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中国历史2周前 (05-04)10

如果你穿越到古代是一位臣子,那你大概率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把皇帝除掉,然后自立为帝呢?”

在影视剧中,给皇帝下毒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你要是那么做的话,“后宫佳丽三千”你指定是得不到了。

为何下毒在古代行不通呢?

皇帝专属吃饭流程

纵观我国历史上这么多正统皇帝,其中有十多人是因为被人毒死的。

上百位皇帝,结果只有这么一丁点人是被人下毒害死的。由此可见,这个法子的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

下毒无非就是让皇帝食物中毒,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皇帝吃一顿饭实在是太累了。

首先皇帝吃饭的时候会面临一个步骤叫“选膳”,也就是把菜谱甩到皇帝脸上,让他好好选一选下一顿要吃什么好吃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选择题实在是太烧脑了,尤其是二选一的时候。

不过古代皇帝选菜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只要是全国著名的美食,菜谱上基本都有,想吃哪个直接点就行了。

除了点一些自己比较喜欢吃的,部分拥有“恋爱脑”的皇帝还会考虑自己的爱妃们吃什么,毕竟先管胃才能更好地封心啊。

想必这时就会有人问了:“这么多菜,难道皇帝就没有选择困难症吗?”

当然不会有,虽然说皇帝每顿饭菜都有严格的数量控制,比如早晨最多二十道菜,中午最多五十道菜,晚上最多一百道菜。

毕竟人家皇帝累一天了,晚上当然得多吃一点,好好补一补。

菜谱上那么多菜,皇帝指定会有很多想吃的。这顿饭没有点到,下顿再点不就行了,一般来说菜谱上的菜名只会多不会少。

不像我们今天,你要是选了小美,可能就永远无法得到小丽了。

选好自己想吃的菜后,皇帝会将名单交给专门官员审核,他们会根据皇帝的情况来看看这些菜适不适合皇帝吃。

如果说里面有会让皇帝过敏的食材,这时候官员会建议皇帝换一道菜。

等一切审核完成后,御膳房的厨师们就开始工作了,这个过程就是“做膳”。

做饭这个步骤看起来虽然也很简单,但就这么说吧,这个过程就跟我们参加高考或者中考差不多。

我们就拿清朝来举例子,每个灶子旁一般都会有三个人,他们分别是厨师、助手和监工。

前两个非常好理解,厨师加一个帮手嘛,这样做饭效率更高,可以防止误了时辰,那这监工又是干什么的呢?

其实他们就相当于考试的监考官,他们并不是来研究厨师做饭过程的,而是盯着其余两个人在整个做饭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特殊行为,比如下毒。

除了每个厨师旁有一个监工外,整个御膳房还有多个监工转悠,他们需要监视更多。

除此之外,总太监有时候也可能会过来转一圈,看看那些监工们有没有在好好监督。这么来看的话,厨师和助手想要下毒很难。

饭做好之后,装入饭盒中由宫女们拎着给皇帝送去,这个过程就是“传膳”。

在此期间,御膳房的那些监工们会全程监视,确保送饭的宫女们不会在里面下毒。

除了监工外,据说清朝皇帝的饭还会有卫兵们护送,这安全感瞬间拉满了。

想必这时就会有人说了:“做饭和送饭的过程挺容易下毒的啊,买通监工的太监们不就行了。”

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你想一想,买通灶旁的太监,还有巡视一大片的太监呢,还有一个看着整个御膳房的太监呢!

试毒

总不能把他们都买通吧,那一点也不现实。

而且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一般来说每个灶子做的菜不会太多,顶多不会超过5道菜。

每道菜上都会标注厨师、助手以及监工的名字,如果哪道菜出了问题,那这三人指定是必死无疑。

所以一般来说,太监并不是好买通的,就算真的成功在里面下了毒,还有一个叫“尝膳”的步骤等着呢。

负责这个步骤的是侍膳太监,说白了就是给皇帝试毒的。

一般来说,皇帝每顿饭的饭菜都会由侍膳太监挨个品尝,吃一嘴就行了。

这可是一个肥差啊,大家想一下,皇帝亲自点的必定都是极品美食,一般人是吃不到的,而且有的还是花大价钱都吃不到的稀世珍品。

能和皇帝吃到一样的美食,这在古代社会可是非常难得的一件美事啊!

当然了,侍膳太监也不是每顿都能吃到皇帝的美食,因为这个职位的人有很多,基本上就是每天轮着来。

晚上因为饭菜比较多,所以侍膳太监可能会由一人变成多人。

其实还是人多一点好,省时间,效率也高。

当然了,除了人试毒外,有时候宫廷中还会用小老鼠来试毒,这可能是古代试毒时的经典流程了。我们在影视剧中也会经常看到。

万一要是真有人下毒的话,让小老鼠尝出来了那真是太好了,毕竟这样不会损失一个侍膳太监。

除此之外,想必大家还听说过银针试毒法。这个法子在影视剧中真的是太常见了,毕竟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那时候人们下毒喜欢用砒霜,砒霜里面因为提炼不纯,所以会含有少量的硫。银和硫在正常情况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银针就会变成黑色。

所以银针一旦变黑,那就说明菜是有毒的。

除此之外,据说皇帝他们吃饭用的碗和筷子也都是用银制成的,就算银针可能检测不出来,那到了碗中也能检查出来。

不得不说古人想的还是挺周全的,每一步都在预判刺客们的想法。

由此不难看出,这皇帝吃一顿饭实在是太费劲了。让皇帝们感到非常不爽的是,这么好的一桌饭菜,上来之后居然先是让别人吃。

等别人不吃了,确定没毛病了,皇帝才能动筷子吃饭,吃的还是别人吃剩下的“二手货”饭菜。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皇帝要是吃饭被毒死了,那传出去实在是太没有面子了。

除此之外,皇帝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规矩,简单来说就是“饭不过三”,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桂花鱼翅这道菜吧,就算皇帝再喜欢吃,他也只能吃两嘴,一嘴也不能多。

吃不上热乎饭

皇帝吃饭的时候旁边会有专门的太监看着,只要有那么一道菜皇帝夹过了两次,那一旁的太监就会让人将这道菜端走,也就是不让皇帝吃了。

就算皇帝有再大的权力,他也没办法阻止旁边太监的行为,因为这是规定。

尤其是在清朝那个管理比较森严的年代,强如康熙、乾隆那样的皇帝都没办法对抗这样的条例,毕竟这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

万一有些菜真的有毒没检测出来,少吃两口说不定还会有救呢!

这有时候当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吃个饭都这么费劲。一般这些步骤忙完后,皇帝的饭菜基本上都凉了。

清朝最后一代皇帝溥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当皇帝那时候就没吃过一顿热乎饭,基本上都已经快凉透了。”

这当个皇帝有时候也是挺苦的,连顿热乎饭都吃不上。于是后来就有人猜测,或许正是因为那时候皇帝们吃不上热乎饭,所以后来就有了凉菜。

看到这里想必就会有人说了:“如此严密的吃饭流程,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皇帝被毒死呢?”这就涉及到了“权力”两个字。

俗话说:“有权有钱可以为所欲为。”皇帝即便再厉害,但没有权力一切都是白扯,傀儡皇帝的滋味是非常不好受的。

纵观那些被毒死的皇帝,他们基本上都是被那些权臣毒死的。

当没有权力傍身的时候,那吃饭这个流程就算再严密也没有用。

比如皇帝要想处死做饭的厨师,但权臣要是不允许,那厨师最后照样能够活得好好的。

一代皇帝,最后居然被自己的臣子给毒死了,这传出去的确够丢人的。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窝囊的皇帝,那必然有光绪帝的一席之位。

光绪一生没有权力,始终都是慈禧手中的傀儡,就连最后的结局都可能与慈禧有关。

据说光绪帝临死前,太监曾送来过一碗酸奶,这是慈禧特意让人送过来的。

让众人感到疑惑的是,慈禧特地要求这碗酸奶只能让光绪帝一人喝,不允许侍膳太监提前尝。

而且慈禧还要求,得看着光绪帝吃完后才能离开。

就这样,光绪帝喝完后不久便得了重病,连床都下不去了。

而十分反常的是,来给光绪帝看病的太医们一个比一个怠慢,好像光绪帝已经没法治了似的,最后光绪帝身亡。

经过专家们鉴定,光绪帝确实是砒霜中毒而死,但凶手未知。

但真正的原因,我们也不知道,或许当时是什么情况,也只有慈禧与光绪两人知道。

不管怎么样吧,从吃饭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出,当皇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快乐。

每天不仅要忙着处理各种事务,而且还要时刻提防有人暗杀自己。这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心累了,估计常人难以忍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3817.html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夏侯渊与马超之间有何交战?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夏侯渊与马超之间有何交战?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夏侯渊是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善于打运动战,千里袭敌,虎步关右,夏侯渊是曹魏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也是曹操的左膀右臂,夏侯渊在西线时,和马超打的最多,夏侯渊为什么打马超打的最狠?夏侯渊为何不怕马超?夏侯渊输给马超了吗?在正史中,夏侯渊几次和马超交...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

胡威(?—280年),字伯武(又作伯虎 ),一名貔,淮南寿春人。曹魏至西晋时期名臣,曹魏征东将军胡质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胡威早年就自勉立志向上,与父亲都以廉洁慎重而闻名于世。历任侍御史、安丰太守等职。后升为徐州刺史,在任上,勤于习政,使教化之风盛行一...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蜀汉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霍弋(生卒年不详),字绍先,南郡枝江人,霍峻之子,三国时期蜀汉至西晋初时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时,霍弋为太子舍人。后主登基后,霍弋为谒者。诸葛亮北驻汉中时,霍弋被用为丞相府记室。诸葛亮死后,霍弋为黄门侍郎。刘禅立太子后,霍弋为中庶子。尽言规谏太子,甚为得体。后...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一生传奇,最后却被罢相革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吕不韦毋庸置疑是战国末年一位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嬴政13岁在秦国称王。虽然在此之前,吕不韦曾经在赵国有恩于嬴政,但出于诸多政治目的和私人恩怨,嬴政最后还是将吕不韦削官,到头来吕不韦不得已饮鸩自杀。试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吕不韦其人吕不韦是战国末...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在古代,军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根本,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手下最著名的大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除此之外,还有魏延、刘封、廖化、王平等人,他们都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少功勋。刘备手下这些将领之中,谁才是实力派,谁真正有兵权呢?兵权,也就是意味着能调动军队,指挥作战...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东吴重臣、将领,一生戮力奉公,为东吴开疆拓土

吕岱(161年-256年10月21日),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是如何走上儒学道路的?他的学说为何被推广?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人,西汉哲学家。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首先说一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发出的政令,并不是董仲舒提出的。董仲舒提出的是“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儒家理论,推崇以儒...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没有选择废掉吕后来保全戚夫人母子,是因为什么?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在晚年的时候,为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事情费尽心机。他为了改立刘如意为太子,不仅仅多次在朝中把这件事提出来说,和那些大臣们争论。而且后来,当他决定不再废刘盈的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