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铁骨铮铮的男儿颜真卿

诗词文献9年前 (2015-12-11)76

你们知道《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关于颜真卿,除了知道他是个书法家,你还知道多少他的事迹?

一提到颜真卿,或许很多同学脑海中都浮现出了一个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胖子,伏在书案前挥笔泼墨。

关于颜真卿,我们从小就知道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书法家,他与赵孟、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与柳公权二人的书法被誉为“颜筋柳骨”,如今仍有无数人在学习他自创的“颜体”。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颜真卿除了是一个能够写得一手好字的书法家,还是个赤心杀贼、铁骨铮铮的忠烈之士?

在说颜真卿的忠烈事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篇如今读来仍令人潸然泪下的《祭侄文稿》吧,不知大家对这篇表贴的之一印象是怎样的呢?

笔者在之一次看到这篇表贴照片的时候,之一反应就是“这字怎么这么乱,而且还有这么多涂改的地方,这怎么会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而后,直到我了解了这篇千古名帖背后的故事后,我才发现我错得有多离谱……

《祭侄文稿》,全称是《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这是颜真卿在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颜真卿前往河北,搜寻为国殉难的兄长颜杲卿满门尸骨之时,却只找到了侄儿颜季明的头骨和兄长颜杲卿的一条腿骨。

面对着兄长、侄儿的遗骨,颜真卿声泪俱下地写下了这篇《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这是颜真卿用血和泪写下的忠魂悲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重要寄托。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铁骨铮铮的男儿颜真卿

说到这,不知道大家还可曾记得去年年初那场《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的风波?

在文物界,有着“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而就在去年,台北故宫博物馆不顾《祭侄文稿》已经一千两年余岁的“高龄”,在毫无后续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出借日本!引起了国人的轩然 *** ,用当时的热评来形容是更好不过的——拿着最有时代气节的表帖,干着最有辱民族大义的事情!

一说到这个就来气,算了,还是不说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走近颜真卿……

颜真卿,出身于琅琊名门颜氏,从小便受到了极为良好的教育,于二十五岁之时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而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平原。

当时的平原郡隶属于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麾下,那一年已经是公元753年,也就是安史之乱前夕,手握重兵的安禄山已经流露出了不臣之心。颜真卿到任后四处饮酒作乐,麻痹安禄山,暗中则散尽家财招募义勇,加固城墙,以应时变。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扯起了反唐的大旗,颜真卿在得知消息后,连忙遣使向长安送信,而后率军死守平原,联络时任常山太守的兄长颜杲卿在河北高举唐朝大旗,引得河北十七郡重新归附唐朝。

随着河北十七郡重归唐朝怀抱,正在加紧进攻潼关的安史叛军与老巢范阳的消息被切断。安禄山得知消息后,连忙命史思明、尹子奇率军急攻河北,因河东节度使王承业见死不救,河北十七郡寡不敌众,除平原郡、清河郡、博平郡外,大多再度被叛军攻陷。颜杲卿坐镇的常山郡也因物资不足,兵源短缺,在苦战八日后失陷,颜季明城陷后被杀,颜杲卿被押送至洛阳,遭到安禄山虐杀。这也是《祭侄文稿》中“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描述的景象。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铁骨铮铮的男儿颜真卿

颜真卿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可是此时王承业获罪被罢黜,名将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使,率五千朔方军抵达河北,颜真卿只能强忍悲痛,协助李光弼收复河北。在颜真卿的配合之下,李光弼迅速收复了常山等郡,并且给予史思明所部叛军重大打击。

可是,好景不长,潼关失陷,唐玄宗西行巴蜀,太子李亨北上灵武称帝,唐朝平叛战局急转直下。不久,因唐肃宗李亨身边防御力量空虚,李光弼、郭子仪只能被迫率军回师灵武,拱卫唐肃宗。

得知李光弼、郭子仪等人撤军的消息后,史思明率军卷土重来,再度攻陷常山等地,颜真卿见平原郡孤立无援,百姓人心惶惶,毫无再战之力,遂与众人商议之后,放弃平原郡,西渡黄河,前往凤翔朝见唐肃宗。

入朝后,颜真卿被唐肃宗拜为刑部尚书,而后转任御史大夫,在中枢法治最为混乱的时候,以一己之力重新为朝廷制定了法度,规范群臣。

在而后的时间里,颜真卿多次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把持朝政的权臣,多次被贬。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前往河北寻觅兄长满门遗骨,这才有了那篇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的问世。

时间来到了公元783年,此时的颜真卿已经七十五岁高龄,因奸臣卢杞的排挤,颜真卿被授予了毫无实权的太子太师之职。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铁骨铮铮的男儿颜真卿

为此时,因唐德宗一昧的采取强硬手段进行削藩,引发了“二帝四王之乱”,河北三镇、淮西镇以及泾原军先后作乱。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汝州,在奸臣卢杞的操纵之下,唐德宗下诏命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旨,引起了轩然 *** ,宰相李勉以“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为由,上书要求唐德宗留下颜真卿,因为卢杞暗中操作,唐德宗并未同意。

颜真卿拒绝了所有好友、门生的好意,在明知是死的情况下,前往李希烈军中。因颜真卿德高望重,李希烈多次招降,不惜以宰执之职对颜真卿威逼利诱,皆被颜真卿严词拒绝。

一来二去之后,李希烈恼羞成怒,派出宦官前去赐死被囚禁在蔡州的颜真卿。颜真卿起初以为宦官是唐德宗派出,怪罪他并未完成朝廷所托,前来赐死他的,正准备从容赴死,而后得知这是李希烈派出的宦官,颜真卿起身破口大骂,而后被缢杀,享年七十六岁。

得知颜真卿死讯后,奉诏平叛的嗣曹王李皋率三军痛哭,平定叛乱后,又专程派人收敛颜真卿尸骨,礼送回京……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2/35815.html

“《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是什么?铁骨铮铮的男儿颜真卿” 的相关文章

韩滉:唐朝中期宰相、画家,传世名作《五牛图》的作者

韩滉:唐朝中期宰相、画家,传世名作《五牛图》的作者

韩滉(huàng)(723年-787年3月19日),字太冲,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画家,太子少师韩休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年...

周通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七位

周通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七位

周通,《水浒传》人物,青州人,绰号";小霸王“早先在桃花山落草为王,是个地方恶霸。因外表酷似项羽,人称“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绿沉枪。上梁山后,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周通被封为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第十六名,排梁山好汉第八十七位,星号地空星。征讨方腊时,周通在独松关被厉天闰杀死。死后追封:义节...

穆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位

穆春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八十位

穆春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小遮拦,江州人氏,原是揭阳镇富户,与哥哥穆弘同为当地一霸。后参与营救宋江,大闹江州,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八十位,上应地镇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后辞官返回揭阳镇。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穆春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小说中,揭...

南宋政治家乐雷发简介: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

南宋政治家乐雷发简介: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的诗歌有什么特点?他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隐居于吴淞青丘,故自号青丘子。元末明初时期著名诗人,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译文及注释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

《八阵图》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注释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石不转:指...

《登楼》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登楼》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