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7)84

汤和是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开国文武功臣,首批受封的,共有六个公爵、二十八侯爵和两个伯爵。

这些人毫无疑问都是为明朝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这次封赏中,令人惊讶的是,跟朱元璋极其亲近,且军中资历最老的大将汤和,没能受封公爵,只得了一个侯爵。

虽然汤和的排名位居侯爵榜上之一,可依旧是委屈了这位开国元勋。

汤和是什么人?他是朱元璋的同乡兼发小,他比朱元璋更早参加农民起义军,是他把朱元璋召唤进农民起义军的队伍中。

可以这么说,汤和就是朱元璋革命的介绍人和领路人。

另外,在朱元璋独自领导一军之初,威望不足时,是汤和最早作出表率,向朱元璋表示臣服。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至于战功,也不必说,功劳无数。

单凭革命资历而言,洪武三年时受封的六位公爵都没有任何一个能比得上汤和。

如徐达,他还是在朱元璋受汤和之邀,进入农民起义军后,才被朱元璋招进革命队伍。

显然,汤和的爵位是被朱元璋刻意压低了。

至于原因,《明史·汤和传》中是这么记载的:

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其一是汤和曾经在镇守常州时发过牢骚,其二是曾在作战时大意为敌所趁,导致两员大将阵亡。

其中,在常州时发的牢骚话,一直被朱元璋牢牢地记着。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明史·汤和传》中记载为洪武十一年,时间略有争议)时,朱元璋给汤和升爵位时,都还以此警告汤和,《明史·汤和传》中记载:

其封信国公也,犹数其常州时过失,镌之券。

不过,朱元璋仅以此不给汤和公爵的爵位,还是比较让人纳闷,这是否是真正的原因?

首先,军中将领全是大老粗,他们在不爽快时发点牢骚,绝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朱元璋不至于那么小心眼。

其次,关于打败仗,要求将领百战百胜,或者不犯一点差错,也是不现实的,没有任何人敢这么保证。

以洪武三年时受封宋国公的冯胜为例,他就经常犯错,多次违抗军令,《明史·冯胜传》中记载:

高邮守将诈降,胜令指挥康泰帅数百人先入城,敌闭门尽杀之。太祖怒,召胜决大杖十,令步诣高邮……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贬一官……(洪武二年)九月,帝召大将军还,命胜驻庆阳,节制诸军。胜以关陕既定,辄引兵还。帝怒,切责之。念其功大,赦勿治。

可朱元璋并没有因此降低冯胜的爵位,该给还是给。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而且,在汤和后来被补上公爵的爵位之前,汤和依旧不断犯错,《明史·汤和传》中记载:

(洪武四年)伐蜀还,(朱元璋)面数其逗挠罪……(洪武五年)明年从大将军北伐,遇敌于断头山,战败,亡一指挥,帝不问。

率大军在蜀地眷恋不归,战败损失大将,汤和还是那个汤和,可朱元璋却还是把他的爵位升上去了。

所以,汤和在洪武三年时没能受封公爵,发牢骚话和打败仗,是其中的原因,但并非绝对原因。

《明史·汤和传》中看似把汤和在洪武三年时不被封公爵的缘由记得明明白白,实际上,更深层次的原因并没有透露。

那么,当时朱元璋为什么要压低汤和的爵位?

据我判断,估计是朱元璋想以压低汤和的爵位来震慑其余的功劳足够,但没能受封公爵的侯爵们。

洪武三年时,跟汤和并列的侯爵还有二十七个,其中不少自持功高、桀骜不驯之辈。

这些人未必个个对爵位满意,如果有人闹腾起来,嚷嚷着爵位低了,朱元璋怎么办?

这才刚开国,不可能就因此惩治功臣,又不能让他们闹腾。

这种情况在新中国建国之初的授衔时,就出现过,开国伟人还曾说过:“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明初的那些开国元勋们,觉悟再高也高不过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们,因此,要让所有人都满意,是值得研究的。

于是,朱元璋仔细考虑后,借汤和曾经犯下的错,故意压低汤和的爵位,只给他封了侯。

汤和都只能封侯,排在他后面的将领们,再不满意,也只能偃旗息鼓,他们再怎么自持功高,也绕不过汤和不是?

这就是朱元璋委屈汤和,而想出来的“一侯震群侯”的办法。

熟知我军首次授衔事宜的读者,应该对此并不陌生。

五五年授衔时,大将排名之一的将领,上将排名之一的将领,都有类似的作用在里面。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压一个汤和,解决所有元勋的牢骚,这才是朱元璋下的一盘大棋。

至于汤和,如果他聪明的话,应该知道,这是朱元璋视其为嫡系、亲信的做法,一时委屈,迟早是会被补偿的。

还是以冯胜为例,他犯的错比汤和还多,可朱元璋为啥不降低他的爵位?

原因很简单,冯胜不是朱元璋起家时的嫡系,关系不如朱元璋和汤和那么亲厚,朱元璋不能委屈冯胜。

而冯胜和汤和的结局就有着天壤之别,汤和后来不但被补上了公爵的爵位,还得以善终,而冯胜被朱元璋赐死。

综上所述,洪武三年时,汤和没能受封公爵的爵位,不是因为他的资历不够,也不是因为他曾发过牢骚,打过败仗,这些只是借口。

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朱元璋要借亲信将领汤和来平息封爵时可能出现的“不公平、爵位低了”的叫嚣。

汤和一时的委屈,换来的是终身平安,并不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568.html

“首次封赏功臣时汤和并没有被封爵,是因为什么?” 的相关文章

张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张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到西汉大臣张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禹,字子文。他本是河内轵县人,之后与父亲一起移居到了莲勺。他年少时对卜卦、占卜之术颇有了解,每每在集市上看到卦相摊上有人卜卦时还能从旁参言。长大后的张禹去长安拜师学习了《易经》与《论语》等书。在名家的指点下,聪明好学的张禹学问日进,也渐渐有了些名气,也慢慢有了不...

曹丕和孙权都是官二代 两人到底谁更厉害

曹丕和孙权都是官二代 两人到底谁更厉害

对三国时期官二代大pk,曹丕孙权到底谁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灿烂的时代,这种灿烂并不是指它的文化,而是指这时乱世,但是英雄四起,而且不像五胡乱华受外族入侵让人们感到愤怒,内部战争的英雄四起,给我国历史上留下了非常璀璨的一笔。而英雄四起,...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对李世民有14个儿子,却为何要选最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立太子多是立长立嫡。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不是长子,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大皇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同样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承乾和李泰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为何偏...

韩重赟是什么人?他对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

韩重赟是什么人?他对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

韩重赟与赵匡胤的关系很好,当年他们在禁军中任职时曾结为兄弟,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义社十兄弟”。“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韩重赟是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陈桥兵变、平定李筠与李重进之乱等事件中立下大功,帮助赵匡胤稳固了统治,是北宋的大功臣。为何赵匡胤仅因为一句诬陷...

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有万夫不当之勇?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蜀汉建兴七年四月,诸葛亮率兵驻扎在祁山,分作三寨,等待魏兵。司马懿率兵到长安,命令郃为先锋,戴陵为副将,率十万大军到祁山,于渭水之南下寨。两军对阵,战事激烈,诸葛亮虽然取得胜利,但是张苞在这期间因追魏将跌入山谷,受了重伤。诸葛亮将...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嘉庆帝死后,继位的为何是旻宁?真相是什么

旻宁原名绵宁,清朝第八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嘉庆二十五年夏天,嘉庆在热河暴病而死。由于死得仓促,嘉庆来不及安排后事。不过自雍正开始建立秘密立储制后,继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写在继位密诏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后面。所以只要找到继位...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掌权之后,宇文泰的儿子都是什么下场?

宇文护北周初期权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邵惠公宇文颢第三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宇文泰是西魏的权臣,他在去世前,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来,让他继承自己的太师、大冢宰的职位。也就是由他来掌控西魏。但是宇文护掌权以后,先是让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夺取了西魏的皇位,接着...

蜀汉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不派魏延与张郃正面交锋是为何?

蜀汉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不派魏延与张郃正面交锋是为何?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北伐。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参军马谡去守街亭,派高翔去街亭东北的列柳城驻扎,抵挡魏国大将张郃,因为担心高翔不是张郃对手,又让魏延去街亭之后驻扎,以防不测。魏延作为猛将,是这时蜀汉武将中的一哥,诸葛亮为什么要把魏延放在街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