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2)213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76岁的李善长,已辞官回乡种地了,朱元璋为何还要灭他全家70余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71年,大明开国之一功臣李善长向朱元璋辞官回乡,开始在老家天天忙着刨土种地,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到了1390年,76岁的李善长,突然被朱元璋诛杀全家70余口人。那么,李善长已经激流勇退多年了,为何朱元璋还要斩杀他?李善长究竟在暗中做了什么?

朱元璋和李善长的相遇还得从滁州之战讲起。那时的朱元璋还在郭子兴手下,不是一个独立的起义军首领,而当时李善长已经是小有名气了,都说他是一位难得的谋略家。元朝末年,各地纷纷起义,起义军首领众多,李善长却一眼就看中了朱元璋,这就是缘分。

公元1353年,朱元璋奉命攻打滁州,碰巧李善长也在滁州城,他便投奔了朱元璋。看着前来投奔的李善长,朱元璋有点儿不敢相信,两人一见如故,就畅谈了起来。

因为听说李善长擅长谋略,朱元璋便问他:“请问先生,这大乱的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安定下来?”李善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这是想效仿高祖刘邦。朱元璋虽然没有得到答案,心中却非常高兴,因为有人懂得他心中所想,虽然自己眼下只是郭子兴手下的小将,但是他有远大的抱负。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李善长之一次见到朱元璋就看出来,朱元璋做事十分大度,也不滥杀无辜,还会识别人才。李善长就是看好他身上这些品质,看好他的未来,才义无反顾地投奔了他。

朱元璋得到李善长的认可后,心中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后来他脱离郭子兴,自己出去闯天地。

后来李善长就成了朱元璋的军师,什么重大事务,两人都会一起讨论,在朱元璋建立霸业的过程中,李善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朱元璋没有读过很多书,但头脑聪明,很善于谋划。朱元璋带着大将在前线厮杀,战略后方都是李善长处理,这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随着队伍的壮大,来投奔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留与不留,都是李善长说了算。朱元璋很相信他的识人能力,李善长挑中的人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过,但是李善长晚年看中的胡惟庸却要了他的命。

因为李善长过人的才能,郭子兴都想挖走他,还给出极好的待遇,可惜李善长对朱元璋忠心耿耿,压根儿就没想过跳槽。李善长对朱元璋表示决心,说自己是绝对不会离开的,朱元璋也无条件地相信他,因为李善长知道朱元璋必定会有一番作为,跟着他是更好的选择。

在此后的大战中,不管是对抗张士诚还是陈友谅,李善长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帮朱元璋占领了江南地区,然后向北攻打元朝残余势力。

随后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他大封功臣,立下大功的李善长,朱元璋给足了面子,将他排在六公之首。朱元璋更是当着文武众臣的面儿说,李善长当比汉代萧何,评价相当的高。

虽然李善长没有战功,但他的功劳在朱元璋心中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在赏赐功臣免死金牌的时候,李善长得了两块,这样的待遇就连徐达都没有。

李善长在朝中地位颇高,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不太好,因为晚年的朱元璋疑心非常重,尤其是太子朱标去世以后,李善长因为极高的身份地位,逐渐看不清前途,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他们便是君主和臣子之间的关系。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李善长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和朱元璋称兄道弟,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事情自作主张,不会上报皇帝,在朝中很是嚣张,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皇帝呢。

只要朝中大臣有一点儿不顺他的心意,李善长就直接给他贬了,完全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李善长位于朝臣之首,没有人敢和他对着干,很多大臣因惧怕他,早早地辞官回乡了。看着这样的李善长,朱元璋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心中对其很是不满。实在看不过去了,他会说上两句,告诫嚣张胡为的李善长,要收收自己的性子,千万不要胡来,不然呢,将会引火烧身。

跟在朱元璋身边多年的李善长,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深意,他明白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朱元璋给的,但他还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朱元璋离不开她,要靠他治理朝政,就算自己嚣张,皇上也会顾及昔日之情。

但是李善长没有看清朱元璋的真面目,后期的朱元璋对权大的功臣都充满了怀疑,他是为了维护打下的江山不落入他人之手。就算是跟随他多年的李善长,杀起来也毫不手软。

李善长也观察到了朱元璋的异样,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公元1371年,他向朱元璋辞官回乡,以此来表示自己不是个贪恋权势的臣子。李善长本想试试,没打算真的辞官回乡,还以为朱元璋会挽留他,但没想到的是,朱元璋立马就答应了。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这一下不辞官都不行了,也不好舔着脸说自己后悔了,这样做只会让朱元璋猜忌。于是李善长就回到了家乡,开始挖地种田。

虽然人在乡野,但李善长的心依然在朝堂上。之后,他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举荐信,想推荐胡惟庸做右丞相。为何会推荐他呢?因为他们是同乡,况且胡惟庸的确是位有才能的人,最主要的是,胡惟庸和李善长关系非常好。

胡惟庸还尊李善长为师,他能够得到李善长的照顾,是因为胡惟庸很会讨好人,李善长就吃这一套,胡惟庸马屁拍得越响,这李善长就越高兴,胡惟庸也就接着这根高枝往上爬。李善长辞官回乡了,为何还能帮助胡惟庸?

因为他在朝中的权势还在,为了能和李善长的关系更近一点儿,胡惟庸将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弟弟的儿子,李善长也因此竭尽全力帮助他。

不久,胡惟庸就被升到了左丞相,接替李善长成为百官之首。他登上高位就败露了自己的本性,在朝中结党营私,还十分嚣张,处理重要朝政之事不会告诉朱元璋,和当初的李善长有得一拼。

朝中官员上书不利于胡惟庸的折子直接就被扣下,不仅如此,胡惟庸还接受朝中官员的贿赂。因为有人撑腰,胡惟庸在朝中胡作非为,很多官员对其非常不满,但对他无可奈何。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胡惟庸认为,朱元璋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有锦衣卫,朱元璋对胡惟庸做的那些事儿,心知肚明,不动手处置他,不是因为忌惮胡惟庸,也不是他能力有多强。朱元璋是再等,等胡惟庸犯下不可饶恕的大罪,将其连根拔起。公元1379年,胡惟庸因进贡一事被捕入狱,朱元璋纵容他六年,终于对其下手。

胡惟庸入狱后,朝中官员接连举发他的罪。一年之后,朱元璋下令诛杀了胡惟庸,和他有关的党羽一个也没有幸免。在老家的李善长得知胡惟庸被斩的消息后,心中很是害怕,因为辞官回乡六年,他们一直有书信往来,要是朱元璋彻查,自己肯定也是死路一条了。

可奇怪的是,李善长等了很久也没等到朱元璋处置他,他还是在家乡继续养老,和胡惟庸是亲家的弟弟被流放。也许朱元璋不会处置李善长,只念在昔日的情分上,如果李善长从此安分下去,朱元璋应该不会杀他。

可惜,李善长做了一件糊涂事儿,此事还是朱元璋最忌惮的事情。也许是李善长无心之举,却让自己人头落地。在他76岁那年,李善长不知怎的想修缮一下自己乡下的房子,他不找修补房子的小工,却向大将汤和要300名士兵。

汤和借给他后,就报告给了朱元璋。此事让朱元璋很是忌惮,不管李善长借兵来干什么,他触犯了朱元璋的大忌,朱元璋因此非常生气。李善长得知后,写了一封信给朱元璋,还希望他放了自己的亲信丁斌。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这让朱元璋更生气了,竟然想用一封信让我放过你们,简直是痴心妄想。为了名正言顺的处置李善长,他命人严审丁斌,丁斌为了自保,竟然出卖了李善长,当年胡惟庸想拉他谋反的事情被抖了出来,虽然李善长没有答应,可是他犯了隐瞒大罪,这就是变相谋反。

尽管李善长有两张免死铁券,但也无济于事了,年老的李善长被朱元璋诛杀全家,李善长没想到自己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要怪只能怪李善长自己,不知道谨慎过日子,都辞官回乡种地了,还要将手伸到朝廷上。

朱元璋执政后期,曾经立下大功的臣子,都夹着尾巴做人做事儿,汤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到了善终。

李善长能谋善断,深刻体会“鸟尽弓藏”的道理,也知道激流勇退,可就是恋恋不舍人世间的权与钱,最终落得个全家70余口被杀的下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681.html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上朱元璋能成为明朝开国皇帝,是如何做到的?

明太祖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顺治帝:“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吕思勉:明太祖起于草泽,而能铲除胡元,戡定群雄,其才不可谓不雄。后人对明太祖朱元璋评价极高。这是为什么?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朱元璋的生平,只能用“传奇”二字。隋末天下大乱,灾荒连连,...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董卓进京导致天下大乱 汉室衰落真的不能避免吗

董卓进京导致天下大乱 汉室衰落真的不能避免吗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董卓进京导致江山乱,还是大将军何进无能,汉室衰败可以避免吗?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何进如果不死,董卓进京也不会导致江山混乱。传统观念认为何进是个头脑简单的屠夫。但何进是大将军,他的外甥是皇帝。用金钱和权力杀几个太监很容易。没有必要带领雄心勃勃的军阀董卓...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麦城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在《三国演义》里被浓墨重彩地描写。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勾结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刘封、孟达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关羽孤立无援,退守麦城,被东吴大军围困,弹尽...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死和萧何有关系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死跟萧何有何关系?为何世人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萧何计杀韩信,终不负天下苍生!”这是萧何向吕后献计杀死韩信之后,流着泪水说出的一句话。在有的人看来,萧何计杀韩信的做法让人不耻,认为他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而有的...

徐妙云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徐妙云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仁孝文徐皇后,朱棣的原配妻子,明朝开国大将魏国公徐达的长女,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将门才女,一代贤后。这是后人对于仁孝皇后徐氏的评价。在很多影视剧里,徐达的长女都被称为“徐妙云”,不过在正史里并没有明确记载她的闺名,只称之为“徐氏”。这里姑且称徐氏为徐妙云。1407年8月6日,46岁的徐妙云行将离开...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