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29)440

对袁绍和四世三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四世三公”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袁绍会以此为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崛起,在华夏大地上进行割据称雄,在早期的对峙中,袁绍以很快的速度崛起于北方,势力发展到巅峰的时候掌握着青州、冀州、并州、幽州等硕大的地盘,俨然是北方的之一霸主。

对于袁绍的崛起,不管是后世的小说演义还是正史的记载,都无可避免的提到袁绍的一个身份,那就是出身在“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中,好像袁绍自己也因此为傲,觉得天下诸侯里论出身和地位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和自己相比。那么这个“四世三公”究竟是什么?对袁绍的帮助有多大呢?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图片:袁绍召集十八路诸侯剧照

一、“三公”是指的什么?

1、最初的“三公”

说到这个“四世三公”,肯定是指的官位或者官职,而且一定是显赫的,地位不低的,那么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些都是什么官。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对朝廷里的官职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就设立了最早的三公九卿,这种制度的设立几乎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历史,也贯穿了两千余年的封建时代。

在秦汉时期,所谓的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也就是古书里常说的:“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三公里的丞相就比较好理解了,就是帮助皇帝处理各种国家大事的主官,也是朝廷之中百官中地位更高身份最显赫的一位,位极人臣就是如此。

至于太尉这个官,在秦汉时期是管理全国军事的主官,在百官之中属于更高级别的军事统帅,地位和丞相没啥区别。

最后一个御史大夫,说的直白点就是所有御史的头,地位比同样在三公之内的丞相和太尉要低一些,属于丞相的副手,主要管理着国家的检查系统,有时候也会帮助丞相处理一些问题。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图片:秦汉时期的三公剧照

从秦朝开始一直到西汉时期,丞相加上太尉和御史大夫就一直被称为三公,是中央政权内部更大的三个官职,

并且还都是妥妥的实权派,在羽翼丰满的时候甚至还可以和中央皇权相抗衡。

不过这个局面到了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就改变了。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图片:西汉时期的“三公”们剧照

2、东汉时期“三公”的演变

早在西汉汉武帝执政的时候,就意识到丞相位高权重给中央皇权带来的威胁,所以有意的要去削弱相权。不过这件事一直没能有什么很好的解决 *** ,一来二去的就有了王莽篡汉这件事。

到了刘秀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建立东汉政权之后,对于权臣篡政这件事就比较重视了,于是开始大刀阔斧对“三公”进行削弱,与此同时扩大了尚书台的实际作用。

也就是说,朝廷内部在官职系统上还保留着原来的“三公”,但具体的行政职能已经跑到了尚书台,就这样,刘秀完成了对“三公”权力的改革,也真正架空了他们。

这里还要说一下,在王莽上台那段时间里对西汉原有的官名进行了更换,比如把丞相改成了大司徒,太尉成了大司马,御史大夫成了大司空,所以“三公”就变成了这三个官职。

刘秀建立东汉之后,其他被王莽改变的名称都改回来了,唯独这三个没有改变。刘秀后来觉得西汉霍光担任过大司马,这个名字不吉利,于是把大司马重新改成了太尉,然后又把大司空和大司徒前面的“大”字去掉,这样东汉的“三公”就成了:太尉、司空和司徒。

另外,在这三个官职之上还设置了一个太傅的职位,称之为上公,只不过这个职位不是常设的,而丞相这个称呼再度出现的时候,就是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了。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图片:东汉末年朝廷剧照

二、袁氏家族的“四世三公”

1、人才选拔制度的红利

虽然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这个所谓的“三公”着实缩水了不少,可是就朝廷和天下臣民们来说,依旧是名义上更高的官职,而且享有盛誉,那么袁氏家族里怎么就出了“四世三公”呢?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汉朝时期的人才选拔制度了——察举制。在西汉比较早的一段时间里,官员的选拔都被贵族统治阶级垄断,到了汉武帝的时候,为了获得优质的人才就颁布了著名的“举孝廉”制度。

到了后来,这个制度变成了一年一举的形势,但是察举人才的权利不是什么官员都有的,需要是三公九卿或者是朝廷的大幕僚、地方郡一级以上的主官才可以。

通过这个制度我们就比较好理解,袁氏家族为什么出现“四世三公”了,也就是说,举孝廉的时候没啥标准,察举的人占到了决策地位,所以当袁氏家族走出来之一位三公袁安的时候,他就可以大量的举孝廉。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图片:选拔人才剧照

到了东汉的时候,人们对于名节这个事情看的比较重,其实这也是刘秀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目的同样是为了防止王莽这样的人出现。

人才在察举成功之后,一般对于推举自己的官员都会感恩戴德,认为是自己这辈子的恩主,在出仕之后也会进行报答,慢慢的这个观念就深入人心了。

所以当袁安举荐了好多人后,这些人都要来报答袁安,一个家族就这么兴旺起来了,另外,这些官员还会同样以报答的目的来推荐袁氏家族的子弟做官。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图片:袁绍剧照

2、对后世的影响

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大家都比较热衷于为个人效忠,而不是朝廷,这样地方上就会有家族势力越来越庞大,影响力越来越深远,声势也就像滚雪球一样了。

仕途原本在西汉的时候是由权贵阶层垄断的,到了东汉的时期就被地方豪族把持了,这样世家门第就出现了,也成为了东汉时期很重要的一个政治特点。

这些大大小小的豪族门第之间相互串通,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这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形成的重要原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6/7364.html

“袁绍以四世三公为荣 四世三公到底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皇帝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皇帝 两人谁的治国才能更高

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赵匡胤、赵光义作为兄弟,两人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对于治国来说,两人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

夷陵之战真的该打吗 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夷陵之战真的该打吗 刘备为什么会惨败

对夷陵之战刘备为何惨败?一是高估了曹丕,二是不听手下大将的妙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夷陵之战到底该不该打?《三国演义》中说,刘备之所以非要发动夷陵之战,就是为了替二弟关羽报仇。潜台词其实就是,刘备太感情用事,不该打夷陵之战!长久以来这个观点几乎成为了共识。但实则...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并非曹操真正的谋士,为什么这么说?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郡颍阴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曹操的众多谋士里,荀彧地位与郭嘉相当。只不过郭嘉更偏向于军事上的谋略,一直和曹操南征北战,而荀彧属于朝政性谋士。战略方面,荀...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当以占据青、并、幽、冀四州的袁绍势力最大强大,袁绍得以壮大不仅靠的是家世显赫、还有谋臣武将倾心的辅佐。袁绍帐下鞠义、颜良、文丑、淳于琼、张郃、...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历史上铁铉为何会死于靖难之役?发生了什么?

“靖难之役”是明朝历史上第一场皇帝和藩王之间 的内战。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铁铉,又被人们尊称为“铁公”。铁铉在“靖难之役”中,成功地抵御了燕王朱棣的多次进攻。铁铉的辅政,对于巩固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虽然他最后兵败被俘,但其表现出来的忠君事主、宁死...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黙(生卒年不详),字思潜,益州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远游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左传》。历任劝学从事、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累任谏议大夫、军师祭酒、太中大夫,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人物生平研习...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有个贬义词叫“烂汉脏唐”(也有别的相近词汇,意思相同),是说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的皇族和上层贵族私生活糜烂。从史书上记载的一笔笔事迹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汉朝皇帝好男风,唐朝公主好面首,都是比较著名的。其实,在这两个朝代之间的那...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坚遇难后,黄盖跟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