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古代女子“卖身葬父”,为什么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让人泪目

中国历史2周前 (04-19)8

前言

我们是否曾在古装剧中见过这样的画面——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子,跪在集市边,身旁立着写着“卖身葬父”四个大字的木牌,脸上满是无奈与心酸。

那样的画面,是否让我们感到不解和莫名其妙?她的父亲刚去世,为何不自己找处地方埋葬,非要出卖身体来换取安葬费用?这一现象的背后,其实充满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无奈与残酷。

我们是否想过,这种“卖身葬父”的选择,满载的是对父母孝心的体现,还是社会规则的无奈抉择?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34;

在中国古代社会,孝道被视为社会伦理的基石。儒家文化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与孝顺,这被看作为道德的基础。父母去世后,子女有义务为其举办体面的葬礼,以确保他们来世得到安息。

所以当一个家境贫苦的女子,在父亲去世后选择“卖身葬父”,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被视为对父母终极孝顺的体现。社会上也会对她们的行为表示同情与谅解。

然而,我们是否想过,在那样的选择背后,隐藏的是怎样的绝望与无奈?那仅仅是为了孝顺而做出的选择吗?

当时的土地制度决定普通人无埋葬权利

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要么属于皇室国库,要么属于地主阶级。而普通农民是没有土地所有权的,他们经营的土地必须向国家或地主交租。

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权力随意选择墓地来埋葬亲人。未经允许私自挖坑或埋人,不仅违反法律,还会被视为对统治阶级的不敬。

所以,即使父亲刚去世,一般百姓也很难找到合法的墓地来安葬。尤其是女性,在当时极度匮乏的经济地位下,要为父亲寻得葬身之地,简直是难上加难。

古代丧葬礼仪复杂冗长 需大量经济支撑

此外,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远比现代复杂得多。根据当时的礼制,子女必须选择良好的材质与工艺为父母 *** 棺材,挑选风水宝地来埋葬,并举行一系列冗长的祭祀仪式。

这无疑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撑。对于普通百姓家庭来说,完成这样的丧葬礼仪无异于沉重的负担。而在当时极度重男轻女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往往毫无经济独立能力。

当她们陷入巨大的经济困境时,已经没有其他路径可走——她们无法合法埋葬父亲,没钱完成丧葬礼仪,又几乎没有谋生的能力。这时,出卖自己的身体以获取丧葬所需,便成为她们唯一的选择。尽管这种行为在今人看来极端可怖,但它恰恰揭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绝望处境。

户籍制度也将她们逼上绝路

在古代社会,丧失了父母的户籍,女子的人生就将陷入绝境。如果她们无法给父母一个安息之地,自己原有的户籍也会变得复杂起来。

很多情况下,她们会完全失去户籍,沦为社会中的孤魂野鬼。要在父母去世后继续正常生活已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是出卖身体,她们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生的希望。

董永卖身葬父成孝典范

在古代,这样的“卖身葬父”故事并不鲜见,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东汉时期董永的故事。董永生于一个极其贫寒的家庭。他的父亲去世后,由于缺乏丧葬的费用,只能将父亲的遗体暂时停放在草棚内。这让本就心中悲痛的董永倍感绝望与无助。

最终,他豁出去地决定出卖自己,以获取埋葬父亲所需的全部费用。后来,他的故事被编入古代典籍《二十四孝》中,成为中国历史上孝道的典范。

好在,董永最终幸运地重获自由,其中的曲折与艰辛:可见,在古代社会,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权力决定生死。而对于女性来说,这种权力更是遥不可及。她们无法定夺自己的生死,也无法定夺自己亲人的生死。这就是她们不得不选择“卖身葬父”的重要社会根源。

明太祖少时也历“卖身”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就连后来开创明朝、功绩卓著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遭遇。朱元璋还在家乡务农时,其父母和大哥先后因瘟疫与灾荒去世。由于整日伏案读书,朱元璋与二哥朱元照经济拮据,无力为他们举办丧事,只能放声痛哭。

这时,一位姓刘的富户路过此地,看到兄弟俩狼狈的样子,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于是他送上自己一块可用的土地,供他们埋葬父母。

多年以后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在与皇子们谈起这段往事时,眼中仍难掩当年的悲痛与绝境。可见,在那个时代,没有权、没有钱,就意味着一无所有,所谓的尊严与选择,更是遥不可及。

结语

纵观这些故事与历史,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古代女性“卖身葬父”的行为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当时的社会体制逼迫她们走投无路的结果。那是一个没有选择的时代,女性没有土地的选择权,没有丧葬的选择权,甚至没有自我的选择权。

在历史长河中,无数像她们一样的弱势群体,都曾在绝望中出卖身体,换取一线生机。今天,我们有责任反思历史给她们带来的深重伤害,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平等、尊重每个人选择权与生命尊严的社会。让人人都能活得体面自由,这正是我们现代人的共同追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2007.html

“古代女子“卖身葬父”,为什么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让人泪目” 的相关文章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呢?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呢?

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在君王拥有绝对权威的古代,争权夺利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同样都是文武双全的皇家子弟,为什么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呢?唐高祖李渊的天下从隋朝手中夺下。尽管身为隋朝臣子,眼见朝代更迭的机会到来,还是抓住机缘起义造反,打下了属于李家的天下。而唐太宗李世民,则不得不从父...

朱元璋用猪蹄问沈万三这是什么 沈万三又是怎么回答保命的

朱元璋用猪蹄问沈万三这是什么 沈万三又是怎么回答保命的

对朱元璋问沈万三,桌上的猪蹄叫什么?他用“3字”保住性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能够做到皇帝这个位子的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的心思缜密、喜怒难测,稍有不慎就会起疑、发怒,那么杀身之祸也就在所难免了。朱元...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为何会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蜀汉重臣、将领,性格正直简单,不刻意修饰情绪

邓芝(178年-251年),字伯苗。义阳郡新野县人。东汉名将邓禹之后,三国时期蜀汉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芝早年曾被预言能位至大将,后被刘备任为郫令,升迁为广汉太守。因任官公廉且有治绩,被征入朝为尚书。刘备逝世后,奉命出使吴国,成功修复两国关系,并深...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只有雍正才算得上清朝的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 ,享国276年。其中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比较有名的清朝皇帝,在位期间更是将清朝推举到了鼎盛状态,可为何只有雍正才算得...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

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冯胜,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冯胜是明初名将,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推翻元朝,横扫漠北的战役中百战百胜,为明朝统一立下巨大功劳。那朱元璋为何仅因冯胜私藏几件兵器就将他杀死呢一,投靠朱元璋冯胜与哥哥冯国用自小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