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还不知道: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追随刘邦举兵反秦,忠心耿耿。没想到刘邦临死前,竟然令陈平杀死他,提头来见。陈平左右为难,想了一个办法,留了樊哙一条命。
常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历来与帝王共同创业的大臣们,很少有能得善终的。
西汉开国后,刘邦根据各位功臣在反秦灭项中的表现,封了145个列侯。
在这些列侯中,燕王臧荼、韩王信、淮南王英布及代相国陈豨起兵造反,与此相关的列侯被刘邦所诛杀。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死于吕雉之手。特别是韩信,吕雉先斩后奏,刘邦并不知情。
其他的列侯,刘邦并未为难他们。
这么看来,刘邦算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可是,樊哙既是刘邦的忠实追随者,多次救了刘邦的性命,又是刘邦的姻亲。
刘邦深知他没有谋逆之心,为何在临死前一定要置他于死地呢?
一、樊哙是个好伙伴
樊哙是沛县的一个屠夫,以杀狗卖肉为生。
他有一帮狐朋狗友,不务正业的刘邦,吹箫喊丧的周勃,在官府任小吏的萧何、曹参等人,大家常常聚在一起,跟着刘邦混吃混喝。
刘邦快40岁的时候,终于找了个正经工作,做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还娶了当地大户吕公的大女儿吕雉。
要说吕公也是个奇人,他精通相面,为大女儿吕雉选了刘邦后,又将二女儿吕媭嫁给了樊哙。
樊哙与刘邦在朋友的基础上,又成为亲戚,关系更加亲厚。
一次,刘邦以沛县亭长的身份,押送犯人去做劳役,因为贪酒,导致自己看守的几个犯人逃走。
酒醒后,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思来想去,反正横竖都是死,干脆破罐子破摔吧。于是,刘邦把剩下的犯人都给放了。
刘邦此举,感动了在场十多个犯人,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刘邦落草为寇。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史记》
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刘邦带着一群人逃匿在芒县、砀县的山泽之中。
从那时起,樊哙就伴随着刘邦左右,在山中过起了风餐露宿的日子。
秦末乱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刘邦顺势而为,在樊哙、萧何等人的拥护下,诛杀了沛县县令,率领三千人,起兵反秦。
众人尊称刘邦为沛公,樊哙为舍人。
《史记》有载:“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
此后,樊哙作为刘邦的左右手,随着刘邦沙场驰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不仅如此,樊哙还曾经在刘邦几次陷入困境时,救刘邦于水火。
最出名的一次当属“鸿门宴”。
当时,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刘邦却率先攻破咸阳,进入关中。
有人对项羽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项羽大怒,决定出兵讨伐刘邦。
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刘邦的下属张良交情极好,他连夜偷偷跑到刘邦的军营,让张良赶紧跟他一起走,以免全军覆没,死于非命。
张良却不肯离开刘邦,独自逃命,急忙向刘邦禀告此事。
刘邦大惊,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的士兵。兵力悬殊,如果双方交锋,胜负可想而知。
刘邦请项伯去说服项羽,告诉他自己没有任何称王之心。为了能够获得项伯的鼎力支持,刘邦和他结了儿女亲家。
第二天,刘邦带着100多个随从,亲自去鸿门给项羽请罪。
项羽设宴,留下刘邦饮酒。
酒宴上,谋士范增多次暗示项羽,赶快下令杀掉刘邦。项羽却一直沉默,没有什么反应。
于是,范增悄悄招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仁慈,不肯杀掉沛公。你去舞剑,趁机杀死沛公。”
项庄听罢,给大家敬酒,然后拔出长剑,朗声道:“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庄拔剑起舞,没想到项伯也跟着拔剑起舞。
项庄几次将剑尖对准刘邦,都被项伯从旁边挡住。
情况十分危急,陪着刘邦坐在宴席上的张良无计可施,走出营帐,找到等在帐外的樊哙,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嚷嚷道:“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随即樊哙左手持盾,右手执剑,直接打昏守门士兵,闯进营帐中。
项羽吓了一跳,问道:“来者何人?”
张良赶紧上前介绍道:“此沛公骖乘樊哙也。”
项羽赐了一斗酒给他,樊哙一饮而尽。
项羽又赐了一条生猪腿给他,樊哙把盾牌扣在地上,把猪腿放在盾上,拔出剑来切着吃。不一会儿,就在众人目瞪口呆中,将一条生猪腿吃得干干净净。
吃完猪腿,项羽又问:“还能再喝酒吗?”
樊哙说:“我连死都不怕,喝酒算什么?”
说着,樊哙又将一斗酒一饮而尽,众人忍不住喝起彩来。
项羽笑道:“壮士海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多开心啊,不要动不动就谈‘死’。如今已经灭掉残暴的秦,天下太平,你为什么死呢?”
樊哙说:“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麻,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他。楚怀王曾经和大家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做王。沛公先进了咸阳,任何东西都不敢动用,封闭了宫室,还将军队退到霸上,等着大王您的到来。这样劳苦功高,不仅没有得到封侯之赏,反而还有可能被杀。这是延续秦朝的作为。我认为大王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樊哙言必称项羽为大王,并表示刘邦只想被封侯,对称王没有任何想法。
项羽听得很高兴,让樊哙正式入座参与宴席。
经樊哙这一搅和,项庄的剑舞不成了,刘邦也没有了性命之忧。
不一会儿,刘邦以要上厕所为由,出了营帐。
张良和樊哙也跟着出来,劝刘邦赶紧走。
刘邦却说:“没有跟项羽告辞就走,岂不是不太礼貌?”
樊哙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不走?”
于是,刘邦匆匆离去。
一场暗藏杀机的“鸿门宴”,在樊哙的斡旋下,化险为夷。
由此可见,樊哙绝不是一个只会打仗的莽夫,用有勇有谋来形容他,并不为过。
而樊哙之所以理直气壮地说“刘邦进入咸阳城后,未动用一物”。这也得益于樊哙的大智慧。
其实刘邦刚刚进入咸阳宫时,就被金银财宝和美女迷花了眼。他转身就进了秦王寝殿,一入醉乡不复还。
樊哙问他,你是想要整个天下,还是只想做个富家翁呢?如果想成大事,就不要贪恋奢华和美色,赶紧退军霸上。
他看说不动刘邦,又紧急去找张良。
张良进谏,秦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这奢糜的享受,沛公你若贪图享乐,恐会自取其咎,成为昨日之秦。
刘邦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这才有了刘邦在“鸿门宴”上安然脱身。如果刘邦在秦王宫中寻欢作乐,项羽怎么可能放得过他?
二、刘邦为何要杀樊哙?
刘邦得了天下后,樊哙位列功臣榜第五位。官拜大将军、左丞相,封舞阳侯。
在异姓诸侯之中,樊哙是刘邦最为信任的人。
他们有着相交于微末之时的情分,也有着共同打天下的亲密无间,还有着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心思深沉的刘邦从未怀疑过樊哙的忠诚,与他非常亲近。
建立大汉后,几次清除造反功臣的行动,刘邦都全权交给樊哙处理。
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起兵谋反,刘邦旧病复发,不得不在宫中修养,只好将平定叛乱的任务交给了樊哙。
樊哙走后,刘邦的病日益严重,他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开始考虑起身后事。
恰在此时,有人对刘邦说:“樊哙与吕后驾车同游,吕后命令樊哙去杀戚夫人和赵如意。”
刘邦一听,杀心顿起。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史记》
难道刘邦仅仅是为了宠妃戚夫人,就要杀了多年患难与共的好兄弟?
其实背后的原因没有那么简单。在刘邦心目中,美人虽然重要,却比不了他的刘姓江山。
1】樊哙是吕后一党,刘邦担心的是江山改姓
刘邦临死前最担心的就是太子懦弱,老婆吕雉太过强势,抢了刘家的江山。
可是,吕后背后有着吕氏家族和功臣集团,除去吕雉,必然会引起政治动荡。
而且刘邦很清楚,吕后是捍卫大汉江山最坚定、最忠诚的人。她有能力、有手腕辅佐太子,维护大汉王朝的稳定。
因此刘邦既不能、也不敢除去吕后。
削弱吕后的势力,让她有所顾忌,这似乎是更好的解决方案。
樊哙作为吕后的妹夫,正是吕后背后最强的势力。一旦刘邦驾崩,樊哙毋庸置疑会站在吕后一边。
刘邦深深了解吕后的狠辣和野心,吕后掌权后,别说会杀掉自己的宠妃戚夫人,也有可能将大汉江山纳入囊中。
其实刘邦为了防止出现这个局面,做了很多周密的安排。
他把太子刘盈和大汉江山托付给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开国功臣们。
刘邦确定的托孤大臣是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四人。四位托孤大臣都是开国功臣,是刘邦最为信任的心腹之臣。
临死前一个月,预感到大限将至的刘邦带着群臣们到太庙立遗嘱。他当着所有人的面,杀死了一匹白马。
然后大家一起立下“白马之盟”:从今往后,没有功劳的人不能封侯。不姓刘的人不能封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诛之。
《史记》中记载:“国以永存,施及苗裔。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刘邦安排了一个完美的制衡计划,刘姓皇族、功臣集团、吕氏家族三者互相制衡。
杀樊哙,扳倒吕后背后最强的靠山,使互相制衡的三者达到平衡,正是刘邦计划中的一环。
2】樊哙能力太强,刘邦担心儿子无法压制他
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谋略,樊哙都非常出色。
而太子刘盈,性格软弱,不好习武,又没有政治经验。
如果一旦吕雉有什么意外,无法辅助儿子刘盈。
吕氏家族的权力将落入樊哙手中,他的势力必然大大增强。
以刘盈的性格和能力,肯定压制不了樊哙。樊哙有可能成为刘姓江山更大的威胁。
历朝历代均有帝王为了儿子坐稳江山,除去强势的臣子。
刘邦有此考虑也不足为奇。
3】为宠妃戚夫人和小儿子刘如意铺好路,也是其中一个考虑的原因
刘邦杀樊哙的直接起因是有人进言,说樊哙要杀戚夫人和她的儿子刘如意。
戚夫人是刘邦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他甚至为了这个女人,多次考虑换掉太子。让刘如意坐上太子之位。
刘邦听闻樊哙想对二人不利,再也难以念及从前的情分,只想保护自己更爱的女人,这也是个可以理解的理由。
因此,刘邦在弥留之际命令陈平和周勃前去追杀樊哙,就地斩首,提头来见。
陈平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刘邦已经病重,如果驾崩后,吕雉将会掌控大权。
如果自己杀死了樊哙,肯定会遭到吕后的报复,引来杀身之祸。
再说刘邦和樊哙曾经是亲密兄弟,杀樊哙到底是皇帝的气话还是另有深意呢?万一皇帝后悔了怎么办?
于是,陈平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先将樊哙抓捕扣押,运送到京城,请刘邦自己发落。
刘邦已经病重,这样做可以拖延时间。万一樊哙到了京城,刘邦还活着,那么处死樊哙也是刘邦的主意。
果然不出陈平所料,他押送樊哙还在返程的路上时,刘邦的死讯就传了过来。
吕雉立即掌握大权,樊哙被无罪释放,恢复了原先的爵位和封邑。
陈平和周勃也不禁长出一口气,他们不仅救了樊哙,更是救了自己。
三、结束语
仔细品品,刘邦在临死前,选择陈平和周勃去杀掉樊哙,是在下一招妙棋。
陈平和周勃在功臣集团中尚有威望,能力也强。
诛杀樊哙后,他们与吕雉一派有了巨大的嫌隙,相互抗衡的两派势力将不会有和解的机会。
刘姓皇室在“鹬蚌相争”中,将会坐收渔利,笑到最后。
虽然陈平和周勃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可是他们与吕雉一派不可避免地心生芥蒂。
樊哙的老婆吕媭一直在吕雉面前请求杀了陈平和周勃,却被吕雉拒绝了。
吕雉死后,陈平和周勃发起“诛吕行动”,所有与吕氏家族沾边的人都被诛杀。
那时候樊哙已死,可是吕媭和儿子没能幸免于难,悲惨死去。
此时距离刘邦去世已经15年,大汉江山,如刘邦死前所期望的那样,又回到了刘姓子孙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