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很多人心目中李牧要强于王翦?
两人俱是战国四大名将。
灭赵亡楚吞燕,史上著名的灭国达人,也是功成名就全身而退的典型。秦灭六国之一功,能使君王促驾来,此乃帝师王翦。
北击匈奴西抗强秦,史上唯一能与大秦对抗不落下风的名将,也是东方六国唯一的指望。良将身亡赵亦亡,百年扼腕自毁城,此即战神李牧。
在战国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王翦与李牧皆为璀璨将星,从最后的结局来说,赵为秦所灭,李牧陪葬,秦一统六国,王翦荣焉后世,在国家层面上,王要强于李,但细究之,在个人方面,李牧相较王翦更显卓越。
其一,李牧的战绩含金量更高。
单看李牧的战绩,貌似比较单薄,但他每一战几乎都是以弱击强。
宜安之战以八万赵军破桓齮的二十万秦军;番吾之战以不到五万兵力,击溃杨端和的十万秦军;最后的卫国之战,仅率八万赵军,与王翦的四十万秦军整整相持了一年,最后逼得王翦不得不使出了反间计。
而且李牧仅凭一己之力,不但免除了赵国来自北方草原的危胁,而且让长平之战和武城之战共被杀了五十三万青壮之兵的赵国得以残喘六年,这样的功绩足以媲美史上任何一位名将。
所以相比白起、王翦等秦将的战绩,李牧的含金量无疑更高。
其二、战术上李牧更强。
李牧的用兵,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神出鬼没、不拘一格。
与匈奴决战前,李牧佯装胆小怯战了好几年,即便赵王将他调离,亦不改初衷,此心性意志就非一般良将可比。
与匈奴一战,李牧采用的是被后世奉为中原 *** 与游牧民族作战经典的步骑车兵协同作战。他先是示敌以弱,连败五阵,用财货引诱匈奴来到长城外围,然后出其不意,火速进击,用重装战车将其包围,战车后再辅以长矛兵,最后以箭矢射杀。
宜安之战,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李牧,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前进包围战术,他先是以三万步兵利用地形列阵,吸引十万秦军攻击,后以两万步兵攻其侧翼,再以三万轻骑击其后背,最后围三阙一,留一南面缺口。当秦军后背出现短暂混乱时,李牧又果断令中军倾巢而出,毕其功于一役,最终秦军兵败如山倒,一直败逃到曲沃才稳住阵脚,二十万大军也只剩下了八万。
李牧的骑兵更是一绝,飘忽不定,快疾如风是它独一无二的特质,这在与王翦的两次相持大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王翦恃强凌弱,急于求战,却一直抓不到李牧的首尾,只能无奈的在后边吃土。秦军中最善用骑兵突击战术的大将李信就对李牧的骑兵战术叹服不已。
王翦则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见长。
横扫三晋,王翦都是以强压弱,虽然势如破竹,但凭借更多的是秦军无敌的战力,和秦国强大的后勤。
灭楚之战,王翦坚持需要六十万秦军不可,虽然事后证明他的战略眼光正确,但也说明他缺乏以弱胜强的底气和信心。
王翦统御大军的能力确实强,但如果战斗规模限制在十万以下,他将不是李牧的对手,这是两者战术方面的差距所决定的。
其三、李牧更让人同情。
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李牧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定的忠诚,屡次挽狂澜于既倒,在赵王中离间计,夺其军权时,不以个人成败荣辱为计,绝然不受君命,更是超越了史上绝大多数名将。
而王翦虽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赫赫战功,然出征前常向秦王索要大量财物,虽说是为了明哲保身,但心思之重,识君之深,却显得为人不是那么的明澈。
从这一方面来说,李牧就是一个一心为国、不计个人荣辱的纯粹武将,而王翦更像一个既要保国又要保家立身的“明臣”。
哪一位令人喜爱,一目了然。
李牧的结局也更让人同情。
前229年11月,外出探查敌情的李牧在归途中惨遭颜聚伏击,李牧及其亲随100多人全被射杀,临死前李牧大呼“天要亡我大赵!”李牧死后,颜聚斩其头,封存后送往邯郸。一年后赵国灭亡。
世人偏爱失败者,李牧自然多了许多的同情分。
而王翦又不是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击败李牧,而是行反间之计,以比较下作的手段使赵王自毁长城。虽然这在两国交战中无可厚非,但在世人心中却多了许多愤懑之气。
另外,王翦以个人荣辱计,怕秦始皇鸟尽弓藏,在秦一统后即归隐山林。他功成身退不要紧,毕竟已是六十岁的高龄,但他还带走了正当壮年的儿子王贲。
试想巨鹿之战,如王贲尚在,与章邯联手,项羽还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以及五万破四十万的神迹吗?
当然,国运之战,并非某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但王翦与儿子一同归隐,绝不是出于什么公心。大家在激赏之余,也应该看一看文种、蒙恬、谢艾、斛律光、林仁肇这一类英雄人物。
相较之下,李牧在更为艰难的处境中依然守护赵国,其品性更值得敬仰。
其四、李牧的能力更为全面。
他不仅善于军事指挥,在治理军队和地方上也颇有建树。于北方边境,他强化军队战力与防御,平衡军费与建设之间的关系,促进当地发展与民族融合。
而王翦则主要在军事指挥方面展现才能,除此以外不见其任何治政事迹。
综上所述,尽管王翦和李牧皆是战国时期的杰出将领,但从多方面比较,李牧无疑更强。尤其是他在艰难困境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和忠诚,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更加耀眼的将星,也让他在很多人心目中成为更强的那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