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如果朱棣被立为太子,i会是什么结局?
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明统治集团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最近热播剧《山河月明》引发收视热潮,年轻的人们对有血有肉的朱棣,有了极大的关注。
大明建立 24 年后的四月一天,太子朱标骤然离世,朱元璋还来不及悲伤,就在群臣的建议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下一位继承人。
而新皇帝朱允炆即位后,不断地削藩。终于1402年退无可退的朱棣,发动靖难之战役,大明迎来第三位皇帝。
许多观众会问,如果朱元璋力排众议,坚持立朱棣为太子,历史会朝什么方向发展呢?
一、朱元璋传位朱棣,军队中央集权力有所提升
朱元璋在建国后分封众皇子为藩王。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也就是那些大明的亲王们,都拥有封地,享受封地内土地、赋税和各种司法行政权,可谓是正儿八经的土皇帝。
一些做大做强的藩王还可以节制地方军队。一时间,地方军官、都指挥使司唯藩王马首是瞻。北方辽王朱植、秦王朱樉驻守边疆、抵御蒙古军队之责,都管辖一部分军队。
在大明对外战争时,大明北方、西北边境主帅很多都是众亲王,军中有不少藩王的亲信,一时间亲王的护卫其精锐甚至超过禁军。
不削掉这些权力,不论大明王朝谁当权,都会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会成为日后大明江山不稳定的现实隐患。
如果朱元璋直接传位朱棣,朱棣凭借其当燕王之时,在北方拥有的军事震慑力,他将快速聚合权力。
朱棣可能会采取北宋皇帝一样的手段,进行杯酒释兵权,让兄弟进行权力的和平转移,尽可能地避免战乱,以求大明江山的安稳与减少对社会经济的创伤。
还有,朱棣在军师姚广孝的建议与出谋划策之下,朱棣可能会学习宋朝,继续发扬恩荫制度。顺利实施恩荫制度,对其他的藩王,削除其封地,保留其俸禄和地租。然后将他们调离原先的封国,切断他们与军队的联系,以将领驻守边塞。
这些要是顺利开展,大明军队中央集权力度,会有所提升,这样也会增进大明皇帝对地方兵权的控制力度以及控制效率。
二、朱元璋传位朱棣,大明后续争斗更少,或许能再延续国寿
一个坚强的堡垒往往是在内部开始攻破的,内耗对一个国家以及组织的损伤是巨大的。一个具有黏合力的领导,对于组织乃至国家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朱棣有自己的主意,目标优化能力强,如果顺利继位,能够及时改革大明军队,避免力量分散。
如果1392年,朱元璋立朱棣为太子的话,以朱元璋的强势,其他藩王所存在的可能威胁燕王的遗留兵权,必然早就处理好了。
朱棣也不会采取这些激烈的废藩措施。这样应该不会给诸王找借口起兵。在北方跟着徐达已经历练了多年的朱棣即位,凭借其岳父在军中的影响力与震慑力。
更以朱棣的文治武功和倔强的强势性格,中央集权势在必行,众王谁敢不服,之一个 *** 掉。
一个王朝没有大规模的内部争斗,对于延续国寿是很有好处的,像弱宋这样的王朝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比较长寿的王朝,就是因为军队内部中央集权的效应与后果。
三、朱元璋直接传位朱棣,土木堡之变或许不会发生
朱棣夺取大明的政权与江山之后,没过多久,就开始迁都。其中原因,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朱棣直接即位,不迁都北京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如果,朱棣不迁都,其之孙明英宗也不会为了保卫北京,更不会为了逞强,学习自己的祖先御驾亲征,从而遭遇土木堡之变,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的耻辱。
而土木堡之变对于中国,对于大明的影响可谓是深远持久。对瓦剌失利的土木堡之变,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对大明王朝的敬畏之心锐减,使得少数民族想要战胜大明,进而取代大明的野心不断地膨胀。
土木堡之变,是盛明到中明的转折点,土木堡之前,明朝相继经历了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大明崛起,横扫东亚,南并安南,此时此刻的大明军力强盛,是一个有尊严、有实力、有魅力的王朝。
土木堡之变之后,明英宗重登大宝之位。自此之后,土木堡之变导致朝中的武官集团没有话语权,文官集团掌控了朝政。一时间,像东林党这些嘴上是仁义道德,但实际无才能的人,掌管了军权,导致军队的战斗力迅速萎缩,政治上太监开始慢慢掌权,为开始了大明后期的宦官专政。