平常看到的电视剧中那样,大臣们都挤在殿中。如果皇帝是御门听政时,皇帝则是独自在乾清门内,其他官员按照品阶排在两侧。

而且除了这些,朝会中还有一大堆既繁琐又复杂的规矩。说话时需要怎么说话?穿衣时需要怎么穿衣?包括举手投足、站立的位置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不能有咳嗽等等不合规矩的事情发生,如果发生了,随时都会有言官将之记录下来,朝会过后便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这样一来,不说别的,人有三急,对大臣们来说,遇到内急时想上厕所就变成了一个大难题。而且就算大臣想上紫禁城内也没有厕所,从皇帝到宫女等等都是用马桶,大臣如果有内急,此刻能做的只有强憋着。如果真的发生意外情况,言官的弹劾是免不了的,所以各位大臣在上朝之前是能不吃就不吃,能不喝就不喝,防止种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影视剧中清朝大臣上朝

但如果在清朝时期碰到祭祀大典的朝会,这时候他们即使不想吃也得吃。清朝祭祀时尚食猪肉,宰杀过后的猪放入锅中煮熟。然后由皇帝带头,大家伙开始吃,千万不要觉得好吃,吃的时候都是白花花的大肥肉,最主要最可怕的是一丁点的盐都不会放。

一点盐不放的肥肉片是什么滋味不用多说,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能够忍住肥腻的味道不吐出来的大臣都很厉害。当然在这种时候,个人的人际关系又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跟宫中的太监关系足够好,足够铁,可以事先偷偷要一点盐,再趁人不备时偷偷将盐撒进肥肉片中,虽然味道还是不怎么好,但起码比起单纯肥腻的味道要强得多。

三跪九叩磕响头,护膝空砖必须有,跪拜之礼时常练,大臣跪功登巅峰

其实在上朝时,还需要考验清朝大臣们的另一项功夫,就是跪功。皇权的不断的加强,使得士大夫们地位逐渐变低。在明朝时期,君臣之间已经开始实行“五跪三叩”之礼,但是这种礼节一般都是在新皇帝登基或是重大祭祀典礼中才会使用,正常上朝都是对皇帝实行四到五拜即可。

清朝时期,这种君臣之间的跪拜礼仪更为繁琐、复杂、严格,在《清会典》中规定:“大朝,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其他朝仪亦如之。”意思就是只要是朝会,不论哪种,大臣的三跪九叩都是免不了的。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清朝大臣跪拜礼

另外,如果有的大臣能在朝会上被皇帝召见谈话,或是加官进爵时,大臣都必须摘下头上的花翎,用自己的头部用力磕地。这个磕可不是简单的磕,还必须得发出声音,发出响声,能让皇帝听到才行,这种也被人们称作“叩响头”。

在太和殿和养心殿中,有着专门的实心砖以及空心砖,大臣们事先贿赂好太监,太监将大臣领到空心砖的地方,大臣轻轻一磕,就会发出声响,但如果是在实心砖上磕,把头磕的头破血流也不会发出那种响声,可见“叩响头”的难度之大。

另外,有时候有的大臣因为长时间跪着奏对,还会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例如乾隆十三年时,高达七十四岁高龄的吏部尚书刘于义因为长时间跪着上奏,在起立时因为体力不支跌倒,当场就逝世了。

很多的大臣为了保护自己的膝盖,都备有自己专门的护膝,多数都是用丝绵制成,每次上朝之时都会绑在膝盖上。如果没有这个专门的护膝,跪的时间久了膝盖根本承受不住,疼痛难忍。

当然就算是有了这种护膝,跪的的礼节都要时常练习,防止生疏。例如李鸿章曾经在慈禧六十大寿来临之前,每日练习三跪九叩这种跪拜礼节,为的就是防止自己生疏,以免误了礼节。作为两朝帝师的翁同酥,每晚上也要练习五次三跪九叩,可见清朝时期的大臣,对于跪这方面都是下足了功夫的。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李鸿章图

隔三差五来一次,清朝大臣不容易

当然也不是天天都需要开这种朝会,要不然也没几个大臣能够扛得住。清朝时期的上朝一般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重大节日的大朝,像是元旦,国家庆典之类的,这种朝会是在京的官员都必须参加的。另一种就是常朝,每月的逢五逢十举行,就是初五、初十等等依次类推,这种朝会的意义更多是一种礼节方面的,但是在京的官员也是必须参加的。再一种就是御门听政,听政的频率、地点一般都不固定,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共同商议或是处理政务,这种朝会一般都是重要的官员参与。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影视剧中清朝大臣上朝

这样看来,清朝的朝会虽然不是每天都开,但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在京官员来说,隔三差五一趟是免不了的,朝会的频率也不会太低。当大臣们经历过这么一套朝会流程折腾下来,相信多数上完朝大臣的感觉就是又累、又困、又饿、又乏,可见当个清朝的大臣并不容易啊。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会典》《清朝大臣的朝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23.html

“清朝官员上朝到底有多辛苦 看完别被电视剧给骗了”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