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诗词文献9年前 (2015-09-03)95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党怀英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党怀英(1134-1211年)字世杰,号竹溪,祖籍京兆同州(今陕西大荔),生于山东泰安。北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

金朝大定十年,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世称“党承旨”。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受诏编修《辽史》,大安三年逝世,逝世后埋葬于奉符城党家林,谥号文献。

擅长文章,工画篆籀,称当时之一,金朝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人物生平

党怀英,祖籍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党怀英为宋初名将党进的十一代孙,其父党纯睦为北宋泰安军录事参军,因家奉符(今山东泰安市),遂为奉符人,后死于任上,其母以贫不归。

党怀英少年时与大词人辛弃疾共同师事毫州刘瞻(字岩老),一时并称“辛党”。金人南下,山东沦陷,辛弃疾率众起义,归宋抗金,而党怀英则留而事金,从此分道扬镳。在金“应举不得志,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簟瓢屡空,晏如也”。大定十年(1170)中进士,调任莒州军事判官,后累迁汝阴县尹、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侍制,兼同修国史。大定二十九年(1189),与郝俣参与《辽史》刊修。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升直学士,担任国子祭酒。时增修曲阜宣圣庙,奉圣命撰碑文。后迁侍讲学士、翰林学士等职,深受历任君主赏识,为当时金朝文坛领袖。

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欲告老,未准,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他为政崇尚宽简,深得人心。次年再次召为翰林学士承旨。泰和元年(1201)受诏编修辽史,泰和四年(1204)8月,金朝廷命其写了“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上,其字笔圆润老到,线条流动,柔中寓刚,洒脱透逸,后人以“金泰和”而美称之,是钱币遗产中的珍品。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金史文载

党怀英 ,字世杰,号竹溪。故宋太尉党进十一代孙,冯翊人。父纯睦,泰安军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因家焉。少颖悟,日诵千余言。与辛尚书弃疾少同舍属。师于亳州刘瞻,能诗文,时号“辛党”。金初遭乱,俱在兵间。辛一旦率数千骑南渡,显于宋;党在北方,应举不得意,遂脱略世务,放浪山水间,箪瓢屡空,晏如也。大定十年,中进士第,调莒州军事判官,累除汝阴县令、国史院编修官、应奉翰林文字、翰林待制、兼同修国史。

怀英能属文,工篆籀,当时称为之一,学者宗之。大定二十九年,与凤翔府治中郝俣充《辽史》刊修官。凡民间辽时碑铭墓志及诸家文集,或记忆辽旧事,悉上送官。怀英诗文兼擅,尤长诗。性乐山水,诗文碑记不尚虚饰,因事遣词,通达流畅,平易自然,格调冲淡。著有《竹溪集》三十卷,惜久佚。怀英工书法,世称“独步金代”,尤爱玉箸篆书。泰和四年,书“泰和重宝”,铸于钱币之上,是为“金泰和”。

是时,章宗初即位,好尚文辞,旁求文学之士以备侍从,谓宰臣曰:“翰林阙人如之何?”张汝霖奏曰:“郝俣能属文,宦业亦佳。”上曰:“近日制诏惟党怀英最善。”

明昌元年,怀英再迁国子祭酒。二年,迁侍讲学士。三年,议开边防濠堑,怀英等十六人请罢其役,诏从之。迁翰林学士,摄中书侍郎。时增修曲阜宣圣庙,敕令:“党怀英撰碑文,朕将亲行释奠之礼。”承安二年乞致仕,改泰宁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严,而人自服化。三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久之,致仕。大安三年九月终,年七十八,谥文献,葬于奉符西旺村。赵秉文作墓志云:“公之文似欧阳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陶谢,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古人各一艺,公独兼之,可谓全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9/18671.html

“金朝文学家党怀英简介:为文坛领袖,著有《竹溪集》十卷” 的相关文章

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

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那么朱棣为什么那么执着的去修《永乐大典》?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403年的盛夏,这是朱棣坐上皇位的第二年。一天,朱棣给翰林院的侍读学士解缙等人下达了一道圣旨。朱棣的这道圣旨内容用大白话来说是这样的:现在的书籍种类繁杂,...

顾大嫂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一位

顾大嫂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一位

顾大嫂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征方腊后封东源县君,返回登州。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顾大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邹渊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位

邹渊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位

邹渊,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人物,邹渊是邹润的叔叔,自小喜欢赌钱,闲汉出身,性气高强,不肯容人,有一身好武艺,江湖上人唤“出林龙”,和侄子年岁一般,在登云山落草为寇,聚众打劫。被孙新请去营救解珍、解宝,祝家庄被破后,加入了梁山,被封为步军将校第十二名,是梁山第九十条好汉,星号地短星。征讨方腊时战死...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大臣陈彭年简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之一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陈彭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彭年(961~1017),字永年,江西省南城县人。北宋大臣、文学家、音韵学家。最重要之古韵书《...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吏部左侍郎叶盛简介:编有《菉竹堂书目》6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重臣胡宗宪简介:于戎马倥偬中辑著《筹海图编》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随风一作:随君)译文及注释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吴歌·;秋歌》译文及注释译文长安城内一片月光,千户万户都在捣衣。秋风吹送捣衣声声,家家怀念戍边之人。何时才能平息边境战争,让我丈夫结束远征。注释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万户:千家万户。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