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8)72

萧衍,梁高祖武,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南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据说是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萧衍生于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据史书记载,他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他生而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纹在右手曰武。

萧衍聪颖而早熟,6岁时,母亲张尚柔死,他三日三夜,水浆不入口,哭泣哀痛,较成人有过之,内外亲友无不惊异。

他在荆镇任齐随王谘议时,听说父亲萧顺之死了,便星夜奔驰,不复寝食,至京都时,已是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认识。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为父哭丧时气绝良久,每哭就呕血数升。每次祭扫山陵,总是涕泪纵横。

萧衍聪颖过人,史称他文思钦明,能事毕究,少而笃学,洞达儒玄。

他即便登临大位,万机多务,依旧手不离卷,燃烛侧光,常至戍夜。他还勤于笔耕,留下许多文墨,可谓著作等身。

萧衍天性至孝,文武全才,又不好声色犬马,不求富丽奢华,还克勤克俭,约束后宫,应该说,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勤政贤明的开国圣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古今罕有的开国圣主,却在四十八年的执政生涯和八十六年的生命岁月中干了许多荒诞不经的事情。

而这些荒诞不经、行为怪异的事情足以使萧衍的一生暗淡失色,归入愚慵昏愦、变态的统治者的行列。

萧衍艺能博学,主要是在30岁以前造就而成的。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时,他常与文士沈约、谢朓等七人来往,时称竟陵八友。

31岁时,任黄门侍郎,请兵解义阳之围,升司州别驾。

永寿元年,北魏数万骑攻邓城,统帅崔慧景望而失色,临阵逃窜,全军死伤殆尽,唯萧衍顽强抵抗,全师保全,随即萧衍升辅国将军、雍州刺史。

东昏侯萧宝卷即位,扬州刺史始安玉萧遥光等六人辅政,称为六贵。萧衍知道大乱难免,便暗造兵器,砍代竹木沉于江底,备作造船之材。

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冬,东昏侯杀尚书令萧懿,又派人杀萧衍,并遣军突袭襄 阳。

萧衍拥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即位,一年后便兵围建康。建康守将张稷、王珍国杀东昏侯,开城投降。

萧衍下令封存府库和图籍,杀死东昏侯亲信近臣四十一人,将后宫宫女二千人分赐将士,自任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建安郡公,总揽朝政。

中兴二年(公元502年)正月进位相国,封梁公,旋为梁王,三月逼和帝禅位,建立梁。

即位后,派亲信在姑孰杀死和帝萧宝融,并派人杀尽明帝萧鸾的所有后代,只有谢沐公萧宝义因幼有废疾,不能言语而得以幸免。

南朝宋、齐两朝的皇帝往往在夺得帝位以后,对宗亲骨肉大肆屠杀,有的甚至一个也不剩。

而萧衍在杀尽了明帝的后裔以后,对自己的宗亲骨肉,则是偏爱有加,即便试图弑君夺位以至叛国投敌,也不予究问,放任自流。

比如他的儿子萧综和侄子萧正德都曾叛逃到北魏,混不下去后又回到梁朝,但萧衍却不治他们的罪。

结果,他的宗亲越发狂纵不法,一个个贪婪成性,贪赃在法,凶残荒悖。

萧衍最为异常的是沉迷佛教,到了舍身忘我以至忘国忘家的地步。

他著佛书数百卷,创三教同源说,认为儒、道皆源于佛教,应依附于佛教。

萧衍三次到同泰寺,入法座,阐讲《涅槃经》、《般若经》、《金刚般若经》,然后,又三次舍身佛寺。

之一次舍身同泰寺是中大通元年三月,萧衍还郑重地召开四部无遮大会。萧衍当众讲解《金字三慧经》,随之身披法衣,宣布舍身佛寺,遁入空门。

皇太子、群臣纷纷跪进谏阻,最后用钱一亿万的巨资才将萧衍赎身,舆驾迎回皇宫。

同年九月,萧衍第二次舍身同泰寺,史载: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上释御服,披法衣,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甲午,升讲堂法座,为四部大众开《涅槃经》题。癸卯,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大舍。僧众默许。乙已,百辟诣寺东门奉表,请还临宸极。三请乃许。帝三答书,前后并称顿首。

中大通元年十月,萧衍又设四部无遮大会,集道俗五万余人,会后才御金辂还宫,临太极殿大赦天下。

三年十月,萧衍再幸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涅槃经》。次月再临同泰寺,升法座,为四部众说《般若经》,直至十二月辛丑。

五年二月,萧衍又幸同泰寺,设四部大会,升法座,发《金刚般若经》题。

大同元年三月临同泰寺设无遮大会,四月幸同泰寺铸十方银像,并设无碍会。

二年九月、十月,三年五月又再幸同泰寺,铸十方金铜像。 六年五月,求释迦像并经论十四条,敕付像并《制旨涅槃》、《般若》、《金光明讲疏》一百三卷。

中大同元年三月,萧衍临幸同泰寺,讲《金字三慧经》,再次舍身,但影响不大。

太清元年三月,萧衍第三次舍身,朝野惶惶,百官震惊。史载萧衍释御服,服法衣,行清净大舍,名曰羯磨。以五明殿为房,设素木床、葛帐、土瓦器,乘小舆,私人执役,乘舆法服,一皆屏除。

萧衍升光严殿讲堂,讲《金字三慧经》,舍身。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僧众默许,而后萧衍这才御辇回宫。

同泰寺被烧后,萧衍耗巨资重建,并役大量民力造十二层高塔。

萧衍沉溺空门,不能自拔,从早到晚入寺庙礼拜,讲演佛法。每日吃素食,禁绝鱼 肉,不饮酒,不听音乐,五十开外便断绝房事,不与后官美女来往。

由于萧衍推崇佛教,佛教再度进入鼎盛,寺庙庄田遍及全国,寺庙达二千八百余所。

萧衍一味崇佛信佛,朝臣们自然忧心忡忡,纷纷进谏,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萧衍拟筑浮山堰,想以此淹没北魏的寿阳城。

群臣谏阻,指出:“淮内沙上,漂轻不坚实,很难成功。”萧衍不听,动用二十万人筑堰。

结果,堰成又溃,命令沉数千万斤铁器阻遏,没有成功,又吩咐伐树凿木,做成方框,中间填以巨石,上面加土,筑成一条大坝,长九里,上宽四十五丈,下宽一百四十丈,高二十丈。

也因此,百里境内,木石罄尽,死者相枕于道。两年后淮水猛涨,冲毁大坝,如雷的涛声远播三百里,沿淮十余万人葬入滚滚洪涛。

大同十一年,贺琛迁员外散骑常侍,带貂又迁御史中丞。贺琛感于萧衍沉迷佛事,朝政混乱,江山堪忧,便上书进谏,分四件大事一一陈述。

萧衍见奏以后,勃然大怒,立召主书,当面口授敕书,对所奏一一批驳,洋洋数千言,驳敕中理直气壮,大言不惭,说尧为圣主,却四凶在朝,何况我呢? 能无恶人?我不用公宴,不食国家之食,已经多年了,包括宫人,也不食国家之食,敕书真可谓强词夺理。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公宴不是国家之食又是什么呢?因此北宋的胡三省进士质问道:“不由佛营,不由神造,又不由西天竺国来,有不出于东南民力吗?”

宋学者司马光也点批萧衍,指其:护其所短,矜其所长。

东魏将领侯景与高洋不和,叛降梁,萧衍封其为河南王,授大将军。

东魏大败侯景,萧衍不顾群臣反对,纳侯景,授南豫州牧。

高澄想离间侯景与萧衍,便致书和好,萧衍同意。侯景阻止未遂,假东魏书请求已被俘获至东魏的梁将领贞阳侯夏渊明换侯景,以探萧衍虚实。

萧衍竟信以为真,复书: “贞阳旦至,侯景夕返。”

侯景大怒,领轻骑直指建康,萧正德迎侯景入城,侯景扶萧正德即帝位,自为丞相。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侯景攻下宫城。萧衍饮食断绝, 口中苦涩,连呼:“蜜!蜜!”

萧衍最后饿死于净居殿,时年86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684.html

“萧衍的一生为何会与佛寺纠缠不清?真相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州?

明朝开国六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其中郑国公常茂只是袭父亲常遇春的爵位罢了,并没有什么实质功绩。常遇春何许人也?朱元璋曾言:“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常茂本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之子,为何却被流放龙...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理:三国时期蜀汉宗室,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刘理(约215年—244年),字奉孝,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后主刘禅、甘陵王刘永异母弟。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章武元年(221)六月,刘备派司徒许靖封刘理为梁王,建兴八年(230年),改封为安平王。延熙七年...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还不知道: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与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着无数先辈为之奋斗,不管是宗亲还是外戚,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次我...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历史上徐庶真的是因为母亲才选择离开刘备吗?

徐庶本名徐福,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众所周知,徐庶之所以离开刘备,主要是因为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控制。除此而外,还有另外三个原因,可能是你我都不曾想到的,是什么呢?(我们从罗贯中小说《三国演义》里寻找答案):一、三国博弈,各自帐...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步协,临淮郡淮阴县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赤乌十年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蜀汉被魏所灭,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命步协率众西征,却为罗宪所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步协,临淮淮阴人,东吴丞相步骘之子。公元247年(吴大...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三国时期东吴名臣,是东吴独立建国的功臣之一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