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萧何帮助吕后除掉韩信,庆功宴上突然一位门客警示:你大难临头了

中国历史3周前 (04-24)9

公元前196年,汉宫之中一场政治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吕雉坐在富丽堂皇的宫殿里眉头紧锁,有一个人的名字如同悬挂在心头的剑,他就是昔日的军事天才韩信,曾经楚汉争霸战场上的关键人物。

古人云“狡兔死走狗烹”,曾经战场上的英雄如今已然成为汉朝的一根刺,所以他必死无疑。

刘邦为何要杀韩信

韩信的故事从贫穷和屈辱开始,早年因家境贫困屡次受辱,在遇到刘邦后命运发生戏剧性的转变。

刘邦看中韩信的军事才能,将他其一名普通士兵提拔为将军,而韩信凭借其非凡的战略和战术眼光帮助刘邦击败项羽等对手,为汉朝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楚汉之争的焦灼岁月中,韩信是刘邦手里的一把宝剑,可在战争的硝烟中褪去后两人的关系日渐紧张,刘邦慢慢滋生出“杀韩信”之心,理由有三:

其一韩信的影响力太大,汉初韩信是三大功臣之一,军事才能在开国大将中无人能敌,先后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这样的战绩阻击比肩白起、王翦等。

然而,如此能力对刘邦而言是一种好事,但也是一种坏事,好坏之分因时局变化而变化。若是在楚汉时期,韩信的才华能被刘邦所用,自然是不错。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可是天下大定,西汉统治下有如此一位帅才,无形中也是一种隐患,一旦他选择造反无人是其对手,而且韩信暗中的确曾与叛臣陈豨有过往来。

其二韩信不听话,曾经刘邦在荥阳的局势十分危急,军队多次被项羽的大军围困,便向韩信发出求救的信号希望率军前来解围。

当时,韩信刚刚平定齐国掌握着强大的军队,收到求援信后不仅没有带兵西进,反而还以此作为威胁要求封为 *** 齐王。

得知韩信的条件刘邦大怒,但他却不能在此刻与对方翻脸,被逼无奈将其封为真齐王。

此事揭露了韩信的野心,也使得他与刘邦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伏笔。再者项羽被击败后,刘邦便开始清理楚军的残余势力,结果韩信却庇护大将钟离眛。

刘邦获悉后,曾下令韩信将钟离眛铲除,后者并没有在之一时间执行命令,可见韩信并不是百分百将刘邦放在眼里,二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其三就是政治上的需求,汉初刘邦为拉拢人心不得不采用分封收买人心,但汉朝稳定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分封制必须要废除,当时的韩信则是威名赫赫的楚王。

表面上看这些诸侯臣服于刘邦,其实他们拥有自己的领土、军队和税收,具有高度自治权的政治实体,诸侯权力的过度集中必然会威胁到中央 *** 的权威。

总的来说刘邦在建立汉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固统治,而韩信能力强、不听话、有实力等,都对西汉政权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无论如何他都必死无疑,注定会是政治斗争和制度矛盾的牺牲品。

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

如何除掉韩信呢?有一个人非常适合,他就是韩信的恩人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上述曾提到,刘邦与项羽在荥阳对峙期间曾封韩信为齐王,但在垓下消灭项羽后直接改封为楚王。除了爵位没有变,手里的兵权全部被剥夺,更是远离经营许久的齐地。

即使如此刘邦还是不放心,后来借巡游云梦泽之机将韩信抓起来带回长安软禁,事后改封淮阴侯却只是一个虚职,自这个时候开始双方之间就没了信任。

韩信可以不信任任何人,但唯独有一人会坚定不移地相信,他就是萧何。韩信原本是一个普通人,曾效力于项羽却不得重用,后来才决定投奔另一个汉王刘邦。

其实最初的时候他也没得到重用,在汉军中只是一个管理粮食的小官,军事才华很难得到施展。

后来还因为违反军规差点被斩首,所幸被路过的夏侯婴救下,之后又推荐给了萧何,而萧何又将其推荐给刘邦。

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只是,依旧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自信心受挫的韩信只能孤身离开。

刘邦不识美玉萧何却能辨得人才,他早就看出韩信的不凡之处,在兵法方面理解非凡,屡次向刘邦推荐却屡屡被驳回,这件事情一拖再拖。

如今得知韩信居然离开汉营,萧何深知不能失去这样的天才,否则想好重回中原根本不可能,于是亲自骑马追赶,历经两天的搜寻最终将韩信追回,并且帮助其成为汉军三军统帅。

毫不夸张地说萧何对韩信有再造之恩,但这种铭记于心的恩情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西汉之初陈豨举兵造反,刘邦亲自率军前往镇压,一场围绕韩信的阴谋拉开帷幕。

韩信与陈豨暗中曾有过往来,吕雉生怕他在背后鼓捣出什么事情,便想将其弄到汉宫中“搞死”,于是便让萧何将韩信带进皇宫。

根据《史记》记载:萧何以“诱骗”的手段把韩信骗入长乐宫钟室,突然间屋内出现诸多宫女太监。

韩信双拳难敌四手被活活用木棍戳死,家族之人也未能幸免,上述两件事情引得后人沉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韩信被杀的时候刘邦并没在长安,但韩信之死却深得他的心思,毕竟西汉更大的军事隐患在今天算是解决了,必须要赏赐萧何一些东西。

自创业以来萧何就是刘邦的左膀右臂,若不是他在后方一直兢兢业业付出,项羽也不会一点点被拖死,位居汉初功臣第二,已经是位极人臣的存在。

赏无可赏的情况下,刘邦便给他加封了5000户的食邑,另外还派了一名都尉带领500名士兵作为他的护卫,代表着皇帝的信任与无尽的荣誉。

人逢喜事精神爽,萧何作为西汉的丞相必须要摆两桌庆贺一下,当众人把酒言欢、表达贺词时,一个人突然站了出来说“你都大难临头了却不自知”,说这句话的人名叫邵平。

萧何看不见的危机

春秋战国、秦汉之际,很多人都喜欢养门客,以在关键时刻为自己出谋划策,萧何成为一国丞相后身边也聚集了不少此类人,邵平就是他门下的一名门客。

邵平的身份也不简单,秦朝时期曾是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一步步成为普通人家靠着耕种为生。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他家种的瓜比较香甜可口,所以还获得一个“东陵瓜”的美誉。

作为一个没落的贵族,邵平不仅是一个非凡瓜农,还是一个极具眼界政治家,对于任何事情都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宾客云集喜气洋洋宴会上说出“你大难临头”这句话有自己的依据。

自古以来皇帝最害怕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就是对有功之臣赏无可赏,因为再赏就是皇帝之位了,无疑萧何在当时就处于这样一种不自知的状态。

刘邦也是因为赏无可赏才会给他增加封地,并且还增加一名都尉、500名护卫,问题就出在这一名都尉、500名护卫上。

古代的护卫与现在的理解有些不同,从某个角度来说都尉像是一个领兵的将军,而500名护卫说白了就是500名士兵。当时,汉朝的政治环境已经大定,长安还处于大汉朝的中心基本不会发生战争。

既然没有战争要这500名士兵干什么?很显然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刘邦对萧何的一种监视,毕竟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也是开国权臣之一,对刘姓江山有一定的威胁。

听到这样的解释萧何大吃一惊,原本因邵平如吊丧一般言辞而生气,如今却浑身发凉心中一凛,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便向邵平寻求解决之法。

很快清廉爱民的萧何萧丞相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欺压百姓、搜刮民财的萧贪官,刘邦得知此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因为萧何的名声越不好对汉朝的威胁就越小。

事情发展到最后,刘邦只是把萧何叫到身边训斥一番,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惩罚措施。萧何也顺利成章地解除500名护卫,还把家财、封地拿出来表示赔罪,如此以来对汉朝的威胁几乎为零。

看到萧何的行为刘邦大为欣慰,从此对萧何乃至萧家的疑虑消除,之后萧何辞去在朝中所有的职位,找了一个风水宝地过上幸福的晚年。

萧何去世,谥为“文终”。

由此关之,在皇帝的心中没有一个完全信任之人,威胁部分文官、武将,或许这便是古人为何会说“伴君如伴虎”的原因吧。

在皇帝的眼里,用得着你就宠着你,用不着你就弃置一旁,若是威胁到自己无论对错必杀之。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2612.html

“萧何帮助吕后除掉韩信,庆功宴上突然一位门客警示:你大难临头了”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