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104

自古伴君如伴虎,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后世人评价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这位“四朝元老”做人当官到了这种份上,有啥秘诀呢?

(一)治军有方 深得人心

郭子仪从军几十年,是个屡打胜仗,善打硬仗,即使面临危险也能够设法转危为安的军事统帅,他靠的就是治军有方,深得人心。每次作战前,他都要认真谋划做好安排,危急关头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将士同甘共苦,与他们同吃同宿,不搞特殊化。

打了胜仗朝廷有奖励,他总是按功劳大小分配,从不个人去贪功。有啥过失,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从不推诿,想方设法妥善处理。他严格执行军纪,对事不对人。他所率领的部队将士,都以对父母般听他的话,愿意拼出死力为他效力。他还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和战斗中培养人才,先后提拔了60多名部下,后来有至将相。

据史载,郭子仪功勋盖世,威震四方,久而久之,连敌人和乱臣贼子都折服他。吐蕃和回纥称他为神人,一听说他率领大军出战,皆望风而逃,真格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逐步走下坡路,国内社会不太稳定,有些地方的掌权人总是挖空心思捞实惠,动不动就想动粗滋事。节度使田承嗣图谋不轨,有想造反打算,郭子仪奉诏派员前去调查。田承嗣面向西方下跪说,我膝盖不下跪多年了,如今我要向郭公下跪,发誓决不背叛朝廷。

李灵曜盘踞汴州时,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此地,一律扣留自用,但对郭子仪部队的粮饷、武器等,他不仅不敢掠夺,还派兵护送出境。

(二)不居功自傲 忠于朝廷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史称的“安史之乱”从此开始。郭子仪即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参与平叛战争,屡立战功。唐肃宗登基后收复两京,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郭子仪的朔方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先后领军镇守河中、邠州,捍卫京师。虽然兵少将寡,但抵挡住了敌人的来侵,确保了京师的安全,使得关中老百姓免受敌人涂炭。史书上夸郭子仪,“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30年”。

安史之乱后,不少节度使由于手握重兵,对朝廷貌合神离,拒不听令,为非作歹欺压老百姓。郭子仪虽然权力大,臣民都很拥护他,但是他从来不以此为资本,去要挟朝廷,谋取私利。相反他始终忠于朝廷,别无二心,只要皇上有令,他百折不扣地坚决执行,毫无半点犹豫。

当时朝廷是宦官专权,郭子仪是个资深大功臣,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引来的麻烦,他不仅严于律己,还不计较个人荣辱,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祖坟被盗在古代是个很严重的事情。郭子仪父亲的陵墓被盗了,人们都怀疑是宦官鱼朝恩悄悄指派手下人干的,但官府没有捕获到强盗,不能口说无凭。

郭子仪从外地回京,朝廷内外都很紧张,不少人估计他不会善罢甘休,弄得不好要发生政变。但时任皇帝唐代宗给他说起此事,他却流着泪说,自己长期带兵,以前对兵士约束不严,曾发生过部众盗掘坟墓的事,这次父亲的坟墓被盗了,是对自己的报应啊!与谁都无关。虽然鱼朝恩之流屡进他的谗言,横加诽谤,由于他为人坦荡,忠于朝廷,每次都化险为夷,因此能够永保功名,长寿而终。

(三)严格要求 不徇私情

唐代宗驾崩,遗诏郭子仪在三天的治丧期间 *** 朝政,郭子仪奉命入朝。按照惯例,在先皇的治丧期间严禁杀生。郭子仪的本家仗着同宗族的关系偷偷地杀了一只羊,掌管宫中和京城警卫的左金吾准备把这事报告给唐德宗,郭子仪知道后对左金吾表示感谢,并立即严惩了那个本家。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郭子仪有八子七婿,他们都在朝内做官,算起来子孙有数十人,家族人丁兴旺哟。估摸本人年纪大了,偶尔老眼昏花,某个孙子来向他请安,他有时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

郭子仪对家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那次庆贺郭子仪七十大寿,儿子郭暖的妻子升平公主没有按时到场。这儿媳的身份特殊,平时就骄横惯了。派人把她催来后,她还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脸上挂不住的郭暖打了她两个耳刮子,说道:不要以为你老爸是皇上,我老爸还不想当这个皇上呢!升平公主不依不饶大闹起来。儿子说这种话是犯上啊,郭子仪不由儿子分辨,用绳子捆起来押到皇上那儿去请罪。皇上宽宏大量,原谅了儿子郭暖,郭子仪谢过皇上,回家后把儿子郭暖痛打一顿才了结。

文末补白: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死后被追封为太师,陪葬在唐肃宗陵旁。按唐代制度,郭子仪的坟高为一丈八尺,葬时破格增加一丈,为二丈八尺,这是一般大臣身后难以获得的荣誉,也是对他评价“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嫉”的更好诠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682.html

“郭子仪最后能得以善终,是怎么做到的?”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很忌惮岳钟琪?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雍正很忌惮岳钟琪?真相是什么?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子孙,也继承了岳飞的武才,成为了清朝著名的将领,屡立战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所有人都看出来,雍正忌惮岳钟琪了。为什么说所有人都看出这一点了呢?其一,雍正三年(1725年)的时候,雍正处死功高震主,同时又飞扬跋扈的年羹尧。作为年羹尧副手的岳钟琪,这时候并没有...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阿济格是什么人?他最后被毒杀的原因是什么?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与多尔衮、多铎为同母兄弟。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既是皇亲贵胄,又是满清建国的开国元勋,他能征善战,智勇有谋,拼得累累战功,为努尔哈赤、皇太极,包括后来的多尔衮所器重。可是他却最终落得个被赐死的下场,这是怎么回事?在努尔哈赤的16个儿子中,...

诸葛亮去世之后 刘禅为什么连杀朝中三位重臣

诸葛亮去世之后 刘禅为什么连杀朝中三位重臣

对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三国鼎立,尔虞我诈,席卷了属于一个时代的风云。蜀国有刘备这一位有才华的皇帝,也有诸葛亮这样一个千古名臣,还有刘备那不成器的...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为,削三藩,平定噶尔丹,废止“圈田令”、创立“多伦会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的老话...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李世民和杨广有没有血缘关系 李世民为何不传位给李恪

李世民和杨广有血缘关系吗?为什么李世民不肯传位给杨妃子李恪?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和杨广,是表叔侄的关系。当时有个世家姓独孤,有两个出色的女儿,一个嫁给了李家,一个嫁给了杨家。杨家的这个生了儿子叫杨广,谥号隋炀帝;李家的这个有个孙子叫李世民...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最后的结局如何?如何逃出生天?

磨盘山之战,是南明与清朝发生的最后一次决战。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磨盘山之战,吴三桂死里逃生,主要是由于南明内部出现叛徒,导致吴三桂在磨盘山死里逃生。一、南明的“劫数”随着清军入关,明朝气数消失殆尽。明朝共传16帝,历时276年。历经洪武之治、仁...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马超与曹操之间有何故事?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是三国时期最为悲惨的将领之一,三次反对曹操,结果三次导致家人被害。不仅父亲兄弟被害,就连妻子儿子也两次被害。那马超的家人为何如此悲惨,又是如何被害的呢一,出身名门马超出身武将世家,为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马超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