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与"太上皇帝"只相差一字,有什么区别?
学习汉语多年,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字之差,意义便会有非常大的差别,极少时候尽管字长得一样,但是书写时的位置不一样,也有可能造成差别。在古代,有时候也会存在有皇帝退位而并没有去世的情况,人们一般称他们为太上皇,事实上还有一个太上皇帝的称呼,两个称呼只差了一个字,但是其中的含义却天差地别。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古代君主退位后,就成了比皇帝说话还算数的太上皇帝,但事实上,退位皇帝并非人人皆称太上皇帝,绝大多数皇帝退位后变成了太上皇。太上皇与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相当大的区别,涉及担任者秉政掌权是否名正言顺的重大政治问题。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自称皇帝,建立了最初的皇帝制度。他将业已去世的父亲、原秦国庄襄王追尊为太上皇,是为我国历史上的之一位太上皇,也是之一位享有此尊称的逝者。
秦始皇的做法为后来的汉高祖刘邦所传袭。刘邦称帝后,尊父亲刘太公为汉帝国的太上皇。刘邦尊父亲为皇而非皇帝,符合两点传统观念:
其一,天亡二日,土亡二王,在国家统治权力的架构上,中国古代君主从来都是拒绝二元化领导体制的。一山不容二虎,哪怕这两只虎是父子关系。
其二,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观念,三皇无为,五帝有事,尊称为皇,仅仅意味着地位尊崇,却并无治理国家的权力,只有冠之以帝,方才达到位尊而有权的境界,刘太公没有治理天下之实,所以不曰帝。正如颜师古所言: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政治,故不曰帝也。而太上皇帝手中握有掌权资格证,能统御军国大政。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以雅薄时务,常有遗世之心为借口,传位给年仅五岁的皇太子拓拔宏,是为孝文帝。当时,南北政权对峙,北魏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严峻,单单凭借太皇太后冯氏和五岁的小皇帝,不足以震慑天下,护佑臣民。于是满朝文武联合上奏孝文帝说: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太上皇帝。有了帝这个资格证,献文帝算是离位不离权,拥有了继续掌握皇权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史书上说他国之大事,咸以闻。
北齐帝国武成帝高湛登基五年后的一天,太史奏,天文有变,其占当有易王。高湛信以为真,决定禅让皇位给皇太子高纬。此后,高湛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继续统领北齐帝国,而高纬只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唐睿宗李旦有幸在武周革命后第二次登上皇位,完全有赖于第三子李隆基的军事扶助。712年,唐睿宗李旦传位给李隆基,是为唐玄宗。李旦决定把儿子扶上马后再送一程,故自称太上皇帝,五日一度受朝于太极殿,自称曰朕。对于父子俩的分工,《新唐书》简而言之曰:玄宗听小事,而睿宗听大事。睿宗也算是历史上一位名副其实的太上皇帝。
还有一些时候,出现了太上皇帝称号的错误运用,如赵佶、赵构、赵惇三位宋皇在退位后皆称太上皇帝,但从实际来看,他们都没有继续理政。因此,三人全都应为事实上的太上皇。但误用太上皇帝称号,是对退位皇帝进行精神安慰的表现,因而这一误称也得到了普遍的理解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