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盘点中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无价之宝,也许躺在某帝王将相的墓里吧

中国历史1周前 (04-20)8

中国历史上莫名消失的八大无价之宝,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们的失踪不仅令人惋惜,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1、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物。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孝元太后怒掷玉玺,将其摔破一角,后来王莽以纯金包嵌。

东汉末年,玉玺再次丢失,后被孙坚在攻入长沙时从井中女尸项下锦囊中的小匣子内取出。孙坚死后,袁术夺得玉玺,然而在他兵败身亡后,玉玺又归了曹操。

西晋统一后,玉玺归司马炎所有。西晋灭亡后,玉玺在北方十六国流传,最终由濮阳太守戴施献给了东晋皇帝。

东晋亡后,刘裕得到玉玺,传国玉玺开始在南朝流传。

隋文帝灭陈后,得到传国玉玺。唐初,玉玺由窦妻献给唐高祖李渊,后在唐传了三百多年。最后玉玺被朱温所得,落入了后唐手中。

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结契丹耶律德光进攻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见大势已去,便带着玉玺登玄武楼自焚,从此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后来,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在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多方考证,认定其为秦始皇所制传国玺。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明初,朱元璋遣徐达入漠北穷追远遁之残元势力,顺便索取传国玉玺,最终还是无功而返。明朝时期,也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但多被认定为赝品而未采用。

2、华夏九鼎

九鼎最初是在夏朝初年,由大禹铸造的。他划分天下为九州,并命令九州贡献青铜,最终铸造了九尊大鼎。

这些鼎上镌刻了九州的名山大川和奇异之物,象征着九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

随后,商朝取代了夏朝,九鼎也随之迁移。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

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再次迁移至此。

到了西周,周武王灭商后,九鼎归周所有。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雒邑,将九鼎置于该城太庙之内,九鼎的地位在整个周朝空前绝后。

之后九鼎的下落逐渐变得扑朔迷离,具体下落已经无人知晓,成为了千古未解之谜。

3、秦始皇十二铜人

秦始皇十二尊铜人最初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它们象征着大地的稳固和秦王朝的长治久安。

每一尊铜人都高达数丈,气势磅礴,令人望而生畏。

随着秦朝的灭亡,项羽率领楚军攻入咸阳,焚烧了秦始皇的宫殿和陵墓。

尽管项羽并未毁掉十二铜人,但它们的存在已经不再是王朝权力的象征,而是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

随后,汉朝建立,刘邦将十二铜人运到了长乐宫门前。这些铜人成为了汉朝的一大景观,也是汉朝皇帝的一种象征。

到了东汉末年,董卓为了筹措军费,下令将十个铜人熔化成小铜钱,剩余的两个铜人也在随后的历史变迁中逐渐消失,具体下落已无从考证。

4、北京人头盖骨

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裴文中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开始挖掘,首次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猿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被命名为“北京猿人”或“北京人头盖骨”。

随后的发掘中,又陆续发现了多个完整的头盖骨和大量骨化石,以及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等,这些发现为我们了解古人类的生活和演化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当时决定将头盖骨等化石转移到美国保存。

1941年,这些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撤离北京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然而,同年12月5日,当载有头盖骨的列车驶往秦皇岛准备登船时,由于随后爆发的珍珠港事件,日本军队俘虏了列车上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

多年来,关于北京人头盖骨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团。尽管有一些线索和传闻,但始终没有确凿的证据能够证明其具 *** 置。

5、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由明成祖朱棣下令编纂,初稿于永乐二年(1404年)完成,是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之大成的百科全书,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更大的百科全书”。

明朝灭亡后,经过战乱,这部大典的副本在乾隆时期就已经有几千册遗失。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翰林院的部分副本《永乐大典》在战乱中被抢走,几乎全部的副本都在这次浩劫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后,翰林院的人甚至偷偷将剩余的《永乐大典》带出宫外,卖给了外国人。

到了清末,经过多次的战火与浩劫,《永乐大典》的副本数量已经锐减至800多册。

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外国使馆的过程中,翰林院也遭到了破坏,许多《永乐大典》的副本或被烧毁,或被抢走,损失惨重。

如今,《永乐大典》的副本在全球只剩下400多册,散落在8个国家、30多个单位或者个人收藏家的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中保存有大概200多册,而其他的则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私人收藏中。

6、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是由书圣王羲之在公元353年,于浙江绍兴兰渚山下挥毫而就的序文,原是为了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发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

王羲之在创作完《兰亭集序》后,这篇序文便成为了文人雅士争相传阅的珍品。

唐朝时期,唐太宗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他花费巨大的精力寻找王羲之的遗存,然而一直未能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直到后来,唐太宗听闻《兰亭集序》真迹在辩才和尚手中,他不惜使用各种手段,最终成功将《兰亭集序》骗到手中,并将其视为珍宝。

唐太宗临终前,特意吩咐儿子李治将《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与他一同葬入陵墓。

五代十国时期,盗墓狂潮席卷关中地区,唐太宗的陵墓也未能幸免于难,《兰亭集序》很可能在这次浩劫中永远消失。

7、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传说中,河图由伏羲所得,洛书由大禹所得。

伏羲在得到河图后,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领悟到了阴阳五行的道理,进而画出了八卦,为《周易》的来源奠定了基础。

而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得到了洛书的指引,成功地完成了治水大业,并据此划天下为九州,制定了九章大法来治理社会。

这两幅图案在历史上的流传记载痕迹很少,很可能遭到损坏或流失。

到了宋代,大理学大家朱熹在其易学著作《周易本义》中,之一次把“河图”、“洛书”单列出来,并将其图置于卷首。这标志着河图洛书在学术界开始得到重视。

然而,关于它们的下落一直不明。

8、广陵散

《广陵散》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始于战国时期,与聂政刺韩王的复仇故事紧密相连。

这首曲子最初可能是由琴师们用丝弦琴演奏,流传于当地民间,以柔美细腻、曲调婉转动听为特点,同时注重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等元素。

随着时间推移和地域扩大,尤其在南方各地区相互交流中,诸多琴师将自己的地方特色融入到《广陵散》中,使其逐渐形成了更富有层次感和多样性的音乐风格。

到了魏晋时期,著名琴家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

据《晋书》记载,此曲是嵇康游玩洛西时,由一位古人所赠。

而《太平广记》中则有一则更为传奇的故事,说嵇康夜宿月华亭时,受到一位神秘人物的启发,得以传授此曲,并约定此曲不得教人。无论是哪种说法,都体现了《广陵散》在魏晋时期的独特地位。

然而,嵇康的命运也与《广陵散》紧密相连。他因反对政敌专制而被司马昭杀害。临刑前,嵇康索得一琴,从容弹奏《广陵散》,以表达他心中的难酬之志,并叹息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从此,《广陵散》誉满天下,并跻身中国十大古曲之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2134.html

“盘点中国历史上神秘消失的无价之宝,也许躺在某帝王将相的墓里吧”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