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5)1860

对诸葛亮明知北伐艰难,为何宁愿冒着“穷兵黩武”之名,屡屡北伐? 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用五个字道出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本意,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北伐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此,他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

初中课本上就学过的《出师表》,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诗人陆游曾在诗中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撇开出师表的文学成就不提,单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写的内容,堪称“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在之一次北伐前上书后主,其内容更像是一封遗书,透露出诸葛亮即将北伐,前途未卜的忐忑心理。

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诸葛亮在文中主要交代了国事,叮嘱后主宫内、宫外的大小事务,更多表现的是诸葛亮的一种忠贞的情怀。

而《后出师表》就完全不是同一种风格,这是在第二次北伐之前所作。

因为之一次北伐的失败,这一次诸葛亮继续北伐,受到的阻力可就大多了,朝中自然有很多人对诸葛亮的“穷兵黩武”不满,于是才有了这么一篇文章,主要目的是申明北伐的必要性。

虽然有人对《后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存疑,但是不妨我们先看一看这篇文章,然后再结合实际,来讨论下诸葛亮的北伐是否真的“势在必行”?

诸葛亮的六个理由

开篇点题,“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诸葛亮用“汉、贼不两立”点名了他为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根本原因。

然后又引古博今,以六大“臣之不解”来解释自己再次北伐的必要性。

1。“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汉高祖如此英明神武的一个皇帝,麾下谋臣如雨,武将如云,却依然还要屡屡犯限,这才能平定天下。

现在的蜀国比起高祖时期差得太多了了,想要平定天下,岂能不犯险?偏安一隅,就能等着天下自动臣服吗?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2。“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当初孙策出兵江东的时候,手下不过两三千人马,刘繇作为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名正言顺,拥有大义名分,会稽郡守王朗等人也是身孚人望。

面对孙策出兵,一个个引经据典,满腹经纶,却迟迟不肯动兵,坐等孙策一步步壮大,最后一个兵败身亡,一个成了阶下囚。

3。“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智力过人,用兵也有孙武、吴起之能,可是他不也是经历过一次次险境,这才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4。“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曹操攻打过五次昌霸(昌豨,泰山群寇之一,屡屡投降,后而背叛)都不能收服他,四次想越过巢湖攻打孙权不也没能成功?想要任用李服(王子服),李服与董承等人密谋准备诛杀曹操;委任夏侯渊镇守汉中,夏侯渊不也兵败身死,让我们夺取了汉中?

先帝在世时,经常称赞曹操能力非凡,可是曹操也能反复犯错,何况我这样的普通人呢?怎么可能事事料敌于先,又怎么敢说大话,每战必胜?

5。“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从臣到汉中,准备北伐开始,到如今寥寥数年,先后死了赵云等曲长、屯长以上的将领七十余人,其他的将领又有一千余人。

要知道,这些人可不仅仅是益州的人才,而是先主在数十年间,网罗天下人才,各州郡前来投奔的精锐。

再过几年,这些人才就要损失三分之二,长此以往,等人才凋零殆尽,用谁去灭敌呢?

6。“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现在益州百姓穷困,士兵疲敝,但是战争并没有结束!

战争不结束,无论是主动出击,还是防守敌人进攻,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其实都差不多。

现在敌我双方强弱悬殊,如果我们以一州之力,等待敌人主动出击,与敌人打旷日持久的防守战,真的有胜利的希望吗?

《后出师表》总结

《后出师表》旁征博引,以古今名人(汉高祖、刘繇、曹操等人)的实例为佐证,来说明想要平定天下,就不可能不冒险。

固然现在敌我悬殊,我方胜算下,以小博大本身就是冒险之举,可是自古以来,想要获取胜利,哪能不冒险?

然后以曹操为例,哪怕是英明如曹操,也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我们北伐已经是冒险,况且我诸葛亮自认不如曹操,那么之一次北伐失败有什么好揪着不放的呢?怎么能因为之一次北伐失败就要放弃匡扶中原的梦想?

另外,现在不北伐,更待何时?当年先主从冀州一路转战到益州,网罗天下才俊,这才创立蜀汉的基业。

可是短短数年之间,跟随先帝的老臣已经有很多跟随先帝而去,人才逐渐凋零。现在仅凭一个益州,虽然能有所补充,可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总是比不过当年,并且一年不如一年的。

长此以往,人才凋零殆尽,还有谁能北伐呢?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最后,“汉、贼不两立”,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在未平定天下之前,战争都不会结束。

无论是我们北伐曹魏,还是曹魏来伐蜀汉,仗总是要打的。既然要打仗,总会有消耗,我主动出击与被动防守,消耗差距并不大。

既然如此,等敌人主动打过来,被动应对,凭我们一个小小的益州,真的能抵挡得住吗?

所谓“久守必失”,打旷日持久的守城战,无疑容错率太低,无论是对民心、士气的考验,还是对麾下将领的信任,都会成为一个很难应对的问题。

一个应对不合适,有人开城投降,或者里通外敌,很容易就导致失守。

所以,在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小国守城,总是很难长久的,与其如此,不如化被动为主动,以攻代守,主动进攻,才是更好的防守。

诸葛亮另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因

任何一个政权,自从建立之后,就难免有利益之争,导致内部倾轧。

比如三国中的另外两国,最强大的曹魏,就是亡于内部斗争,权臣司马懿杀死曹爽之后,彻底掌控曹魏政权,在经过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二人的一步步经营,曹魏已经可以说名存实亡。

第二强大的孙吴,比起曹魏也好不了多少,自从东吴大帝孙权死后,先后内乱而死的宗室、权臣不胜枚举。虽然东吴的整体实力大概有蜀汉的两倍,但是在对曹魏的战场上,取得的成就却还不如蜀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内部不统一,力量不能集中。

相比而言,最弱小的蜀汉,却是最团结的一个国家,也正是因此,蜀汉才能与吴、魏并立。

难道蜀国就没有内部矛盾吗?

当然不是,别说偌大一个国家,就是小至一个郡、一个县的势力,只要建立了政权,就不可能不存在内部矛盾。

比如说,诸葛亮临终之前,设立了两位辅政大臣,为何到后来,只有诸葛亮一人权倾朝野,流芳百世?

李严是什么时候从唯二的辅政大臣,被贬为平民的?

就是在北伐期间,就是在北伐过程中!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诸葛亮通过北伐,通过统一对外这个大的外部矛盾,成功转移了内部较小的矛盾,也将内部倾轧的影响降到了更低。

不得不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魅力所在,因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在权利争夺过程中,也用了一些手段,但是最终的结果,或者说他的目的是为了让弱小的蜀汉能将力量拧成一根绳,能集中全力北伐,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诸葛亮将内部矛盾转移为外部矛盾,自己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却并没有如董卓、司马懿等权臣一样以权谋私,所以才能得到蜀汉上下官员,乃至于后世之人的尊敬。

如果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是“穷兵黩武”,那无疑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看法。战争的魅力就在于诞生奇迹,化不可能为可能!如果仅仅只看国力强弱,根本就不需要战争,还不如早点投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1240.html

“诸葛亮北伐如此艰难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穷兵黩武的北伐” 的相关文章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朱棣真的不合适做储君吗 朱元璋为何没有选择朱元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为何不选朱棣做储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和马皇后所生的嫡子就要5个,所以朱元璋有很多的继承人,即使嫡长子朱标去世,朱元璋还有4个嫡子可选,尤其是嫡子中有文韬武略、战功赫赫燕王朱棣。朱元璋将皇位传给朱棣,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朱文圭:史称建庶人,身为建文帝之子却被囚禁55年

纵观中外历史,为了成为帝王,可以不顾亲情,为皇位斗得头破血流。但最终胜利者只有一位,更多的人以失败告终,结局悲惨。也有很多人并不想得到皇位,但只因生于帝王家,被迫卷入政治斗争。“高墙庶人”朱文圭就是如此,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选择远离皇家,做一个普通人。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名...

李恪在历史上的才能怎么样?

李恪在历史上的才能怎么样?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恪在后世有非常大的名声。普遍认为,他是李世民儿子中最有能力的人,是李世民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他后来没有继承皇位。反而被长孙无忌陷害,遭到冤杀,因此,后世对他抱有无限的同情。同时,李治被立为继承人后,由于性格比较...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高干当初都已经投降了 后面为什么还要背叛曹操

还不知道:高干在官渡之战之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背叛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高干是三国时期袁绍手下,字元才,出生于东汉时期的名门望族陈留高氏,在当时的士林、豪门中颇有声望,在袁绍帐下时常受袁绍重用,并以为袁绍军队提供粮草,保障后方供给的身份出现在官渡之战...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吴大帝孙权嫔妃,孙休继位后尊其为皇后

敬怀皇后王氏,生卒年不详。荆州南阳人。吴大帝孙权妃嫔。吴景帝孙休生母。又称南阳王夫人、小王夫人。同大懿皇后(大王夫人)没有关系。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儿子即位前就已亡故,景帝继位后,尊王氏为敬怀皇后,将之改葬敬陵。人物生平敬怀皇后,她的母亲起初嫁给王家,生下王...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同样都是权臣又是后代篡位 曹操和司马懿有什么不同

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秉政,子孙篡位,二人有何不同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和司马懿都是一代权臣,实际上的篡位者。子孙顺利登基。但二人在本质上根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 。二人的道德都算不上高尚,对于曹操和司马懿这样的人来说。道德过于奢侈,成大事不...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中的差别有多大?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与正史中的差别有多大?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和张飞在正史中被称为“万人敌”,连周瑜都称他们为“熊虎之将”,勇猛过人。在演义中,关羽和张飞也非常厉害,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武艺绝伦。张飞在长坂坡以二十骑断后,吓退曹操数万大军,十合杀死袁术大将纪灵。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