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长城的各种叫法,最浪漫的名称是“紫塞”

中国历史2天前30

中国长城的各种叫法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长城这一宏伟的建筑奇迹,其称谓犹如繁星点点,璀璨而多变。两千余载岁月悠悠,长城的修筑与记载贯穿各个朝代,而每一时期,它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这些名字如同历史的低语,诉说着长城的沧桑与辉煌。

1. 长城,这一称谓自春秋战国起便广为流传,它如同长城的通用徽章,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之上。《史记·楚世家》中,齐宣王傲立山岭之巅,挥毫泼墨,筑起了一道东至大海,西至济州的千里防线,以备楚患,这道防线,便是那被世人称为长城的坚固壁垒。

2. 方城,这一独特的称谓,只曾在春秋时期的楚国留下过痕迹,它如同一颗遗落的珍珠,镶嵌在历史的篇章之中。《汉书·地理志》中,叶地,楚叶公的封邑,那里有一座长城,被世人尊称为方城,它静静地诉说着楚国的辉煌与荣耀。

3.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些称谓如同长城的别称,从战国到明代,几乎无处不在。它们如同长城的化身,或深或浅地刻在了历史的记忆中。《史记·秦本纪》中,秦简公六年,洛水之畔,一道深深的堑沟悄然诞生,那是秦人智慧与勇气的结晶,是长城最早的雏形。而《北史·契丹传》中,契丹犯境,文帝挥师北上,直抵平州,遂西向长堑,那是长城在抵御外侮中的赫赫战功。

4. 塞、塞垣、塞围,这些名字如同长城的守护神,守护着中华大地的安宁与和平。它们既表示着关口要隘,又象征着长城这一伟大的防御工程。《史记·匈奴列传》中,汉军夺取河南地,修筑朔方,复缮秦时蒙恬所筑之塞,那是长城在守护中原大地的壮丽篇章。《后汉书·乌桓传》中,秦筑长城,汉起塞垣,那是长城在延续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

5.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如同长城的别名,将长城与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们如同长城的守护使者,守护着中华大地的每一寸土地。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描绘了蒙恬修筑长城亭障的壮丽场景;而《晋书·唐彬列传》中,唐彬开拓旧境,复秦长城塞,那是长城在见证中华大地的繁荣与昌盛。

6. 壕堑、界壕,这些称谓如同长城的另一种形态,它们在不易筑墙的地方,以深沟高垒的形式,展现着长城的坚韧与不屈。壕堑是长城的另一种语言,它以深沉的姿态,诉说着长城的防御智慧;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属名词,它如同金人的骄傲,彰显着长城在金代时期的辉煌与壮丽。这些称谓,如同长城的音符,共同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历史长歌。

7.边墙、边垣

在历史的苍茫画卷中,明朝尤为钟情于将长城唤作“边”,这一称谓不仅勾勒出边疆的辽阔,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华夏,常将中原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统称为边地,而明代,在这片广袤的地域上,巍峨挺立的长城,则被赋予了“边墙”或“边垣”的雅号。正如《明史·戚继光传》所记载:“蓟镇边垣,蜿蜒绵亘,横亘两千里之遥。”又如《明史·兵志》所言:“恳请修缮宣府、大同之边墙,绵延逾千余里。”

在这些庄重而古朴的名称之外,还流传着一个充满诗意的别称——紫塞,它轻吟浅唱着长城的雄浑与北疆的苍茫。此名源自晋代崔豹的《古今注·都邑》,书中载道:“秦筑长城,土质皆呈紫色,汉之边塞亦如此,故得名紫塞。”历朝历代的诗人,在这如梦似幻的称谓中寻觅灵感,留下了诸多不朽的诗篇。南朝宋的鲍照在《芜城赋》中写道:“向南驰骋至苍梧之海,向北奔赴紫塞雁门。”唐代的罗邺在《边将》中感叹:“若无紫塞的烽火狼烟,何人知晓青楼中的歌舞升平?”清代的孔尚任在《桃花扇·赚将》中描绘:“一声怒吼,黄河浪退;双手一挥,紫塞烟消云散。”乃至南梁周兴嗣编纂的《千字文》,亦将长城赞誉为“紫塞”。

究其缘由,秦始皇所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朝鲜,绵延万里,土质皆紫,故有此称。对此,杨绛先生在《走到人生边上》(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中,以细腻温婉的笔触,探寻了“紫塞”的渊源:“我曾考究‘紫塞’之源,只知长城之下,土质皆紫。有言长城之下,紫色花朵绽放。我国幅员辽阔,土质各异,黄土、红土、黑土,不一而足。而万里长城之下,土质皆紫,何以至此?修筑长城的百姓,可有生还者?一批批皆命丧城下,‘尸骨相撑’,不都朽烂于城下了吗?百姓的血肉之躯,与泥土交融,化作紫色。这紫色泥土中,花朵亦呈紫色,实乃血泪之花。好大喜功的帝王,奴役百姓,铸就了人间文明的奇迹。”然而,《走到人生边上》作为文学作品,文人情感丰富,常怀遐想,“长城之下土尽紫”与“尸骨相撑”之说,虽富有诗意,却非科学之论。

科学合理的解释在于,长城大致沿北纬40度线延伸,这条神奇的纬度线,既是中国农业的瑰宝,也是游牧文化的摇篮,两者在此碰撞交融,共同孕育了这条黄金般的浪漫地带。牛羊与庄稼的色彩,天空与大地的色彩,交织成一幅富贵吉祥的画卷,这是大自然最为和谐的色彩搭配,从地理学的角度而言,无疑是最为贴切的诠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11/611354.html

“中国长城的各种叫法,最浪漫的名称是“紫塞”” 的相关文章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官渡之战曹操实力出于劣势 曹操是怎么打赢袁绍的

兵力并不占优的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在战斗开始后,曹操通过袭击袁绍位于乌巢地区的粮仓把握了战场优势,并最终击溃了袁绍的主力部队...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诸葛亮器重

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将,后降蜀汉,深受诸葛亮器重。费祎死后,姜维总领蜀汉军权,并先后11次伐魏。其后刘禅降魏,蜀汉灭亡。姜维打算利用钟会野心复国,...

娄师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王十朋的推崇是因为什么?

娄师德是什么人?他能受到王十朋的推崇是因为什么?

娄师德,字宗仁,唐朝宰相、名将。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王十朋(1112-1171年),以坚持正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直言批评朝政受到世人的称赞,他写了一首《娄师德》诗,大意是:不顺从不和睦的事情不难纠正,只要做到别人的唾沫吐到脸上让它自己干。遇事心平气和认...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任西...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讨平叛乱,屡抗曹魏

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巡视会稽,经考察推举贺齐为孝廉,任永宁长,后任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年(208年),贺齐任威武中郎将,受孙权派遣,讨伐丹阳郡...

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记载带了多少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士兵

诸葛亮北伐时并没有记载带了多少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士兵

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到底一共多少士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兴师北伐。在《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及诸葛亮这次北伐到底带了多少部队,所以我们只能根据其他资料来推测一二。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的时候,孙权因为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因此派遣...

历史上刘邦的前半生为何一直碌碌无为?

历史上刘邦的前半生为何一直碌碌无为?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在刘邦响应陈胜、吴广号召,举起反秦大旗发动起义的时候,他已经48岁了。要知道,在刘邦那个时代,这个年纪已经算高寿,接近去世了。就算还能继续长寿,孔子说,50知天命。5...

韩信打仗不是很厉害吗 刘邦为什么不让韩信带兵攻打匈奴

韩信打仗不是很厉害吗 刘邦为什么不让韩信带兵攻打匈奴

对刘邦和韩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为什么不让韩信带兵出战匈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军出战韩王信与匈奴联军,虽然初期连连得胜,但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长达七天。脱险之后的刘邦重赏刘敬,因为刘敬在战前识破了匈奴的诱敌之计,但是刘邦没有采纳。战后刘敬提出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