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初文豪王渔洋频游南京: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3-25)620

“阮亭先生官扬州,江淮山水无不搜。更爱旧京多古迹,公余辄作金陵游。燕子矶边每停棹,凤凰台上几登眺。雨花木末恣扶筇,桃叶青溪仍垂钓。城南牛首与献花,城北摄山复宝华。皆因僻远不曾到,见人惆怅还咨嗟。今年五月迁官去,重访金陵旧游处,拾遗补缺谐素心……知君厌听俗人语,为赋金陵五峰行”。“阮亭”即王渔洋(1634——1711),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桓台人。从他留下的诗来看,他对南京似乎有种特别的钟爱。

清初文坛的领袖人物

王渔洋为清初文坛的领袖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颇为少见的,既能在官场上叱咤风云,又能在诗词创作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物。

当时人陆昕曾这样称赞王渔洋:“辞章之美,比于柳子厚。”柳子厚何许人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将王渔洋与柳宗元相比较,足见王渔洋在诗坛的地位。

王渔洋被尊为诗坛圭臬、一代正宗。他首创论诗“神韵说”,以清新平淡的风格取代了遗民诗凄清愁怨的格调,对当代和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王渔洋虽然诗名鹊起于扬州,但他与南京颇有渊源。他一生多次来过南京,遍访胜迹,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及诗作。

 清初文豪王渔洋频游南京: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顺治十七年(1660),王渔洋到扬州做起了“推官”,“推官”说白了就是基层司法官员。这一年的八月,王渔洋来到金陵。这是他之一次踏上南京的土地,这一次来是因为科举乡试,王渔洋被委任为同考官。

闲暇之余,王渔洋登上燕子矶,看着滚滚不息的大江,想到了明朝的覆亡,他感慨万千,诗意正浓,于是,留下了数首诗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渔洋在燕子矶题诗的消息,传播的速度极快,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金陵城。生活在这里的十多位大明遗民诗人,纷纷倡和,此事传为佳话。

第二年,即顺治十八年(1661),王渔洋“以谳至”,也就是因为审判的原因来到金陵。公事之余,王渔洋先后赴乌龙潭、灵谷寺、瓦官寺及城南的高座寺、长干寺等地探幽访古。

这次来金陵,王渔洋请人画了一册《青溪遗事》。

有一次诗人雅集,好友陈其年看到《青溪遗事》画册后,兴致勃勃在画上题诗,王渔洋见状又填写了小词八阕。

王渔洋新作问世,激起千层浪,一时江南名士和者甚众。这些暂居在金陵的遗民诗人,把王渔洋的诗韵作为标准,纷纷陶醉在王渔洋的诗韵中浅吟低唱。其实,不仅在清代,即使到了民国,文人们仍然钟情于王渔洋的诗韵,题诗时,还念念不忘以和王渔洋诗韵为题做诗。

结集成《金陵游记》

王渔洋第三次来到金陵是康熙二年(1663)十月,再一次登临燕子矶时,他写下游记《登燕子矶记》。他在《登燕子矶记》中说:“矶上有祠,祀汉寿亭侯。”汉寿亭侯,也就是三国时期的关羽。

翻开王渔洋的游记,可以找到古人在燕子矶留下的题刻,如:“天空海阔”。这个题刻是明代大司马湛若水所题,在这四字题刻旁,还有湛若水的诗刻和明代杨继盛的《绝句》、明代画家文徵明之子文寿承题写的《关祠颂》及陆五台《谒祠诗》等。可惜的是,如今这些题刻,已经难觅踪迹了。

康熙三年(1664)五月,王渔洋第四次来到金陵。这一次王渔洋写下了《游鸡鸣山乌龙潭诸胜记》、《游钟山灵谷寺记》、《游金陵城南诸刹记》、《游瓦官寺记》、《雨登木末亭记》、《六朝松石记》、《夜登弘济寺观石壁记》等七篇游记。这些游记篇幅都不算长,王渔洋遂将这七篇游记与《登燕子矶记》结集成册,并取名《金陵游记》。

南京的名胜实在太多,以至于王渔洋来了四次,还是有一些名胜不曾游览,如:牛首山、献花岩、栖霞山等,这也让他一直记挂在心。

 清初文豪王渔洋频游南京: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为南京留下宝贵资料

康熙四年(1665),王渔洋内迁礼部。为使自己不留遗憾,王渔洋利用内迁的间隙,与好友方文一同游历了此前“皆因僻远不曾到”的牛首山、献花岩、栖霞山和句容的宝华山。在游历栖霞山时,王渔洋写下了《送楚云和尚还栖霞》、《栖霞天开岩观禹碑》、《中峰涧》、《雨夜宿德云庵》、《德云庵早起》等诗和《游摄山记》,被收录于《摄山志》中。

除了这些作品外,王渔洋还留下了《秦淮杂诗》、《清凉寺》、《石头城早发》及描写六合的《皇厂河》、《瓜步道上作》等。这些作品收录在王渔洋的《白门集》和《白门后集》中,“白门”为南京的别称,这些作品广为流传的同时,也为南京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多年以后,王渔洋在《送马生归金陵》 一诗中写道:“随身钵袋与军持,惭负年年白社期。君到献花岩畔去,为予一谢懒融师。”可见其对金陵感情之深。

王渔洋赋诗极丰,他的诗旖旎风华,情致绵密。如此频繁的出游,使王渔洋的名声和诗作迅速传播江淮,乃至全国。这种看似平常的游历活动,客观上为王渔洋流传诗作、迅速提升人气,奠定了坚实基础。以至于天下士子,莫不仰之如泰山,翕然“奉以为宗”,甚至尊他为清代之一诗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3/117140.html

“ 清初文豪王渔洋频游南京:燕子矶题诗传为佳话” 的相关文章

光绪皇帝一直想夺取慈禧的权力 光绪皇帝为何没有能成功

光绪皇帝一直想夺取慈禧的权力 光绪皇帝为何没有能成功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一直试图把权力从慈禧手中夺过来,为什么却始终没成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出现女性统治国家的情况并不多见,而在中国近代,通过层层上位,最终站在权力顶峰的慈禧,也一直是人们饱受诟病的人,在争夺权力的过程中,慈禧也用实际行动和胆识...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是谁烧的 周瑜还是自己

对赤壁之战中,曹操的水师战船,到底是周瑜烧的,还是他自己烧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一。当然,很多人对这场战役的了解可能还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而在演义中,罗贯中也是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了赤壁之战:先是黄盖和周瑜演了一...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封赏李景隆?原因是什么?

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明朝的开国功臣。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景隆可以称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将。靖难之役发生后,朱允炆用老将耿炳文担任主帅,率军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实在太差,仗打得相当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来,让他替代耿炳文成为三军主帅。李景隆是李文...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王弼的一生对朱元璋都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句话叫:猛将常在阵上死,善泳终会江中亡。元末明初,猛将如云,诸如花云、丁普郎、徐达、朱文正等辈,个个都武艺超群,武勇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可惜的是,这些“战神”级的人物,有的英勇就义,有的被开国皇帝诛杀,得到善终者寥寥无几。...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儒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李儒是董卓的智囊和谋士,大事小情董卓都要找李儒商量,可见李儒对董卓的重要性。据史料记载,汉献帝时,李傕推举李儒为侍中,但被献帝拒绝,后不知所踪。一、 董卓的左膀右臂和心腹董卓是汉末汉献帝时期的权臣,是他毒死少帝刘辩把献...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历史上曹丕与曹植本是兄弟,为何二人关系不好?

曹丕和曹植是亲兄弟,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丕已然贵为魏文帝,为何还是不放过弟弟曹植呢?严格意义上来说,曹丕还是饶了曹植。之所以一开始想除掉曹植,主要是由于曹植给自己带来的些许隐患。夺嫡,是我国封建王朝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最残酷的宫廷...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孙权外号是孙十万 孙权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对三国时期的孙权为什么会被叫作孙十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十万这个外号,得自于孙权不止一次领着数万大军,诈称十万进攻魏国,最终屡次失败,于是孙权被戏称每次狂送十万人头,为三国第一经验包。其实孙权识人观人,任用将才的能力很不错,面对一些重要的战争,他可以放手让主帅...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是谁?他的一生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吕颐浩,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秦桧是宋朝最著名的奸臣,他曾经独相二十多年,把持朝政,残害忠良,一度让宋高宗赵构都忌惮不已。但秦桧这么权势滔天的人物,也曾经遭遇过政治上的滑铁卢,也曾经被政治对手扳倒过。扳倒过秦桧的这位牛人叫吕颐浩...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