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18)186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说商鞅变法只能在秦国取得成功?变法为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纵观我国历史,大多数的变法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变革不够彻底,而商鞅变法则是其中少有的成功案例。正是由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羸弱的局面,一举成为战国中后期的绝对霸主,并最终得以一统天下。那么,为何商鞅变法在秦国能够取得成功,它的作用又为何如此明显呢?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秦国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变法有且只有在秦国才能取得成功

春秋战国以来,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使得生产力不断提升,井田制已经逐步走向崩溃,而新兴军功地主阶级和士子阶层的出现,也使得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世卿世禄制也开始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变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秦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深彻变法的成功,主要源于秦国拥有的无法比拟的优势。

1、饱受鄙夷的秦文化,却使得变法阻力相对较小。在战国时期的各国中,秦文化一直饱受山东列国的鄙夷,如《淮南·要略》便说秦国“刻薄寡恩”、“尚首功”、“虎狼之国”、“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汉书刑法志》、《荀子议兵》等也有类似记载。秦国由于早期生活于恶劣的西陲地区,为了谋求生存,秦文化其实汲取了大量戎狄文化,这使得秦文化与山东六国文化虽然同样源自于姬周文化,但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走向了不同方向。而正是由于秦文化受传统的宗法制影响较小,这使得秦国内部的氏族势力并不像山东列国那么强大,而战国变法的利益受损又主要是氏族阶层,这就使得秦国变法受到的阻力相对要小很多,反而使得秦国具有了变法优势。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2、秦国国力太过羸弱,变法力度大且无后顾之忧。与山东列国相比,秦国无疑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诸侯国,在其他诸侯国已经相继繁荣的同时,秦国却依旧是个典型的农战国家,在奴隶式的贵族统治下,基础薄弱导致了秦国发展的举步维艰。尤其是春秋以来饱受晋国、魏国欺凌的秦国,急于“破而后立”,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羸弱的局面。也正是因此,秦孝公不仅对于变法支持力度极大,且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对于全面深彻的改革、对于推倒一切重来并不抵触,同时由于秦国基础相对薄弱,“破”的也更加容易。

3、三晋局势极为混乱,使得秦国变法外部环境稳定。变法想要成功,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外部形势,而秦国虽然屡受魏国侵扰,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期间,由于三晋自己乱成了一锅粥。先是魏赵两国生怨,魏国围攻邯郸长达一年多,虽然此后因“围魏救赵”得以避免灭国,却也就此国力大损。此后,韩昭侯于前351任用申不害开始变法,但变法初成便又遭魏国攻打,后因齐国插手导致魏国惨遭马陵之战战败,但韩国的变法成果也就此毁于一旦。而魏国不仅在遭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惨败后国力大损,且因两次战争直接导致三晋翻脸,例如赵国恢复过来后先后于前343年、前340年、前339年、前333年四次攻打魏国。三晋如此混乱,反而为秦国变法赢得了难得的稳定外部环境。

如上所述,国内反对势力较弱、国君支持力度极大、外部环境较为稳定、国家羸弱变法无后顾之忧,这四点优势使得商鞅变法有且只有在秦国才会取得成功。

商鞅变法符合战国形势,秦国全面改革得以迅速强大

正所谓“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进入战国时期后,呈现出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战争频率和战争规模不断加大,同时兼并战争的出现也使得列国在遭遇战败之后很难再有翻盘的机会,而商鞅变法的内容无疑极为符合这种形势,从而使得秦国得以迅速崛起。

如上图所示,商鞅变法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将秦国变成一个极富侵略性,且战争潜力巨大的战争机器,最终在“列国伐交频频”的战国时代迅速强大起来。

变法之后的秦国,其实只存在两种合法职业,农民和军人;整个国家只鼓励两种事,种地和参军。在那个想做官要么出身于贵族,要么只能依靠游学的时代,依靠种地和打仗来获得爵位,这种冲击力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战国常战,想要入仕做官为家族翻身的话种地、从军比游学的机会高不少,难度也小很多。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这种情况下,以交粮的多少平定功劳,以人头数量计算战功,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因此农民拼命的种地,士兵拼命的厮杀,毕竟这不仅关系到了国家存亡,更关系到了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使得很多人认为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有了一定军国主义特点。

可以说,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完全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在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战争潜力是十分可怕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深彻的变法,使得秦国能够从那个被动挨打的国家,仅仅用了二十年便一跃成为不可小觑的强国。

当然,正如后世文官掌权的宋朝极力避免战争一样,由于秦国官员主要依靠军功晋升,军方掌权的秦国已经很难停下战争的脚步,而这也是秦国统一六国后仍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和征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则为秦国统一天下后的迅速覆亡埋下了祸根,毕竟商鞅变法只适用于战乱频发的战国,而并不适用于一统天下后的承平时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83.html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评价说“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绍能够采纳沮授的建议,天下争夺就没有曹操什么...

傅恒在历史上有何本事,能让乾隆一直宠爱他?

傅恒在历史上有何本事,能让乾隆一直宠爱他?

清朝乾隆皇帝有一位十分信任的人,他便是傅恒。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傅恒在乾隆时期大名鼎鼎,他从一名小小蓝翎侍卫起步,在不到30岁年龄便入职军机处,出将入相20余载,成为乾隆的股肱之臣,极得乾隆宠爱,为乾隆盛世立下赫赫功绩。纵观傅恒的一生,文韬武略,无一不精,始终活跃...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弘昼为什么被称为荒唐王爷 弘昼是在明哲保身还是真就荒唐

还不知道:乾隆弟弟弘昼为何人称荒唐王爷?历史上他是真荒唐还是明哲保身?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56年,79岁的愉妃被安排侍寝,太监一脸惊讶,以为皇帝年老眼花看错了,立即贴近乾隆耳根大声说:“陛下,愉妃娘娘快80了,你换个年轻的吧!”万万没想到,乾隆一把打翻桌上的...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帝第十三子,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十三阿哥胤祥绝对是个很出彩的人。他不光能文善诗,书画俱佳,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因此他的年少时便深得康熙宠爱,经常在康熙出巡时随驾左右。在康熙的诸皇子中,胤祥和...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他的一生有哪些事迹?

孙暠,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宗室,东汉末年东吴将领,孙坚之弟孙静长子。孙策死后,夺权未遂。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孙暠,东吴宗室,孙静长子。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旧仇吴郡太守许贡门客杀害。各地官员都打算奔丧,因时任富春长之虞翻在富春为孙策守丧,引...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名士、外戚大臣,新淦县令王讷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为何说张郃是因为倒霉才死的?

为何说张郃是因为倒霉才死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张郃是曹魏名将,深受曹操喜爱,在投降曹操之前,张郃是袁绍大将,当时也是河北名将,张郃后来成为曹魏五子良将,智勇双全,用兵巧变,善于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然而,张郃很倒霉,摊上了几个倒霉上司,谁都可以指挥他,最后,张郃因此丧命。先看张郃都有哪几位...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下荆州后,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襄樊战场跟曹魏死磕的时候,后背却被东吴捅了刀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白衣渡江”,随后,关羽一败涂地,不久被东吴军队擒杀。综合史料来看,杀死关羽这个指令,是由东吴最高统治者孙权做出的。那么,孙...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