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处疑冢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曹操,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说的:某处发现了曹操墓,那里面不但有“魏武王格虎大戟”,还有一大一小两具骸骨,于是专家解读说,那个大的是曹操,小的是小时候的曹操。
之所以会有人如此调笑,可能是受宋、清两朝“疑冢诗”的影响:“疑冢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正平只有坟三尺,千古安眠鹦鹉洲。”
漳水之畔当然没有七十二疑冢,祢衡祢正平的三尺坟头能否保留到清朝也很难说——写“疑冢诗”的陆次云,是康七十八年博学鸿词科的落榜生,后来当了河南郏县、江苏江阴知县,他写过《八纮绎史》、《澄江集》、《北墅绪言》,其中最博人眼球的就是七十二疑冢说了。
“疑冢说”还真不是陆次云首创,罗贯中先生写的《三国演义》中也有这说法:“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疑冢说”在宋朝就已经很盛行了,那是因为宋朝有一段时间以蜀汉为正统,自然也是尊刘贬曹的:“生前欺天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人生用智死即休,何有馀机至丘垄。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直须尽发疑冢七十二,必有一冢藏君尸。”
宋宁宗时期宰辅(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俞应符在上面这首《漳河疑冢》诗中切齿怒骂曹操,实际是表达对金兵的痛恨,他本人未必相信曹操真有七十二疑冢,要是真有,他早就动用宰辅之权统统挖开了。
无论是奸雄、枭雄还是英雄,曹操都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果真想挖,别说七十二疑冢,就是七百二、七千二座疑冢也没用。
曹操有没有七十二疑冢,熟读三国史料的都知道,曹丕和于禁当然也知道:曹操那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背上奸臣骂名的曹操,是不屑设立疑冢的。
曹操的遗言,在《三国志·卷一》中有记载:“庚子,王(曹 *** 的时候是大汉丞相、魏王、加九锡)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
曹操叮嘱曹丕善待自己的姬妾之后,还恋恋不舍地说:“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
按照古代礼制,帝王活着的时候就开始营造陵寝,于禁曾亲眼见过曹操墓:“(曹丕)欲遣(于禁)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
曹操的遗令曹丕不能不听,于禁看到的也不是空气,所以这两人都知道曹操陵寝规制不低,而且比较喜欢享受的曹操,不可能随随便便挖一个坑把自己埋了。
除了曹丕和于禁可以证明曹操没有疑冢,还有一些重量级大臣或假皇帝还参加了送葬,他们当然也知道曹操埋在了哪里。
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参加了曹操的葬礼,这件事在《晋书·宣帝纪》中写得很明白:“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帝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跟司马懿一起忙乎曹操葬礼的,还有曹魏谏议大夫贾逵:“太祖崩洛阳,逵典丧事。时鄢陵侯彰行越骑将军,从长安来赴,问逵先生玺绶所在。逵正色曰:‘太子在邺,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遂奉梓宫还邺。《三国志·卷十五》”
以曹操“假皇帝”的身份,是不可能让大家不知道自己埋在哪里的——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也就是死后还想享受生前的待遇,感情比较细腻又比较喜欢热闹的曹操,还惦记着子孙后代和文臣武将时常去“看看”自己呢。
曹操、曹丕都是文化人,文化人很重视生前身后名,如果曹丕敢违抗父王的命令把曹操埋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鄢陵侯曹彰之一个就不答应。
曹丕如果敢不让曹彰见到曹操灵位和陵寝,他连魏王的位置都坐不稳,而且“魏王薨逝”在当年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怎么做也难以掩人耳目,建造疑冢,纯属做无用功。
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子孙万代,世世昌隆”,没有人会考虑到自己被挖坟掘墓。
即使不从帝王心术和权谋斗争角度思考,曹操也不可能建立疑冢,我们粗略地翻一下三国史料,就会发现至少有曹丕、于禁、司马懿、贾逵等四人可以作证:曹操葬礼很隆重,大家一起陪着曹操走完了最后一程,铜雀台的姬妾们在做手工累了的时候,还会登高远望,想象着魏王曹操在世时的搞笑场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
曹操是当时枭雄,也是豁达之人,他生前很注重名节,所以一直不肯篡汉自立,他应该认为自己的形象比较高大,做事也很敞亮,并不需要担心有人挖他的坟,即使有人挖,他也不会太在意。
说曹操没有疑冢,可能一部分人会有反对意见,所以最后半壶老酒还是要请教读者诸君:以曹操的霸道脾气,他会担心陵墓不保而设立七十二疑冢吗? 如果曹操没有疑冢,就是埋葬在了高陵,前一段时间挖出的“曹操墓”,咋一件有价值的文物也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