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都已经投降过曹操了 此事为何没有影响到关羽的声誉
还不知道:关羽投降曹操是历史事实,但这件事对他并没有影响,这究竟为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关羽的一生中,他投降曹操是一桩让大家争议的公案。有人为此对关羽颇有微词,甚至在民间传说中对此也有体现。传说中关羽为了表白自己对刘备的忠心,他将刘备赐予的绿袍穿在曹操赐予的红袍之外。可恰恰如此,被人指责说他心向曹操。于是便有了一种绿皮红心的萝卜代表这件事。这说明,关羽投降曹操这件事确实让人难以自圆其说。
一、关羽投降曹操的经过。
在建安五年时,刘备袭杀车胄,夺取了曹操占据的徐州。当时袁绍已经大兵压境,准备发动对曹操的进攻。曹操在权衡利弊后,果断出兵,亲自率军征讨徐州。由于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被曹操迅速打败。刘备被迫逃往袁绍处避难,一起对付曹操。
在这场战役中,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被曹操擒获。关羽投降了曹操,一起回到许都。随后,袁绍发动的官渡之战就爆发了。由于双方众寡悬殊,使得曹操的处境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关羽为曹操出战,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
在白马之战中,袁绍手下的首席大将颜良围攻曹军。曹操命令张辽配合关羽一起冲击敌阵。在史书中记载,关羽望见了颜良的大将麾盖,直冲敌阵到颜良的面前。关羽刺死了颜良,斩了他的首级出阵。袁军虽然众多,可是却无法阻挡关羽。袁军因此大乱,在曹军的攻打下一败涂地。曹操因此解了白马之围,并取得了初战的胜利。不过,不久之后,关羽就从曹操那里出走,重新投入刘备的阵营。
至于说关羽是否投降曹操,或者说是否如同《三国演义》中所说的“土山约三事”那样,有条件的投降曹操,这在历史记载中有着明确记录。在历史中,关羽并没有“土山约三事”的记录,估计这个应该是为了给关羽推卸责任的粉饰。而关羽投降曹操,则是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
比如曹操派张辽去试探关羽,想看他的真心。关羽明确说明自己对刘备的恩义不能忘记,决定在为曹操立功后才离去。这说明当时关羽确实是在曹操的阵营之中,但是心并不在曹营。在东吴对关羽的评价也有,那就是认为关羽当年投降曹操,曹操对他恩义很厚。结果关羽离开曹操之后,在襄樊之战中把曹 *** 入绝境。因此东吴一方认为关羽不能留下,让孙权定下了杀害关羽的决心。
二、关羽投降曹操为何没有遭到诟病。
那么,既然关羽确实投降了曹操,为何他却没有遭到后人的诟病呢?这主要是他的举动,在士人和平民之中都得到了认同。这在很大一方面减轻了他投降曹操的负面影响,甚至给他的人生增加了传奇色彩。
在士人之中,对关羽对刘备的忠心十分欣赏。正是因为关羽对刘备的忠心,让士人给他找到了合理的借口。在中国的士人中,有着苦心励志成就事业的传统。当年为了复仇,投降夫差的勾践,一直是励志的正面教材。而关羽的所作所为,恰恰与勾践相似,这样,他也被大家认为是这方面的楷模。
并且关羽投降曹操并不是怕死,而是为了保全性命等待时机,为将来重新为刘备效力做打算。无论在什么场合,他并不掩盖这种企图。在张辽奉曹操之命来试探关羽心意的时候,关羽明明知道自己说出真实心意可能会遭到不测,但是他依然说出要回归刘备的心愿。反倒是得知关羽心意的张辽,踌躇了一夜才将此事报告了曹操。
关羽的这种行为,让他的投降从耻辱变成了一种权宜之计,成为一个想要成就大事的人,为了目标而暂时的屈从。而关羽不改对刘备的忠心,在回归刘备阵营后为刘备建立功勋,更是得到了士人的赞许。
至于说平民之中,对于关羽的投降就更是有着各种说辞。比如说以“土山约三事”来为关羽投降进行开脱,甚至以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来衬托关羽的重情重义。这样一来,关羽从一个投降者,变成了一个对曹操的施恩者,双方的地位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扭转。
而在平民阶层中,对关羽投降最津津乐道的是,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斩颜良诛文丑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显示了关羽的武勇,也塑造了关羽恩怨分明的形象。关羽有条件投降曹操,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以斩将立功来报答曹操的恩义,显现了大丈夫来去分明的作风。这些作为不是其他的人能够做到的,这让平民们更加崇拜关羽。
结语:
关羽投降曹操是他一生中最传奇的事情。他也因为这件事,成为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像关羽那样,投降了敌人还受到对方的优待,既保全了自己的生命,还用立功报答了对方的恩情。在事了之后,还可以脱身而去,并且继续在自己的阵营得到信任和重用,继续建立自己的功勋。
关羽投降曹操而没有遭到大家的诟病,主要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古人的行为标准。他对刘备的忠义,采取投降的权宜之计来为将来做准备,是士人阶层所赞同的。而关羽不受曹操的拉拢,采取斩将立功的方式报答曹操的恩义。关羽的这种来去分明的大丈夫的作风,又得到了平民阶层的敬重。因此,关羽的投降行为,不但没有给他带来品行上的污点,反而更增加了他大丈夫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