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初唐故事:偃武修文,君臣论治

中国历史1周前 (11-15)100

初唐故事:偃武修文,君臣论治

话说李艺自受封燕王,从征窦建德、刘黑闼二寇,积有战功,入朝授左翊卫大将军,甚邀宠眷。李艺渐渐骄倨,把朝廷上面的王公大臣,统已看不上眼,凡秦府中的僚佐,与他相遇,他更冷嘲热讽,窘辱多端。唐高祖恐他在京滋事,且因突厥犯边,意欲借他威名,作为镇压,特命兼领天节军将,出镇泾州。及唐太宗即位,进李艺开府仪同三司,李艺因前时得罪秦府中人,心下很是不安,遂有意谋反,借着阅武为名,调集兵士,又伪称奉密诏入朝,竟带着大众,直趋豳州。豳州刺史赵慈皓出城迎谒,他领兵入城,便与赵慈皓商议,背叛朝廷把豳州据为己有。赵慈皓佯为赞成,暗中却着人飞奏,一面与统军杨岌,密谋诛李艺,唐太宗闻报,即命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两人,统兵往讨。王师方发,已为李艺所闻,暗地调查,知是赵慈皓奏请发兵,因将他拘系狱中。斯时,杨岌已召集州军,出李艺不意攻入城中,李艺仓皇拒战,竟至败绩,遂弃了妻孥,只带了亲卒数百骑投奔突厥,行至宁州,骑卒次第溃散,单剩了数十人,料知李艺不能再振,乐得将李艺刺死,枭取首级,献送京师。李艺妻孟氏由杨岌饬兵拿下,并放出赵慈皓,严行鞫治。孟氏自言为女巫所误,原来济阴有李氏女,自言能通鬼神,善疗人疾,辗转流入京都,适值李艺挈眷留京,孟氏素好迷信,召女巫入见,问明未来祸福。李氏女见了孟氏,遽倒身下拜,极言孟氏具大贵相,他日必为天下母。孟氏信以为真,又令女视李艺,女复信口乱言;谓妃贵即由王贵,现已红光露面,指日当有异征,于是李艺遂有叛志。孟氏更从旁怂恿,仓猝一举,便即夷灭。长孙无忌及尉迟敬德,驰至豳州,已是光天化日,浩荡升平。当下将李艺眷属,押还长安,一古脑儿枭首市曹,不留一人。俗话小说中捏造罗成姓名,谓系李艺子,殊属可笑。还有幽州都督王君廓,因长史李玄道尝用法裁制,错疑是朝廷授意,私下猜嫌。唐太宗亦闻他不守法度,召他入京。他启行至渭南,驿吏稍稍不恭,竟将驿吏杀死,也向突厥奔去,中途为野人所杀,函首入都。唐太宗顾念前功,特令将遗尸收还,连首埋葬,且加恤妻孥,后经御史大臣温彦博,奏称王君廓叛臣,不宜沿食封邑,乃废为庶人。

且说唐太宗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凡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必令谏官随着,有失辄谏,又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当延见,必问民疾苦,及政事得失,且尝诏廷臣举贤,各长官均有荐引,独封德彝一无所举。唐太宗问及情由,封德彝答道:“臣非不尽心,但今日未有奇才,因此不敢妄举。”唐太宗怫然道:“君子用人如器,各随所长。自古人君致治,难道能借才异代么?患在自己不能访求,奈何轻量当世?”封德彝无言可答,怀惭而出。先是仆射萧瑀,与封德彝善,尝荐为中书令,至唐太宗践阼,萧瑀与封德彝论事廷前,封德彝未尝创议。及萧瑀已议决,方吹毛索瘢,淡淡的指摘数语,或且待萧瑀趋退,然后极言驳斥,连唐太宗也堕入彀中,往往变更前议,不令萧瑀闻。是谓之奸险。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以佐命首功,得列爵封邑,封德彝对着数人格外巴结,所以,房杜诸贤,也亲近封德彝,疏忌萧瑀。萧瑀积愤不平,上书弹劾封德彝,反忤上旨。会萧瑀及陈叔达忿争上前,皆坐不敬罪免官,封德彝竟得为仆射,偏偏天不阼年,竟畀他生了一场大病呜呼毕命,侍御史唐临才摭拾封德彝奸状,说他尝佐导隐太子,及海陵刺王,谋害陛下,因是唐太宗动怒,追削封德彝官爵,改谥为缪,仍用萧瑀为左仆射。萧瑀与封德彝相去亦不能以寸。且尝引魏征入卧内,谘询军国重事,令他直陈无隐。想是防封德彝覆辙。魏征亦感怀知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唐太宗迁魏征为尚书右丞。或讦魏征与亲戚有私,奉诏遣御史大夫温彦博案验,查无实据,温彦博入白唐太宗道:“魏征不顾形迹,自避嫌疑,心虽无私,亦当预戒。”唐太宗乃令温彦博谕魏征,魏征越宿入朝,面奏道:“臣闻君臣同体,应相与尽诚,若上下俱存形迹,恐国家兴衰,尚未敢知,臣却不敢奉诏。”唐太宗瞿然道:“卿言亦是。”魏征又再拜道:“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唐太宗道:“忠臣、良臣,有甚么区别?”魏征答道:“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安享尊荣,便是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死国亡,便是忠臣。”唐太宗甚喜。赐绢五百匹。

一日,太宗召集群臣,从容坐论,魏征亦在侧。唐太宗道:“朕闻西域贾胡(是胡人之为商贾者)购得美珠,恐为人窃,特剖身藏着,此事可得闻否?”众臣道:“诚有此说。”唐太宗道:“如贾胡所为人皆笑他爱珠亡身,若官吏受赃,与帝王好利,卒致身家两败,岂不是与贾胡相等么?”魏征随口答道:“昔鲁哀公与孔子言,谓人有徙宅忘妻,孔子答称桀纣且忘自身,比忘妻还加一等,这与贾胡事亦觉相类。”唐太宗道:“诚如卿论。朕与卿等须自知保身,同心一德,方免为人所笑哩。”魏征等俱齐声遵旨,唐太宗又问魏征道:“人主如何为明,如何为暗?”魏征对道:“兼听即明,偏听即暗。昔尧清问下民,所以有苗罪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所以共鲧驩兜,不能蒙蔽。秦二世偏信赵高,被弑望夷;梁武帝偏信朱异,饿死台城;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也变起彭城阁中,惨遭缢死。可见得人君偏听,非危即亡,必须兼听广纳,近臣乃不得壅蔽,下情无不上达了。”千古名言。唐太宗点首称善。复问道:“齐后主周天元,均重敛百姓,厚自奉养,力竭致亡。譬如馋人自啖己肉,肉尽必毙,这真所谓愚人哩。但二主究孰优孰劣?”魏征对道:“齐后主懦弱,政出多门。周天元骄暴,威福在己,虽同是亡国,齐后主要算是尤劣了。”唐太宗亦叹为知言。魏征容貌不过中人,独有胆略,常犯颜苦谏,就使逢着上怒,亦必再三剖辩,卒能启迪主聪。唐太宗尝得佳鹞,置诸臂上,与鹞为戏,忽见魏征入内奏事,忙将鹞藏匿怀中。魏征佯作不见,故意絮陈历久乃退。唐太宗始探怀取鹞,鹞竟匿死。会令魏征谒告上冢,魏征事毕复命,且启奏道:“闻陛下欲幸南山,严装已就,何故迟迟不行?”唐太宗微笑道:“前日原有此意,恐卿或来劝阻,是以中止。”魏征乃下拜道:“魏征怎敢胁制陛下?不过职司补衮,容当尽言,陛下能爱惜物力,遏绝私欲,天下不足虑了。”

(本篇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1/611106.html

“初唐故事:偃武修文,君臣论治” 的相关文章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斩杀了三位蜀汉大臣,分别是哪些人?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说起刘禅,你也许会联想到两个俗语:“乐不思蜀”和“扶不起的阿斗”。这一刻板的印象,似乎已经延续了千年。正史上的阿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不可否认,蜀汉的灭亡,宠幸宦官,排斥忠良等,的确让刘...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杨修如此才华横溢 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要除掉才华横溢的杨修?这3点原因让杨修必死无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战乱,各方势力为了争霸天下不择手段,争权夺利成了最重要的事情,曹操生性多疑,死在他身上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杨修的死,更是成为了千百年来热门的话题。曹操虽然生性多疑,但为了博得...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的一生是什么样的?都经历什么

胤禔是康熙皇帝皇长子,被圈禁26年。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统计,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虽然有夭折,但康熙仍然算是大清拥有子女众多的帝王之一了。在康熙众多子女中,有一个儿子却比较福薄命苦,其后半生遭康熙囚禁终不得出。话说虎毒不食子,那么这位皇子究竟是...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拉他一把 萧何最后帮助吕后除掉韩信

萧何曾月下追韩信,后来为何不帮韩信,反而为吕后谋划除掉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萧何和韩信之间的故事早有一个著名的成语来说明,即“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因为萧何而青史留名,成为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同时,韩信的被杀也和萧何有直接的关系。...

张献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献忠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明末农民大起义时,有两个极其出名的起义军领袖,一个是李自成,一个便是张献忠。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献忠通过造反所创立的基业比李自成小得多,他最后只是在四川境内建立了一个地方性政权。不过,也不能就此小瞧张献忠的本事。在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之后,当李自成陆续吞并其余农民起义...

朱轼:清朝名臣、史学家,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

朱轼:清朝名臣、史学家,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个大将是谁 有他们司马懿就不敢夺权

还不知道:曹操生前最器重的三位大将,他们不死,司马懿就不会有机会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但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经过的几十年的混战之后,天下终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中以曹操的魏国实力最强。曹操账下的大将很多,不过他最重视的是曹真...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乾隆死后嘉庆不听嘱咐对和珅下手 嘉庆后面为何会后悔

还不知道:嘉庆不服从乾隆临终嘱咐,抄家和珅,为何15年后追悔莫及?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在乾隆之后,清王朝再也无力回天,这一点其实从乾隆皇帝那里就能够看出来。乾隆皇帝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可他其实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