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卫作为清朝重要的大臣,我们总是能在一些历史正剧之中看到他的身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雍正时期的李卫,可以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情况下入朝为官,最终坐到了总督的位置。并且李卫一生作风清正,鲜有黑料,这在当时的清朝,是颇为难得的。
有人说,李卫是雍正的头号宠臣,权势滔天。其实不然。
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卫最多算是雍正的一员得力干将,而并不是一位权臣。李卫官职更高做到直隶总督兼刑部尚书,可算得是一名封疆大吏。但清朝总督只是正二品,加上尚书衔后也不过从一品。比起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来说,两人所掌握的权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而李卫之所以没有升任大学士,其实也与他本人的资质有一定的关系。
1688年,李卫出生在江苏一户比较富裕的人家。当时清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允许大户人家“捐资”,可以获封五品员外郎官职。李卫幼时并不好学,文化水平比较低。家中长辈为了让他有个稳定差事,便出钱让李卫到朝廷里出任了兵部员外郎一职。
一般来说,员外郎这种官职,只是提升家族地位的一种虚衔,很少有人认真对待。但李卫却在任职期间勤勤恳恳,把分内之事办理得井井有条,这也让他很快被调任为户部郎中。
李卫为人刚直,哪怕在担任微末小吏时,他也从来不畏惧权贵之人。李卫担任户部郎中时管理银库事务。当时有位亲王的属下对收缴的白银,每千两都要额外收取十两作为库平银。李卫多次劝阻,都未见成效。无奈之下,只好在走廊上安置了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王赢钱”四个字。这个赢,是指“赢余”,意思就是非法收入。这让那位亲王非常尴尬,只能不再多收。
这件事后来传到还是皇子的雍正那里,雍正对李卫颇为欣赏。即位后,便对李卫进行了提拔。
李卫晋升的路上,基本上一直在和盐打交道。在云南盐驿道任上,李卫用一年的时间就做出了别人几年的政绩。随后他升任为布政司,在主管全省财务赋税的同时,依然监管盐务。
很快,李卫又被提拔为浙江巡抚兼两浙盐政使,主要查处私盐贩卖的情况。
清朝私盐问题,主要和僵化的制度有关。清朝共划分了十几个盐区,其中浙江盐区包括浙、苏、皖、赣四省,价格一向偏高。与之相邻的两淮盐区的价格则要低很多。
由于清廷规定不准跨区买盐,私人越区卖盐赚取差价便开始盛行起来。
李卫除了要对付一些小的倒盐贩,还要与拥有强大势力的大盐枭们作斗争,其工作难度实际上是比较大的。但李卫不惧困难,首先击破了沈氏贩盐集团,沉重挫败了盐贩们的锐气。随后他又上奏朝廷,请求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部署大量兵力巡察,向外扩散开去。在李卫的治理下,倒私盐的情况有了比较良好的改善。
在这之后,李卫便被升任为浙江总督。
前文提到,李卫的官职更高只到总督。这主要是由于他并不是科举出身,而且大字不识几个,实在是难以升任为大学士。
但尽管自己没什么文化,李卫对文人和文化事业却是非常扶持的。他曾经出钱修过浙江通志,并且还建过书院。在浙江出现多起文字狱,雍正禁止浙江人参加科举后。李卫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文士们的想法。对于那些受到株连但没有定罪的文士,李卫会派人观察他们的情况,每每发现问题,便立即派人督促改正。
朝廷派来观风整俗的官员王国栋,很快被李卫的良苦用心感动,他同李卫一起上奏朝廷,为浙江文士发声。雍正随即便恢复了浙江的乡会试。第二年的殿试的前三甲,均被浙江人取得。
1732年,李卫出任直隶总督。到任第二年,李卫即弹劾时任内阁首辅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结党营私、鱼肉百姓。1737年,李卫又上疏诚亲王护卫库克强占百姓土地。
尽管已经为官十多年,但李卫却始终秉承初心,刚直不阿、嫉恶如仇。这也让皇帝对他颇为欣赏。在诚亲王事件后,乾隆赐予李卫四团龙补服,嘉奖他秉公执法。
不过人无完人,李卫也干过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在担任浙江总督期间,李卫曾下令整修过西湖旁的一座湖山神庙。他把自己和妻妾的模样做成神像,安置在了神庙之中,并且边上还放了个牌子写了“湖山神位”。
后来乾隆下江南,看到神庙中李卫的神像,勃然大怒,立马命人把神像撤下来焚毁了。不过尽管如此,因为李卫忠心,乾隆对他一直还是比较好的。虽然那时候他已经于乾隆三年病逝,但乾隆并没有打击他,追夺他的爵位谥号这些。可见,乾隆对李卫还是很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