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为何执意逼迫哥舒翰主动出击,葬送18万精锐

中国历史1年前 (2023-04-24)55

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已有一年,叛军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先后攻占了洛阳、陕县,兵临潼关城下,长安危在旦夕。

此时带着18万大军镇守在潼关的,是开元时代的名将哥舒翰。

在这位老将的指挥下,叛军多次大举攻城,都无法突破潼关半步。

而安禄山虽然已经起兵一年了,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一边是长安近在眼前,自己却始终无法攻破潼关,占领帝都长安。

另一边,河北、河南大片范围内,各地官吏纷纷组建民军,愣是挡住了叛军的进攻势头,而且郭子仪、李光弼带着军队甚至收复了不少失地。

而安禄山的军队则是被打得龟缩在洛阳一带,战局迟迟没有进展。

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安禄山很快就会被郭子仪和李光弼抄了后路,唐军即可南北夹击,将叛军一网打尽。

安禄山显然是嗅到了这种危险,惊慌之下,干脆将手下一众谋士召来臭骂了一顿,而且还做好了要放弃洛阳,退守老巢范阳的准备。

另一边,在唐军各方平乱将领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攻灭叛军的战略共识:

安禄山大军南下攻占洛阳后,一直试图攻取长安,而哥舒翰手里的18万大军在长安的门户潼关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将叛军主力吸引在这里。

郭子仪、李光弼趁此机会在北方发起了数次凌厉的攻势,叛军接连败北。

接下来,他们的计划是,只要哥舒翰在潼关坚守不出,牢牢吸引住叛军主力,那么郭子仪和李光弼则可趁机北伐,一举攻占叛军的老巢范阳。

到那个时候,安禄山丢了老巢,没了根据地,前有哥舒翰阻挡,后有郭子仪、李光弼断了后路,唐军可以南北夹攻,叛军必然土崩瓦解。

哥舒翰显然是对战局有着清醒的认知,所以尽管手中有18万大军,但绝不主动出击,只管坚守不出。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不出几个月,安禄山的老巢就会被端掉,到时候,叛乱极有可能在一两年内彻底平定。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唐玄宗李隆基却不顾反对,连番下达诏令,强行命令哥舒翰主动出击,收复被叛军占领的东都洛阳。

哥舒翰深知一旦主动出击,必将惨败收场,无奈之下,于出发当日恸哭不止,随即带着大军出发了。

灵宝惨败

当时,洛阳和潼关之间还隔着一个陕县,是去洛阳的必经之路,大军从潼关出发后,要想收复洛阳,陕县就必须先攻下来,而要攻克陕县,中间必须经过一段长达70里的山道。

这段山道就位于河南灵宝市,这条山道的北边是黄河,南边是险峻的高山峻岭,狭长的道路就夹在黄河与高山之间。

如果稍微了解一点军事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地形是搞伏击战的更佳地点,叛军知道这一点,哥舒翰自然也清楚。

所以,当大军抵达路口时,哥舒翰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派了侦查兵前去侦查了一番,才敢行动。

哥舒翰虽然深知一旦进入这条狭长道路,哪怕是18万大军也将没有任何优势,因为道路狭长,能容纳的人数有限,18万人也得像排队一样挨个通过。

可他如果就此止步的话,唐玄宗李隆基会认为他畏敌不前,故意搞事情,到时候照样会被砍头。

无奈之下,哥舒翰为了保险起见,做了一个比较稳妥的安排。

他任命大将王思礼为先锋,率军5万先行进入这段狭长道路,后续以庞忠等人率领10万大军紧随其后,自己则亲率军3万渡河到黄河北岸擂鼓助威。

如此安排,很明显是想把大军一分为三,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遇到突 *** 况,不至于全军覆没。

可哥舒翰还是失算了,这18万大军将在顷刻间土崩瓦解!

当王思礼带着5万大军进入山道后,还真就遇见叛军了,不过唐军不仅没有害怕,反而十分高兴,因为他们眼前的叛军,衣衫不整、三五成群、东倒西歪的。

这种画面顿时就把官军士兵们逗笑了,心想,就这种乌合之众,也敢扯旗造反?

这时,这股叛军一见朝廷大军杀来,顿时吓得四散奔逃,旗子、兵器扔了一地,撒腿就跑,王思礼随即率军追击。

翰与良丘登北阜,以军三万夹河鸣鼓,思礼等以精卒居前,余军十万次之。乾祐为阵,十十五五,或却或进,而陌刀五千列阵后。王师视其阵无法,指观嗤笑,曰:“禽贼乃会食。——《新唐书》

谁知,才没追多远,叛军竟然都跑没影了,正当唐军士兵们还在纳闷时,山上突然滚下大量的滚木、大石头,还伴随着一阵箭雨射来。

唐军虽然兵多,但士卒拥挤于隘道,难以展开,一时间,死伤惨重。

身在黄河北岸的哥舒翰见状,随即通过信号传令,让大家用毡车在前面开路。

所谓毡车,就是古代一种防滚木、大石头冲击的战车,车辆的底盘很高,士兵一般躲在车子的底盘下面,推着车子前进。

但叛军指挥官崔乾佑也不是吃素的,他当即下令找来大量的干柴、草垛,堆在前面,一把火下去,战场上瞬间飘散出滚滚浓烟。

唐军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浓烟眯了眼睛,什么也看不清,顿时陷入混乱,于是闭着眼睛挥刀乱砍。

叛军其实并未进攻,只是放了烟雾,唐军士兵一番砍杀其实砍死的全是自己人。

最严重的是,身在后面的士兵见状,以为前方遭到了叛军攻击,于是不断地朝着前面放箭,一时间,天空再度下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箭雨,唐军士兵被自己人射死者不计其数。

关键时刻,叛军统领崔乾佑眼见时机来临,立即下令所部同罗精骑绕到唐军背后发起突袭,唐军瞬间被打崩溃,四散奔逃,自相践踏而死者、坠河而死者不计其数。

后面的10万唐军眼见前方大溃败,直接被叛军的攻势给吓坏了,士兵们纷纷夺路而逃,不战自溃,10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黄河北边的哥舒翰身边的3万大军一见这画面,顿时惊慌失措,士兵们随即原地解散,争相逃命。

18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被杀的、掉进黄河淹死的、被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损兵十余万。

哥舒翰自知败局已定,无力挽回,只好带着仅剩的数百骑兵狼狈地逃回了潼关,聚拢败兵后,仅剩8000人回来。

贼负薪塞路,顺风火其车,熛焱炽突,腾烟如夜,士不复相辨,自相斗杀,尸血狼籍,久乃悟。又弃甲奔山谷及陷河死者十一二。有粮艘百余,军争济,艘辄沉,至缚矛盾乘以度,喧叫振天地。贼乘之,奔溃略尽。——《新唐书》

但叛军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立即挥师西进,一路追杀到潼关,哥舒翰仅剩的这八千败兵,早已被吓破了胆,根本守不住,连潼关也一块儿丢了。

哥舒翰只好带着一百余骑逃到关西驿(陕西华阴县)暂歇。

不过,哥舒翰似乎并未放弃,他当即下令张贴榜文,聚集败兵,准备整合兵马,夺回潼关。

谁知,在这关键时刻,哥舒翰手下的大将火拔归仁突然带着百余名骑兵冲进驿站,径直走进哥舒翰的房间,谎称道:贼兵追来,请将军速速随我上马暂避。

对于这位心腹大将,哥舒翰自然没有怀疑,于是当即上马离开驿站。

可当他走出驿站后才发现眼前的情况十分异常,火拔归仁这是派兵包围了驿站,这阵势更像是一场兵变。

发现不对劲的哥舒翰赶紧下马质问火拔归仁,究竟想干什么?

这时,火拔归仁才不急不慢地说道:将军率领20万大军仅仅一战便全军覆没,这种败局,您再回去,也得被问罪斩首,将军难道忘了之前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因为打了败仗被皇帝诛杀的吗?所以,请将军随我一路东行就对了。

哥舒翰听完,顿时明白了一切,自己手底下这帮人是要投降叛军啊!

于是火拔归仁等绐翰出关,翰曰:“何邪?”曰:“公以二十万众,一日覆没,持是安归?公不见高仙芝等事乎?”翰曰:“吾宁效仙芝死,汝舍我。”——《新唐书》

于是,哥舒翰当即就要跑,他再怎么说也是大唐三军统帅,怎么可以投降叛军?

但火拔归仁已经铁了心要投降,干脆把哥舒翰给捆了起来,强行带着他一起投降了叛军。

事实上,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哥舒翰和安禄山之间就是仇人,两人互相看不惯对方,这次他算是落到了仇人安禄山手里了。

那一日,只见安禄山对跪在自己面前的哥舒翰说道:以前你宗室瞧不起我,现在怎样?

哥舒翰听完,当即回应道:

您是开创天下的皇帝,如今天下尚未平定,留着我还有价值,我可以写信给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劝说他们投降,这样您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平定河北了。

安禄山一想也对,于是让哥舒翰立即写了劝降信。

谁知,不久之后,他收到的回复,无一例外的都是这几个字:哥舒翰,你怎么不去死?那样还能留下忠义之名!

很明显,哥舒翰的劝降信并没有什么用,安禄山随即便将哥舒翰关了起来,不久之后被其子安庆绪所杀。

翰以书招诸将,诸将皆让翰不死节。禄山知事不可就,囚之。——《新唐书》

东京平,安庆绪以翰度河。及败,乃杀之。——《新唐书》

谁也想不到,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最后竟然以投降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晚节不保,留下骂名。

然而,灵宝惨败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李隆基身上。

当初,哥舒翰极力反对出潼关与叛军决战,其他各路将领也在反对,李隆基为何就是不顾反对,强令哥舒翰出兵呢?

其实哥舒翰、李隆基、杨国忠三个人都是有责任的,但哥舒翰的言行,也为自己兵败埋下了伏笔。

而这件事的起因,还得从哥舒翰自己身上说起,正是因为哥舒翰的一番骚操作,不仅激化了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还引发了皇帝的猜忌。

哥舒翰是如何激化矛盾的?

为了搞清楚事实的真相,咱们的先弄清几个人物关系:

哥舒翰当时和宰相杨国忠属于政治盟友关系,他们联合起来就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安禄山。

但是安禄山有个堂兄弟叫安思顺,是当时的朔方节度使,而且立下不少战功,但是安思顺和安禄山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而哥舒翰和安思顺又是死对头。

安史之乱爆发前,安思顺作为朔方节度使,辖区和安禄山接壤,他发现了安禄山的异常行为,所以多次向朝廷举报,说安禄山图谋不轨,请朝廷严加防范。

后来安禄山果然举兵谋反,但安思顺由于和安禄山有一层亲戚关系在里面,所以朝廷不仅不让他继续担任朔方节度使了,还将其召回京城,改任文职。

李隆基很清楚,安禄山谋反这事儿跟安思顺没有半点关系,而且安思顺还曾经多次举报安禄山谋反,足以说明安思顺是个清白的人。

所以,李隆基也不愿意杀了安思顺,还任命他为工部尚书,让他在这个文职岗位上干到退休。

谁知,没过多久,随着叛军一路攻城夺地,东都洛阳也丢了,叛军兵临潼关,长安也危在旦夕。

李隆基将此前打了败仗的高仙芝、封常清杀了之后,又任命哥舒翰为平乱元帅。

哥舒翰在潼关多次击败叛军进攻后,被李隆基下令嘉奖,还将其升职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俩职务是个重点,在唐朝,只要升职到这个职务,就相当于拥有了大唐帝国宰相的权力,而哥舒翰此时既是兵马大元帅,又是宰相。

这就使得当时的宰相杨国忠有了危机感,他深怕有一天,自己的位置被哥舒翰取代,因此惶惶不安。

哥舒翰与杨国忠开始出现矛盾,两人之间逐渐有了裂痕。

在这关键时刻,哥舒翰又干了一件蠢事!

他自以为当上了兵马大元帅,而且叛军攻势正猛,眼下正是用人之际,皇帝需要自己带兵平叛。

所以,他便以此为机会,报复自己的仇人安思顺。

他授意手下的人在潼关伪造了一份安思顺和安禄山之间来往的信件,里面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些通敌卖国的事情。

哥舒翰接着便将这份伪造的信件送到皇宫,声称自己查获了叛军探子,搜出了安思顺通敌的罪证,因此请求将安思顺处死。

李隆基当时无将可用,还需要依赖哥舒翰带兵平叛,只好牺牲了安思顺,下令将其处死。

殊不知,此事已经开始引起皇帝的猜忌。

作为老牌的政治家,李隆基玩儿权谋的时候,哥舒翰都还不知道在哪,老皇帝深知安思顺是被哥舒翰陷害的,可现在自己又必须依赖哥舒翰统兵平乱,不好拒绝,只能将安思顺处死。

对于李隆基来说,哥舒翰就是骄兵悍将,仗着朝廷需要他平乱,便以此要挟皇帝,处死无辜大臣。

今天你敢要挟皇帝,明天万一挥师东进,把皇帝赶下岗咋办?所以李隆基对他开始有了猜忌之心。

而安思顺的死,又 *** 了杨国忠,好家伙,哥舒翰身上有这么大能量,堂堂朝廷大臣,工部更高长官,你哥舒翰一句话,就把人弄死了。

那自己这个宰相会不会将来有一天,他哥舒翰一句话也得玩儿完?

由此,杨国忠也开始防范起哥舒翰来。

没想到的是,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却直接激化了哥舒翰与杨国忠之间的矛盾。

当时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并不是打着谋反的旗号,而是打出了清君侧、杀杨国忠的旗号。

所以哥舒翰手下就有人劝说他,上奏皇帝,把杨国忠宰了,这样叛军就没有借口了,一定会失支持,到时候反击叛军就会更容易。

但这事儿被哥舒翰严词拒绝了,因为作为统帅,他是清楚的,如今叛军攻势正猛,朝廷内部绝对不可以起内讧。

但哥舒翰手下的心腹还是不甘心,干脆想了个主意,说他们可以带30名精兵去长安,把杨国忠绑来潼关,到时候在潼关宰了他,再上奏皇帝。

这可就玩儿大了,哥舒翰更不愿意干了,当即就回应道:如果那样做,那谋反的就成我哥舒翰了。

就这样,此事不了了之,但这事儿还是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

当听闻此事后,杨国忠顿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哪天就被哥舒翰给宰了。

惊慌之下,杨国忠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自己组建一支军队,驻守在长安一带,以防备哥舒翰。

于是,杨国忠主动向李隆基表示,眼下大军都在潼关,长安十分空虚,无兵可用,一旦有变,长安势必不保,所以想组建一支军队来加强长安的军事力量,以防备叛军。

李隆基也没想到这是杨国忠和哥舒翰在暗中较劲,所以很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杨国忠很快就组建起一支三千人规模的军队,接着又拉起了一支万余人的队伍,驻扎在灞上,由自己的心腹大将杜乾运指挥。

杨国忠终于有了对抗哥舒翰的本钱,但哥舒翰不乐意了。

眼下大敌当前,你杨国忠不仅不想着如何退敌,反而组建军队安插在自己背后,准备随时插自己一刀,这让哥舒翰十分不爽。

于是,哥舒翰又上奏皇帝,说自己作为军事统帅,出于平乱的目的,需要将灞上这支万余人的军队纳入到自己的指挥体系下。

李隆基一想也是,统一指挥才能更高效嘛,于是大笔一挥,杨国忠手里这支军队直接落入了哥舒翰手里。

不久之后,哥舒翰又将杨国忠的心腹大将杜乾运诱至潼关给杀了,彻底吞并了这支军队。

哥舒翰此举释放出来的意思很明显:你杨国忠不要老想着背后整我,不然的话杜乾运就是你的下场。

此事发生后,直接吓坏了杨国忠,他甚至在惊慌之下,对自己儿子说:你爹我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不过,几天之后,一份情报改变了他们所有人,也改变了整个历史!

有一天,李隆基收到一份情报显示:

近日,驻扎在陕县的叛军贼将崔乾佑,手下仅有4000兵力,而且都是老弱残兵,可趁机攻其不备,一举攻下陕县,再收复洛阳。

李隆基看完之后,十分心动,这可是收复东都洛阳的大好时机啊。

但李隆基对于这份情报,还是有点犹豫,于是给哥舒翰写了一封信询问他的看法。

哥舒翰作为一代名将,对于这种假情报当然是一眼就能看穿的,于是上奏说:

安禄山长期在边塞与胡人作战,手下大将更是经验丰富,不可能就这么点兵,肯定是假情报,故意引诱官军出战,进而一举歼灭朝廷大军。

另一边的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也上奏说,哥舒翰本来身体就不好,这连叛军都是清楚的,而且哥舒翰手下的部队是从各地征集而来,短期很难做到协调一致,战力也打了折扣。

所以,哥舒翰应该坚守潼关,拖住叛军主力,郭子仪和李光弼则可率军北上,攻占安禄山的老巢范阳,到时候可一举歼灭叛军。

不得不说,各地平乱将领对时局的认知是非常清醒的,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下去,安史之乱很可能一两年就彻底平定。

谁知,杨国忠此时为了削弱哥舒翰,也极力劝说李隆基命令哥舒翰出兵。

而此时的李隆基,也急于打一场胜仗来挽回自己的自尊,于是强令哥舒翰出兵,结果招致灵宝惨败。

18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潼关也被叛军攻破,李隆基惊慌之下,只好逃往四川避难。

李隆基为什么执意逼着哥舒翰出战呢?

从整个过程来看,哥舒翰、李隆基、杨国忠三个人都有很大的责任。

首先是哥舒翰,他当上兵马大元帅后不久,就急着陷害安思顺,使得李隆基开始猜忌他。

接着和杨国忠之间矛盾爆发,他杀掉杨国忠的心腹杜乾运时,以李隆基的精明,恐怕早就清楚是哥舒翰故意杀的。

这就把哥舒翰置于一个不利的局面,他先是诬陷害死大臣,接着又不经过皇帝允许,擅自诛杀大将,而且是用的陷害这种方式,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对于李隆基来说,哥舒翰此举就是骄兵悍将的表现,现在仗着朝廷需要自己,就敢以此要挟皇帝杀大臣,默许他杀大将。

那这样的平乱元帅,至少是个不听话的将军,一旦平乱的统帅不听指挥了,那朝廷面临的可就不止一个安禄山了,哥舒翰这样的骄兵悍将也有可能成为叛军。

至少在李隆基眼里,哥舒翰的表现会让人产生这样联想。

所以,李隆基强令他主动出兵,就是想试探哥舒翰到底听不听指挥,到底还有没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这也是哥舒翰自己给自己挖的大坑,结果埋葬了自己的一生英名。

其次,李隆基当时面临很大的后勤压力,急于想打出去。

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粮食产量并不高,而长安可是百万级人口的城市,即便是太平盛世的时候,长安都经常面对没饭吃的情况。

连李隆基自己都多次带着文武百官到洛阳“就食”,简单说,就是由于交通运输不便,每年运到长安的粮食都不够吃,只能去洛阳这样的水运枢纽城市解决吃饭问题。

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很快被叛军占据,黄河水运枢纽直接被中断,虽然还能从南方调运粮食,但也捉襟见肘。

尤其是潼关聚集了18万大军,凭空多出来18万人,每天都得吃喝,更加剧了粮食危机,大军的后勤很难得到持续的保障。

如果按照一个人一天吃两斤粮食的话,18万人一天就得消耗掉36万斤,也就是180吨,这是很恐怖的数字。

所以,李隆基还面对着严峻的粮食危机,所以当看到情报时,他急于解决这个问题,想主动打出去,只要收复洛阳,就能重新恢复黄河水运,粮食危机自然解除。

其三,杨国忠作为宰相,极力劝说李隆基逼着哥舒翰打出去。

杨国忠的劝说,加上各种谄媚之语,甚至为了让哥舒翰出战,还会说一些哥舒翰拥兵自重之类的话。

这直接会 *** 李隆基敏感的内心,加剧对哥舒翰的猜忌,所以要逼着他出战,看看哥舒翰到底听不听话。

总的来看,要说谁的责任大,肯定哥舒翰自己要负很大责任,他的一番操作,成功把自己陷于不利的形势。

而李隆基的责任基本和哥舒翰一样大,猜忌心加上粮食危机的影响下,让他慌了手脚,根本不去辨别情报真伪,就听杨国忠一面之词,强令哥舒翰出战,结果葬送18万精锐大军。

史书上大多都批评说是因为杨国忠的谗言,才使得李隆基决定让哥舒翰出战的。

但事实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李隆基,作为一个老牌的政治家,开创开元盛世的皇帝,他难道连一份情报的真伪都分不清吗?更何况连郭子仪、李光弼都极力认为不能出战。

可李隆基还是听不进去,做出了错误决定,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新唐书》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 *** 搜索,侵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304/501046.html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为何执意逼迫哥舒翰主动出击,葬送18万精锐” 的相关文章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事后为何没人替他平反?

秦惠王为何要杀商鞅?事后为何没人替他平反?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秦国因为实施“商鞅变法”,获得了巨大的红利。后来,秦孝公去世后,秦惠王却开始清算商鞅。商鞅走投无路之下,被逼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商鞅被杀后,秦惠王还对商鞅的尸体处以车裂之刑。秦惠王虽然对商鞅处以极刑,但是...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做了三十年皇帝 刘禅是怎么做到的

诸葛亮死后刘禅还做了三十年皇帝 刘禅是怎么做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病逝,平庸的刘禅为何还能当30年的皇帝,2个原因很重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引言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享年54岁。自刘备病逝后,诸葛亮承担起了托孤的重任,先是平定南蛮叛乱,修复与东吴的关系,然后五次北伐中原,实现复兴汉室的梦想。天...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刘邦是秦末不可多得的枭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统治者,对于和自己竞争最终失败的人,都会有意贬损他,污化他。对其子孙后代,都会着意打击。比如李世民打败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不但杀掉他们的儿子,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着意地贬损。在史书上,李建成变成了一个...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师刘熙,精通郑玄经学,钻研《周易》、《尚书》、《论语》等。建安年间,与许靖等一道来到蜀地。刘备平定蜀地,以许慈、胡潜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一起掌典文献古籍。后主刘禅时期逐渐升至大长秋,后卒于任上。其子许勋官至...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创东发学派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乾隆一共有十几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令妃的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有十七个儿子,为何最终传位给令妃的儿子?是因对她的爱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绝对不会是因为爱极了令妃才把皇位传给第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历史上的乾隆不仅没有后人想的那么深爱令妃,甚至可能在他心里都没拿令妃当回事。在乾隆心目中令妃不过是富察皇后的...

唐朝之后长安成为一座废都 长安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唐朝之后长安成为一座废都 长安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

唐朝末期的长安经历了什么?为何在此之后长安就成为了一座废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前言: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对长安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作为十三朝古都,长安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脉络,沉淀了从周朝到唐朝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安凭借着它绝佳的地理...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