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撤退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15)810

对诸葛亮空城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早就看穿了空城计,为何还仍要撤军?

引言

在封建历史上,各个朝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其中一些比较出名的人物能够留名青史,被世人所铭记,他们依靠的则是自身的里能力与智慧,这才能从一众人当中脱颖而出,被人们记住。提起三国这个时期,相信很多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了解,比如说谋士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两位聪明人是大家十分熟悉的,当然,只有智者才懂智者,并不是普通人就能明白他们所说或所做的事情。要说这两人之间的博弈可谓是十分精彩的,其中空城计更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只是,虽然诸葛亮侥幸赢得了胜利,但当时司马懿明明已经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为何他最后仍旧选择了撤兵?诸葛亮又为何认为司马懿不撤就是死?

历史上之一个使用空城计的人

空城计其实是一种心理战,在双方兵力差距大时,有意暴露我方城内士兵空虚。这样做就能扰乱敌方,让他们产生怀疑,怀疑里面是不是设有埋伏。当然,使用这样的计谋是需要了解敌方心理以及性格特征的,只有清楚地了解才有把握去做。空城计最早使用的并非是诸葛亮,而是春秋时期一位叫公子元的人。当时他想让嫂嫂顺从于他,可他的嫂嫂却不为所动,于是他为了讨得嫂子欢心就想着去建功立业,说不定这样嫂子就会对他另眼相看。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撤退

后来,公子元便开始率兵进攻郑国。由于自己所在的国家楚国实力强大,所以国力不足的郑国根本就不是楚国的对手,而且还被楚国打的节节败退。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大臣一时间自乱阵脚、手足无措,其中有些人想要求和,有些人则想着与他们决一死战,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位名叫叔詹的人献出了一个妙计。他首先让所有士兵都藏起来,埋伏在四周,再者他让全国上下门窗大开,百姓仍过自己的生活,店铺也是照常开,但任何一个人都不能露出一丝慌乱之色。

这时公子元来到了城门口,看到眼前的场景他感到不对劲,觉得这里面有诈,于是就没敢轻举妄动。此时,齐国接到了郑国的求援信,并向联合两国来救郑国。公子元的是这个消息后,深知想要凭借自己的兵力,肯定是没办法跟三国大军进行对抗的,所以得知消息后他就连夜让马蹄裹布,人衔枚,不出声响地撤走了,但他并没有把旌旗带走而是留在了那里,看着旌旗随风飘扬,就像还有人在一样。第2天,叔詹上在城门上一看说他们已经撤走了。

对此,手底下的人都不信,毕竟旌旗还在飘呢,他们怎么可能会撤走?叔詹则说,若是没有撤走,飞鸟为什么会在上面转悠呢?他也在用空城计骗我啊!这个就是历史上之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案例,虽说诸葛亮并不是之一个使用的,但他却让空城计变得家喻户晓。还有就是,诸葛亮在使用空城计后,为何这么笃定司马懿不敢破城而入呢?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撤退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博弈

因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进而丧失原本的强大战斗力。当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后,蜀国大军备受打击,而且此时魏国的支援部队也已经到了。受紧急情况的影响,诸葛亮所带领的将士们都被困在西城中。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心急如焚,但为了守住西城,他只能兵行险招上演一出空城计。当时司马懿直到诸葛亮在西城,准备带着15万大军乘胜追击,而诸葛亮身边却没有将领可用,只有两千五百余人能与之抗衡。看目前的情况,诸葛亮处于劣势,可以说这场诸葛亮必败无疑。

更何况司马懿有15万大军,就算诸葛亮这边都是精兵也不能做到一个杀10多个。面对这样的情况,诸葛亮想到了一个办法。首先他命人把城门打开,让20个士兵扮作扫地的人,在城墙附近扫地。其次,他自己坐在城门上焚香抚琴。不得不说诸葛亮的空城计还是很有意思的,虽说叔詹是之一个使用空城计的,但他应该不敢随意坐在城墙上抚琴,可诸葛亮却不一样,他不仅敢,而且还是一个人在上面,甚至他在周围都没有设埋伏,那他到底在算计什么呢?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撤退

司马懿看穿空城计为何还要撤军?

当时诸葛亮怎样断定司马懿不会直接解决了他,若是解决了心腹大患司马懿想要攻城岂不是轻而易举?实际上诸葛亮这是在狐假虎威,而且他深知司马懿不敢杀了他,也不会再继续围攻他们,诸葛亮才敢在城门上卖弄演技,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一直以来诸葛亮就善于揣测人心,这次也是如此。面对司马懿攻城,诸葛亮丝毫不畏惧,因为他了解司马懿怕的不是诸葛亮的埋伏,而是躲在埋伏后面的重重杀机,再说了司马懿一向多疑,更加会珍惜自己的性命。

不管他多有智慧,但他毕竟只是一个臣子,在他之上的还有魏国皇帝,只要蜀汉一天不灭,魏国皇帝就需要他带兵出征,这样他的性命就能得以保全,若是蜀汉最重要的丞相没了,那蜀汉就犹如一盘散沙,迟早都会散,所以蜀汉灭亡了司马懿就没与用武之地了,魏国皇帝也会对他产生怀疑,从而发生内讧,以至于最后被诛杀。因此,司马懿不想落到这样的下场,所以就只能将计就计,带兵撤退。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撤退

结语

足智多谋的司马懿正是了解其中利害,面对诸葛亮的空城计时,他自然不能冲上去。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了解司马懿不会杀他,于是才敢在城门上抚琴。他了解司马懿看到他这副样子一定被气得不轻,但他肯定会按兵不动。总的来说,蜀汉的生死存亡又或是诸葛亮的生死都跟司马懿有关。面对这样的情况,司马懿自然不敢杀了诸葛亮。不得不说,诸葛亮是利用了司马懿的多疑,猜到了他的内心想法,所以他才敢大摆空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6/4864.html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还要撤退” 的相关文章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

自从武则天当上女皇之后 中国为何再也没有出现一个女皇

还不知道: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为何再无女皇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结束了她的统治。在武则天之后,仍然有些女性想要成为女皇,但她们都没有成功,有人甚至已经穿上龙袍,但仍然没有称帝。...

如果朱棣没有清君侧的话 朱允炆的皇位能够做多久

如果朱棣没有清君侧的话 朱允炆的皇位能够做多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没有朱棣的清君侧,朱允炆到底能干多久呢?四年还是十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元年,朱允炆开始削藩,为的就是抑制藩王,皇爷爷朱元璋亲自定下的九边十三王才是重点,可惜的是当削藩的大棒挥舞到燕王朱棣的头上时,朱棣看见之前的弟弟们被朱允炆这个侄子整的都...

包拯死后展昭就消失了 展昭是接到了什么命令了吗

包拯死后展昭就消失了 展昭是接到了什么命令了吗

对包拯死后,为何展昭一夜之间就消失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侠五义》中,包拯是一位著名的清官,因其面庞乌黑,额头上又有一轮弯弯的月牙,执法公正严明被人们誉为“包青天”。包拯被塑造成了半人半神、可以上天入地的判官形象。他主持正义而又无所不能,满足了专制社会下老百...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人心的变幻无常,有时让人难以置信。一对患难中生死与共的夫妻,一旦时来运转,便反目为仇。这里说的是唐朝时韦后谋害他的亲夫唐中宗李显,参与谋杀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当初,武则天执政时,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和韦后被...

良妃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良妃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康熙是一位痴情的皇帝,爱江山也爱美人。他一生的挚爱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良妃卫氏确实是他后宫宠妃里一个特殊的存在。在良妃身上,有两个显著的标签:一个是皇八子胤禩的生母;一个是出身包衣组织即辛者库。...

刘备巅峰时期实力如何 刘备能压制其他两人吗

刘备巅峰时期实力如何 刘备能压制其他两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巅峰时期的刘备,实力到底有多强大?能够力压曹操孙权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建成的那些旧部是什么样结局?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俗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玄武门政变中,李世民与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火并,李建成、李元吉被杀。那么,李建成与李元吉那些忠实的部下,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一、魏征。魏征的情况我们都熟悉,那时候魏征是李建成的太子洗马,首席谋士。他早就...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奇皇后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正宫皇后,名完者忽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奇氏出身于高丽大贵族家庭,她的父亲奇子敖在朝中担任总部散郎。奇氏早在高丽时便艳名远扬,一些两班贵族都曾向奇子敖求娶她。但奇子敖认为她奇货可居,所以一心想把她献给高丽王,以谋得政治上的利益。自元朝建立后,弱小的高丽国便主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