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30)1630

对清朝后妃走路时,为何要宫女扶着胳膊?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经常看清宫影视剧的朋友不难发现,清朝后妃在走路时,往往需要宫女或太监搀扶。对于古代的达官贵族而言,出行以他人搀扶,主要是为了彰显身份地位,而对于清宫后妃而言,这个却不是主要原因,她们之所以要人搀扶,主要与所穿的鞋有关。

古代富贵人家出行,身边仆从随行原本也是常事,例如溥仪便曾回忆说,“如果是坐轿,两边各有一名御前小太监扶着轿杆随行,以便随时照料应呼;如果是步行,就由他们搀扶而行”。清朝入主中原后,随着满人地位的提升,这种做法自然也就普遍了。而除此之外,后妃们所穿的鞋子,应该也是重要原因。

仔细回顾清宫影视剧和晚清照片便不难发现,清宫后妃所穿的鞋乃是一种下窄上宽、形制奇特的鞋子。这种特殊的“高底鞋”,因其形似花盆底部,因此也称“花盆底鞋”,又因外形和落地印痕皆似马蹄,故又称“马蹄底鞋”,乃是清朝满族贵族妇女所穿的一种鞋子。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关于这种特殊鞋子的起源,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入关前满族较为贫困,妇女需要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由于山高林密,常有露水打湿裤脚,再加上山林间毒蛇虫蚁较多,妇女们为了防止裤脚被打湿和被毒蛇蚊虫叮咬,常常会在鞋底绑缚木块,用以垫高鞋子,后来便发展为了 *** 精巧且美观的高底鞋。

二是源于一则传奇故事, 相传早年在牡丹江地区有个以养马闻名的部落,部落首领有个女儿叫多罗甘珠,后来敌人攻占了该部落的阿克顿城,多罗甘珠的父亲也被害死。为了报仇,多罗甘珠带着族人意图夺回城池,由于阿克顿城三面紧贴水塘,而唯一的通道又被敌人重兵把守。于是,多罗甘珠便命族人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树杈子,率领族人趟过池塘,最终成功突袭夺回城池。为了纪念这种高脚木鞋的功劳,于是满族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

不论这种鞋的起源到底如何,这种满族特有的鞋子,在其入关之后不仅得以继续在满族流行,甚至一度还有扩大趋势。当然,入关以后由于满族地位的提高,这种花盆底鞋的 *** 却是越来越精良了。

根据现有记载来看,这种“花盆底鞋”鞋底通常高5至10厘米,高者可达14至16厘米,更高的则高达25厘米。以木根镶在鞋底中央,整个木根用白细布包裹,外裱白绫或涂白粉,俗称“粉底”,上面或绣或绘有图案进行装饰。木根之上便是普通的鞋子,通常以绸缎为面料,上绣五彩图案,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穗子,长可及地。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这种花盆底鞋之所以会流传下来,甚至一度得以流行,除了其原本的特殊意义之外,应该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1。掩盖大脚。自元明以来,民间便普遍流行所谓的“三寸金莲”,审美上也以小脚为美,因此汉族女子大多从小开始裹脚。清朝统治者虽然亦鼓励这种行为,但满族女子却不在此列,仍然保持着“大脚”的习惯。而如果穿着这种“花盆底鞋”,别人便只能看到鞋底,从而将大脚藏起来,也算是一种遮丑的方式。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2。爱美心理。不知道是遗传问题还是经常劳动的关系,满族女子大多比汉族“粗壮”一些,而穿上这种“花盆底鞋”,便有点类似于如今的高跟鞋,会使得女性身高看起来更高挑一些,更能彰显出女性的婀娜多姿,这自然是符合女 *** 美心理的。

3。衣着影响。满族女子多穿旗袍,而古代女性脚部乃是个极为敏感的部位,为了避免脚的外露,因此旗装下摆普遍较长,如果要全部遮住脚,未免会导致下摆拖地。而穿着这种“花盆底鞋”,既可以避免旗袍拖地,又不至于暴露双脚。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虽然没有尝试过这种鞋子,但仅从其外观来看,穿上之后走路必然不稳,为了防止摔倒,往往只能迈着小步小心前行,可是即便如此,如果身旁没有他人搀扶,恐怕摔倒也是常有的事。

如上所述,后宫妃嫔之所以行走需要他人搀扶,除了彰显身份地位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她们所穿的鞋,由于清宫后妃们都穿着这种“花盆底鞋”,便注定了她们需要借用外力来维持身体平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2155.html

“清朝后宫妃子走路都需要宫女扶着 她们身体有那么弱吗”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诸葛亮有能力废刘禅吗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为什么不废刘禅,这三点注定他只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刘备与东吴的大战失败后,在白帝城病危,将诸葛亮招到白帝城,将儿子也就是后主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并称如果刘禅不行,诸葛亮可以取而代之,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

南京城沦陷建文帝落荒而逃 建文帝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南京城沦陷建文帝落荒而逃 建文帝最后去了什么地方

对建文帝到底去了哪里?为什么朱棣怎么也没抓住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明风华》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南京沦陷,建文帝不得不落荒而逃,于是他凭着朱元璋曾留给他的剃刀和僧袍成功逃脱而出,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而制造了自焚的假象?朱棣并不相信这一事实,于是他派遣人员去搜...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陆逊作为孙权的谋士 孙权为什么还要逼死他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的。...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人,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直施行着“稳定豪强”政策;并且擅长隶书,但其书法作品今无存,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第十三代黔国公沐天波是怎么为了明朝奋战到最后一刻的?

第十三代黔国公沐天波是怎么为了明朝奋战到最后一刻的?

大明第十三代黔国公沐天波是怎么为了明朝奋战到最后一刻的?他是大明开国名将沐英的第十一代孙子,在崇祯元年的时候,第十二代黔国公沐启元暴毙而死,在同年十月份的时候,便由其年仅十岁的儿子沐天波来继承爵位,并担任云南总兵官,领征南将军印,开始了为镇守云南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时其所处的时代,大明王朝已经处...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胡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外甥得到了重点栽培,为何被坐罪赐死?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外甥得到了重点栽培,为何被坐罪赐死?

咸亨二年(671年),武则天的外甥、大唐第一红人周国公获罪流放,来到韶州后,没多久便去世。贺兰敏之容貌俊美,年纪轻轻就袭承外祖父的周国公爵位,可谓是前途无量,他究竟为何会落得这般下场呢?早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迎娶相里氏为妻,生下武元庆与武元爽兄弟。相里氏死后,武士彟才娶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生下武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