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6-04)1640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提起北宋诗人,你之一时间是不是想起了苏轼、欧阳修,或者是黄庭坚、司马光,如欧阳修的“新旧女婿”,苏轼的“拊掌唤鱼”,司马光砸缸等等,通过他们的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更让我们对他们印象深刻。

但说起王安石,他虽然也是北宋名家,不过大家对他的印象几乎都停留在“变法”这件事上,而且变法还失败了。

不管是“初唐四杰”还是“苏门四学士”,真正有分量的当属“唐宋八大家”。唐代仅有两人,就是韩愈和柳宗元,宋代占六席,分别为欧阳修、三苏、曾巩和王安石。

这些人不但诗歌曲赋了得,他们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璀璨夺目的。就像王安石,我们不能低估他在文坛中的地位,而他那些前卫的思想,更是让老百姓受益良多。

王安石出生于官宦之家,19岁时,其父亲王益便去世了,之后家道中落。不过王安石很聪明,喜读书,甚至过目不忘,提笔成文,而且精彩绝伦。

王安石的好友曾巩将他的文章推荐给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看后也为之叫好。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他考取进士,这一年他21岁。

不过王安石生性孤傲、执拗。成为进士,被放为淮南判官。按当时的规矩,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任满后,可参加馆职的考试。所谓“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一旦得到馆职,马上就会成为名流。

这是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往里边钻的,但王安石届满后,他就是不去。27岁时,被调到鄞县当县太爷。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彼时他的变法思想初见端倪,甚至说已经开始实施。在鄞县,他修筑堤堰,疏理陂塘,方便交通,尤其是在青黄不接之时将闲置在仓的官谷借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秋后加息偿还,这一做法于官于民都有益处。

时任宰相叫文彦博,很欣赏王安石。他向仁宗皇帝推荐王安石,并说可以越级提拔,这样可以遏制官场上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皇帝当即指示,安排王安石到集贤院做校理。对于一般人说来,这又是梦寐以求的美差,等于是坐火箭进入“名流社会”,但王安石又不屑一顾。

欧阳修念及王安石是个人才,就请皇帝让他当个谏官,王安石还是借口不去。最后,皇帝派王安石到常州去当了个知州。直到嘉祐三年(1058),宋仁宗特召王安石出任度支判官(类似于今天的财政部长),王安石对这个职位很感兴趣,这一回他上京去了。

到了京城,他忙不迭就搞了份《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史家称“万言书”)。在这份万言书里,他系统地提出了他的变法主张,但宋仁宗没有采纳。他当度支判官不久,就下令要他去集贤院上班。

之后王安石又曾多次辞去馆阁的任命,有一次王安石甚至躲到厕所里不见客。如此折腾了八九次,才接受了知制诰(负责起草诏书)一职,因为他能写一手好文章。

当了40年的皇帝,宋仁宗也任用过像范仲淹、包拯这样的名臣,但仍然未能改变北宋的命运,宋王朝每况愈下。宋神宗上台后,经人了解,对王安石的才华非常欣赏,那时,王安石因母亲过世而一直守丧在家,宋神宗便下令要王安石进京。

此后,王安石将他的变法理念付之于行动。进京第二年,他就当上了副宰相,这一年他49岁。当时朝廷属于“生、老、病、死、苦”,毫无生气可言,王安石决心实施变革。该退的退,该上的上,经过一番人事调整后,变法大幕拉开。

彼时兼并之风日盛,青黄不接时大多数农民遭受盘剥,差役繁重,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针对这些弊病,王安石变法触及理财、强兵、育才三个方面。“青苗法”是变法中比较出名的一项改革。

做法是:把国库的存粮折算成本钱,以低息放贷给农民和手工业者,用于 *** 地主、土豪和权贵们的高利盘剥,同时增加国库的收入。

800多年后,我们现在常说的“农贷”,与这项政策颇为相似,而这一思想,也是“市场经济”的雏形。

由此可见,王安石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奇才。可惜的是,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良策并没有推行下去。变法是一把双刃剑,在取得一定实效的同时,一些贪官污吏也开始钻营改革的空子,中饱私囊、贪赃枉法,使得一些地方的老百姓非常不满,这就为那些不支持变法的人提供了口实。

客观来说,王安石是纯粹从立法的本身着想,而忽略了执法时在技术层面上的障碍;反对变法者从实际人事上的流弊着眼,不看重立法本身的优点,因而变法者是偏重于理想而忽略现实,加之在变法的过程中,两方面缺乏沟通,而王安石个性执拗,不愿谋求人事上的谅解与妥协,最终影响到了他的变法。

最后的情况是,王安石遭到了保守派的一致弹劾。苏洵弹劾完、司马光弹,苏东坡弹劾完、范纯仁(范仲淹之子)弹,王安石被迫罢相,复官后又因长子病故,主动提出了致仕。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有人曾言,北宋亡于司马光。因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的这些人都被称之为“元佑党”,而司马光则是他们的首领。

王安石以一己之力抵抗来自朝廷各方面的压力,堪称“刀尖上的舞者”,可谓真正的“孤胆英雄”。

王安石变法虽然遭遇失败,但不能对其变法内容一概否定,毕竟在封建王朝芝麻大点的改革都会触及权贵的利益,想要顺利推行又何其容易?反观现在的改革,哪一项不是需要勇气和力度的?

虽然王安石性格执拗,不过他为人光明磊落。无论是正史、野史,都有不同程度的记载。

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东坡入狱,王安石极力谏言搭救,最后苏东坡捡回一条命。因这件事,苏轼对王安石一笑泯恩仇。

1085年,宋神宗驾崩,哲宗继位,高太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复相。在司马光的建议下,哲宗全面废除新法,元祐党再次掌权直至宋末,新党或罢或免,遭到保守派沉重打击。公元1086年,66岁的王安石在钟山病逝,走完了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王安石《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更高层。

什么叫孤独,从王安石的诗里就可以感受到这种不被人理解的惆怅。王安石不想做鹤立独行之人,他只想凭借自己炙热之心,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现状。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他全身心投入变法之中时,左右望去,发现只有自己在龃龉前行。

这样的变法,又怎会收获成功?!

苏东坡曾赞叹王安石说:“不知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这才是真正的王安石,他不但满腹才情,而且是一位难得的治国人才。

犹记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果可以穿越到过去,我想劝慰半山先生,好好做一个诗人,好好享受人生,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你仍然是最精彩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2929.html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的相关文章

孙夫人当初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回去

孙夫人当初离开刘备的原因是什么 之后为何再也没有回去

对孙夫人为什么要离开刘备?为什么不回到刘备身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离开刘备,不能怪她,她也是被骗了。从《三国演义》里的描写来看,孙夫人对刘备,感情是很好的。孙权在周瑜的建议下,以国太生病为由,要接孙夫人回娘家探母——接出嫁的姑娘回家省亲,这在古代社会,也是很常见...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张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人豁达豪爽,最终战死沙场

张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人豁达豪爽,最终战死沙场

张嶷(nì )(?~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豁达豪壮,初为本县功曹。刘备攻打蜀郡,山贼趁机抢掠县里,张嶷营救县长夫人,因此得名。诸葛亮预备北伐时,张嶷平定广汉叛乱,授牙门将。多次随从马忠平定南中叛乱,授越巂太...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长平之战结束后 廉颇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还不知道:长平之战后,廉颇去了哪里?最终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进行了长平之战。此战,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孝成王怕再拖下去对赵国更加不利,于是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并派出纸上谈兵的赵括。来到战场后,赵括选择...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敢用司马懿为什么不敢用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曹操的爱才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算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据说官渡之战中许攸前来投靠时,正在洗脚的曹操连鞋都顾不...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军中亲贤礼士,轻财重义

凌统(189年-217年或237年),字公绩,吴郡馀杭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凌操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凌统少有名盛,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官至偏将军。凌...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元诩是怎么死的?胡太后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元诩,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位皇帝,,515年―528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北魏时期的胡灵太后,出身于名门望族,她的父亲胡国珍在朝中担任司徒的职务。不过由于古代对女子一向轻视,所以史书上并没有记下胡太后的名讳,这里姑且称她为胡氏。据《魏书》记载,胡氏不仅聪慧,多才艺,容貌...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严颜投降后去了什么地方 他为何会肖声觅迹了

对名将严颜在投降张飞后,为何就此“销声匿迹”了?他去哪里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事实上,名将严颜在归蜀后,之所以会毫无建树,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严颜严颜本是蜀中名将,在蜀汉内部非常有名气,再加上他资历老,能力强,所以不少蜀汉将领,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