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9)1630

还不知道:项羽败给刘邦后,为何宁死也不肯过乌江?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绝大多数的统治者都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成为一代明帝,名垂青史。但一旦有了战争,那就会产生成王败寇的结局。

最终只有一人能笑着迎接胜利。至于那些失败者,也就在岁月的流逝下,逐渐被遗忘。不过,事无绝对,项羽虽然也失败了,但他却凭借自身的魅力被大家记住了,后人还做了很多关于项羽的诗歌,令人难忘。

项羽祖辈曾是将帅之才,而项羽也继承了祖辈们优良的基因,在军事上很有才能,还学会了兵法和剑术。项羽能够文韬武略,其实还要感谢他的叔叔,因为在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项羽的家族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而项羽的叔叔不希望家族继续衰落下去,也不希望后代们甘于平淡,得过且过,所以是他,积极帮助项羽去学习各项技能。

项羽23岁的时候,操控天下大权的秦始皇驾鹤西去了,各方势力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起义,想要让天下格局重新洗牌。而项羽也是心有远大抱负的人,所以他也和叔叔一起在老家聚齐了八千子弟兵,准备建立自己的政权。

后来他们四处征战,获得了不少的成功,自此,名声大起,很多人由此知道了项羽的名号。

公元前208年, 秦将章邯带领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项羽叔叔所在的地方。因为双方实力悬殊,项羽的叔叔被擒杀。有了这次事件,其他的反王犹如惊弓之鸟,全都不敢出头,打算静观其变。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只有项羽不惧怕章邯,他直接率领部队前去迎战,不仅打败了章邯,为叔叔报了仇,还在取得胜利后,去了关中地区。

可没想到,就在项羽努力在关中地区奋战的时候,刘邦却成为了那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黄雀,攻占了秦都咸阳。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生气,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战斗,竟然为刘邦做了“嫁衣”。气愤不已的项羽准备杀死刘邦,以解自己的心头之恨。

心细如发的刘邦综早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知道在当时,项羽是有这个实力的,所以他赶忙到项羽面前去谢罪,态度诚恳地说自己并没有不臣的想法。项羽见刘邦都亲自来了,还表现得那么情真意切,可见他确实是心中无鬼,便相信了。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但范增知道项羽放走了刘邦后,十分生气,还与项羽大吵了一架。范增是个十分聪明的人,通过蛛丝马迹,他可以看出很多事情。所以他明白刘邦此举无疑就是为了想让项羽放下戒心,只不过是权宜之策,刘邦的野心可不比项羽的少。因此,范增断言刘邦将来肯定会成为手握大权的一朝皇帝。

项羽却觉得范增此言差矣。他手中那么多优秀的将士,实力早已不是以前那般弱,对付一个刘邦绰绰有余,所以项羽一点都不担心,甚至都没将刘邦当回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建立起政权,成为了西楚霸王,他希望能够建立起邦国林立、互相制衡的局面,所以对于反王,他并没有收回他们的大权,而是让他们成为诸侯,各自为政。

几个月后,北方发生了叛乱,项羽见大事不妙,便赶紧带兵去镇压,谁知道就在这个时候,刘邦瞄准了时机,占领了关中,又引兵东出。

之后项羽和刘邦交恶,三年间,双方发动了无数场战争。虽然刘邦失败了很多次,但是他一点都不气馁,反而越挫越勇。后来刘邦得到了张良、韩信等人相助,打败了项羽,并把他围困在了垓下。

项羽的爱妾虞姬自杀,待项羽处理完虞姬的后事后,就带领数百亲信向南突围,最后只有他一人抵达了乌江边上。当时项羽见到了乌江的亭长,得知亭长想要救下他,带他回家乡后,项羽拒绝了,之后拔剑自刎。

关于项羽为何自刎的说法有很多,不过其中有一种,却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们觉得项羽不肯过乌江,是因为知道了一个秘密。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这个秘密就是他早已失了民心,父老乡亲们已经不再信任他,即便他回到家乡,等待他的也未必是热烈的欢迎,很可能是大家的冷漠和冷眼旁观,甚至他还会被别人送给刘邦。所以项羽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结局,干脆他直接自我了断更好。至少他的人生中不会有屈辱的历史。

其实起初项羽能力强,又有精兵,如果他能好好经营,多听听谋士们的建议,或许称霸当王的就是他了,但是他偏偏刚愎自用,觉得自己无人能敌,这才给了刘邦成长起来的机会。再加上他待人刻薄,让很多盟友都不喜欢,慢慢地,他们都离开了项羽,而刘邦则在此时得到了一众优秀人才的助力,所以最终项羽逐渐走向失败,而刘邦却获得了成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955.html

“项羽失败给刘邦之后 项羽为何死都没有过江” 的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