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朱允炆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中国历史2分钟前10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厉害的皇帝。

其拥有一个很低的起点,但凭借着自己的不断努力,成功坐上了那张尊贵的龙椅,是当时人们所能够达到的顶点。

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双手,创建了一个璀璨的王朝,

但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却遭遇了一个重大的打击。

其所心爱的,并且寄予厚望的太子朱标暴病而死,而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又过于年幼稚嫩,无依无靠的。

朱元璋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倒,单凭朱允炆难以操控得了局面。

所以便为其精心留下了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朱允炆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一、暴毙的长子朱标

公元1392年5月17日,对于戎马一生的朱元璋来说,定是无比心痛的一天。

因为在这一天,他心爱的长子,

也就是太子朱标突然在外面暴病而死,享年不到四十岁。

朱元璋对于朱标向来是寄予厚望的,一直都将其当作一个皇储来精心培养。

早在朱标还只有十三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将其立为了太子,

此时朱元璋也才刚刚称帝没多长时间,就早早把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给定了下来。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为朱标配备了更好的教育资源。

先是特意挑选了10多个饱读诗书的国子生做太子的伴读,希望朱标能够阅遍经典、精进学业。

然后又让大量的朝廷重臣,去担任太子的老师和太子府的属官。

比如李善长、徐达、冯胜、汤和、刘伯温、常遇春等等,这些都是当时大明王朝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和杰出谋臣。

现在有不少网友都说,

假设太子朱标没有早死的话,老四朱棣是绝对不敢造反,

他一辈子只能在北方当他的燕王而已。

然而假设终究只是假设而已,历史事实就是太子朱标暴病而死了。

一代枭雄的朱元璋在痛苦之余,还需要面临一个极为艰难的抉择,

那就是选择谁来充当皇位的继承人。

这个抉择越早决定越好,如果拖延的日子太久的话,就更加容易让底下的人形成党争。

自己年纪也已经很大了,如果突然遭遇不测的话,那可就糟了。

然而朱元璋环视一周发现,底下的其他儿子,都已经早早地被分派到各个重镇去驻守,或多或少地染上了一身的毛病。

每一个都不是善类,

如果让其中的某一个儿子继承大统的话,很容易引起其他儿子的不满。

这个继承大统的儿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难免会对其他儿子痛下杀手。

兄弟相残,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朱元璋看中了朱标的儿子,当时只有十四岁的朱允炆。

这个朱允炆的品性很好,同他父亲有几分相似,都是属于那种比较仁慈的主。

如果让他来当上皇帝的话,想必能够成为一个推行仁政,对老百姓和自家兄弟、叔父都很好的君主。

当时朱允炆的表现也相当不错,在朱标病重卧床的时候,他日夜在卧榻前悉心照料着。

在朱标去世之后,

又对弟弟们进行周到的照顾,成功博得了朱元璋的好感。

更为重要的是,朱允炆受到文官集团的支持,这是朱标在世时,留给他更大的财富,也是他能够与朱棣争夺皇储职位的根本。

还有朱允炆的母亲吕氏背景单薄,没有太强的势力支持。

而朱允熥(朱标的嫡次子)的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同时猛将蓝玉还是常遇春的妻弟,也就是朱允熥母亲常氏的舅舅。

所以说,朱允熥背后有着整个明朝开国元勋集团的支持,

朱元璋担心立朱允熥为储君会导致外戚专权。

总之在各种权衡考虑之下,朱元璋最终在朱标去世的四个月后,正式立朱允炆为储君。

二、朱元璋为朱允炆精心布局

朱允炆虽然被正式确立为储君了,但事情远远还没有结束。

朱允炆在朝中的势力是比较薄弱的,而其他藩王的势力又在朝中盘根错节。

朱元璋心里清楚,

如果自己倒了,其他藩王恐怕很难服从朱允炆的统治。

而缺乏良臣、智臣辅佐的朱允炆,恐怕也会很难很好地处理这些藩王。

所以朱元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拼了老命地为朱允炆清除各种各样的政治障碍。

朱元璋一方面为朱允炆建立了辅佐体系,为

朱允炆尽力选择了一批忠诚且有能力的大臣作为辅佐,如齐泰、黄子澄等。

这些大臣在朱允炆继位后,成为他的重要智囊和支柱。

同时朱元璋深知朱允炆性格仁厚、崇尚文治,因此他加强了文官体系的建设,提高了文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这为朱允炆继位后推行文人治国的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又积极做了清理功臣和削藩的准备工作。

朱元璋在晚年时期,为了确保朱允炆能够顺利继位并稳定统治,对朝中的功臣进行了清理。

著名的蓝玉案,就发生在朱允炆被立为储君后不久。

他担心这些功臣在朱允炆继位后,可能会拥兵自重,对皇权构成威胁。

因此他借各种缘由除掉了许多开国将帅,如蓝玉等,

只留下少数忠诚且对皇权无威胁的大将,如耿炳文等,以守护南京。

此外朱元璋原计划在自己生前进行削藩,以削弱诸王势力,但遗憾的是,他未能完成这一计划,便去世了。

然而他仍为朱允炆的削藩行动做了一定的铺垫和准备。

比如加强了对诸王的监视和约束,以及改革军事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逐步削弱藩王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

朱元璋还对部分藩王进行了调整和撤换,以减少他们对皇权的潜在威胁。

三、朱元璋的四张底牌

在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大限将至,他深知自己时日已经无多了,便把朱允炆叫到自己的身边来,想要考验一下朱允炆的能力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问朱允炆,他登基之后,

将要去如何面对你的那些手握重兵,在地方各有权势的藩王叔叔们。

对于朱允炆给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四步走计划。

之一步就是先向这些藩王叔叔,展示皇家的仁德和宽容。

让这些藩王叔叔清楚地知道,只要他们安分守己地替皇家驻守边疆,尽忠职守,不怀二心,皇家绝对不会亏待他们的。

如果这些藩王叔叔,置皇家的仁德和宽容于不顾的话,就采取

第二步,那就是制定严格的礼法制度,来规范这些藩王叔叔的行为举止。

限制他们的权力,防止他们做出危害朝廷的事情。

如果这些藩王叔叔,置皇家的礼法制度于不顾的话,就采取

第三步,那就是直接下令削除这些藩王叔叔的封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削弱藩王叔叔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可以降低他们对朝廷的威胁。

同时这也是一种警示,让其他藩王叔叔看到朝廷的决心和力量。

如果这些藩王叔叔,依旧置皇家的警示于不顾,死不悔改,继续选择对抗朝廷,违反制定的礼法制度,就采取

第四步,那就是直接下令举兵讨伐。

这是他所不得不采取的最后手段,虽然会留下个残害骨肉的罪名,但却可以很好地维护朝廷的稳定和皇权的尊严。

朱允炆这四步走计划,正是朱元璋理想中对付藩王的手段,也是他这些年来想要让朱云炆明白的。

是他给朱允炆留下的,稳固朝廷统治的四张底牌,也可防朱棣造反。

所以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认为朱允炆年龄虽小,但已经懂得了治国理政的大道理。

将来如果他严格按照四步来走的话,可以很好地确保大明江山无恙。

然而最终历史告诉我们,

朱允炆把这件事情给彻底搞砸了。

在朱元璋死后,朱允炆直接下令所有藩王,禁止来到京城。

很明显,

这是朱允炆害怕会有个别藩王进京后,强行武力抢占皇位,方才做出的决策。

然而这一决策在其他藩王的眼中,他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朱允炆接下来肯定是要大力削藩,所以他们都感到很害怕,很心寒。

朱允炆的这种做法,无疑违背了其之前所说的那四步走计划。

这四步走计划,之一步就是要他主动向藩王们施以仁德和宽容,而明令禁止藩王进京悼念,同仁德和宽容可是半点关系都没有。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内,朱允炆各种激进削藩,更是激起了藩王们的不满。

不少藩王明明都比较安分守己,也惨遭朱允炆的毒手。

这无疑是越过了之一步和第二步,直接执行了第三步。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藩王们对朱允炆的怨气很大。

当朱棣举兵造反的时候,也没有几个藩王是站在朱允炆这边的。

再加上当时朝廷里能够打仗的武将都被朱元璋处理得差不多了。

所以朱允炆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击败久经沙场的朱棣,很快就被推翻了。

总而言之,

朱允炆就是一个明明拥有一手好牌,但打得稀巴烂的典型存在。

因为自己的自作聪明,把朱元璋留给他的四张废牌全部都废掉了。

同时也把朱元璋为他所做的精心布局给彻底毁掉了。

朱允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操之过急。

尤其在削藩这样的大事上,更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能太过于急性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10/610190.html

“朱元璋留下四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朱允炆自作聪明全给废掉了?” 的相关文章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刘备当初带着诸葛亮去攻打东吴 刘备还会输吗

对如果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还会输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你争我斗,谁也不肯甘拜下风。起初,这种局面也是一直持续着。不过,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并惨败被杀之后,天下大势便开始有了变化。后来,刘备率军去讨伐吴国,可惜最后却大败。那么,如果刘备带...

李世民都已经立李承乾做太子 皇位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李治头上

李世民都已经立李承乾做太子 皇位最后为什么会落到李治头上

对李世民明明立了李承乾为太子,为何后来把皇位传给了皇九子李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01太子李承乾,曾经是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看重的儿子。小时候的他,聪明可爱,上进好学,让大臣们连连赞扬,让李世民颇为骄傲。同时又因为是嫡长子,八岁时,就被李世民立为太子。可是随着慢慢长大,...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东晋至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松之(372年~451年),字世期,河东郡闻喜县人,东晋、刘宋时期官员、史学家,为《三国志注》的作者,与其子裴骃、曾孙裴子野“史学三裴”之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松之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河东裴氏,八岁熟知《论语》《毛诗》,初仕东晋,历任殿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故鄣县...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任职期间,有哪些卓著政绩?他在学术方面有哪些贡献?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夫差将勾践击败之后 夫差为何没有灭掉越国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夫差击败勾践后,为什么不直接灭掉越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吴越两国的传奇故事,除了老吴王阖闾被越王勾践阵斩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夫差击败勾践,双方进行和谈的故事了。按照《左传》的描述,这事儿没什么可说的,双方只是打了一场小仗,吴国虽然赢了...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乾隆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讷亲的?为何会器重他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钮祜禄·讷亲是保护过雍正的头等侍卫。一般来说,只要是雍正器重的大臣,乾隆都会拼命打击,比如张廷玉和鄂尔泰。但是,讷亲是雍正器重的大臣,却同样获得乾隆的器重。不过,虽然如此,最终讷亲又还是被乾隆下令让他自裁。这是怎么回事呢?讷...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年羹尧,中国清朝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雍正三年,对年羹尧来说,这真是悲催的一年。军权在握、荣耀无限的他先是军权被夺,接着被革职入狱。本来,雍正还在犹豫,是否杀年羹尧。不过,后来,雍正又从年羹尧家里抄出了一本书。这让雍正下定了杀年羹尧的决心。书中写了什么呢?说起来,年...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