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5)98

还不知道: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那一夜赵光义为何留下洗不掉的嫌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

开封。皇宫宣德门缓缓打开,一行人匆匆进宫,雪地上留下一行凌乱的足迹。在位已经十六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在这个风雪之夜突然宣召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进宫议事,兄弟俩屏退所有的宫女侍从,关起门来秉烛夜谈,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守在门外的太监宫女们透过烛光摇曳的窗户隐约看到兄弟俩时而凑到一块交谈,时而又见赵光义离席做出辞让的动作。不久又听到赵匡胤拿起玉斧戳地发出的声响,并隐约传来赵匡胤的声音:“好为之”(另有记载说是“好做,好做”)。

似乎是在勉励弟弟做什么,但很快殿中便陷入了沉寂,只剩下摇曳的烛光,再无任何声响,又过了一会儿传来了赵匡胤打呼噜的声音,似乎是睡着了。

到了快五鼓天快亮时赵匡胤突然驾崩了。

这件事就是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斧声烛影”,位列中国历史四大悬案之一。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一, 雪夜迷踪

北宋建立者赵匡胤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大哥和五弟夭折,他成为实际上的大哥,下面还有两个长大成人的弟弟赵光义、赵廷美。赵匡胤成年结婚后育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和三子也是幼年夭折,剩下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古代皇位传承有两种方式: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其中前者比较常见,也是大多数朝代采用的办法,而后者除了殷商是明确定制外,大部分情况都是皇帝死后无子才会考虑由弟弟即位。

而赵匡胤即位后有两个儿子,又有两个弟弟,按说皇储之位不会有什么悬念,何况开宝九年赵匡胤驾崩时次子赵德昭25岁、幼子赵德芳17岁,弟弟赵光义37岁,赵廷美29岁。可以看出赵德昭只比赵光义小12岁,即便按照今天的标准也早已是成年人了。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赵匡胤死在那个风雪之夜后的第二天,继承帝位的不是赵德昭,也不是赵德芳,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此事困扰了后人一千多年,赵匡胤为什么舍弃儿子,将皇位传给了弟弟?换句话说赵匡胤真的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吗?

那个风雪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即位后的赵光义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洗不掉的恶名?

一切都要从那个神秘的雪夜讲起……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开宝九年十月那个雪夜,赵匡胤离奇死在了他的寝宫中,享年五十岁,过早地离开了他的大宋子民们。

侍寝的宫女发现赵匡胤死后,急忙跑去禀告宋皇后,宋皇后大惊失色,下意识地派太监王继恩出宫召赵德芳火速进宫(不明白为什么召赵德芳,而不召嫡长子赵德昭)。结果王继恩出宫后不是奔德芳府,而是直奔赵光义府,这就有意思了。

王继恩在赵府门外遇到了医官程德玄,二人进府向赵光义禀报,赵光义先是大惊,犹豫半天才跟随王继恩、程德玄火速进宫,在宫门口王继恩对赵光义说王爷先在此等候,容咱家进去禀报皇后。

程德玄提醒赵光义都这时候了,还等哪门子通报!夜长梦多,直接闯进去。

一行人壮起胆子直接闯宫,一脸焦虑的宋皇后看见王继恩回来了,急忙问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说:晋王来了。

宋皇后的反应是大惊,如遭雷击,很快她便回过味儿来了,马上改口说道:“我们母子的性命全托付给官家了。”赵光义则秀了一把演技,哭着说:“我们共享富贵,不要怕。”

天一亮,赵光义便开始张罗赵匡胤的丧礼,同时麻溜地在大哥的灵位前继承了皇位,史称宋太宗,而且令人诟病的是他一改逾年改元的老规矩,即位后便改当年的开宝九年为太平兴国元年,造成这一年出现了两个年号,这被认为是对先皇的不敬和亵渎。

古代老皇帝病死,一般他这一年的年号还会沿用到年底,到明年才启用新年号,这就是史书中常见的“改明年为某某元年”的原因,像赵光义这样迫不及待地一上台就改元的情况非常罕见,因此他也招来了很多非议。

二, 得位正与不正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关于赵光义得位不正的议论千年来史不绝书,“弑兄夺位”是流传甚广的一种说法,影响深远,以至于很多历史书籍都采纳了这一说法。

这一说法最早源自宋代僧人文莹编著的一本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的记载,当然宋代官方史书《太祖实录》(被赵光义修改过三次)则是极力否认弑兄夺位说,后来司马光编写的《涑水记闻》也是认为赵光义没有弑兄,这些官方观点咱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毕竟他们有他们的立场嘛。

不管史书如何为赵光义辩解,那个风雪之夜的很多谜团,赵光义却是摆脱不掉嫌疑,毕竟他是赵匡胤之死更大的受益者,至于赵匡胤那两个儿子后来也都被迫自杀,还有最小的兄弟赵廷美也是被一贬再贬,最后悲愤吐血而死。

不是说共享富贵吗?这画风不对呀,认真你就输了。

赵光义早在开宝六年就担任了开封府尹、封晋王,这两个职务组合在五代乃至宋初可不得了,一直被默认为皇太子的标配,因为那个时期没有皇太子这个名号,只有开封府尹加晋王的组合。

如果赵匡胤想传位给儿子,为什么不封自己儿子德昭为开封府尹,却把这么重要的职位给了弟弟赵光义,他难道真的心甘情愿?

我分析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早已将开封打造成他的个人王国,就算赵匡胤把儿子分配到开封府,年轻的德昭未必能压得住如狼似虎的赵光义和他手下庞大的利益集团。

赵匡胤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曾试图摆脱赵光义的阴影,最典型的例子就算迁都洛阳的计划。一旦迁都洛阳成功,那赵光义在开封苦心经营的根基就全都灰飞烟灭了, 如果跟着去人生地不熟的洛阳,赵光义难道要重新白手起家吗?

到了洛阳,那里是赵匡胤的地盘,没有赵光义一丝一毫的势力,那时候再册立德昭为皇储,赵光义只怕就无可奈何了。

老辣的赵光义当然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极力反对迁都,甚至发动满朝文武强烈 *** 迁都,逼得赵匡胤不得不含恨取消了迁都计划。

一句“在德不在险”让赵匡胤看清了赵光义无处不在的阴霾笼罩在开封上空,他努力了,却无力摆脱这片阴霾。

最终赵光义如愿以偿当上了开封府尹、封晋王,坐到了皇储的位置,但赵匡胤的心里是什么滋味?只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三, 最是无情帝王家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赵光义即位之初确实兑现了承诺,大肆封赏两个侄子,封赵德昭为武功郡王、赵德芳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又封弟弟赵廷美为齐王,真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够意思了吧。

别急,好戏还在后面呢。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随同赵光义出兵攻打契丹,结果高粱河一战,宋军大败而逃,契丹军追到白沟河又是一场恶战,宋军又是惨败,溃不成军,连赵光义本人都中了一箭,无法骑马,坐着运粮的驴车逃回定州才稳住神儿。

一片混乱之下,后方大本营的将领们失去了赵光义的消息,人心惶惶都以为皇帝遭遇了不测,有人便建议拥立当时在军中的赵德昭为帝,结果还没实行,赵光义坐着驴车回来了。

这个画面朋友们自行脑补吧,反正赵德昭想死的心都有了。

没见过你们这样坑队友的!

后来赵光义果然怀恨在心,回京后赵德昭千不该万不该去找赵光义为出征将士讨要赏赐(打了败仗,皇帝也被射伤,还要什么赏赐,真是傻白甜啊),赵光义勃然大怒,斥责道:

“等你当了皇帝再封赏也不迟!”

赵德昭再傻也明白这话的分量,回去后就吓病了,没多久便选择了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当然,赵光义又跑去秀了一把影帝级的演技,伏棺大哭:傻孩子,你这何必如此呢?叔叔说的都是气话呀。

能把笑憋成哭表现出来的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一般只存在于帝王之家。

赵德昭死了,他弟弟赵德芳感到了一股寒气逼来…。。

两年后的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赵匡胤硕果仅存的儿子赵德芳也死了,年仅二十二岁。赵光义闻讯又跑去伏棺大哭,并废朝五日,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

短短三年间,赵匡胤的两个儿子都死了,死的恰到好处,死的非常正确,赵光义非常满意,真是懂叔叔心思的孩子啊。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两个侄子都死了,似乎该放松心情喝杯茶了吧。

不对!似乎哪里不对劲?

赵光义琢磨了半天,一拍脑壳:艾玛,我去,差点忘了,我居然还有一个弟弟活着!真是失误啊。

赵廷美在赵光义即位后被封为齐王,但赵廷美因为赵光义打开了兄终弟及的魔盒,因此他对皇位也产生了希望,赵光义及时出手击碎了他的希望。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赵廷美阴谋篡位的计划败露,被赵光义罢免开封府尹,贬到西京洛阳做留守。

永熙元年(983年),赵廷美又被一贬再贬到了湖北房州,那里是古代著名的流放地,唐中宗李显就曾被贬到那里,到房州不久,赵廷美便抑郁成疾,吐血而死,年仅38岁。

皇宫里那位影帝的演技又一次得到了提升,突飞猛进那种……

自古道:“最是无情帝王家”,赵光义实实在在现身说法诠释了这句话的含金量,不得不感叹一句:你做了皇帝又如何?你的儿子却疯了,何苦呢?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赵光义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除了弑兄嫌疑,逼死侄子、弟弟的劣迹外,他霸占小周后、毒杀李煜、钱俶,草率出兵契丹招致连续惨败也被后世所诟病,他的折腾终于葬送了哥哥赵匡胤辛辛苦苦创下的大好开局,一把好牌到他手里打了个稀巴烂。

尽管他修改了三次《太祖实录》,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连续科举扩招,施恩于人,录取几倍多的进士,但还是洗不掉留在青史上的恶名。

毕竟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3117.html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的相关文章

唐朝时期的公主那么漂亮 她们为何难嫁出去

唐朝时期的公主那么漂亮 她们为何难嫁出去

对唐朝公主那么漂亮,为何嫁不出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唐朝是最辉煌的一个王朝,当时长安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样也是世界的大都市,其人口达到了100万人以上,绝对可以堪比现在的纽约和华盛顿,不少西方国家也慕名而来,比如阿拉伯帝国,波斯帝...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后都做了什么 曹丕为何会英年早逝

还不知道:曹操死后,曹丕究竟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活到40岁就英年早逝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曹操这个人物,后世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有胆识,也有人说他生活作风有问题,光是喜好美色也就算了,还尤其喜欢“别人家的妻子”,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吕后为什么要处死韩信 韩信为什么落到被竹竿捅死的下场

还不知道:一代大将韩信为何落了个被宫女用竹竿捅死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被宫女用竹竿戳死主要是因为刘邦曾为他许下“三不杀”和“五不死”的诺言,这种死法看似残忍但也是对韩信的尊重。兵仙韩信的大名我想诸位读者都不陌生,作为汉初三杰之一,韩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当...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诸葛亮与赵云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伐吴兵败,退守白帝城,病危之际,托孤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作为丞相,总揽朝政,负责行政,其中,刘备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领内外军事,成为军事上的负责人。也就是说,内政归诸葛亮管,军事上就归李严管了。这样,诸葛亮似乎就没有军...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西晋宗室、诸侯王,他为何被降爵?

司马睦(?―291年),字子友,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六弟曹魏中郎司马进之子,谯刚王司马逊之弟,著名史学家司马彪的父亲,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睦初在曹魏时,封安平亭侯,任侍御史。西晋建立后,封中山王。咸宁三年(277年),因罪降封丹水县侯...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对乾隆主动提出退休,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陶璜:东吴至西晋初官员、将领,曾成功将西晋势力赶出交州

陶璜,生卒年不详,字世英,丹阳郡秣陵县人,交州刺史陶基之子,三国时期东吴及西晋初年将领,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陶璜本人曾历显位,因为其父曾任交州刺史,故陶璜也十分熟悉当地的情况。263至271年东吴与西晋在交州一带爆发争夺交州地盘的战争,陶璜被任命为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