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诗词文献9年前 (2015-12-22)74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文观止·卷四》收录了李斯的《谏逐客书》,此书不仅文采斐然,辩词极佳,更是博引古今,规模宏大。

李斯不仅凭借此书改变了自己本该被遣返的命运,还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终于跻身枢机之列,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仕途生涯。

秦王政九年,嫪毐与太后的丑事被揭发,秦王愤怒不已,夷嫪毐三族,此事震惊朝野。连相国吕不韦都受了牵连,史书曰“王以文信侯奉先王功大,不忍诛”。

要知道,嫪毐可是被吕不韦提拔起来的人,而吕不韦又是个卫国人。

从秦穆公时期,秦国就有了重用外国人的传统。自秦孝公商鞅变法后,这种传统更是得到了发展和扩大,秦国显贵的基本都是外国人,代代丞相都由外国人当,本土的秦国贵族们那是一个气啊。

他们认为外国宾客抢了自己的饭碗,你看别的国家,哪个不是重用本土贵族的?为了赶走这些宾客,他们联合起来向秦王劝谏,借口说:“这些人来到秦国无非都想着捞一笔,他们胳膊肘始终是朝外拐的,不可信任。”唆使秦王逐客。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这件丑事本就能让人羞红脸,而且秦王又是那样一种性格,自然是怒气难平,正愁没处发泄,就接受了贵族们的意见。

咸阳城内立马展开了一场大搜捕,所有外国宾客都要被抓起来遣返回国。李斯作为一个楚国人,自然是在遣返名单中的,况且他又是吕不韦举荐的,自然是逃不掉了。

第二年,连丞相吕不韦都被罢官,被赶回封国洛阳。

李斯却能凭一纸《谏逐客书》,不仅没有被遣返,还能以他卓越的文采和见地得到秦王的赏识。

《谏逐客书》开场:事实胜于雄辩

本土贵族赶走宾客的理由,是很站不稳脚的,秦王是被怒气冲昏了头脑,才听从。

所以李斯开篇就要列举出事实,让秦王明白,“外客”不负秦。

李斯列举出了秦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他们都用了不少外客: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重用的是蛮夷人由余、楚国人百里奚、宋国人蹇叔、晋国人丕豹、公孙支,这些都是秦穆公时代的名臣,秦穆公通过重用他们,完成了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的伟业。

秦孝公重用卫国的商鞅,推行商鞅变法,促成了秦国的强大,秦国有今天离不开商鞅的功劳。

秦惠王重用魏国的张仪,破坏了山东六国的合纵,然后才敢蚕食中原,夺取大片的土地。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所以说,外客有什么辜负秦国的地方呢?

李斯写道这里,秦王心里就有点感触了。

李斯又在书中用激将法,通过拿人才和珠宝做对比,来劝谏秦王:

秦王宫里的宝物,有和氏璧、随侯珠、昆山玉、太阿剑,这些宝物秦国本土并不能生产,都是外来的,而秦王对他们爱不释手。

郑国的美女和乐曲,在秦王宫十分受到欢迎,也深得秦王的喜爱。

难道秦王只爱外国的宝物和美女,而不爱外国的人才吗?

那些宝物和美女,只要能得到大王的喜欢,都能得到王宫的接纳。然而一些从心底里就想为秦国效忠的人才,大王却不分好坏,要将他们统统罢免。

难道大王只爱惜享乐的器具,而不爱惜治国的人才吗?恐怕这种做法,不利于您在诸侯中称霸。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鬼谷子》中有这么一条:用利益诱惑别人,同时用威胁恐吓别人,更有利于别人同意你的意见。

李斯讲完外客对秦国的好处,同时又讲驱逐外客对秦国的坏处:

江海不拒绝每一条细流,所以才能成就他们的博大;泰山不拒绝每一颗沙石,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雄伟。

国家想要强大,就得吸引来人才。现在秦国把人才都给赶走,就是逼着他们去别国,给秦国的敌人效力。

这种做法就像是送给强盗财粮,送给敌国兵甲,削弱自己而给敌国创造机会,实在是不可采取!

六国一直是秦国的竞争对手,六国强则秦国衰,李斯向秦王展示了驱逐外客所带来的威胁,秦王看完后立刻就改变了主意。

这封《谏逐客书》不仅让李斯得以继续留在秦国,它还展示出了李斯有远见的目光,让李斯得到了秦王的赏识,从此李斯平步青云,成了嬴政最得力的助手,最后当了秦国的开国功臣和丞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2/37840.html

“《谏逐客书》是什么内容?李斯又是得到如何秦王的赏识的?” 的相关文章

李延寿:唐朝著名史学家,独立撰成《南史》《北史》

李延寿:唐朝著名史学家,独立撰成《南史》《北史》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字遐龄,唐代著名史学家,相州人,祖籍陇西郡狄道县,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李延寿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隋书》中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段景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八位

段景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八位

段景住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金毛犬,涿州人氏,以盗马为生。他盗取金国王子的照夜玉狮子马,想献给宋江,却在途中被曾头市劫去,只得上梁山告知此事,结果引发了“晁盖战死、宋江上位”等事件。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八位,上应地狗星,担任走报机密步军头领。征方腊时溺死于杭州外海,追封义节郎。那么下面历史网...

蔡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四位

蔡福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九十四位

蔡福,《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之一,北京大名府人(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原为大名府两院押狱兼行刑刽子手,因杀人手段高强,人呼";铁臂膊";。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时,蔡福、蔡庆兄弟两个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专管梁山杀人行刑的事情,排梁山泊好汉第九十四位。在征讨方腊时,蔡福阵亡。死...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希烈(?-758年...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明朝工部尚书严震直简介:著有《遣兴集》、《大观录》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明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高启的代表作是什么?

高启,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高启出身富家,童年时父母双亡,但他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读书过目成诵,久而不忘,嗜好诗歌。高...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刘伯温未卜先知

传说刘伯温能未卜先知,曾作一首《烧饼歌》,又名《帝师问答歌》,那么预言大明国运的《烧饼歌》有多神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有小太监前来禀报:国师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就顺手拿起一只金碗扣在饼上,才传命召见。刘伯温行过礼后,朱元璋故意问道:“听...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