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燕昭王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15)44

燕昭王,是战国历史上一位值得史家以浓墨重彩记录的君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有一位复仇者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终吞吴,几乎堪称是忍界祖师爷。

可是历史无独有偶啊,在战国时期也有一位复仇者,那就是燕国的燕昭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燕昭王是如何在隐忍了将近三十年之后,一朝逆袭,以小博大。

齐燕血仇

这件事情还得从公元前314年说起,当时燕国国内有一个大将叫做子之,这个人虽然是个野心家但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人,靠着南征北战,几乎垄断了燕国国内全部的军事权力。

我们都知道春秋是个纯贵族的时代,战国就是一个贵族平民共存的时代,两个时代的转变需要一次蜕变,重新洗牌权力。

燕国同样也走到了这样的历史关口,这燕国是根正苗红的八百年老诸侯国,老贵族的势力根深蒂固啊,而且由于处在当时中国的东北地区位置比较偏远,以至于他受到了时代潮流灌溉的时间,比其他的诸侯国晚。

这可是把燕国给害惨了,跟它同样处偏远地区的还有秦国,但是秦国运气也算好也算不好,当时更先把握时代潮流的是魏国,人家之一个找上的开练对象就是秦国,最危险时前线离首都只有两百里。

可祸福相依,这亡国忧患居然倒逼了秦国改革,可是燕国却缺少了一个成就他的魏国。

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成功,公元前386年前田氏代齐完成。这个燕国的百年巨变,几乎晚了人家整整一个世纪啊!

当子之洗牌的时候,人家纷纷转型完毕磨刀霍霍,那时也是燕国国内最为虚弱的时候,结果这一点却被有心人给看在眼里,齐宣王趁着这个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燕国吞了。

在天下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造成了既定事实,可是齐国军队自己不争气,由于他们的军队是由地痞流氓组成的“雇佣兵”,叫齐技击之士。

燕昭王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这群江湖大侠个个都是武林高手桀骜不驯,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居然把那些请他们过来的带路党燕国老贵族都得罪光了,结果毫无悬念地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等来了其他列国的干预。

当时挑头的就是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并没有急着跟齐国死磕,而是把在韩国做人质的燕昭王送了回去,先给燕国反抗势力提供一个旗帜。等到燕昭王接手的时候,燕国已经打烂了,燕昭王趁着这个同仇敌忾的机会,在报仇的旗号下,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

弱国的绝望

可是弱国毕竟是弱国啊!就算你改革图强了也不是人家的对手,唯一的致胜途径就是合纵围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看老天爷给不给他的面子了。

可是老天爷却给他开了个恶意的玩笑,这一等就是20年。在公元前294年孟尝君被齐闵王赶走之前,燕昭王的世界可谓一片黑暗。绝望,令人窒息的绝望。

公元前314年到公元前三百年,那是宣王在位期间,齐国国力蒸蒸日上,宣王更是一代明君。好不容易到公元前三百年把他熬死了之后,齐闵王上台,可真正掌握国家权力的是孟尝君,这位就更加让人绝望了,齐宣王时期好歹还有点领土野心。说不定还有可趁之机。

孟尝君上台之后就彻底改弦更张,齐国在那几年时间里从来都不谋求领土,走上了一条完美符合齐国国情的制衡天下之路,垂沙破楚, 函谷攻秦。不但把楚国彻底打下了一流国家的地位,还首次攻破了函谷关,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孟尝君得到的领土权全都给了韩国魏国这些盟友,那秦楚可都是欺行霸市的恶霸,孟尝君不仅主持公道还分文不取,这简直就是国际活雷锋啊!这种情况下指望大家围殴齐国,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燕昭王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可是等了二十年之后,终于有一点曙光了。齐闵王田地这个有名无实的国君,对于以孟尝君为首的齐国贵族势力异常恐惧,下了重手进行改革。终于在公元前294年引发了贵族田甲的叛乱,孟尝君田文出走。

齐闵王是一个要搞中央集权的改革家,要知道改革最快速的途径就是战争,战争不仅能够使你牢牢地控制住军队的控制权,胜利的战争还能够让你获得无与伦比的威望,任何反对派的呐喊在胜利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

所以他必然要改变孟尝君国际活雷锋的角色转而变成国际恶霸,因为他迫切需要军功章:土地。比如说就在这件事情之前的公元前295年,齐闵王打败10万燕军,同年联合赵国瓜分了中山国,接着第二年就发生了田甲劫王事件。

可见齐国贵族真的是被他逼得无路可走了,只能搞这种武装造反。权之战燕国战术失败却换来了战略胜利,只要他从这条路上进去狂奔下去早晚给燕国可趁之机。

分化两强

可是公元前288年一件事情差点打翻了燕国人的如意算盘,东西并蒂。

随着楚国落幕,当时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就是齐国跟秦国, 三晋跟楚国对秦都有惨切肤之痛,对秦国东出那是严防死守。现在又有齐国这个幕后老板坐台,东出难于登天。

秦国那些年跟燕昭王同病相怜,绝望。孟尝君公元前294年下台,公元前293年秦国就对没爹的孩子韩魏发动伊阙之战斩首24万。

可是要是做的太狠,难保齐国不会干预。为了彻底分化这个联盟,秦国提出东西并帝的计划,也就是东西两个超级大国联合起来,对处于中间地带的三晋跟楚燕进行瓜分,要是真的搞成了对小国来说简直就是个噩梦啊!

这时燕国出手了,派了苏秦的弟弟苏代过去给齐王做思想工作:

苏代自燕来,齐王曰:“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愿王受之而勿称也。秦称之,天下安之,王乃称之,无后也。秦称之,天下恶之,王因勿称,以收天下,此大资也。且伐赵孰与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释帝以收天下之望,发兵以伐桀宋,宋举则楚、赵、梁、卫皆惧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谓以卑为尊也。”齐王从之,称帝二日而复归之。十二月,吕礼自齐入秦,秦王亦去帝复称王。

死间苏秦,毒饵诱敌

当时齐国最合适的战略还是孟尝君路线,即在背后煽动其他国家攻秦。这是国际正义。

燕昭王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这条路线不会让齐国成为众矢之的反而会成为霸主。为了扭曲齐国的战略路线,燕国派出了大名鼎鼎的合纵家苏秦去齐国当死间。

苏秦合纵一开始就是靠燕昭王他爷爷资助,搞出合纵那么大的阵仗本质上就是给燕国牟利。在苏秦三寸不烂之舌的忽悠下齐湣王放弃孟尝君路线选择对宋扩张。

其实也不能怪齐闵王蠢,齐秦不接壤,函谷难破。先不说能不能攻破函谷关占领秦国的领土,就算能够打破函谷,占领秦地,越国以鄙远。齐闵王也很难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还不如身边富得流油的宋国来得合适。这更加符合他的政治利益。

最后他也只能够在燕国人给他规定的路径上一条路走到黑。当他吞并宋国后,可以想象一下齐国内部贵族的恐慌情绪,他们绝对愿意袖手旁观看着齐闵王去死,五国伐齐进行决战的时候,齐军统帅贵族达子触子,还没开打就阵前逃跑,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观。

宋国是中原各国的交界点,肥沃富庶。可以想象一下诸侯列国的恐惧值。

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凑齐七龙珠的一天。老天爷还是眷顾了燕昭王一回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4880.html

“燕昭王是什么人?历史上他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的相关文章

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差距为何那么大

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差距为何那么大

对同样是汉文帝的女儿,绛邑公主为何处处不如馆陶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文帝一生比较节制自己欲望,不仅主张薄葬,对金珠玉器华衣美服这些都少有兴趣,连后宫妃嫔都不多,除了皇后窦氏之外,见诸于史书记载的也就慎夫人、尹姬,不像他孙子汉武帝,光红颜故事主角都换了好几位,...

吴三桂造反时如果听取刘玄初的建议,会是什么结局?

吴三桂造反时如果听取刘玄初的建议,会是什么结局?

吴三桂,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十一月,清平西王吴三桂正式起兵反清。吴三桂的反清意志其实不是那么坚决,当时的吴三桂已经61岁了,没有太多争雄好胜之心,早前跟康熙之间的博弈,也仅仅只是想世镇云南。所以,吴三桂是被康熙给逼反的。吴三桂起兵反清虽然是被...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十三爷胤祥和老四的关系是什么样 他的两个儿子为何要造反

还不知道:忠心耿耿的十三爷胤祥的两个儿子为什么要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不管是看电视剧还是小说,康熙的皇阿哥中,十三阿哥胤祥与他的四哥胤禛都算是死党中的死党了,老四虽然刻薄猜忌,但对这个侠肝义胆的十三弟却是从骨子里相信,而老十三则为自己这个四哥鞍前马后不辞劳苦...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卓越功勋,被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志》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列一传,可见其地位不低。赵云一生忠勇,身经百战,毫发无损,最终病死,善终了。赵云有两个儿子...

三国时期马超与颜良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马超与颜良二人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马超和颜良都是汉末三国猛将,当然,张郃和徐晃作为曹魏五子良将,自然也不差,但是,在演义中,马超二十合击败了张郃,颜良二十合击败了徐晃。马超和颜良,同样都是二十合打败对手,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究竟谁更厉害呢?先看马超二十合打败张...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帝第十三子,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十三阿哥胤祥绝对是个很出彩的人。他不光能文善诗,书画俱佳,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因此他的年少时便深得康熙宠爱,经常在康熙出巡时随驾左右。在康熙的诸皇子中,胤祥和...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乾隆在位时期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还不知道:乾隆死前不杀和珅有哪些因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贪官,无可避免的会提到和珅,这个清朝巨富,一个人的资产抵得上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总和,这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那么千古一帝乾隆为何不杀和珅,而且对其贪污腐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首先,和珅能成为乾隆身...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于谦在死之前发生了什么?隐藏了什么真相?

说起明朝的于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一句话叫“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谦之死,乃是明朝政治潜规则使然,更是于谦作为官场边缘化、信奉儒家文化而导致的孤立和格格不入,最终,明朝第一国士冤死于刀下。一、从“土木堡之变”说起公元1449年,在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