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18)181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说商鞅变法只能在秦国取得成功?变法为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

纵观我国历史,大多数的变法要么以失败告终,要么变革不够彻底,而商鞅变法则是其中少有的成功案例。正是由于商鞅变法,使得秦国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羸弱的局面,一举成为战国中后期的绝对霸主,并最终得以一统天下。那么,为何商鞅变法在秦国能够取得成功,它的作用又为何如此明显呢?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秦国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变法有且只有在秦国才能取得成功

春秋战国以来,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使得生产力不断提升,井田制已经逐步走向崩溃,而新兴军功地主阶级和士子阶层的出现,也使得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世卿世禄制也开始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变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而秦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深彻变法的成功,主要源于秦国拥有的无法比拟的优势。

1、饱受鄙夷的秦文化,却使得变法阻力相对较小。在战国时期的各国中,秦文化一直饱受山东列国的鄙夷,如《淮南·要略》便说秦国“刻薄寡恩”、“尚首功”、“虎狼之国”、“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汉书刑法志》、《荀子议兵》等也有类似记载。秦国由于早期生活于恶劣的西陲地区,为了谋求生存,秦文化其实汲取了大量戎狄文化,这使得秦文化与山东六国文化虽然同样源自于姬周文化,但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渐走向了不同方向。而正是由于秦文化受传统的宗法制影响较小,这使得秦国内部的氏族势力并不像山东列国那么强大,而战国变法的利益受损又主要是氏族阶层,这就使得秦国变法受到的阻力相对要小很多,反而使得秦国具有了变法优势。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2、秦国国力太过羸弱,变法力度大且无后顾之忧。与山东列国相比,秦国无疑是个输在起跑线上的诸侯国,在其他诸侯国已经相继繁荣的同时,秦国却依旧是个典型的农战国家,在奴隶式的贵族统治下,基础薄弱导致了秦国发展的举步维艰。尤其是春秋以来饱受晋国、魏国欺凌的秦国,急于“破而后立”,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羸弱的局面。也正是因此,秦孝公不仅对于变法支持力度极大,且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对于全面深彻的改革、对于推倒一切重来并不抵触,同时由于秦国基础相对薄弱,“破”的也更加容易。

3、三晋局势极为混乱,使得秦国变法外部环境稳定。变法想要成功,除了内部因素之外,还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外部形势,而秦国虽然屡受魏国侵扰,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期间,由于三晋自己乱成了一锅粥。先是魏赵两国生怨,魏国围攻邯郸长达一年多,虽然此后因“围魏救赵”得以避免灭国,却也就此国力大损。此后,韩昭侯于前351任用申不害开始变法,但变法初成便又遭魏国攻打,后因齐国插手导致魏国惨遭马陵之战战败,但韩国的变法成果也就此毁于一旦。而魏国不仅在遭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两次惨败后国力大损,且因两次战争直接导致三晋翻脸,例如赵国恢复过来后先后于前343年、前340年、前339年、前333年四次攻打魏国。三晋如此混乱,反而为秦国变法赢得了难得的稳定外部环境。

如上所述,国内反对势力较弱、国君支持力度极大、外部环境较为稳定、国家羸弱变法无后顾之忧,这四点优势使得商鞅变法有且只有在秦国才会取得成功。

商鞅变法符合战国形势,秦国全面改革得以迅速强大

正所谓“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进入战国时期后,呈现出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战争频率和战争规模不断加大,同时兼并战争的出现也使得列国在遭遇战败之后很难再有翻盘的机会,而商鞅变法的内容无疑极为符合这种形势,从而使得秦国得以迅速崛起。

如上图所示,商鞅变法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主要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富国、强兵、加强中央集权,从而将秦国变成一个极富侵略性,且战争潜力巨大的战争机器,最终在“列国伐交频频”的战国时代迅速强大起来。

变法之后的秦国,其实只存在两种合法职业,农民和军人;整个国家只鼓励两种事,种地和参军。在那个想做官要么出身于贵族,要么只能依靠游学的时代,依靠种地和打仗来获得爵位,这种冲击力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战国常战,想要入仕做官为家族翻身的话种地、从军比游学的机会高不少,难度也小很多。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这种情况下,以交粮的多少平定功劳,以人头数量计算战功,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因此农民拼命的种地,士兵拼命的厮杀,毕竟这不仅关系到了国家存亡,更关系到了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思想,使得很多人认为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已经具有了一定军国主义特点。

可以说,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完全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在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战争潜力是十分可怕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深彻的变法,使得秦国能够从那个被动挨打的国家,仅仅用了二十年便一跃成为不可小觑的强国。

当然,正如后世文官掌权的宋朝极力避免战争一样,由于秦国官员主要依靠军功晋升,军方掌权的秦国已经很难停下战争的脚步,而这也是秦国统一六国后仍然没有停止对外扩张和征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则为秦国统一天下后的迅速覆亡埋下了祸根,毕竟商鞅变法只适用于战乱频发的战国,而并不适用于一统天下后的承平时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83.html

“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成功 给秦国带来了哪些改变”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鳌拜真的背叛康熙了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鳌拜真的背叛康熙了吗?真相是什么?

鳌拜,是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也是顺治最看重的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有人说,鳌拜在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在位的时候,都忠心耿耿。可是到康熙当皇帝的时候,鳌拜却叛变了。那么,鳌拜在康熙朝究竟有没有叛变呢?按照我们对皇权政治的理解,鳌拜确实是叛变了。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是以皇...

历史上东方朔的品性如何?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他?

历史上东方朔的品性如何?汉武帝为何不重用他?

在中国历史上,东方朔是一位奇人,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方朔(公元前154年-公元前93年),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汉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为什么说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一代不如一代?

南宋九帝,从赵构到赵昺为什么会变得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位 宋高宗赵构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南宋开国皇帝。宋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赵构出生于都城东京汴梁大内,生母韦贤妃。同年八月丁丑日,赐名为赵构,授定武...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后第二关就死了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操将貂蝉送给关羽后第二关就死了 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对貂蝉被曹操献给关羽后,为何次日便自缢身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是一部精彩纷呈的小说,它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后,将那段时期的风云迭起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展现出来。既然是小说,就会有虚构的成分,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传说她被曹操送给关羽之后,次日...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向朗,三国时蜀汉重臣、学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东汉末年,新势未定,社会动荡不安。当时有很多人拜名士庞德公、司马徽为师,诸葛亮在隆中时,也有幸结识了这两位大咖,并从司马微处学到了很多济世安邦之才。算起来,诸葛亮与向朗是师出同门。向朗字巨达,是襄阳宜...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王氏,生卒年不详。荆州南阳人。吴大帝孙权妃嫔。吴景帝孙休生母。又称南阳王夫人、小王夫人。同大懿皇后(大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儿子即位前就已亡故,景帝继位后,尊王氏为敬怀皇后,将之改葬敬陵。人物生平敬怀皇后,她的母亲起初嫁给王家,生下王...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