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龙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为何失利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9-07)390

无论如何,龙江起义还是失败了。这种失败主要体现在红八军在战斗中的失利以及左江革命政权的丧失。龙州起义失败的原因包括主客观两种,客观上还是因为敌强我弱,而主观上则存在以下问题:

之一,根据地中心的建立要选择好适当的地方,左江革命政权的中心地不宜设在龙州。左江起义中心点选择在龙州这个地方,从客观上看条件是具备的 *** 曾经说过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但是还需要具备下列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当时龙州是左江地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焦点大革命时期受过马克思主义宣传影响,有一定群众基础经济上有云贵两省出口的 *** 烟过境税、进出法国殖民地越南的货物税以及其他工商业税大宗收入,基本上能够保证军事上的经济供给。而且龙州地处山区,又与右江根据地相邻,便于加强联系,互相支援。因此,左江地区的起义地点选择龙州是比较有利的。但起义之后,政权的中心地不宜设在龙州,应把左江根据地建设的重心向西边的农村转移。因为龙州是中越边界的交通要道,离桂系军阀统治的中心南宁较近对此,年月, *** 同志根据当时敌我力量对比的形势,预料到桂系军阀一定要对龙州进行反革命军事围攻所以,他曾经指示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的领导,要及早向右江红七军靠拢,并把左江政权从龙州迁往西边山区。对 *** 同志这个指示,红八军的某些领导者执行得不够坚决和及时,以至延误了转移的时间。各地许多小块红 *** 域的失败,不是客观上条件不具备,就是主观上策略有错误。龙州被敌占领,左江革命政权的丢失不是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是没有注意离开敌人统治力量较远的地方去建立中心区域,是主观上策略的错误

第二,红军作战,宜集中不宜分散,宜打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不宜打阵地战。 *** 说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队以分散为原则。当此反动政权暂时稳定时期,敌人能集中大量军力来打红军,红军分散是不利的。我们的经验,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红八军建立后,为了发动群众,建立左江地区各级人民政权,把部队分散到各县去是必要的但把部队分得太散太远,没有考虑到山区交通不便,联系不易的特点,致使敌人来进攻时,红八军有的部队通知不到,短时期无法集中,造成城防空虚,出现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当强敌围攻龙州时,主力部队在各县尚未回来集中在敌强我弱,敌处优势,我处劣势的情况下,红八军守城部队又没有主动撤出龙州,而是同敌人打硬仗,拼消耗打阵地战,最后龙州被敌所占,红军损失严重。此外,红八军在分散发动群众、宣传群众时只注意地方政权的建设,忽视了武装力量的建设。红八军每到一处,各地的革命政权是建立起来了,但是军队的人数及各县的工农武装赤卫队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要知道革命武装是革命政权的支柱,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 *** 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当时,红八军在左江地区建立了十几个县级地方人民政权,但由于没有建立起坚强的地方革命武装,红军一走,地主豪绅、反动民团就复辟了。这说明,建立革命政权的同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地方武装是很重要的

第三,革命队伍内部党的领导力量比较薄弱。红八军原是由 *** 桂系军阀一支地方部队改编而成。他们转变为红军后还没有来得及自下而上的建立起党的各级组织,党在红军中的力量比较薄弱,军队内部的政治制度尚未健全。对此, *** 上级党委曾经提醒红八军有关领导,多量的吸收农民成份与失业工人加入红军红军。但是,红八军部队党委没有及时地在基层连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对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吸收一些人员充实红八军,改这支部队原来的阶级结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也没有从地方基层组织选拔一批优秀的 *** 员、共青团员和工农骨干力量到红八军连队担任领导职务。红八军的各级军官基本上还是由原来的旧军官充任。如当时除了红八军之一纵队有几个 *** 员任军官之外,其他纵队的军官都是由旧职人员充任。由于红八军队伍成份复杂,又缺乏党的领导力量,所以在龙州起义前后,连续发生了蒙志仁、郑超、刘定西等部叛变事件,但这些都没有引起红八军领导者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力的防范措施。最后当红八军处于斗争严重困难关头的时候,这支队伍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敌人打散而自行瓦解了。

第四,对收编土匪部队的改造工作没有做好。龙州起义后,为了扩大队伍和避免受到土匪的袭击,曾经活动了龙州附近的几股地方土匪接受红八军的改编。这几股土匪名义上接受改编,但实际上是受编不受调。红军没有及时派出党员或政工人员到这些土匪部队任职和进行改造教育工作。更为失策的是不应委派土匪头子黄飞虎任龙州县县长,以致敌军围攻龙州时,连续发生了收编的土匪部队叛变,与敌军内外勾结,里应外合夹攻红军的情况。

第五,发动群众不够广泛深入。龙州起义后,红八军开展了一些宣传、发动群众的工作,有的县还成立了工会和农会组织但总的说来,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群众还远未发动起来。例如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只是停留在宣传阶段,还没有付诸实现。红军所到之处,虽然也镇压了少数几个地主恶霸和反动官僚,没收他们的浮财分给贫苦人民。但农村中的封建势力还没有受到打击,农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当左江地区的革命和反革命斗争处在最紧张最激烈的时候,除少数县能够发动农民支援外,许多地方的农民发动和组织不起来,显示不出红八军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是左江革命根据地丧失和红八军战斗失利的一个主要原因。

左江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它留下的经验是极其丰富和宝贵的,它是一次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伟大尝试,是广西南疆一面武装斗争的旗帜。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和研究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9/335209.html

“龙州起义失败的主观原因 红八军和左江革命政权为何失利” 的相关文章

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李世民为何要这么做?

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李世民为何要这么做?

李世民唐太宗,唐朝第二位皇帝, 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李世民想把自己16岁的小女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尉迟恭),正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一出?答案是肯定的。这件事言之凿凿,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里都有详细记载。有人会说,李世民是不是老糊涂了,自己贵为九五之尊,女儿乃...

史天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元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史天泽是什么人?他的一生对元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郭子仪是唐朝名将,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大功,同时他不居功自傲,懂得适时急流勇退,成为皇帝与群臣都赞许的贤臣。元朝时就有一位名臣史天泽,为大元效力五十年,深得元世祖与百官信任,堪称元朝版的郭子仪。那史天泽是如何...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公孙贺为何不愿担任丞相一职?汉武帝为何要处死他?

丞相制度起源于战国,后明太祖朱元璋杀丞相胡惟庸废除了丞相制度。丞相的职责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协助皇帝管理一切军国大事,即所谓的“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公孙贺,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人。他从小是在马背上长大的,也正是如此,他屡立战功,他的父亲公孙昆邪平定七国之乱时立功封侯,也因为这层关系他便被选为了太子刘...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清朝时期官员,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

王萦绪(1713~1784),字成祉,号希仁,天馥,又号莲峰、五莲山人,二所亭。山东诸城王璊村人。诸城易学传承人之一,清朝时期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学能文,性方品正”。一生治学严谨,博通群经,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丁丑科进士。...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刘备三顾茅庐时,为何要说出自己的官职?

刘备与诸葛亮之间关系的亲密程度在历史上是少有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顾茅庐是三国中的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说的是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打天下,亲自去请了三次,态度非常谦恭、诚恳,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但是,刘备第一次去请诸葛...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解缙是什么出身?他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朱元璋本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英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解缙在时人眼里是“幼颖敏”,自小就有“神童”美称。明1388年,解缙与其兄解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被称为“一门三进士”。在当时,他也是明朝有名的三大才子之一(另外两位是杨慎和徐渭)。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五征蒙古,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