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刎后虞姬也跟着殉情了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项羽乌江自刎后,虞姬决然殉情,事实果真如此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西楚霸王项羽和宠妾虞姬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被世人口口称颂、惋惜慨叹,还被许多戏曲家和音乐家编绎成了凄美的文艺作品,一如京剧名段《霸王别姬》、又如歌手屠洪刚的经典成名曲《霸王别姬》。
面对垓下之围,项羽自当于困境中拼尽全力再度一搏,即便是冒死也要突出重围。天际将明,项羽悲歌一曲后,与爱妾虞姬戚戚然诀别。此后,项羽虽然杀出重围却未能最终逃过汉兵的追击,一代豪雄无颜面对江东父老,遂在乌江边自刎身亡。
英雄末路,美人何安?!千百年来,人们大都认为虞姬饮剑自杀,在乱世中为他们凄美悲壮的爱情画上了一个绝美的句号。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历史上的虞姬其人
自古美人伴英雄,西汉时期陆贾的《楚汉春秋》及司马迁的《史记》中都曾提到了虞姬其人,她乃是西楚霸王项羽身边独一无二的宠妾,姿容姣丽,能文能武,擅长舞剑。
野史中曾记载,虞姬本是沭阳县颜集乡人,自项羽揭竿起义时就陪伴在他的身边,项羽气宇轩昂、勇猛无比,虞姬倾慕英雄,与项羽形影不离,夫妻感情甚笃,就连项羽连年四处征战都始终把虞姬带在身边。
项羽一路争斗厮杀,最终与劲敌刘邦正式交锋,欲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争霸”。公元前202年,在经历了数度交战后,项羽不幸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于垓下。趋向败局的项羽半夜睡不着,又听到四周响起了楚歌,便披衣下床,在帐中饮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旁相伴的虞姬随军侍奉了项羽多年,怎会听不出霸王心中的英雄气短、悲壮仓惶。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女性,在那个危机四伏的至暗时刻,虞姬泪满双眸,拔出大王腰间的剑来为其舞上了最后一曲,便毅然饮剑自杀、殉情保节,体现了虞姬忠贞刚烈的鲜明性格。
虞姬自刎是真是假,历史并无确着记录
众所周知,后人写史,尤其是那些正史典籍的作者,如果他们没有亲身去经历那些历史场景,为了编撰书籍,他们一定是要广为搜集并参考前人的史稿文著来摘抄并加以引用的。
我们如今能找到的对霸王别姬这段历史记载最早的史书就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那么司马迁是如何知道距其60多年前发生的历史史实的呢?
《汉书》的作者班固曾在《司马迁传》中言及: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而接其后事。可见,司马迁撰写《史记》之时,一定参考了陆贾所著的《楚汉春秋》一书。
而翻阅《楚汉春秋》和《史记》,大家一定会深感奇怪的是,2本书中都没有提及虞姬自杀身亡,以及虞姬香消玉殒后项羽的哀悼和对亡妻的处置。有人说,项羽都自身难保了,根本顾不上什么深切哀痛和安置悼亡,只一心想着如何突出重围、杀出一条生路去了。可史实果真如此吗?
虞姬的结局很可能并非自杀,而是被项羽所迫杀
无数民间唯美凄婉的“美学”作品中,无一例外地都在倾力塑造虞姬之死的感人性和艺术性。虞姬先于项羽而死,是她选择从一而终的现实皈依,展现了中国传统女性对夫君的忠贞和对爱情的不渝。
而正史史籍中却始终未曾找到虞姬的具体结局,一种可能是史学家不知道虞姬的结局,故而没有去写;另一种可能是虞姬真正的结局是史学家不希望写出来公之于众的。
宋代有一本地理志,名为《太平寰宇记》,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虞姬冢于县东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虞姬葬此。《太平寰宇记》考据精准,广泛引用了历代史书、地志、碑刻、文集等,多注明引用出处,可以说是一本保留了大量珍贵史料的地理志。而恰恰是在这样一本既包含人文又囊括地理的一本地志中却提到了虞姬的结局——被项羽所迫杀。
那么项羽为何要杀虞姬,他有明确的动机吗?
将时间的轮盘再次拨回到项羽吟唱《垓下歌》的那一夜,项羽悲歌道:天明时我将冒死杀出重围,美人你将如何呢?虞姬听到项羽问了这样一句话,心中顿时明白了一切——前路凶多吉少,项羽很为难,哪个大丈夫都不愿自己的女人成为其他男人股掌下的玩物。
项羽自知在劫难逃,却不愿心爱的虞姬落入别人之手,他的意图很明确:作为我的女人,虞姬不能再活下去了。
聪明的虞姬洞悉了一切又能如何,横竖都难逃一死,她只好从项羽的腰间拔出了宝剑,含泪说了一句:妾身生随大王,死亦绝不离弃,大王!请多保重!然后,虞姬把剑刃对准了玉颈,略一用力便在心爱的夫君面前香消玉殒了。
有人说这样讲是不是纯属胡编乱造,实则不然,试想,如果项羽不想让虞姬赴死,以他的盖世武功和迅猛的身手,怎会轻易让一个纤弱的女子从自己的腰间拔走了宝剑,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她横颈自刎呢?!
至此,我们大体上可以进行这样一种推断:小心眼的项羽非常希望美丽无双的虞姬为自己保全了名节,彼时四面楚歌的他已然不希望虞姬这样一顶一的美人再存活于世、沦落到其他男人手中。于是,他用言语暗示了虞姬,而虞姬明白了项羽不想带着自己突围,只好选择自戕于当场。
而若根据《太平寰宇记》中的说法,项羽在兵败之际又不肯回到江东,又怕自己死后虞姬遭受侮辱,只好先杀掉虞姬并埋葬入土。
这种说法其实与上面的推断并无二致——虞姬并不情愿自我了结,一切只是因为项羽一心想要虞姬赴死,期望虞姬为其保全名节、从一而终。
这样看来,虞姬终究没有逃出成为无辜牺牲品的命运,她的死,是被迫的、也是无奈的。虞姬的死成全了一段凄美完满的爱情、衬托出了一代英雄身处末路之时的悲壮。对此,有学者表示说:真相难以接受!
诚然,大家都希望虞姬和项羽的爱情是至纯至真的、可歌可泣的。但如果站在项羽的立场上,是否能感受到一代西楚霸王对爱妾的浓情,以及对其无法终身守护的痛苦和无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