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睿皇后在嘉庆皇帝逝世后,为何没将皇位传给绵恺
孝和睿皇后是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钮祜禄氏,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
我们所知道的后宫是什么样子的?不管是真实的历史上,还是影视剧中,后宫总是充满了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在对皇位的渴望上,后宫女人,总是千方百计不计手段的,这才有了史书上的血迹斑斑。
可其实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觊觎着那个皇位,比如说乾隆的儿媳妇,也就是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她就是个另类,她在嘉庆皇帝逝世后,把皇位传给了先皇后之子,爱新觉罗旻宁。
01
三个人的感情交集
虽然最后定下这皇位继承人的是当时身为皇后的钮钴禄氏,可她并不是嘉庆帝的之一任皇后,嘉庆帝在钮钴禄氏之前,还有一任皇后,是嘉庆帝还是皇子之时的就跟随在身边的嫡福晋喜塔腊氏。
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是乾隆的第十五子,十三岁时,便已经被乾隆秘密立为了皇储,十四岁的时候便娶了他的嫡福晋喜塔腊氏。
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父亲是内务府总管,喜塔腊氏比颙琰大了一月有余,二人成婚之后,和普通的皇家夫妇没有什么区别,颙琰常伴皇上左右处理朝中事务,而喜塔腊氏则在结交世家女眷,朝中重臣家室,为颙琰的势力扩张,人脉拓展提供不少帮助。
乾隆四十七年,颙琰的第二个儿子旻宁出生,也就是后来的道光帝,此时的颙琰还是跟在乾隆身边,深得乾隆重视。
乾隆五十四年,颙琰被封为和硕嘉亲王,而当朝礼部尚书恭阿拉之女钮钴禄氏在选秀中被乾隆指给侧福晋。
乾隆六十年,颙琰正式被立为了太子,福晋喜塔腊氏也成为了太子妃。时间不过半年后,乾隆便举行了禅位大典,和硕嘉亲王正式继位,年号“嘉庆”,喜塔腊氏从太子妃晋升成为了皇后,也是在这一年,侧福晋钮钴禄氏生下了皇三子绵恺。
在嘉庆帝继位之后,后宫女眷也各按品级,此时钮钴禄氏便被封为了贵妃。而跟随嘉庆帝多年喜塔腊氏,先后育有多个孩子,但也由于气血渐亏,身体越来越不好,嘉庆二年的时候,便在景仁宫逝世。在皇后过世后,钮钴禄氏被封为了皇贵妃。
皇后之位空悬,两年之后,钮钴禄氏被诏立为皇后,成为了嘉庆的第二任皇后,嘉庆后宫的一宫之主,这才有了后来的皇后定夺皇位继承人一事。
02
皇帝薨逝,帝位存疑
之所以会需要由钮钴禄氏来指定继承皇位之人,是因为嘉庆帝在嘉庆二十五年突然薨逝于承德避暑山庄。
事发如此突然,那么下一任皇帝由谁来做?历朝历代都会掀起腥风血雨,但清朝则不同,清朝自雍正继位之后,便有了秘密立储这一规则。
可能是雍正在九子夺嫡中,看到了其中的血腥与残忍,不愿让后世再次骨肉相残,于是,秘密立储便成为了皇家人公开的秘密。
一旦皇帝有心立储,并有了明确人选,便会把这立储的招书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但嘉庆帝薨逝之后,当众人都想知道新君会是谁的时候,却发现乾清宫里并没有诏书。
一时间,臣子们疑惑不解,难道嘉庆帝从未想过要定下储君人选吗,嘉庆帝年事已高,怎么可能没有考虑过皇位继承的大事?大家对于此事众说纷纭。
可最终,嘉庆帝的遗诏在嘉庆帝的金匣子中找到,遗照中表明,要皇次子继位,可却有人对这遗诏提出了质疑。
原因也很明确,既然嘉庆帝早就已经写好诏书,那么为什么没有放在应该放在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而这一诏书,也并不是当着所有大臣面找到,而是一个小太监呈上来的,对于遗诏的真伪在臣子们心中各有定论。
03
遵从嘉庆帝遗诏扶持道光帝上位
在众大臣争论不休的时候,这个定夺的重任便交到了皇后的身上,陪伴嘉庆帝如此之久的皇后,曾经宠冠后宫深得嘉庆帝欢心,虽然跟嘉庆帝的年龄有很大差距,但这么多年陪在嘉庆帝身边,钮钴禄氏自然是最清楚嘉庆帝想法的人。
以我们先入为主的定论来讲,哪个后宫女人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皇帝?然后自己荣享太后之位,而钮钴禄氏,她自己是育也有皇子,也是一个适龄的,可以成为下一任皇帝的皇子。
可面对着嘉庆帝立二皇子的遗照,钮钴禄氏没有犹豫,哪怕她知道此时她的抉择很可能可以改变儿子的命运,但她与嘉庆帝相伴多年,感情甚好,她愿意遵从嘉庆帝的遗嘱,也相信嘉庆帝做出这儿样的决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而作为皇后,她愿意办好他交代的最后一件事情,于是,直接下了一道懿旨,遵循嘉庆帝诏书,道光帝上位。
道光帝其实和钮钴禄氏可以称之为同龄人,他们只差六岁,但是在辈分上来讲,钮钴禄氏是长辈,是道光帝的母后,道光帝少时便失去了生母,一直是在钮钴禄氏身边长大,两个人的感情也非常深厚,在道光帝继位之后,钮钴禄氏被他尊为皇太后。
道光帝也对钮钴禄氏的这种无私的行为深表敬佩,并且在后来一直都十分孝顺,偶尔在国家大事上,有什么疑问也愿意和钮钴禄氏讨论,并且每日的例行请安从不落下,二人感情一直甚好,从未生嫌隙。
04
结语
道光二十九年,钮钴禄氏病重,不过月余,便病逝了,在钮钴禄氏逝世之后,道光帝还一直恪守孝子居丧的礼节,哪怕此时的道光帝也已经六十八岁了,大臣们皆上前劝慰,无果。
本就身体不好的道光帝,在钮钴禄氏死后道光帝悲痛不已,忧思过度,伤及心脉,最终,钮钴禄氏去世一个多月后,道光帝也驾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